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06864
- 格式:doc
- 大小:41.50 KB
- 文档页数:3
隧道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
1. 引言
本张拉计算书旨在对隧道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进行计算与分析,以确保预应力锚索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本文档将提供有关预应力锚索的技术规范、计算方法和结果分析。
2. 技术规范
预应力锚索的设计和施工应符合以下技术规范:
- [规范名称1]
- [规范名称2]
- [规范名称3]
3. 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方法
根据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计算应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锚索的材料参数,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2. 计算锚索的工作长度,即锚索的张拉长度。
3. 确定锚段的应力分布,考虑锚段长度、锚锥角、锚座的刚度等因素。
4. 根据锚索的工作长度和应力分布,计算锚索的张拉力。
5. 根据锚索的张拉力和锚索的弹性形变,进行锚锚首段的补偿计算。
4. 结果分析
通过对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计算,可以得到以下结果:
- 锚索的张拉力等于XXX。
- 锚索的工作长度等于XXX。
- 锚锚首段的补偿计算结果等于XXX。
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满足了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并具备足够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5. 结论
本文档对隧道预应力锚索的张拉进行了计算与分析,根据计算结果分析,预应力锚索的设计满足了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
建议在
实际施工中,严格按照本文档所述的计算方法进行预应力锚索的张
拉工作,并通过相关检测和监控手段来确保锚索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上是对隧道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
帮助。
如有任何问题,请随时联系我们。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正式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引言1.1 目的1.2 适用范围1.3 参考文件2. 术语定义2.1 预应力2.2 张拉2.3 后张3. 背景知识3.1 预应力工艺概述3.2 后张法工艺原理3.3 预应力材料和设备4. 设计计算4.1 设计工况说明4.2 预应力力设计原则4.3 后张力计算公式推导和参数4.4 张拉力预测和参数确定4.5 后张力校核计算过程4.5.1 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确定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 4.5.3 后张力计算4.5.4 后张力校核5. 结果分析5.1 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5.2 拉索和锚具选择及布置5.3 后张材料选用及工艺要求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一种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的内部应力,使构件在自重和外力作用下产生预压,以提高构件的稳定性和承载力。
2. 张拉: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使混凝土构件发生初始应力的过程。
3. 后张:在混凝土达到预定强度后,通过施加预应力钢束的拉力以达到设计要求的过程。
【2:活泼风格】预应力张拉计算书(后张法)1. 概述1.1 为什么要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1.2 为什么选用后张法?1.3 本文档的目的是什么?2. 术语解释2.1 什么是预应力?2.2 什么是张拉?2.3 什么是后张?3. 预备知识3.1 懂预应力工艺,先了解一下3.2 后张法工艺原理简介3.3 哪些材料和设备会用到?4. 设计计算4.1 先来看一下设计工况说明4.2 怎么设计预应力力?4.3 公式推导和参数,别看起来吓人,其实很简单 4.4 怎么预测张拉力?4.5 怎么进行后张力校核计算?4.5.1 如何选择预应力力值?4.5.2 张拉长度和张拉应力怎么确定?4.5.3 后张力计算步骤4.5.4 控制一下后张力,校核一下5. 结果分析5.1 看一下预应力力值和后张力结果都是啥5.2 拉索和锚具选择,不是随便选的哦5.3 后张材料选用和工艺要求,来看看附件:1. 张拉计算表格,有多详细就看你有多认真了2. 张拉力预测计算表格,别小看这个小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相当于给结构件穿了一件紧身衣,加固啦!2. 张拉:就像给混凝土做了一次放飞梦想的航班3. 后张:混凝土刚一固结,就开始由内而外给它加油喝彩。
YK48+045-115及YK47+885-980边坡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1.预应力锚索采用6¢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5000N/mm2。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吨位650KN,控制张拉力бcon为715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均为8m,自由段为长度为20m,千斤顶工作长度为0.35m。
