矿井重大火灾事故
- 格式:pdf
- 大小:399.30 KB
- 文档页数:16
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及分析
煤矿火灾是所有矿井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类型之一,因为煤与氧气接触并受热时会引发可燃气体,这在煤矿中常常存在,为火灾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
本文将介绍两个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及其分析,用以提醒人们注意煤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一. 大安山矿井火灾
2018年11月19日,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大安山矿发生火灾,造成13人遇难。
根据初步调查,火灾是由于井下充氮过
程中管路连接不严所致。
从这起事故可以看出,煤矿火灾的发生不仅涉及到煤矿内部的设备运作、维修和安全管理,还涉及到煤矿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安全意识。
在这起事故中,该煤矿企业存在管理不到位、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
事故发生后,政府部门迅速采取行动进行调查处理,同时也督促煤矿企业加强安全措施,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安全意识。
二. 煤矿泵站火灾
2019年4月22日,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煤矿泵站发生火灾,造成4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迅速组织救援和调查工作,初步判定是爆炸引起火灾。
此次事故的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该煤矿企业安全防范意识不强的问题,以及对于关键部位和装置
的维护不到位等问题。
在煤矿企业的生产和安全中,特别需要注重对于设备和装置的维护和管理,特别对于煤矿火灾防范更是如此。
结语:
从以上两个煤矿火灾案例可以看出,煤矿安全管理和员工安全意识的提高非常重要。
企业要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同时也要加强对员工的纪律教育和安全培训,以避免煤矿火灾事故的发生。
政府和社会各界也需要加强对煤矿安全管理的监管和督察力度,从根本上保障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
铅山县螺丝坞煤矿“1.12”较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2008年1月12日7时50分,江西省铅山县螺丝坞煤矿主斜井井筒距井口约192米处发生一起火灾事故,造成7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268万元。
一、矿井概况及事故地点基本情况(一)矿井概况螺丝坞煤矿位于铅山县葛仙山乡,2000年建井,2001投产,矿井设计能力3万吨/年,历史最高年产1.6万吨/年,2007年核定生产能力4万吨/年。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中央并列式通风,主斜井为进风井,回风井为梯式立井。
主要开采C 16、B8、B13煤层。
低瓦斯矿井,属不易自燃煤层,煤尘无爆炸性。
采用巷柱式采煤方法,手镐、放炮落煤,全部冒落法管理顶板。
采用串车提升方式,地面、井下大巷采用矿车运输,人力推车。
矿井采用单回路供电,电源来自杨林农网线路,电压等级10KV;另该矿有自备发电机组(75KW)一台,电压等级380V。
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属中等偏复杂,建有排水系统。
事故发生前该矿井下共有4个采掘工作面:一个采煤工作面,三个岩巷掘进工作面。
即:-38m水平东边穿层石门(岩巷掘进面)、东采煤上山(采煤工作面)、已延伸至-60 m西轨道下山(三水平斜坡,岩巷掘进面)、已延伸至-65 m北向东轨道下山(三水平甩道,岩巷掘进面)。
采用以包代管方式组织生产,矿主将采掘工作面分别承包,工人上岗前未进行安全培训。
螺丝坞煤矿作业班次:早班8:00~16:00,中班16:00~24:00,二班班制,晚班24:00~8:00基本上无人上班,实际上上班时间也不固定。
职工人数50人,2007年生产原煤1万吨,2008年元月1日~11日生产原煤345吨。
矿井证照齐全。
(二)事故地点基本情况发生事故的地点位于主斜井井筒距井口192米处,井筒特征:净高1.8 m,上宽1.8 m,下宽2.2 m。
井筒右侧敷设:电力电缆3根、信号电缆1根、电话电缆1根、监测监控电缆1根,共6根电缆,风管1根,主排水管3趟。
巷道大部分为岩巷,且裸体未支护,局部穿煤层或顶板破碎区段采用坑木架棚支护,背料为竹梢。
矿井火灾案例分析矿井火灾是一种常见的安全事故,在煤矿、金属矿山等大型矿山中均有发生。
矿井火灾所导致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力损失。
