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拟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内容
- 格式:pdf
- 大小:329.76 KB
- 文档页数:17
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一、项目名称提升大跨度悬索桥全寿命周期性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二、提名者及提名意见提名者:秦顺全,陈政清,缪昌文提名意见:大跨度悬索桥是国家交通网络跨越江、海、峡谷的控制性工程,工程规模大、建设难度高,提升其全寿命周期性能,实现经济合理、风险可控、运维便利的高质量建设,一直是桥梁界追求的目标。
该项目针对影响大跨度悬索桥全寿命周期性能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和工程验证,历时8年,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首创了三跨连续悬索桥缆-梁弹性支承体系,突破了吊索、主梁内力分配不均衡的技术瓶颈,提升了上部结构及附属构件的全寿命周期性能;首创了悬索桥主缆分布传力锚固系统,提高了锚固单元的传力能力,减小了锚碇尺寸、提高了耐久性;首创了“∞”字形地连墙深基坑支护结构,减小了基础规模,节约了建设成本,解决了建筑密集区建设大型深基础的技术难题;首创了适用于“持续高温、重载”的复合浇注式沥青(PGA+AC)钢桥面铺装结构,提升了桥面铺装服役寿命。
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9项,国家级工法1项,省部级工法4项,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专著2部,编制并颁布标准规范3部。
研究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4项,并在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等10余座特大型桥梁中推广应用,累积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4.0亿元,引领了大跨度悬索桥建设技术的发展方向,增强了中国桥梁技术的国际竞争力,对推动中国桥梁从大国向强国迈进具有重要意义。
鉴于以上所述,郑重提名“提升大跨度悬索桥全寿命周期性能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为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三、项目简介大跨度悬索桥是公路和铁路交通生命线跨越江海、峡谷等自然天堑的首选乃至唯一可选桥型,提升大跨度悬索桥结构安全性、经济性、施工风险可控性、耐久性、抗疲劳性和运营维护低成本性等全寿命周期性能,实现悬索桥经济合理、风险可控、运维便利的高质量建设,一直是桥梁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国由悬索桥大国向悬索桥强国迈进的关键环节之一。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提名成果公示表一、成果名称三、成果简介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1)间接经济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按照农业部农业技术推广应用效益计算方法,推广规模缩值系数0.9,增效缩值系数0.7,稻谷单价按每公斤2.80元。
新增效益(增产增效)=应用面积×0.9 ×亩增产×稻谷单价×0.7。
2012-2018年,应用面积148万亩,平均亩增产稻谷46.1公斤,合计增产稻谷6.829万吨,增产增效12,047.1万元,每亩节本12.2元,节本增效1,625.0万元,合计增效13,672.1万元。
2016-2018年平均亩增产稻谷42.2公斤,合计增产稻谷3.86万吨,合计增效6,807.2万元,每亩节本12.2元,节本增效1,003.8万元,合计增效7,811.0万元。
(成果推广应用证明,浙江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总站)2)社会效益。
研发成果解决了水稻机插育秧存在关键问题,是水稻机插秧的一项重大创新和技术突破,属国际先进水平。
水稻育秧基质在水稻高产创建、产业提升中应用,显著提升我省水稻产业技术水平,推进水稻规模化生产,社会化服务,促进我国稻作技术转型升级,提高劳动效率,带动乡村振兴的产业振兴。
水稻育秧基质产业化中利用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的农林废弃物,实现农林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改善农村水质和生态环境。
水稻育秧基质的应用面积、季节和地区逐年增加,预计该成果未来应用面积可达1000万亩,对提升我国机插秧技术水平和产业水平,促进水稻产业规模化生产、机械化作业和社会化服务,对保障粮食安全、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稻农增收、实现产业振兴有重要意义。
67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含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水稻机插育秧基质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第1完成人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健平自2011年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向镜、张义凯合作开展水稻机插育秧基质配方的研究,2013-2015年吴健平与中国水稻研究所朱德峰、杭州锦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吴辰晨、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陈叶平,合作承担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水稻机插秧育秧基质研发及产业化”,研发了水稻育秧基质,并开展试验示范;联合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邬奇峰、阮弋飞、衢江区经济作物管理站周爱珠开展水稻育秧基质试验示范应用,促进基质成果成熟及应用,取得浙江省科技成果登记。
浙江省科技进步奖公示内容
(2019年度)
直接经济效益、推广应用情况和社会效益
1、完成单位应用情况和直接经济效益(单位:万元)
8
8
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
工作站已被浙江省委省政府认定为桐庐地区唯一的一家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成为浙西地区(长三角地区)具有显著辐射作用的智力平台!工站运转模式已经形成颇具特色的企业研发-临床应用交流创新机制。
