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地质雷达仪器结构与特点
- 格式:ppt
- 大小:10.82 MB
- 文档页数:17
第1篇在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再到最后的验收,测量仪器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这些仪器不仅保证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也提高了施工效率。
以下是一些工程施工中常见的测量仪器及其作用:一、水准仪水准仪是测量地面高程差的主要仪器,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道路、桥梁、隧道等工程的高程控制。
水准仪分为普通水准仪和精密水准仪,其中DS3型微倾式普通水准仪在工程测量中最为常用。
水准仪通过测量两点间的高差,结合已知点的高程,推算出另一个点的高程。
二、经纬仪经纬仪主要用于测量地面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包括水平角测量和竖直角测量。
经纬仪的精度等级有DJ07、DJ1、DJ2、DJ6和DJ10等,其中DJ07为最高精度。
经纬仪在施工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建筑物轴线测设、结构构件安装、基础定位等。
三、全站仪全站仪是一种集水准仪、经纬仪和测距仪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测量仪器。
它能够同时进行水平角、竖直角和距离的测量,广泛应用于地形测量、工程放样、施工监控等领域。
全站仪具有操作简便、精度高、功能强大等特点。
四、全球定位系统(GPS)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进行定位和测量的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GPS可以提供高精度的地理位置信息,用于地形测量、施工放样、施工监控等。
GPS具有实时性强、定位精度高、覆盖范围广等特点。
五、激光测距仪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利用激光束进行距离测量的仪器。
它具有测量速度快、精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
激光测距仪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建筑物高度测量、结构构件尺寸测量、地形测量等。
六、激光经纬仪激光经纬仪是在光学经纬仪的基础上,加装激光发射装置而成。
它具有测量精度高、定位速度快、操作简便等特点。
激光经纬仪在高层建筑、烟囱、塔架等高耸构筑物施工中的垂度观测和准直定位、结构构件及机具安装的精密测量和垂直度控制测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七、水准尺水准尺是一种用于测量高程差的辅助工具。
在水准测量过程中,水准尺用于读取地面点的高程值。
地质雷达仪器组成及设备选型概述地质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和接收无线电波来探测地下介质结构和目标的设备。
它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地质雷达主要用于地质勘探、地下管道探测、地下建筑结构检测等领域。
地质雷达具有非侵入式、高分辨率、快速便捷等特点,因此在地下勘探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地质雷达的设备选型主要受到以下方面因素的影响:1. 探测深度:不同的地质雷达设备有不同的工作频率和波长,因此探测深度也不同。
一般来说,低频率的地质雷达可以探测更深的地下结构,而高频率的地质雷达可以实现更高的分辨率。
2. 探测目标:地质雷达可以用于探测不同类型的地下目标,比如地下水、地下裂缝、地下管道等。
不同类型的目标需要不同类型的地质雷达设备来进行探测。
3. 工作环境:地质雷达设备的选型也需要考虑到工作环境的因素,比如地形、地质条件等。
在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需要选择适应性强、稳定性好的地质雷达设备。
4. 数据处理系统:地质雷达设备的数据处理系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探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选择地质雷达设备的时候也需要考虑其数据处理系统的性能和功能。
总的来说,地质雷达设备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探测深度、探测目标、工作环境以及数据处理系统等因素,选择适合具体应用需求的设备,才能更好地实现地下勘探的目的。
地质雷达是一种非侵入性地球物理探测技术,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检测它们在地下的反射来获取地下介质的信息。
该技术可以用于地质勘探、地下水资源调查、地下管道和电缆的定位、考古探测、地下建筑结构检测等领域。
地质雷达主要由发射器、接收器、天线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在地质雷达设备的选型中,首要考虑的是探测深度。
不同工作频率的地质雷达设备可以实现不同的探测深度。
一般来说,低频率的地质雷达可以达到更深的探测深度,但分辨率较低;而高频率的设备则能提供更高的分辨率,但探测深度相对较浅。
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工作频率和波长的地质雷达设备。
第三讲地质雷达仪器结构与特点3.1控制、发射与接收探地雷达主要由控制器、发射与接收天线组成。
控制器是雷达的核心部分,它是在计算机的基础上配合信号发生触发器、A/D转换器共同组成。
地质雷达构成示意图3.2 采样方式地质雷达的A/D转换是决定地质雷达技术指标的核心部件,因为采样率非常高,采样间隔间隔在10-1-10-2ns之间,A/D转换的分辨率与采样率茅盾突出,通常采用多次发射,移位采样的方式达到提高采样率的目的。