本文将通过分析几起矿井火灾案例,总结出矿井火灾的主要原因和安全措施。
第一起案例:2010年河南省登封市煤矿爆炸火灾事故此次火灾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1人失踪,6人受伤。
经过事故调查,发现该煤矿存在一系列违规现象,如未按规定进行通风,安全设施不健全等。
此外,煤矿管理人员对于煤尘防爆工作缺乏重视,输送系统存在耗能大、效率低的问题。
针对此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煤矿的管理存在着漏洞和违规的行为,需加大对矿产资源的安全生产管理。
2. 煤尘爆炸是此次火灾的主要原因。
应加大对煤尘的清理力度,严格执行煤尘防爆安全条例。
3. 安全设施的安装和日常维护、检查等对于火灾的预防与救援工作至关重要。
需建立健全的安全设备保养制度、系统。
第二起案例:2012年贵州省乌当区白果坡煤矿井下火灾案2012年一月份贵州省“1·11”惨案,是近年来我国井下矿难中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事故,事件造成了十五人死亡和九人受伤。
这起火灾的发生原因是由于当日注水量严重不足,导致井下冒顶、透水、积水等问题。
电缆和电气设备在火灾中也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经验教训和总结:1. 煤矿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把控注水量,确保生产过程中的水位,避免煤尘爆炸等问题。
2. 矿井的通风系统需要进行定期检查维护。
3. 需落实安全出口、电气设备防火、地质预测、灾害预防等措施。
4.需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和安全检查制度,保证及时掌握情况,开展有效的救援工作。
第三起案例:2013年贵州省麻山煤矿爆炸火灾事件此次火灾事件造成了17人死亡、21人受伤。
经过初步调查,事故原因与煤矿的通风不畅、煤尘防爆不及时等因素有很大关系。
同时,煤矿的安全设施建设存在瑕疵和不足。
总结得出以下要点:1. 矿井的通风系统是预防矿井火灾的重要手段之一,需要加大检查和维护。
山东省招远市罗山金矿“8·6”重大火灾事故事故概况2010年8月6日17时许,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原招远市玲南矿业有限公司)罗山金矿盲竖井井筒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16人死亡,59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289万元。
事故经过8月6日,该矿井下当班作业人员共有329人,其中十六中段以上一期工程239人(设计定员人);十六中段以下二期工程90人(设计定员213人),由2名副矿长带班。
17时左右,盲竖井十二中段至十四中段之间起火。
初期,因机械通风作用火势由上往下蔓延,当停电后,向下送风停止,受井筒内自然通风影响,火势快速向上蔓延,过火范围涉及到十中段至十四中段下方,以及与盲竖井相通的十中段、十一中段、十二中段,十四中段马头门附近,井筒内通风管、玻璃钢隔板、电缆绝缘层等燃烧产生大量丙烷、丁酮、苯等有毒烟气,随风向进入十中段、十一中段、十二中段,十四中段平巷,造成上述区域现场部分作业人员不同程度中毒。
17时05分左右,罗山金矿盲竖井12中段信号工张绍辉发现盲竖井井筒内有大量黑烟冒出,立即报告罗山矿区副主任史学川,史又报告矿长黄志进,黄接报后立即安排安全科长方君向中矿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曹善忠报告,并启动罗山金矿火灾应急救援预案,组织企业救援力量开展自救。
同时下令井下作业人员立即撤离,通知地表空压机操作工向井下所有作业地点强制通风。
曹接报后立即向董事长、总经理赵金菊报告,并在赶赴现场途中通知了招远市矿山救护大队。
救护大队赶赴现场后,与企业救援人员一起,分批分区域下井组织撤离、搜救遇险人员。
到19时左右,井下200多人在救护人员和2名带班矿长的组织下安全升井,下井组织撤离的人员告知井下烟雾很重,有些区段作业人员仍未撤离,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针对这种情况,曹善忠向招远市安监局报告。
19时15分,招远市政府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调集当地矿山专家、企业矿山救护队及190余台氧气呼吸机赶赴现场救援。
截止到8月7日12时42分,被困的329名矿工全部升井,最终有16人死亡。
family and friends are hidden treasures. seek them and enjoy the riches.模板参考(页眉可删)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11.12”特别重大火灾事故2006年11月12日19时40分,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王禹乡南山煤矿井下发生炸药燃烧事故,造成34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727万元。
(一)矿井概况南山煤矿是民营企业,核定生产能力9万吨/年。
该矿属低瓦斯矿井,煤层有自然发火倾向,煤尘具有爆炸性。