4.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51.4500F+0.55P—压力指示器示值(MPa)F—标准力值(MN)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可。
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或使用200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100t级进行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
单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
钢绞线张拉的简明工艺: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15%*бcon(初张拉)→210KN→430KN→715KN(锚固)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1.计算公式△L=PL/AE式中:P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KN),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A 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140mm2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2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1)当б=бcon*15%(初张拉)时张拉力:F=715*0.15KN=107.25KN=0.10725MN理论伸长:△L=715000*0.15*(20000+350)/(6*140*195000)=13.32mm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6.07MPa(2)当б=210KN时张拉力:F=210KN==0.21MN理论伸长:△L=210000*(20000+350)/(6*140*195000)=26.09mm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11.35MPa(3)当б=430KN时张拉力:F=430KN=0.43MN理论伸长:△L=430000*(20000+350)/(6*140*195000)=53.42mm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22.67MPa(4)当б=бcon =715KN时张拉力:F=715KN=0.715MN理论伸长:△L=715000*(20000+350)/(6*140*195000)=88.83mm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37.34MPa3.张拉的实际伸长值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pdf范本一:正文:1、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的撰写模板,以便于工程师能够对预应力张拉过程进行准确计算和分析。
预应力张拉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施工技术,对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2、预应力张拉计算2.1 张拉参数输入2.1.1 预应力钢束参数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输入预应力钢束的参数,包括钢束数量、钢束直径、钢束张拉力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输入每根钢束的锚固长度和锚固位置。
2.1.2 预应力混凝土参数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输入预应力混凝土的参数,包括混凝土强度、材料特性等信息。
2.2 预应力锚固计算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进行预应力锚固计算。
根据已知的预应力钢束参数和预应力混凝土参数,进行锚固长度和提前锚固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2.3 预应力张拉计算2.3.1 张拉力计算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进行预应力张拉计算。
根据已知的预应力钢束参数和预应力混凝土参数,计算每根钢束的张拉力,并进行张拉过程的模拟和分析。
2.3.2 钢束应力损失计算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进行钢束应力损失计算。
根据已知的预应力钢束参数和预应力混凝土参数,计算钢束应力损失,并进行应力损失的评估。
2.4 结果分析与验证在这一章节中,对预应力锚固计算和预应力张拉计算的结果进行分析和验证。
通过对计算结果的比较和评估,提供对预应力张拉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的判断。
附件:1、预应力钢束参数表格2、预应力混凝土参数表格3、预应力锚固计算结果表格4、预应力张拉计算结果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预应力:指在结构施加荷载之前,预先施加在结构构件上的拉力,用以抵消工作时期内结构所受荷载。
范本二:正文:1、前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预应力张拉计算书的完整模板,以便于工程师能够全面地计算和评估预应力张拉的过程和结果,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预应力张拉计算2.1 引入预应力钢束在这一章节中,需要详细介绍预应力钢束的类型、规格和数量。
轨道交通环线冉家坝站风亭组锚索挡墙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1.预应力锚索采用9Φs 15.2 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2 2 1860Mpa,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弹性模量为195000N/mm。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施加应力为550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度不小于8m,自由段为长度数据如附图1-1 ,千斤顶工作长度为100cm。