A/D转换的分辨率有24Bit、16Bit和8Bit几种,多数地质雷达采用16Bit和8Bit,只有少数地质雷达达到24Bit。
采用高频天线时一般都采用8Bit 工作方式。
3.3天线类型与方向特性天线的类型以频率划分为低频、中频和高频。
以结构特点又划分为非屏蔽、屏蔽天线。
以电性参数分有偶极子天线、反射器偶极子天线、喇叭状天线。
采用不同种天线结构是为了获得较高的发射效率。
频率在80MHz以下的为低频天线,通常采用非屏蔽式半波偶极子杆状天线。
无反射器,无屏蔽。
天线每半极的长度为λ/4,天线总长度为雷达λ/2。
辐射场具有轴对称性,能量分散,能流密度小。
因发射频率低,介质中衰减小,可用于较深目标的探测,在场地勘察中经常采用。
频率在100MHz-1000MHz范围内的天线称为中频天线,采用屏蔽式半波偶极子天线。
天线采用有反射器的半波偶极子天线,天线每半极的长度为λ/4,天线总长度为雷达λ/2。
反射器将辐射到后方的能量集中到前方,在前方形成较大的能流密度。
具有天线体积小,发射效率高的特点。
在工程勘查与检测中常使用该类天线,包括300MHZ、600MHZ、900MHZ。
100MHZ加强型天线也属于该类天线,它采用高功率发射技术,探测深度可达30m左右,场地勘察、线路勘察和隧道超前预报中常使用该种天线。
高频天线:频率高于1GHZ的称为高频天线。
高频天线常采用喇叭形状,以提高辐射效率。
该天线辐射能量集中,分辨率高,目前主要用于路面、跑道的质量检测。
第一讲地质雷达的应用领域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又称地质雷达,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高效的浅层地球物理探测新技术,它利用主频为数十兆赫至千兆赫兹波段的电磁波,以宽频带短脉冲的形式,由地面通过天线发射器发送至地下,经地下目的体或地层的界面反射后返回地面,为雷达天线接受器所接受,通过对所接受的雷达信号进行处理和图像解译,达到探测前方目的体的目的。
与传统的地球物理方法相比,探地雷达最大的优点就是具有快速便捷、探测精度高以及对原物体无破坏作用。
因此,探地雷达在道路建设和公路质量检测领域已逐渐被认识到并广泛应用起来。
地质雷达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应用至今将近20年了,其应用领域逐渐扩大,在考古、建筑、铁路、公路、水利、电力、采矿、航空各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解决场地勘查、线路选择、工程质量检测、病害诊断、超前预报、地质构造等问题。
1.1 工程场地勘察地质雷达最早用于工程场地勘查,解决松散层厚度分布,基岩风化层分布,以及节理带断裂带等问题。
有时也用于研究地下水分布,普查地下溶洞、人工洞室等。
在粘土补发育的地区,探查深度可达20m以上,效果很好。
1.2 埋设物与考古探察考古是地质雷达应较早的领域,在欧洲有成功的实例,如意大利罗马遗址考古、中国长江三峡库区考古等项目都应用了雷达技术。
利用雷达探测古建筑基础、地下洞室、金属物品等。
在现今城市改造中,有时也需要了解地下管网,如电力管线、热力管线、上下水管线、输气管线、通信电缆等,这对于地质雷实是很容易的。
目前地质雷达为地下管线探测发展了高分辨3D探测系统及软件,如PATHFINDER雷达、R I S-2K/S等雷达都可以胜任这类工作,不但可探测到水平位置分布,还可以确定其深度,得到三维分布图。
雷达考古雷达探测管道1.3 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检测近年应用领域急速扩大,特别是在中国的重要工程项目中,质量检测广泛采用雷达技术。
铁路公路隧道衬砌、高速公路路面、机场跑道等工程结构普遍采用地质雷达检测。
探地雷达法特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介绍探地雷达的基本概念和其在地下勘探和探测领域中的重要性。
概述部分内容:探地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穿透地下物质进行探测和勘测的仪器。
它通过发射电磁波到地下,并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得到地下结构的信息。
探地雷达的原理是利用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差异和反射特性来确定地下物质的性质和分布。
探地雷达在地下勘探和探测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矿产勘探、地质灾害预测、土壤污染调查、考古发掘等领域。
通过探地雷达,我们可以非破坏性地获取地下的信息,避免了传统勘探方法中需要进行大量开挖和钻探的情况,减少了勘探成本和对环境的影响。
探地雷达具有高分辨率、远距离探测能力、快速获取数据等特点。
它可以对地下物质进行高精度的成像和探测,能够获得准确的地下结构和物质分布信息。
同时,探地雷达还可以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和处理,提高了勘探工作的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探地雷达的技术和应用领域也在不断发展和拓展。
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探地雷达在地下勘测和探测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通过不断优化和创新,探地雷达的性能和功能将会不断提升,为我们的勘探工作带来更大的便利和效益。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概述了本文的内容以及目的,使读者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同时,引言部分还介绍了探地雷达的背景和重要性,引发读者对于探地雷达的兴趣。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核心,主要包括探地雷达的定义、原理和应用领域的详细介绍。
首先,我们将对探地雷达的定义进行阐述,解释其基本概念和特点。
然后,我们将介绍探地雷达的原理,包括电磁波的传播和反射机制等。
