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工艺美术详解
- 格式:doc
- 大小:38.00 KB
- 文档页数:6
从唐代工艺美术看唐文化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政治、文化都呈现出高度的繁荣。
唐文化是从中原及西域各民族文化中博取众长,同时也通过丝绸之路与欧亚各国进行文化交流。
因而出现多元化文化格局和百花争艳的文化局面。
通过唐代的服饰、建筑、器皿、丝绸、壁画等我们可以了解到兼容并蓄的文化风格在唐代达到了鼎盛。
一、女性服饰盛唐时期空前兴盛的中西交往,使得西域、中亚、南亚甚至欧洲流行的各种服饰进入中原,唐文化开放的结构,都接受了它们,使得穿“窄衣小袖”成为时尚。
从大量描写女性生活的唐诗以及壁画、石刻中可以看到,唐代女性的上装以“衫”、“襦”居多。
卢照邻的“罗襦宝带为君解,燕歌赵舞为君开”,写的就是“襦”和“衫”这两种服饰。
《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窄袖胡服模样便是极好的见证。
但是,胡服在唐代的流行不是简单的摹仿,而是对有了较大的改造,主要是采用了不同的面料以及在上面添加了很多装饰,使“窄衣小袖”成为衬托妇女身体线条的手段。
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妇女还流行穿袒胸装。
如《簪花仕女图》中妇女袒胸、裸臂、披纱、斜领大袖长裙的着装形象,就是最典型的开放服式。
这种袒胸装的特点是开口较低,不但表现出妇女胸部的美丽,也是中国古代社会中妇女人体美所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它体现了唐代妇女思想的开放,以及在唐代社会中对于女性身体美的欣赏,表现出唐人健康的审美观。
再从大量唐诗和史料的记载来看,色彩鲜艳、个性张扬、装饰繁丽的裙装是唐代女性服饰的另一特点。
另外,多种多样的装饰,又成为唐代妇女服饰的点睛之作。
从唐代名画《步辇图》、《捣练图》中可以领略到帔帛的风采,形式多样,精美异常。
唐代女性除了喜欢披帔帛,还非常喜爱戴帽子。
从史料中还可以看出,唐代妇女的头饰包括“钗”、“钿”、“翘”、“搔头”、“篦”、“步摇”等等,式样繁多,与身上艳丽的服装相配合,表现出女性妩媚的特点,成为一个完整的装饰系统。
二、工艺花纹图案唐代疆域辽阔,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十分繁荣,波斯的锦、金银器对唐代工艺图案影响极大,此外,波斯的细密画也影响了唐的绘画,尤其在工笔重彩的花鸟画、山水画中表现更为明显。
唐代的工艺美术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时期,其中的艺术和文化成就更是令人称赞。
在那个时代,工艺美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唐代的工艺美术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陶瓷、织物、金属制品、雕刻和书法等。
本文将深入探讨唐代工艺美术的一些方面。
1. 唐代陶瓷唐代陶瓷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陶瓷之一。
唐代的陶瓷工艺在多个方面进行了创新,从制作工艺到装饰技巧都有所提高。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唐三彩。
这种陶艺使用了三种颜色,黄色,绿色和棕色。
这些陶器通常被用作装饰品,用于装饰住宅和皇宫。
唐三彩器具以其缤纷多彩的图案和精湛的工艺而著名,至今仍有如新的光泽。
2. 唐代织物唐代织物也是唐朝的一大亮点。
在唐代,丝绸制品的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还出现了新的生产工艺和装饰技巧。
其中最著名的是云锦。
云锦是一种复杂的织物,通常由多种颜色和图案组成,具有非常强的装饰性。
云锦通常用于制作衣服,被公认为精美的装饰艺术品。
3. 唐代金属制品唐代亦是金属工艺达到了较高水平的历史时期。
唐代的金属制品特色是其精细度和可塑性。
当时的工匠们使用黄金、银、铜、锡、铁等各种金属制造来制造各种器具,包括酒器、香炉、灯芯、锅碗瓢盆等等。
在制造装备工具的同时,金属工艺家还加入了精美的花纹和装饰,使得制品更具美感。
4. 唐代雕刻唐代的雕刻也是非常富有特色,最著名的是石刻。
滕王阁、石窟、大佛寺、龙门石窟等都是著名的唐代石刻代表。
唐代的石刻技术十分先进,刀工高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唐代的木雕和玉雕也非常有名。
唐代的雕刻艺术被广泛地应用在建筑、道教道观以及雕像上,作为佛教和儒教对唐代文化的重要影响。
5. 唐代书法唐代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唐代的书法家将古代秦汉时期的“隶书”和“篆书”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形成了唐代的“楷书”和“草书”。
唐朝“楷书”祖师爷为颜真卿。
