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5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参考模板一、产品规格和性能:1.膜厚: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建议膜厚为120-150μm,保证较好的耐候性和保护性。
2.平均干膜厚度: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平均干膜厚度应符合GB 的要求,一般不低于100μm,以保证涂膜的质量和效果。
3.耐水性: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备良好的耐水性,能够有效防止雨水和水汽的侵蚀。
4.耐候性: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够抵御紫外线、酸雨和风蚀等自然环境的侵蚀。
5.颜色稳定性: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有优异的颜色稳定性,能够保持长时间的颜色鲜艳和亮丽。
6.粘着力: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应具有良好的粘着力,能够牢固地附着在基层表面上。
二、施工要求:1.基层处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确保基层表面的平整和清洁。
如有脱皮、开裂、霉变等问题,需要先进行修补和处理。
2.环境要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施工时,环境温度应在5-35摄氏度,相对湿度不应超过85%。
3.涂装方法: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可采用喷涂、滚涂或刷涂等方法进行涂装。
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涂装方法,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
4.施工层数: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一般建议涂装两遍,以确保涂膜的厚度和质量。
5.施工间隔: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涂装两遍的间隔时间一般为4-6小时,具体时间根据涂料的性能和环境温度而定。
三、质量控制:1.原材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原材料应符合GB的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综合性能。
2.检测方法: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质检工作可采用GB标准中规定的方法和流程进行,如对膜厚、干膜厚度、耐水性、耐候性、颜色稳定性和粘着力等进行检测。
3.技术要求: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GB标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通过以上GB参考模板的指导,可以生产和施工出具有良好性能的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满足用户的需求和要求。
同时,对于生产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可靠性。
外墙涂料技术参数要求-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外墙涂料技术参数要求
*一、基本要求:
1.1涂料的外观质量和性能应符合下列现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01相应等级的技术指标。
《溶剂型外墙涂料》GB/T9757-2001相应等级的技术指标。
《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W型)JG/T 24-2000相应等级的技术指标。
1.2 符合设计要求及样板式样要求
1.3 需提供检测报告及合格证明,必要时需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测。
*二、涂料的技术标准
2.1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技术指标:(未列出项目参照第1.1项内容)
2.2 溶剂型外墙涂料技术指标(未列出项目参照第1.1项内容)
2.3 外用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W型、胶漆、真石漆)(未列出项目参照第1.1项内容)
2.4各型外墙涂料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含量要求,TVOC限值≤200g/L.。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GB 3186-1982(1989)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 1512:1974)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 3696:1987)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5608-1995 中国颜色体系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 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GB 3186-1982(1989) 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1512:1974)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修订后GB/T 9755标准主要修改内容解析0 引言外墙涂料是建筑涂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中,要求其具备良好的装饰性、耐水性和耐候性。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繁荣发展和城市市容改造步伐的加快,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在美化环境和建筑物装饰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年的产销量在不断递增,工艺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国家标准GB/T 9755—2001《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发布至今已有十多年,已不能与目前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不断发展的技术水平相适应。
为了更好地规范建筑外墙涂料产品市场,使不同等级的产品能适应不同的需求,真正发挥各个等级产品的功能,防止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需要对该标准进行再次修订。
经全国涂料和颜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多次申请,国标委于2011 年9 月批准了该标准的修订任务,项目编号为20110620-T-606。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2012 年12 月完成了该修订标准的报批工作。
修订后的GB/T9755《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标准即将正式发布实施。
下面对标准的主要修改内容进行详细解析。
1 标准涵盖的产品类别增加原标准GB/T 9755—2001 只适用于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面漆,修订后的标准不仅包含了对面漆的要求,还包含了对底漆和中涂漆的要求。
这可以从修订后的标准适用范围、产品分类、分等以及要求章节看出。
外墙涂料体系通常是配套体系,为确保整个涂料体系的性能,必须分别控制底漆、中涂漆和面漆的性能及其配套性能,因此修订后GB/T 9755 标准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
2 对各类产品的要求进行调整本次标准修订,根据GB/T 9755—2001 标准的具体实施情况,并参考日本工业标准JIS K 5663 :2003《合成树脂乳液涂料及封闭底漆》和JG/T 210—2007《建筑内外墙用底漆》的要求,同时结合我国近年来建筑外墙涂料的技术进步和质量提高的实际状况进行修订,修订后的标准涵盖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底漆、中涂漆和面漆的性能要求,标准适用范围更广,整体水平较修订前有较大幅度提高,标准更具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
GB/T 9755-2001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GB 3186-1982(1989) 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1512:1974)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3 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腰三角形品、合格品。
外墙真石漆(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技术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在建筑物和构筑物表面起装饰和保护作用,以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粘结剂的砂壁状建筑涂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1748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GB/T 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氩弧辐射GB/T 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GB/T5950建筑材料与非金属矿产品白度测试方法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T8170菽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教值的表示和判定GB/T9265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9268——2008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GB/T 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GB/T 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9780——2013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GB 11614平板玻璃GB/T13491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30191外墙光催化自洁涂覆材料JC/T 412.1——2006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JG/T 25建筑涂料涂层耐温变性试验方法JG/T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sand textured building coating based on synthetic resin emulsion以合成树脂乳液为主要粘结剂,以砂粒,石材微粒,特种岩片或石粉为骨料,在建筑物和构筑物表面形成具有石材、砂岩等质感效果的饰面涂料。