最后,我们将深入探讨探地雷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比如地质勘探、军事防范和文物保护等,通过实际案例来说明其重要性和实际价值。
结论部分是对整个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探地雷达的特点进行概括。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回顾探地雷达的定义和原理,并总结其在应用领域的优势和局限性。
第三章第五节探地雷达技术ppt 课件•探地雷达技术概述•探地雷达系统组成•探地雷达数据处理与解释•探地雷达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实例目•探地雷达技术发展趋势与挑战•总结回顾与拓展思考录探地雷达技术概述01CATALOGUE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是一种利用高频电磁波在地下介质中传播并反射回来的特性,对地下目标体进行探测和成像的无损检测技术。
发展历程自20世纪70年代初期,探地雷达开始被应用于地质勘探、考古、环境工程等领域。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探地雷达的分辨率和探测深度不断提高,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展。
原理及工作方式原理探地雷达通过发射高频电磁波,当电磁波遇到不同电性的地下介质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接收天线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并通过信号处理技术对信号进行处理和成像,从而得到地下目标体的位置和形态信息。
工作方式探地雷达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频率、天线类型和扫描方式等参数设置,以适应不同的探测需求和地下环境。
常见的工作方式包括剖面扫描、三维成像、实时监测等。
应用领域与意义应用领域探地雷达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考古、环境工程、建筑工程、军事等领域。
例如,在地质勘探中,可以用于探测矿藏、油气藏等;在考古中,可以用于探测古墓、遗址等;在环境工程中,可以用于探测污染物分布、土壤层结构等。
意义探地雷达作为一种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非破坏性、高分辨率、高效率等优点。
它可以提供丰富的地下信息,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探地雷达的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
探地雷达系统组成02CATALOGUE发射机与接收机设计发射机产生高频电磁波,通常采用脉冲体制或连续波体制。
脉冲体制具有高峰值功率、宽频带等特点,适用于浅层高分辨率探测;连续波体制则具有低功耗、易于实现等优点,适用于深层探测。
接收机接收来自地下的反射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等处理。
地质雷达仪器组成及设备选型概述一、引言地质雷达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中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使用雷达的原理和技术,可以非侵入性地探测地下的物质结构和形态特征。
本文将介绍地质雷达仪器的基本组成和设备选型的概述。
二、地质雷达仪器组成地质雷达仪器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发射器发射器是地质雷达仪器的核心部件之一,它负责产生雷达信号并将其发送到地下。
发射器通常采用高频电磁波源,可以发送射频脉冲信号或连续波信号。
不同的发射器在频率、功率和波形等方面可能有所不同,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发射器可以获得更好的勘探效果。
2. 接收器接收器是地质雷达仪器的另一个核心部件,它负责接收地下物质对雷达信号的反射和散射。
接收器通常采用高灵敏度的天线和接收电路,可以接收并放大微弱的雷达信号。
接收器的性能对于地质雷达勘探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接收器可以提高信噪比和分辨率。
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是地质雷达仪器的中枢部件,它负责对发射器和接收器进行控制,并实现信号的采集、处理和显示。
控制单元通常包括一个控制面板和一台计算机,用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置仪器的参数和工作模式,同时可以在计算机上实时监测和处理数据。
不同型号的地质雷达仪器可能具有不同的控制单元,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仪器型号。
4. 数据存储器数据存储器是地质雷达仪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用于存储勘探过程中获取到的数据。
数据存储器通常包括内存和硬盘两部分,在勘探现场可以即时存储数据到内存中,并在需要时将数据保存到硬盘中。
数据存储器的容量和速度对于实际勘探任务的要求有一定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数据存储器可以提高数据的采集和处理效率。
三、设备选型概述在选择地质雷达仪器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勘探目标地质雷达可以应用于各种地质勘探任务,如地下水资源、土壤污染、洞穴探测等。
不同的勘探目标对于地质雷达仪器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针对地下水资源勘探,需要选择能够有效探测到地下水的雷达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