他的楷书以笔力雄浑有力而著称,是唐代书法中的王者。
唐代“草书”代表则是张旭和怀素,用草书书写的结构十分奇特、奔放,有时候结体,在艺术上也非常高超。
唐朝的主要工艺品是什么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朝代,也是中国古代工艺品发展的黄金时期之一。
在唐朝时期,工艺品在技术和艺术上都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并且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以下是唐朝的主要工艺品。
1. 陶瓷:唐代的陶瓷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古代陶瓷之一。
唐代的陶瓷制作工艺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创造出了各种精美的瓷器。
早期的三彩瓷器和绿釉瓷器都非常有名,其特点是色彩鲜艳,形态优美。
唐瓷以其独特的工艺和优美的造型闻名于世。
2. 丝织品:唐代的丝织品制作技术自古以来就十分发达。
唐代的织机更为先进,使得丝织品的产量大大增加。
丝织品受到了皇室和贵族的极大喜爱,无论是丝绸还是绣品,唐代的丝织品都以其华丽的图案和精良的工艺闻名于世。
3. 金银器:唐代的金银器也是极为重要的工艺品之一。
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历史悠久,技术成熟。
唐代的金银器制作工艺非常独特,常见的有打金镀银、填料、镶嵌等技术。
唐朝的金银器制作工艺在世界范围内都享有极高的声誉。
4. 木雕:唐代的木雕工艺也非常发达。
唐代的木雕作品在形态上十分丰富多样,常见的有佛像、神像、屏风等。
唐代的木雕作品以其精细的刻划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5. 石雕:唐代的石雕作品在艺术上也表现出了极高的水平。
从唐代的石窟寺庙中的佛像到雕刻石碑上的文字和图案,唐代的石雕作品都体现了唐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独特审美。
6. 铁器:唐代的铁器制作工艺也非常出色。
唐代的铁器制作以武器和生活用品为主,常见的有刀剑、锁子、壶等。
唐代的铁器制作工艺精湛,以其坚固耐用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
除了以上几种主要工艺品外,唐代还有很多其他的工艺品,比如漆器、漆画、玉器等,都是唐代工艺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起来,唐朝的主要工艺品包括陶瓷、丝织品、金银器、木雕、石雕和铁器。
这些工艺品在工艺和艺术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珍贵文化遗产,也为后世的工艺品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唐代工艺美术,其艺术风格具有博大清新华丽丰满的特点,用"满"字形容,由于它富于情趣化,也可用"清"字形容。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1)人的意识的解放。
(2)装饰的情趣化。
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3)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高度发展时期,人们充满自信,采取开放的策略,人的思想意识得以解放,这是唐代工艺美术在装饰意匠上追求清新、自由的一个重要的社会原因。
(4)装饰技法的应用。
陶瓷工艺出现了多种釉色,运用洒釉、流釉等色釉技法;染织工艺有蜡缬、拓印等印染法;从造型看多运用较大弧度的外向曲线。
从色彩看,多运用色彩退晕的方法表现深浅层次色阶,有富丽华美的艺术效果。
从装饰纹样看,纹中多以牡丹为主题,早期清秀、工整,受传统图案影响,中期(盛唐)富丽、丰满,表现手法有色称和对比,有撇丝晚期则比较洗练、简朴。
卷草是唐代装饰纹样中应用最广的一种。
唐代工艺美术—唐三彩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白、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作为传统的文化产品和工艺美术品,它吸取了中国国画、雕塑等工艺美术的特点,采用堆贴、刻画等形式的装饰图案,线条粗犷有力,不仅在中国的陶瓷史上和美术史上有一定的地位,而且它在中外的文化交流上也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唐代工艺美术风格唐代是我国封建历史阶段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从工艺美术的艺术风格看,唐代起,就脱离了商、周、汉魏六朝以来的那种古朴特色,而是具有近代装饰风貌的因素。
唐代的工艺美术特点有:(1)人的意识的解放(2)装饰生活的情趣化。