该矿开采范围超出批准的矿界和层位,采用落后的巷道式采煤方法,以掘代采。
井下用非防爆机动三轮车运输。
2006年2月至10月,共生产销售原煤23万吨,属严重超能力生产。
(二)事故原因1.事故的直接原因:井下爆炸品材料库违规存放5.2吨化学性质不稳定、易自燃的含有氯酸盐的铵油炸药,由于库内积水潮湿、通风不良,加剧了炸药中氯酸盐与硝酸铵分解放热反应,热量不断积聚导致炸药自燃,并引起库内煤炭和木支护材料燃烧。
2.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南山煤矿违法、违规购买和储存炸药。
超层越界开采,主井建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批准的井田范围之外352.3米,与批准的设计方案主井坐标点相差506.4米,且开采未经许可的2号煤层下方的煤层。
在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的原煤开采期限到限,未办理证照延期手续且被有关部门暂扣的情况下违法组织生产,层层转包,以包代管,超能力、超定员生产。
违法组织生产,安全管理混乱。
未设立安全机构和配备专职安全员,未依法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无下井人员考勤记录,没有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和报告制度。
技术管理混乱,图纸、资料不能反映井下真实情况,没有专职放炮员,井下爆破器材领用管理混乱,违规在井下使用非防爆机动三轮车,没有给下井工人配备自救器。
事故发生后没有依法依规向当地政府及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报告。
二是王禹乡工商行政管理所对南山煤矿非法行为打击不力,灵石县工商行政管理局对王禹乡工商行政管理所有关人员未认真履行职责的问题失察。
煤矿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引言煤矿火灾是煤矿安全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将会给煤矿生产和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煤矿火灾事故具有瞬间发生、扩散迅速和破坏力强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往往会给矿井的安全生产和矿工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对煤矿火灾事故的案例进行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火灾事故的原因和特点,也有助于总结经验,提高煤矿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能力。
二、煤矿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事故概况某煤矿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火灾事故。
事故发生在01煤层工作面,当时工作面上共有80名矿工在进行开采作业。
事故发生时,矿工们正在进行掘进工作,突然发现了一处煤层自然裂隙,随后开始有煤层窜火现象。
由于当时矿工们正在进行作业,没有及时处置,导致火势越来越大,短短数分钟内工作面上充满了浓烟和高温。
2. 事故原因经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设备失灵:事故发生时,矿工们正在使用掘进机进行开采作业,但是掘进机因为长期没有进行维修和保养,导致设备失灵,无法及时关闭,从而使火势得不到及时的控制。
(2)作业操作不当:事故发生时,矿工们在发现火灾后没有及时报警,也没有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应对,导致火势失控。
(3)安全管理不到位:事故发生时,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没有及时响应,没有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火势,导致煤矿火灾事故扩大,造成了严重后果。
3. 事故影响由于该煤矿火灾事故发生在工作面,导致80名矿工被困在火场中,目前已有20名矿工被煤矿救援人员成功营救出来,并送往附近医院救治,但是其余60名矿工仍然处于被困状态,目前尚无法确认其生死情况。
4. 救援措施煤矿火灾事故发生后,煤矿安全管理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煤矿救援人员进行营救,同时向当地政府请求援助,增援救援人员和装备。
同时,煤矿相关部门也在第一时间通知事故的相关家属,并派人安抚家属情绪,保持通讯畅通,做好家属的接待工作。
5. 总结经验通过此次火灾事故的调查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经验教训:(1)加强设备维护: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应该得到重视,要定期对煤矿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矿山重大火灾事故案例分析一、事故背景矿山是一种采取矿石、矿砂等矿产资源的地下或地表开采方法,是地下煤矿开采和地面采石场开采的总称。