工作站作为临床沟通的重要平台,助力企业创新、促进企业快速稳健发展,对提升企业品牌认可度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8
知识产权证明目录(授权发明专利、植物新品种、软件著作权等)
8
8
8
主要完成单位情况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独立完成
康基医疗为院士专家工作站-创新机制平台的发起单位和依托单位,负责工作站的规划、建设、运营和支持。
杭州康基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2019年2月13日。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痛风脾虚浊阻理论体系构建及临床应用二、推荐单位及提名意见三、项目简介四、第三方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本团队系统提出了痛风以脾虚为本,内生湿浊为标,日久痹阻关节、经络、脏腑的脾虚浊阻核心病机理论。
基于此理论,创立了运脾祛浊通痹的治疗方案,适应于处于间歇期者的中医辨证为脾虚湿浊内阻型的原发性痛风患者,并已通过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浙江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的学术会议和继续教育培训班的形式面向全国同行进行了交流推广;同时已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温州市中医院等全国多家综合性医院进行了推广应用,该治疗方案能较平稳地降低患者的血尿酸水平,使患者血尿酸保存稳定,减少了患者服用各类降尿酸西药的剂量和数量;而且,经长期治疗观察发现,该治疗方法能使患者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次数平均减少,大大减轻了痛风患者的病痛,并减少了患者因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而服用非甾体抗炎的次数和剂量。
因此,减少了患者服用降尿酸药和非甾体抗炎药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不良反应低,减轻了患者经济负担,改善了生活质量,而且在应用过程中,临床医师反映其可操作性强,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六、主要完成人员情况七、主要完成单位情况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和论文专著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和知识产权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第八、九部分的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完成单位或完成人的发明人(培育人)、权利人、作者的同意。
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附签字扫描件,格式参考推荐手册第95、96页)本人作为本项目第一完成人,与主要完成人谢志军、范永升、邵铁娟,周佳,胡长锋,何志兴,许正浩同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本人作为中医临床基础研究所所长,带领本研究所以上主要成员(谢志军,邵铁娟,周佳,胡长锋,何志兴,许正浩)一直协同致力于痛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的文献理论、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范永升作为本团队的学术带头人,一直致力于指导本团队成员开展研究工作。
201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奖推荐项目公示表一、项目名称:面向微压领域的高灵敏压力传感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二、推荐单位及推荐意见三、项目简介四、第三方评价五、推广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完成单位直接经济效益2.推广应用情况和经济效益(非完成单位)3.社会效益和间接经济效益(限600字)在汽车电子产品、工业控制、通讯电子产品、消费类电子产品等专业设备,以及能源、石化、环境保护、医学诊断、生物工程和煤矿安全等广泛领域,超微压高灵敏度压力传感器,有着极大的应用领域和市场份额,标志着一个国家计量测试技术的水平。
针对微小流量检测和微压力的检测与计量领域,本项目成果研制出了系列化微压力传感器,并使之集成应用于变频恒压供水控制器、智能泵控制器、胎压检测传感器和流量计压力变送器等产品中,实现了行业领域专用器件的典型应用。
该项目产品硅薄膜微压力传感器应用于变频恒压供水和变频泵、智能泵等领域,解决了小流量检测难题和泵机的频繁启动问题,实现了高精度高稳定性恒压供水。
产品经浙江神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爱科赛智能科技(台州)有限公司产业化应用和推广,近三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68亿元。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成果集成应用和推广,以微压力检测、计量为手段,实现成套供水系统的智能化和物联网化改造,提高供水稳定性、寿命和运行效率,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项目产品压力变送器配套应用于磁电流量计和涡街流量计等流量测控仪装置中,经温州华信仪表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推广,现已广泛应用于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和东辉油田等采油系统中,实现了油矿采油的精确计量和远程监测,推进了油矿企业的物联网信息化建设。
项目成果在现有专用领域应用基础上,将面向微流控技术着眼的生物医疗领域所需的微泵微压力检测的集成应用,开发相关系列产品进行产业化应用。
八、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和论文专著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九、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和知识产权数量总和不超过10件)承诺:上述第八、九部分的知识产权、论文、专著用于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完成单位或完成人的发明人(培育人)、权利人、作者的同意。