唐代的装饰,一变以前以动物纹占主导地位的传统特点,开始面向自然生活,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摆脱了拘谨、冷静、神秘、威严的气氛,使人感到自由、舒展、活泼、亲切。
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是什么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在唐代,由于唐朝的政治稳定和国力强盛,工艺美术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博采众长,秉承古制唐代工艺美术大量吸收了古代各个朝代的技艺和艺术特点,并进行发展和创新。
既继承了汉代的浮雕和炉铸技术,又融合了南朝的刺绣和漆器工艺,还发展了新的工艺如镂空银器和金镶玉等。
唐代工艺美术在各个领域都展现了一种融会贯通的风格。
二、注重技术和工艺唐代工艺美术在制作工艺上非常注重细节和精湛的技艺。
无论是瓷器、青铜器还是漆器,都采用了独特的工艺技术和精细的手工制作。
例如,在陶瓷器的制作上,采用了瓷胎、琉璃釉和釉下彩绘等工艺,使瓷器的质感更加细腻柔滑,色彩更加鲜艳。
三、器物造型多样,富于创意唐代工艺美术的器物造型多样,从瓷器、铜器到漆器,都充满了创意和想象力。
在瓷器制作中,常见的有器形如罐、盘、碗、壶等,还有一些形如动物和人物的造型,栩栩如生。
在铜器制作方面,常见的有钟、鼎、盆、镜等,形状优美,纹饰繁复。
漆器上,常见的有盒、盘、屏风等,装饰图案丰富多样,技艺高超。
四、艳丽繁复的装饰唐代工艺美术的装饰通常都比较繁复和艳丽,多采用各种颜色和贵重材料进行装饰,以突出器物的华丽和奢华。
瓷器上常见的装饰有彩绘、施釉和镶嵌等,青铜器上常常使用纹饰和镶嵌技法,漆器上则常常使用彩绘、雕刻和镶嵌等技法。
这些丰富多样的装饰使得唐代的工艺美术作品显得十分精细和华丽。
五、追求质感和审美意境唐代工艺美术在设计上注重追求器物的质感和审美意境。
无论是瓷器、铜器还是漆器,都追求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力求在形状、纹饰、装饰和色调上达到一种和谐、美感和意境的完美统一、无论是青铜器的铸造,还是瓷器的烧制,都注重追求一种高雅、典雅和细腻的审美效果。
综上所述,唐代工艺美术的风格特点主要体现在博采众长,秉承古制;注重技术和工艺;器物造型多样,富于创意;艳丽繁复的装饰;追求质感和审美意境等方面。
浅析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中国隋唐时期的工艺美术,随着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相对稳定和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以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而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巨大的发展。
其门类品种之齐全,工艺技巧之高超,均超过了以往各代。
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文化,使唐朝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繁荣昌盛的封建大帝国。
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且一起走进这一历史文化瑰宝之故里!陶瓷工艺,隋代陶瓷在南北朝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在造型上,继承了南北朝的造型特点又有新的变化,创造了许多新的器型。
白瓷到隋代烧制的更加成熟并得到迅速发展,给后来彩绘瓷器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另外,青瓷的烧造,仍是当时瓷器生产的主流。
唐代陶瓷生产高度发展,技艺提高,品种繁多。
瓷器的品种,较之前代亦有所增,主要有盘、碗、尊杯、壶、罐、盆、缸、盂、炉、灯等日用器皿。
其装饰纹样有几何纹、植物纹、人物纹和动物纹之分,手法多采用印花等。
唐代的瓷窑以南方的越窑和北方的邢窑为代表。
越窑以盛产青瓷著名,窑址因集中于浙江地区一带而得名。
唐青瓷器物中,还可见中外文化交流和外来文化的影响。
白瓷发展到唐代更加成熟,邢窑白瓷风靡一时。
与此同时还产生了画釉、黑釉、绞胎、釉下彩等新品种,并开创了用诗词和民谚装饰陶瓷的先声。
唐三彩烧制于初唐高宗时期,是一种低温釉陶器。
三彩釉色鲜明,以黄、绿、白、赭为主,蓝色较少,亦较名贵。
它分为日用品和随葬品两大类,其装饰方法,充分利用铅釉易于流动的特点,达到流畅自如的效果。
染织工艺和服装工艺,隋、唐以来,官办作坊成为高级染织品的主要生产部门,它与地主的庄园工场、城市专业作坊和农村的家庭副业一同构成了隋唐染织工艺的生产行业。
隋代的染品多出于染织署,管理制造御用染织品,生产中心为河北定州,四川蜀锦仍很发达。
印染工艺则以夹缬尤富特色,系用木板雕出花纹,将所染布夹着入染,效果鲜明。
唐代染织,官方亦设织染署,其织锦工艺尤为发达。
唐代丝织品的图案,开始出现新风格。
唐代的工艺美术