附图1-1: 锚索自由段长度统计表序号锚索孔位编号自由段长度(mm)序号锚索孔位编号自由段长度(mm)1 A2-1 15700 15 C2-1 150002 A2-2 12300 16 C3-1 160003 A3-1 15400 17 C3-2 155004 A3-2 12400 18 C4-1 190005 A4-1 17300 19 C5-1 200006 A4-2 15000 20 C5-2 180007 A5-1 18200 21 C6-1 200008 A5-2 19000 22 C6-2 190009 A6-1 21200 23 C7-1 2130010 A6-2 20500 24 C7-2 1950011 A7-1 21500 25 C8-1 2120012 A7-2 19500 26 C8-2 1950013 C0-1 10500 27 C9-1 2100014 C1-1 115004. 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0.022980F+0.409927P —压力指示器示值(MPa)F —标准力值(KN)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可。
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 6 个月或使用300 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250t 级进行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
单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预应力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边跨边板)桥梁上部构造采用30m预应力T梁。
预应力钢绞线采用专业厂家生产的Φs15.2mm,钢绞线面积140mm2,抗压强度标准值fpk =1860MPa,张拉控制应力δk=0.75fpk。
张拉采用双控,以钢束伸长量进行校核。
1.1钢绞线理论伸长值计算1.1.1 计算公式及参数1.1.1.1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公式及参数△L=Pp L/AEp式中:P—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x—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的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取0.0015;u—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取0.25。
1.1.2伸长量计算:1.1.2.1N1筋理论伸长量计算①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P=δk×A×n=1395×140×10=1953000N两端同时张拉,x取至跨中位置x=0.5+4.215+9.774+(0.698+0.768)/2=15.222m θ=平弯角度+竖弯角度=0°+7°=7°=0.12217radPp=P(1-e-(kx+uθ))/(kx+uθ)=1953000×(1-e-(0.0015×15.222+0.25×0.12217))/(0.0015×15.222+0.25×0.12217)=1923453.5N②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L=Pp L/AEp=1923453.5×15222×2/(140×10×1.95×100000)=214mm1.1.2.2N2筋理论伸长量计算①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P=δk×A×n=1395×140×10=1953000N两端同时张拉,x取至跨中位置x=0.5+2.357+5.236+(7.101+7.171)/2=15.229m θ=平弯角度+竖弯角度=6°+10°=16°=0.27925radPp=P(1-e-(kx+uθ))/(kx+uθ)=1953000×(1-e-(0.0015×15.229+0.25×0.27925))/(0.0015×15.229+0.25×0.27925)=1886364.7N②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L=Pp L/AEp=1886364.7×15229×2/(140×10×1.95×100000)=210mm1.1.2.3N3筋理论伸长量计算①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计算P=δk×A×n=1395×140×10=1953000N两端同时张拉,x取至跨中位置x=0.5+1.981+3.665+(9.01+9.08)/2=15.191m θ=平弯角度+竖弯角度=6°+7°=13°=0.22689radPp=P(1-e-(kx+uθ))/(kx+uθ)=1953000×(1-e-(0.0015×15.191+0.25×0.22689))/(0.0015×15.191+0.25×0.22689)=1898620.4N②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量计算△ L=Pp L/AEp=1898620.4×15191×2/(140×10×1.95×100000)=211mmN1 ±6% △L为(201mm,227mm)N2 ±6% △L为(197mm,223mm)N3 ±6% △L为(198mm,224mm)其余边跨中梁,中跨边梁,中跨中梁理论伸长量计算同以上原理。
附:高边坡锚杆、锚索伸长量计算K19+760~K19+840高边坡一、预应力锚索计算:三个单元段张拉行程预应力钢绞线张拉伸长量:第一单元(20m)计算伸长量:=⨯⨯⨯⨯⨯==∆1401095.11020101001533EA PL L 73㎜ 第二单元(16.7m)计算伸长量:=⨯⨯⨯⨯⨯==∆1401095.1107.16101002533EA PL L 61㎜ 第三单元(13.4m)计算伸长量:=⨯⨯⨯⨯⨯==∆1401095.1104.13101003533EA PL L 49㎜ 张拉时第一单元伸长量:73-61=12㎜张拉时第二单元伸长量:61-49=12㎜张拉时第三单元伸长量:49㎜。