浙江省拟提名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项目公示内容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项目名称: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
项目完成单位: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项目实施周期:2008年1月-2018年12月
针对超薄壁金属管件弯曲成形抗皱裂、小弯径截面保形、大弯角回弹预测等技术难题,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共同立项、共同获奖、共享科技成果、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形式,长期保持着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张树有(1)、冯毅雄(2)、林伟明(3)、陶杰(4)、蒋兰芳(5)、郭训忠(6)、李光俊(7)、王富兴(8)、李郑周(9)、张飞(10)等组成联合攻关团队,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数控弯管成套装备、全伺服左右弯双向弯管装备、重型弯管装备等,建立了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系列产品研发平台和学术团队,在2008年至2018年间共同完成“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在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工艺创新等方面都取得一系列成果。
2017年3月,丁汉院士、蒋庄德院士、段宝岩院士对“超薄壁高精度弯曲成形装备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进行技术成果鉴定。
该项目由张树有(1)、冯毅雄(2)、林伟明(3)、陶杰(4)、蒋兰芳(5)、郭训忠(6)、李光俊(7)、王富兴(8)、李郑周(9)、张飞(10)等共同分工合作完成,经鉴定,该项目技术创新性强,应用效果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18年8月,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组成的专家组对“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进行技术成果鉴定。
该项目由张树有(1)、冯毅雄(2)、林伟明(3)、陶杰(4)、蒋兰芳(5)、郭训忠(6)、李光俊(7)、王富兴(8)、李郑周(9)、张飞(10)等共同分工合作完成,经鉴定,该项目研究的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小弯径截面均衡保形、大弯角回弹精准预测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针对航空航天、船舶军舰、高铁机车等高端装备的金属管件弯曲成形问题,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林伟明(3)、蒋兰芳(5)、王富兴(8)、张飞(10)等)与浙江大学(张树有(1)、冯毅雄(2)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杰(4)、郭训忠(6)等)、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光俊(7)等)、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郑周(9)等)针对金属管件弯曲装备设计制
造关键技术方面深入合作,聘请浙江大学张树有(1)、冯毅雄(2)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陶杰(4)、郭训忠(6)等,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光俊(7)等,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李郑周(9)等,为金马逊省级企业研究院、省级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专家,有效解决了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小弯径保形抗皱、变截面大弯角回弹精准补偿等一系列技术难题,成果经专家鉴定认为项目研究的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浙江大学牵头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关键技术与工具集研发及典型产品应用(2012ZX04010-011)”,项目实施期2012.1-2013.12。
期间浙江大学(张树有(1)、冯毅雄(2)等)与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林伟明(3)、蒋兰芳(5)等)参与子课题“数控机床整机动静态性能设计与分析工具(2012ZX04010-011-12)”研究,将高档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研究成果和相关专利技术在数控弯管装备系列产品设计中应用,实现了金马逊数控弯管成套装备、全伺服左右弯双向弯管装备等系列产品产业化,产生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林伟明(3)、蒋兰芳(5)、张飞(10)等)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李光俊(7)等)技术合作,承担技术开发课题“导管无油弯曲工艺可行性研究(司科技(14)-077)”,将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关键技术在成飞大径厚比不锈钢导管塑性弯曲成形中进行应用,突破了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国外技术封锁,为我国XX战机研制做出了贡献,填补了中国航空弯管领域中国制造的空白。
通过上述几项科技创新内容的合作开发,五方紧密围绕超薄壁高精度金属管件弯曲装备开展研究,浙江金马逊机械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了项目技术应用与产品产业化,浙江大学主要完成了项目弯曲成形装备数字化设计与性能仿真、关键部件结构创新与优化研究与研发平台开发,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要完成了项目薄壁金属管弯曲成形与工艺优化方法研究,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完成了项目制备工艺验证与产品工程应用。
承诺:本人作为项目第一完成人,对本项目完成人合作关系及上述内容的真实性负责,特此声明。
第一完成人签名:
完成人合作关系情况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