关键词:丝织工艺釉陶工艺金属工艺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度高度发展的阶段,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呈现出繁荣昌盛的局面。
唐代文化有相当高的成就手工业在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以及官府的重视下发展起来。
手工业在盛唐时期的迅速发展,给隋唐工艺美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手工业中,与工艺美术有关的占很大一部分。
城市作坊手工业成为初唐手工业的基本形态。
封建经济发展的结果,在中唐以后手工业的一部分逐渐脱离了农业,而成为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的独立作坊。
中唐以后城市作坊有织锦坊、毯坊、毡坊、染坊、纸坊、造船坊,以及酒坊、糖坊等。
手工业作坊既是制造的场所,售卖的场所。
同类商品生产的作坊和店铺在城市里都集中在一个街坊,称为“行”,长安城有二百二十行。
手工业作坊之间成立了行会组织,行会组织的作用主要是调整各作坊之间的关系,避免竞争,并且负责和官府打交道,如纳税应官差等。
手工业经济方面的这些新现象对于工艺美术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社会条件,并且,手工业向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影响了官办手工业。
[3] 官办手工业在古代的手工业中特别是工艺美术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为古代社会巨量财富集中在统治阶级手中,所以官办手工业的制作质量较高,往往代表着一时期工艺美术技艺最高的水平。
而城市的独立手工业作坊的兴起和官府作坊的“劳役制”渐变为“工役制”是手工业和工艺美术在唐代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这样的变化必然给工艺美术的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
唐代的工艺美术主要有染、织、刺绣工艺,金属工艺和陶瓷工艺。
唐代工艺美术的新面貌的形成除了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外也是有与中外文的交流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唐代丝织工艺发达,织物品种、名目众多,举其主要有锦、绫、绢、罗、纱、縠等。
织物的图案花纹种类繁多,其中一些精美的织物织造精工,图案复杂,颜色绚丽多彩。
唐代织物的图案由于防止工艺的技巧有较大的发展,大量采用纬线起花,改造提花机,使图案形式多样,内容也很丰富,既有传统内容的改进,又
有新创的形式,图案色彩也有很多变化。
织物图案的布局安排一般都比较满,这是唐代装饰的典型风格。
一件织物上的纹样内容往往也有七八种之多。
归纳其图案构成的形式,可分为并列式、散式和偶主题花纹、周围缀以附属性花纹等几种处理方法。
并列式,构成形式比较简单,多是用同一花样并排重复出现,以联珠对鸟、对兽和团花等为一个纹样单元的较多见。
这种形式早在南北朝时期织物中就又应用,但是那时的织物上并列处理的纹样由于受织造技术制约都比较单一,唐代织物总出现的纹样有所发展,它是在这个基础行,在几个单独纹样之间又添加了细碎花草或文字,打破单调的重复出现,丰富了装饰图案的内容,“联珠对狮纹锦”就较典型的作品之一。
散装式,其主要表现是整个图案中看不出有主次之分,各种内容都较均匀地遍布于织物上,图案平稳平均,纹样疏密适度,既没有大的空白页没有过于密集的团簇,在几何纹样中表现尤为突出。
有主题花纹、周围缀以附属性纹样图案,纹样构成较为活泼,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有动有静,互相呼应,纹样内容多,在新疆出图的“花鸟纹锦”就是其代表作品,代表唐代丝织工艺较高的织造水平。
从唐代印染织绣的题材上看,开始侧重采用花鸟和一切祥瑞并附有生命力的内容,一种新鲜明快的气氛和汉代神秘沉着的作风相比,显得蓬勃有生气。
由于受佛教影响,新奇福利的宝相花、莲花、卷草图案也广泛流行。
至于以怪兽头为母体的珠圈装饰在唐代又得以发展,讲外来文化融入本土文化之中的趋势愈益明显。
[1]
陶瓷工艺历史悠久,封建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成为陶瓷业取得新的成就的重要基础。
继续烧造的青瓷普遍生产;初创的白瓷,其制作工艺已被熟练掌握,并有一定数量的烧制;其他单色釉瓷、花釉瓷、绞胎瓷等新的工艺都被创造出来。
在釉陶工艺生产中,还出现富有时代特点、可谓成熟之作、代表盛唐气派的“唐三彩”。
封建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给陶瓷工艺带来了新的气象。
白瓷,隋代时期就有缓慢发展,到唐代发展到真正成熟的时期。
由于白瓷生产主要在北方,而有悠久历史的青瓷生产主要在南方,所以形成了当时“南青北白”的局面。
河北境内的临城窑、曲阳窑,河南境内的巩县窑、鹤壁集窑、登封窑,山西境内的浑源窑、它们共同构成“北白”的局面。