计算第一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8.322100010201401095.1123511=⨯⨯⨯⨯⨯⨯=∆= 计算第二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5.7841000107.161401095.1123522=⨯⨯⨯⨯⨯⨯=∆= 计算第三单位张拉力:KN L EA L p 60061000104.131401095.1493522=⨯⨯⨯⨯⨯⨯=∆= 第三单元张拉时,分五次施工加预应力: 第一次:600×0.3=180KN第二次:600×0.5=300KN第三次:600×0.75=450KN第四次:600×1.0=600KN第五次:600×1.1=660KN二、12m 长Φ32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250KN=⨯⨯⨯⨯⨯==∆2.804100.21012102501533EA PL L 19㎜K19+440~K19+660高边坡一、8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9.390100.210810601533EA PL L 6.1㎜ 二、6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9.390100.210610601533EA PL L 5㎜K21+300~K21+580高边坡一、10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100KN=⨯⨯⨯⨯⨯==∆9.390100.21010101001533EA PL L 13㎜ 二、6m 长Φ25预应力锚杆计算: 设计抗拔拉张拉力:60KN=⨯⨯⨯⨯⨯==∆9.390100.210610601533EA PL L 5㎜。
3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t22)5.16文档1: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书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进行详细说明。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章节:材料参数、计算方法、计算步骤和结果分析。
2. 材料参数2.1 预应力钢筋参数2.2 锚具参数2.3 预应力混凝土参数3. 计算方法3.1 张拉力计算方法3.2 钢筋应力计算方法3.3 锚具承载力计算方法3.4 混凝土应力计算方法4. 计算步骤4.1 确定设计要求4.2 计算锚具承载力4.3 计算钢筋应力4.4 计算混凝土应力4.5 计算张拉力4.6 分析结果5. 结果分析根据计算步骤中的方法,进行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并对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和解释。
涵盖了各个参数的计算结果和约束条件的验证。
6.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6.1 设计图纸6.2 张拉力计算表6.3 钢筋应力计算表6.4 锚具承载力计算表6.5 混凝土应力计算表7. 法律名词及注释7.1 预应力:指在构件使用前,提前施加于构件上的一种内力,通过这种内力使构件克服外载荷产生的变形和应力。
7.2 张拉:指通过预应力作用,使钢筋发生延伸,施加预应力的一种方法。
7.3 锚具:指预应力锚索中用于牢固固定预应力钢筋的设备或构件。
本文对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进行了详细说明,提供了相关的计算方法、步骤和结果分析,并附上了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计算表。
希望本文能对相关人员在工程实践中提供。
--------------------------------------------------------------文档2: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手册1. 引言本文档是一份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的手册,旨在提供详细的计算步骤和方法,相关人员进行工程设计和计算。
2. 材料参数2.1 预应力钢筋参数2.1.1 钢筋种类2.1.2 钢筋弹性模量2.1.3 钢筋屈服强度2.1.4 预应力损失系数2.2 锚具参数2.2.1 锚具类型2.2.2 锚具承载力2.2.3 锚具安装要求2.2.4 锚具寿命2.3 预应力混凝土参数2.3.1 混凝土抗压强度2.3.2 混凝土弹性模量2.3.3 混凝土收缩系数3. 计算方法3.1 张拉力计算方法3.2 钢筋应力计算方法3.3 锚具承载力计算方法3.4 混凝土应力计算方法4. 计算步骤4.1 设计要求确认4.2 计算锚具承载力4.3 计算钢筋应力4.4 计算混凝土应力4.5 计算张拉力4.6 结果分析5.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如下:5.1 设计图纸5.2 张拉力计算表5.3 钢筋应力计算表5.4 锚具承载力计算表5.5 混凝土应力计算表6. 法律名词及注释6.1 预应力6.2 张拉6.3 锚具本文档提供了预应力锚索张拉计算的详细步骤和方法,附带相关的附件和法律名词注释,希望对工程设计和计算有所。
预应力张拉计算书:一、计算依据: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计算公式:P P P P E L E A L P L ΚσΔ== Κσ=2σσ后前+Ep L L /1000σΔΚ=式中:△L —理论伸长值(mm )Κσ——张拉时锚下平均控制应力(MPa ) 前σ——预应力筋计算段前端控制应力后σ——预应力筋计算段后端控制应力P P ——预应力筋的平均张拉力(N) L ——预应力筋的长度(mm); A P ——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 P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 /mm2)1、 计算参数:设计采用标准强度fpk=1860MPa 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公称直径15.2mm ,公称面积Ap=139 mm 2),弹性模量EP=1.95×105Mpa ,孔道摩擦系数μ=0.25,孔道偏差系数k =0.0015; 张拉端控制应力为:)(Mpa 2.1339σΚ= 二 张拉理论伸长值计算采用两端对称张拉,钢绞线为曲线计算,先按图纸计算1/2片梁的张拉理论伸长值,分三段计算,A 、B 、C 段,其中A 和C 段为直线段,B 段为曲线段:ABC半幅预制T梁水平长度半幅张拉曲线示意图1、中跨计算 N1伸长值计算:按图纸计算各段的长度分别是:A =2.044m ;B =2.793m ;C =2.756m 。
