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CQI 项目案例
- 格式:pdf
- 大小:3.48 MB
- 文档页数:23
CQI在医院感染管理中应用及其效果分析余梦丽;胡华琼【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CQI)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CQI实施前该院感染管理的质量状况,将不同科室的工作人员组成若干CQI质量管理活动小组,各小组根据标准运用CQI理念采取相应质量改进方案.比较改进措施前后的感染率,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CQI实施后消毒率、医疗废物管理合格率以及医护人员相关知识考试合格率均有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院内感染394例,感染率为4.63%,医院感染率要明显低于改进前(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QI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率的发生、强化各级管理者的质量管理意识和医务人员的参与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014)010【总页数】2页(P1519-1520)【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持续质量改进;感染率【作者】余梦丽;胡华琼【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 441021;湖北省襄阳市中心医院公共卫生处 441021【正文语种】中文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是医院质量的核心之一,关系到广大患者病情的发展与康复。
有相关研究显示,在医院感染管理方面做出的尝试其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医院的管理模式[1]。
持续质量改进(CQI)是以患者需求为动力,对医疗服务体系进行持续的、针对具体问题的质量评估方法进行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2]。
因此,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本院组织成立了多个CQI小组,将CQI 理念引入感染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7月本院临床科室住院的8 273例患者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1月应用CQI理念后8 605例患者为观察组。
全院32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均参考相关知识考试。
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发布时间:2021-08-23T16:25:10.11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1期作者:马金梅[导读]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马金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磨沟区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感染管理科 830000摘要: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某医院接收的66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常规管理)、研究组(持续质量改进)各330例,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
结果:研究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
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措施可进一步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风险,缩短住院时间的同时还能够赢得患者青睐,值得推广。
关键词:持续质量改进;医院感染;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某医院2019年8月—2020年8月收治的660例住院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研究组各330例。
研究组包括男175例和女155例,年龄22~67岁,平均年龄(46.8±5.5)岁;145例普外科、66例妇科、71例神经内科、48例其他科室。
常规组包括男168例和女162例,年龄23~69岁,平均年龄(46.9±5.7)岁;147例普外科、60例妇科、77例神经内科、46例其他。
2组患者基础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管理:主要围绕患者具体症状、实际病情开展相应的管理,夯实日常消毒、清洁工作,归纳总结管理期间所发生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保证患者治疗安全。
给予研究组患者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即:第一,建立医院感染管理机构:该管理机构的建立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务必要贯穿临床、护理、医务、检验以及药剂等各个科室,并且各科室亦应以科室主任等为主要负责人专门成立相应的感染管理小组,由其全程负责开展和监督本科室的日常感染管理工作。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CQI)是一种持续性的改进方法,旨在提高组织的绩效和过程效率。
在医院感染管理中,消毒供应室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因为它直接涉及到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和消毒。
下面将介绍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
1. 设定目标:需要确定消毒供应室的目标,例如:提供高质量的清洁和消毒服务,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等。
2. 数据收集: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了解当前的情况和问题。
可以收集器械清洗和消毒的记录、消毒剂使用情况、员工的工作表现等数据。
3. 分析问题: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潜在风险。
如果发现有器械消毒不彻底的情况,可能导致感染的传播。
4.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问题分析的结果,制定改进计划。
可以培训消毒供应室员工正确的消毒操作流程,提供更好的清洁和消毒设备等。
5. 实施改进措施:根据制定的改进计划,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
进行员工培训,更新设备等。
6. 监测改进效果:通过监测改进措施的效果,评估改进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可以对消毒效果进行抽样检测,评估是否满足相关的标准和指南要求。
7.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改进计划,并持续进行改进。
如果发现某些消毒操作还存在问题,可以再次进行员工培训,或者改进清洁设备。
持续质量改进方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消毒供应室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通过收集数据和分析问题,可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计划,并监测改进效果。
持续改进的过程不断优化清洁和消毒的操作流程,提高员工的工作素质和技能水平,从而提高清洁和消毒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一个持续改进的框架和方法,帮助医院管理团队和员工不断优化清洁和消毒的操作流程,提高服务质量,降低医院感染的风险。
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院内感染的发生不仅会加剧患者的痛苦体验,还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甚至增加其经济负担。