在矿山中,常常会发生火灾事故,由于矿山的环境特殊性和地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具有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本文将以2009年中国东北某煤矿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为例,分析事故的原因、导致火灾事故的矿山环境和管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和应对措施,以期为矿山火灾事故的预防和应对提供参考。
二、事故概况2009年3月12日凌晨2点左右,位于中国东北的某煤矿突发火灾事故。
当时,矿井内正在进行开采和生产作业,共有约200名工人在井下工作。
在火灾发生后,矿井的有限空间和狭窄通道导致了火灾的蔓延速度非常快,同时产生了大量的有毒烟雾,使得所有工人都无法及时撤离现场。
最终,火灾事故导致了150人死亡、30人受伤的重大人员伤亡,同时也给矿山的生产设施和相关设备造成了严重的损坏。
三、事故原因分析1. 矿山环境问题煤矿是一种常见的矿山类型,它的地下工作环境通常非常狭窄、潮湿、灰尘大,同时还充满了可燃气体,例如甲烷等,这些都是火灾事故的潜在隐患。
由于地下工作环境的特殊性,一旦发生火灾,矿井内的空间有限,通风条件差,烟雾无法及时排出,造成工人难以逃生。
此外,矿山地下井道和巷道交错复杂、通风不良、容易集聚有毒气体,导致了火灾发生后无法及时疏散的问题。
2. 矿山管理问题在火灾事故中,煤矿的管理问题也不能忽视。
据当地相关部门调查得知,该煤矿在事发前存在诸多违规行为,例如未按照规定安装和使用顶板支护、通风设备未经过合格检验、防爆设备未保持良好状态等。
这些种种违规行为直接导致了火灾的爆发和蔓延,严重危害了工人的生命安全。
同时,该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负有重要责任,然而据初步调查发现,该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未能履行工作职责,例如未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未进行员工安全培训等,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
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业有限公司12.4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2020年12月4日16时40分,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吊水洞煤矿)井下发生重大火灾事故,造成23人死亡、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2632万元。
12月7日,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国家矿山安监局和重庆市人民政府组织成立了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业有限公司“12·4”重大事故调查组(以下简称事故调查组)。
由国家矿山安监局副局长李万疆担任组长,国家矿山安监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和重庆煤矿安监局、重庆市应急局、重庆市能源局、重庆市公安局、重庆市总工会派员参加,全面负责事故调查工作。
事故调查组邀请煤矿、消防、石油等方面专家,参与事故调查工作。
重庆市纪委监委同步成立事故追责问责审查调查组,对有关地方党委政府、相关部门和公职人员涉嫌违法违纪及失职渎职问题开展审查调查。
事故调查组坚持“科学严谨、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现场勘查、调查取证、检测鉴定、模拟实验、专家论证,查明了事故发生经过、类别、原因、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情况,查清了胜杰回收公司、吊水洞煤矿相关情况,认定了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了对有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的处理建议,指出了事故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和教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工作的措施建议。
经调查认定,重庆市永川区吊水洞煤业有限公司“12·4”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一、事故有关情况(一)事故发生和救援情况 2020年12月4日8时左右,胜杰回收公司回撤人员陆续到达吊水洞煤矿井下开展回撤工作。
16时40分左右,回撤人员在-85m水泵硐室内违规切割2#、3#水泵吸水管时,掉落的高温熔渣引燃了水仓吸水井内沉积的油垢,进而引燃了水仓中留存的岩层渗出油,油垢和岩层渗出油燃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