θ=2.793/40=0.069825弧长/半径 A 段计算:KL+μθ=00386613.00577.0591.100243.0μθ=×+×=+kL003858537.0-1-100386613.0-)μθ(-==+eekL本段摩阻损失())(摩MPa 8430.4003858537.00928.1255-1σσ)μθ(-10=×==+kL e本段终点应力(Mp))(摩MPa 2552.1250.84304-0928.1255σ-σσ===A a平均张拉应力(Mp))()()(均MPa 6767.12522/2552.12500928.12252/σσσ10=+=+=Amm A L L P A 9650.92000001000591.16767.12542/1000σΔ=÷××==均B 段计算:041175561.0066333.0577.0194.100243.0μθ=×+×=+kL041885179.0-1-1041175561.0)μθ(==+e ekL 本段摩阻损失())(-摩MPa 4347.50041885179.02552.12501σσ)μθ(=×==+kL A e本段终点应力(Mp))(摩MPa 8205.11990.43475-2552.1250σ-σσ===A B平均张拉应力(Mp))()()(均MPa 0378.12252/8205.11992552.12502/σσσ=+=+=B Amm A L L P B 3143.72000001000194.10378.1225/1000σΔ=÷××==均C 段计算:03353.00577.038.1300243.0μθ=×+×=+kL 03199.0-1-103353.0-)μθ(-==+ee kL本段摩阻损失())(摩MPa 3829.3803199.00378.1225-1σσ)μθ(-=×==+kL B e本段终点应力(Mp))(摩MPa 4376.11668.38293-0378.1225σ-σσ===A c平均张拉应力(Mp))()()(均MPa 6291.11802/4376.11660378.12252/σσσ=+=+=C Bmm A L L P C 9841.78200000100038.136291.1180/1000σΔ=÷××==均N1理论伸长值:mm L L L L L C B A 2300.2012ΔΔΔΔΔ1=×+++=)(顶N2伸长值计算:按图纸计算各段的长度分别是:A =1.08m ;B =2.356m ;C =12.74m 。
YK48+045-115及YK47+885-980边坡预应力锚索xx计算书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1.预应力锚索采用6¢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公称直径,公称面积2,弹性模量为195000N/m2。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吨位650KN,控制张拉力бcon 为715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均为,自由段为xx为,千斤顶工作xx为。
4.xx设备校准方程P=+0.55P—压力指示器示值(MPa)F—标准力值(MN)二、预应力钢绞线的xx程序xx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可。
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或使用200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重新标定。
xx采用液压千斤顶100t级进行xx,xx前先对钢绞线预调。
单根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xx。
钢绞线xx的简明工艺:预应力筋的xx顺序:0→15%*бcon(初xx)→210KN→ 430KN→715KN(锚固)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1.计算公式△L=PL/AE式中:P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KN),L预应力钢绞线的xx(mm)A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2E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2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1)当б=бcon*15%(初xx)时张拉力:F=715*0.15KN=107.25KN=0.10725MN理论伸长:△L=715000*0.15*(20000+350)/(6*140*195000)= 压力表读数:P=+0.55=6.07 MPa(2)当б=210KN时张拉力:F=210KN==0.21MN理论伸长:△L=210000*(20000+350)/(6*140*195000)=压力表读数:P=+0.55=11.35 MPa(3)当б=430KN时张拉力:F=430KN=0.43MN理论伸长:△L=430000*(20000+350)/(6*140*195000)=压力表读数:P=+0.55=22.67 MPa(4)当б=бcon =715KN时张拉力:F=715KN=0.715MN理论伸长:△L=715000*(20000+350)/(6*140*195000)=压力表读数:P=+0.55=37.34 MPa3.xx的实际伸长值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xx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xx,待xx原因并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xx。
精选文档
.