院内感染控制管理效果是评估医疗机构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而妇幼保健院患者的特殊性对感染控制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目前多数妇幼保健院均采用持续质量改进(CQI)开展感染控制管理。
因此,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在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该文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标签: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妇幼保健院主要收治儿童、妇女等特殊群体,这类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偏低,当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工作存在不足时,患者的预后将受到一定影响。
而从妇幼保健院的感染控制管理效果来看,女性患者、患儿感染仍时有发生。
面对患者特殊性产生的高标准要求,如何有效控制院内感染成为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挑战。
对此,妇幼保健院需要采用适宜的方法,有效把控院内感染的源头,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保障患者临床治疗及护理的顺利进行。
目前持续质量管理在控制院内感染方面的价值已经得到充分证实,现将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应用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院内感染院内感染是指患者于医院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但如患者住院时感染正处于潜伏期,而出院后发病,也应作为院内感染统计[1]。
根据感染途径的不同,可将院内感染分为呼吸系统感染、外伤切口感染、消化系统感染以及导管相关感染等。
不同院内感染的发生时间、原因各不相同,其差异性为感染控制管理带来了诸多困难。
2 持续质量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指:根据管理要求多次设置质量标准,通过相关管理措施实现质量标准,进而促进质量的提升。
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推进,持续质量改进已于医院管理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2]。
从本质角度来讲,CQI属于一种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的质量改进方法。
将其用于医院感染控制管理,可充分满足患者的健康需求,间接改善患者的预后。
3 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3.1 CQI在妇幼保健院感染控制管理中的应用流程①构建CQI小组。
提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质量管理优秀案例提高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作为国家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重要目标之一,其对明确病原学诊断、遏制细菌耐药、提升治疗效果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为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号召,进一步规范临床抗菌药物使用,我院自2022年2月开始对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工作(以下简称“病原学送检工作”)开展持续改进活动。
1、资料来源收集2021年1月-2022年2月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治疗前病原学送检率(以下简称“病原学送检率”)作为对照组(实施前),2022年3月-12月病原学送检率作为实验组(实施后)。
2、改进方法采用FOCUS-PDCA模式进行管理方法改进以提升我院病原学送检率,统计分析采用卡方趋势分析。
3、项目改进情况发现问题统计我院近一年(2021年2月-2022年1月)平均病原学送检率,未达到专项行动标准。
成立质量改进小组2022年2月,院感部牵头成立了以院感部、医务部、检验科、信息部、护理部、重点临床科室及医院感染监控平台软件方的相关骨干组成的持续质量改进(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CQI)小组,负责在全院范围内组织开展提高病原学送检率持续改进项目。
明确现行流程和规范2022年3月,院感部专职人员梳理我院现行病原学送检工作流程。
根本原因分析2022年3月,CQI小组召开协调会议,围绕病原学送检工作流程及主要环节就送检率低的问题进行根本原因分析(Root Cause Analysis,RCA)。
选择改进流程2022年4月上旬,召集临床妇科、外科、儿内科等科室医生、护士各一名与CQI小组成员一起召开协调会议。
通过头脑风暴法,与会人员围绕病原学送检率低的特性要因提出解决策略并评判其可行程度,结果为可行的所有解决策略作为此次持续改进项目的改进对策,并明确策略责任分工。
制定计划目标值:参照国家专项行动指南的标准,本次持续改进项目目标值设定为:病原学送检率≥50%。
CQI项目 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山东大学附属济南市中心医院
手卫生重要性
• 医疗安全永远是医院的生命线。
• 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 有效、最方便、最经济、最重要的方法, 也是目前国际关注感控措施。
• 手卫生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一项 非常重要的工作。
• 认真执行手卫生,可以减少30%医院感染发 生率。
• 手卫生不到位会引发医院感染乃至医院感 染暴发,不仅给患者带来伤害和损失,而 且给医院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目前现状 手卫生正确性、依从性差
1 对手卫生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手卫生的 知识。
2 没养成习惯 3 洗手设备不足,洗手液供应不及时。
4 怀疑洗手价值 5 担心手部刺激 6 缺乏洗手技术指南
原因分析
针对问题我们怎么办? 对策———持续质量改进
成立CQI项目小组
• • • • CQI项目——提高手卫生正确性、依从性。
组 长:李红 吴洪巧 协调员:肖凌凤 成 员:徐立友 刘业惠 侯春玲 李云婷 鹿玉莲 王秀清
拟定措施
• 1、开展手卫生宣传(包括海报、宣教 图片资料等) • 2、组织手卫生培训 • 3、配备洗手设备 • 4、下发洗手图 • 5、抽查监督
CQI项目预期目标
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100% 全院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率、依从性 ≥90%
活动拟定方案
• • • • • • 前言 词汇解释 主题一 主题二 …… 总结
落实实施---启动手卫生周活动时间:2012.7.24—7、31
•启动仪式•踊跃签名
落实实施---宣传手卫生舞蹈
落实实施---宣传1、悬挂宣传海报
落实实施---宣传•2、电子屏幕宣传•发放宣传画册
落实实施---培训•3、全员培训
落实实施---培训、考试
落实实施---配备设施(安装洗手液架、干手纸盒)
落实实施---全院统一悬挂洗手图温馨提示您: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经济、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步:掌心相对, 第二步:手心对手背, 第三步:掌心相对,
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换进行。
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
指背在对侧掌心。
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谨记:
洗手的五个时刻
1、接触病人前
2、接触病人后
3、进行无菌操作前
4、体液暴露后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后
落实实施---监督检查
效果评价—改进前后调查比较
效果评价-----
•培训效果,人人响应,人人知晓,人人参与。
•通过本次“手卫生宣传周”的活动,提高了我院工作人员对感染控制的认知、责任意识和防控能力。
•经过宣传教育培训,员工的知识掌握(书面考试)认知率明显提高。
质量持续改进计划
目标:
1、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知晓率真正达到100%。
2、手卫生依从性继续提高,洗手方法正确率≥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