16时57分,调度值班员看见监控系统显示矿井总回风巷CO传感器超限报警,CO 浓度不断上升,立即向矿长雷德云电话报告。
矿井火灾事故案例分析矿井火灾事故是一种极其严重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灾难性突发事件,发生频率比较高,对于矿工的生命安全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产生着严重的影响。
此外,矿井火灾事故的原因也复杂多样,需要进行详细的案例分析,以防止此类灾害的再次发生。
矿井火灾事故案例分析1. 2021年3月20日,湖南省衡阳市蒸湘区一红狮金矿井发生火灾事件,事故造成19人死亡。
当时,矿工在作业时遇到了电线短路的情况,虽然在一度切断电源后情况得到了缓解,但是当电力工人再次接通电源时,发现井下已经着火,导致被困者无法逃生。
此外,矿井内的煤尘是这次事故的另一个重要原因,煤尘是一种易燃物质,容易在空气中形成可燃性混合物,一旦遇到明火,会导致火灾和爆炸。
2. 2020年11月19日,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康太煤业公司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5人死亡。
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事故起因为地下已经存在煤层火灾,但是公司矿长未及时疏散矿工,继续生产作业,此后的爆炸和火灾导致矿工无法逃生。
此外,这次事故中的煤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当储存在矿井中的烟花剂在与煤尘混合时形成了可燃气体,导致了大规模爆炸和火灾。
3. 2019年12月4日,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金源煤业公司金大南坑发生火灾事故,事件造成15人死亡。
据当地媒体报道,矿井的消防器材无法正常工作,加上当时正在进行的施工,导致煤矿通风系统被封闭,没有及时排出有害气体,其中包括一氧化碳等等,这些气体很快就扩散到了整个矿井空间,矿工们随后因为中毒昏迷,无法及时逃脱。
4. 2016年10月31日,云南省曲靖市马场坝煤矿发生重大火灾事故,最终导致近70人死亡和20余人受伤。
根据当时的新闻报道,矿井内部缺乏有效的安全监测装置,当发生煤层自燃时,矿工很难第一时间察觉,从而失去了逃生的关键时机。
在此次事故中,煤尘和一氧化碳均是致命因素,导致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总结通过上述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矿井火灾事故起因复杂多样,需要从多个方面对其进行防控和预防。
矿井火灾案例※火灾事故※一、1990年5月8日11时35分,黑龙江省鸡西矿务局子恒山矿井下因电焊引起大火,造成79名职工和1名家属死亡,2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567万元。
二、1992年“德阳天池煤矿火灾事故”1984年瓦店乡镇煤矿火灾。
三、1998年1月28日晚,正值除夕之夜,山东鲍店矿1310轨顺发生火灾,队伍迅速出动,抢救措施果断有效,及时控制了火势,使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限度。
解放巷道 1.1万米,避免经济损失100余万元四、2000年7月9日4时40分,河南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17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
五、2000年11月28日,闽西连城县北团镇上江村联营煤矿一煤洞发生一起特大火灾事故,6人不幸罹难。
六、2001年5月8日,鹤岗矿务局集体多种经营总公司南山公司一矿井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井下作业54人,死亡54人。
七、2001年2月至5月,张家口老虎头煤矿、东沟煤矿先后发生三次火灾八、2002年1月21日发生的湖北省松滋市谭子洞煤矿火灾事故,施救工作已于昨晚9时结束。
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其中包括1名为了抢救被困矿工不幸遇难的副矿长。
九、2002年2月28日,辽宁省阜新市清河门区三道壕煤矿在做生产准备过程中,井下发生火灾。
当时井下有24人作业。
到目前为止,已发现3人死亡,2人受伤(无生命危险),19人下落不明。
十、2002年5月23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义合佳成煤矿今天下午井筒主井电火引起井口燃烧,到记者21时30分发稿时,井下21人只有4人生还,救护工作仍在进行中。
十一、2002年震惊全国的“6·22”山西繁峙金矿,就是因为通风井口电缆发生短路引起编织袋等物燃烧,继而引爆存放在井下的数吨炸药,造成37人死亡。
十二、2002年10月29日,南宁市矿务局二塘煤矿井下四采区变电所着火,正在井下作业的35名矿工,有5名矿工逃生,21名矿工中毒,9名矿工下落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