YK48+045-115及YK47+885-980边坡预应力锚
索张拉计算书
一、预应力锚索的主要设计参数和要求
1.预应力锚索采用6¢s15.2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强度级别为1860Mpa,
公称直径15.24mm,公称面积140mm2,弹性模量为195000N/mm2。
2.预应力钢绞线的设计吨位650KN,控制张拉力бcon 为715KN。
3. 预应力钢绞线的锚固段长均为8m,自由段为长度为20m,千斤顶
工作长度为0.35m。
4.张拉设备校准方程P=51.4500F+0.55
P—压力指示器示值(MPa)
F—标准力值(MN)
二、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程序
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主要机具有油泵、千斤顶和油表,千斤顶和油表
必须经过配套标定之后才允许使用,标定单位必须通过国家有关单位认
可。一般标定的有效期限为6个月或使用200次或发现有不正常情况也须
重新标定。
张拉采用液压千斤顶100t级进行张拉,张拉前先对钢绞线预调。单根
预调的目的是使一孔内的钢绞线达到顺直、受力均匀并具有一定的拉应力
状态,消除钢绞线的非弹性变形,以便更好地控制张拉。
钢绞线张拉的简明工艺: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0→15%*бcon(初张拉)→210KN→ 430KN→
715KN(锚固)
精选文档
.
三、钢绞线张理论拉伸长值及压力表读数计算
1.计算公式
△L=PL/AE
式中:
P 预应力钢绞线的平均张拉力(KN),
L 预应力钢绞线的长度(mm)
A 预应力钢绞线的公称面积,取140mm
2
E 预应力钢绞线的弹性模量,取195000N/mm
2
2.理论伸长值及油表读数值计算
(1)当б=бcon*15%(初张拉)时
张拉力:F=715*0.15KN=107.25KN=0.10725MN
理论伸长:△L=715000*0.15*(20000+350)/(6*140*195000)=13.32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6.07 MPa
(2)当б=210KN时
张拉力:F=210KN==0.21MN
理论伸长:△L=210000*(20000+350)/(6*140*195000)=26.09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11.35 MPa
(3)当б=430KN时
张拉力:F=430KN=0.43MN
理论伸长:△L=430000*(20000+350)/(6*140*195000)=53.42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22.67 MPa
(4)当б=бcon =715KN时
精选文档
.
张拉力:F=715KN=0.715MN
理论伸长:△L=715000*(20000+350)/(6*140*195000)=88.83mm
压力表读数:P=51.4500F+0.55=37.34 MPa
3.张拉的实际伸长值
预应力筋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以伸长值进行校核,实际伸长
值与理论伸长值的差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无规定时,实际伸长值与理
论伸长值的差值应控制在6%以内,否则应暂停张拉,待查明原因并采取
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张拉力、油表读数、伸长值数据表
张拉力(KN) 张拉力(MN) 油表读数(MPa) 伸长值(mm) 备 注
107.25 0.10725 6.07 13.32 б=15%*бcon
210 0.21 11.35 26.09 б=210KN
430 0.43 22.67 53.42 б=430KN
715 0.715 37.34 88.83 б=715 K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