三彩釉陶,其实是一种低温多彩釉陶,系用白色粘土做胎,以含铁、铜、钴、锰等矿物作釉料的着色剂,在釉里加入一定的炼铅熔渣和铅灰做助燃剂,经过800摄氏度的温度烧制而成,因为三彩釉陶一般在每件器物上都含有深绿、浅绿、蓝、白、赭、褐等釉色中的三种或者以上,又只在盛唐时期流行,所以人们通常就将这种釉陶成为“唐三彩”。
唐代盛行的三彩釉陶主要见于随葬冥器,很可能它就是在唐代厚葬之风昌盛的条件下蓬勃兴起的,在不长的时间里就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成就卓著。
三彩釉陶以其色彩富丽华贵而成为智能是高级别的统治者才能用于陪葬的用品,所以主要流行在西安和洛阳。
有一定地位或者家族势力的墓中才有大量出土。
三彩釉陶在唐开元年间发展到极盛时期,产量大,烧制质量高,色彩绚丽,造型多样,其中三彩人物俑不仅人体结构准确,而且形态逼真传神。
三彩釉陶中的生活器具,有瓶、壶、罐、钵、杯、盘、碗、盂、烛台、枕等十多种,造型变化也较多。
除生活用器和各类俑外,三彩釉陶的建筑物亭台楼阁、花园中堆砌的假山水榭也很有特色。
在三彩釉陶艺术中,最有成就的应该数俑,牲畜中的骆驼俑、马俑,人物中的贵妇人俑、男女侍俑、武士俑、胡俑、天王俑等。
它们的被塑造都蕴含着高超的技巧,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瓷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应用,给金属工艺的发展以很大的影响。
由于刺激制作工艺的成熟机器原料来源比较广,制作远比金属器物简便,成本当然也比金属器物低廉,加上生产量大、种类多,很多金属器物自然被瓷器代替,只有一种器物因无法代替而继续发展,这就是青铜镜。
铜镜的制作,早在战国时期已有较高的水平,并且普遍使用,经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铜镜形式有所变化,装饰内容趋于丰富,唐代可说是铜镜制作和装饰的全盛时期,造型上突破了或圆或方的形式,创出了八棱、八弧、委角亚字等形式。
纹饰组织也有很多突破。
装饰技法,出传统的铸出花纹外,采用金银平脱、嵌螺甸等新手法,使装饰风格为之大变。
铜镜纹样的构图处理艺术成就很高,无论是标新显示生活的题材,还是受佛教、道教的影响的内容,都按一定形式布置完美,特别是花鸟、云龙纹样的处理。
金银器,进入封建社会发展最盛的时期是唐代,种类比较多,既有饮食用器,也有金银首饰。
唐代金银器物制作都很讲究,造型多变化,大都既能实用又是欣赏品,装饰纹样也很规整严密,细致精神。
大部分金银器的造型是吸收瓷器的造
型,有少部分明显地看出是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金银器的制作以扳金和浇筑为主,普遍采用切削抛光、焊接、铆、镀、刻凿等加工工艺,多用浮雕形式或者银胎鎏金方法,以引文线条刻镂纹饰,然后铺袱满地鱼子纹的纹样最为出色,显得十分成熟,作风也极繁丽,是典型盛唐装饰风格。
[2]
盛唐百余年中,工艺美术的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可喜局面。
如果说秦汉工艺还保留上古时代某些特征的话,那么隋唐时期则产生了一个飞跃,达到中国封建文化的巅峰。
唐代工艺美术成就代表了古代的东方文明,对以后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这个飞跃主要表现在:工艺技术上的显著进步,装饰题材和装饰形象上的重大突破。
说到底,还是人文思想跨越到一个历史的新高度上。
唐王朝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各国艺术精华;在广收博采的同时又融会贯通。
佛、道、儒家思想在唐代所形成的相互融合,体现在了工艺美术造型和装饰图案上。
可以说,大唐文化是值得中国人骄傲的,大唐的工艺美术正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表现方面。
唐代工艺美术无论是在产量、品种、质量上,还是在造型、装饰、色彩上,都代表了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的应有水平,从而在国际上影响深远。
[2]大唐的工艺美术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
哈尔滨商业大学本科美术史论文
唐代工艺美术
学生姓名:刘灵慧
指导教师:孙贺
专业班级:产品设计三班
学号:201433030018
学院:设计艺术学院二〇一五年六月二十二日
参考文献
[1]徐思成《中国工艺美术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3月1版
[2]华梅《中国工艺美术史》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年一月3版
[3]桑任新《中外美术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14年4月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