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标准(GB/T 9756-2001)(2008-10-24 16:29:37)标签:杂谈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GB/T 9756-2001 代替GB/T 9756-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内墙涂料。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GB/T 1728-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GB 3186-1982(1989)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 1512:1974)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GB/T 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GB/T 15608-1995 中国颜色体系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3 产品分等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4 要求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5 试验方法5.1 取样产品按GB 3186的规定进行取样。
外墙涂料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1 材料1、本规程规定使用的外墙涂料种类为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弹性建筑涂料、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外墙无机建筑涂料、建筑反射隔热涂料、交联型氟树脂涂料、溶剂型外墙涂料和复层外墙涂料。
2、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技术指标应不低于《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9755中一等品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3、弹性建筑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弹性建筑涂料》JG/T172中外墙部分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4、溶剂型外墙涂料的技术指标应不低于《溶剂性外墙涂料》GB/T9757中一等品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5、外墙无机建筑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外墙无机建筑涂料》JG/T26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6、各类复层外墙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复层建筑涂料》GB9779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7、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合成树脂乳液砂壁状建筑涂料》JG/T24中外墙部分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 无异常。
8、建筑反射隔热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建筑反射隔热涂料》JG/T235中外墙部分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9、交联型氟树脂涂料的技术指标应符合《交联型氟树脂涂料》HG/T3792中外墙部分的技术指标规定,耐酸性(2%的H2SO3)48h无异常。
10、在外墙涂料工程中应用的涂料和半成品(包括涂饰现场配制的材料),均应有产品名称、执行标准、种类、颜色、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企业地址、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生产厂的质量保证书,并经施工和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墙涂饰材料使用寿命应达到5年以上。
11、外墙涂料涂饰工程中配套使用的外墙底漆、外墙腻子和封底材料必须与选用饰面涂料的性能相适应,外墙底漆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建筑内外墙用底漆》JG/T210的技术指标规定;外墙腻子的技术指标应符合《建筑外墙用腻子》JG/T157的技术指标规定。
国标: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48 饰面板(砖)工程8.1 一般规定8.1.1 本章适用于饰面板安装、饰面砖粘贴等分项工程的质量验收。
说明:8.1.1 饰面板工程采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板和人造石材;采用的瓷板有抛光和磨边板两种,面积不大于1.2m2,不小于0.5 m2;金属饰面板有钢板、铝板等品种;木材饰面板主要用于内墙裙。
陶瓷面砖主要包括釉面瓷砖、外墙面砖、陶瓷锦砖、陶瓷壁画、劈裂砖等;玻璃面砖主要包括玻璃锦砖、彩色玻璃面砖、釉面玻璃等。
8.1.2 饰面板(砖)工程验收时应检查下列文件和记录:1 饰面板(砖)工程的施工图、设计说明及其他设计文件。
2 材料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验报告。
3 后置埋件的现场拉拔检测报告。
4 外墙饰面砖样板件的粘结强度检测报告。
5 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6 施工记录。
8.1.3 饰面板(砖)工程应对下列材料及其性能指标进行复验:1 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
2 粘贴用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和抗压强度。
3 外墙陶瓷面砖的吸水率。
4 寒冷地区外墙陶瓷面砖的抗冻性。
说明:8.1.3 本条仅规定对人身健康和结构安全有密切关系的材料指标进行复验。
天然石材中花岗石的放射性超标的情况较多,故规定对室内用花岗石的放射性进行检测。
8.1.4 饰面板(砖)工程应对下列隐蔽工程项目进行验收:1 预埋件(或后置埋件)。
2 连接节点。
3 防水层。
8.1.5 各分项工程的检验批应按下列规定划分:1 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内饰面板(砖)工程每50间(大面积房间和走廊按施工面积30m2为一间)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间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2 相同材料、工艺和施工条件的室外饰面板(砖)工程每500—1000m2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不足500m2也应划分为一个检验批。
8.1.6 检查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室内每个检验批应至少抽查10%,并不得少于3间;不足3间时应全数检查。
(完整)GB_T 9756-2009_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GB/T 9756—2009 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
基本信息
【英文名称】Synthetic resin emulsion coatings for interior wall
【标准状态】现行
【全文语种】中文简体
【发布日期】1988/9/5
【实施日期】2010/2/1
【修订日期】2009/6/2
【中国标准分类号】G51
【国际标准分类号】87。
040
关联标准
【代替标准】GB/T 9756-2001
【被代替标准】暂无
【引用标准】GB/T 1250,GB/T 1728-1979,GB/T 1766,GB/T 1910,GB/T 3186,GB/T 6750,GB/T 9265,GB/T 9266,GB/T 9268-2008,GB/T 9271,GB/T 9278,GB/T 9750,GB/T 13491,GB/T 15608,HG/T 3001—1999,JC/T 412.1-2006
适用范围&文摘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内墙涂料的产品分类、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和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内墙涂料,包括底漆和面漆。
GB/T 9755-2001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
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GB/T 9755-2001 代替GB/T 9755-1995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树脂乳液外墙涂料的产品分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合成树脂乳液为基料,与颜料、体质颜料及各种助剂配制而成的,施涂后能形成表面平整的薄质涂层的外墙涂料。
该涂料适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等外表面的装饰和防护。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250-1989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1728-1979(198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 1733-19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 1766-1995 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 1865-1997 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氙弧辐射)(eqv ISO 11341:1994)
GB 3186-1982(1989) 涂料产品的取样(neq ISO1512:1974)
GB/T 6682-199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neq ISO3696:1987)
GB/T 9265-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 9266-1988 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 9270-1988 浅色漆对比率的测定(聚酯膜法)(eqv ISO 3906:1980)
GB/T 9271-1988 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eqv ISO 1514:1984)
GB 9278-198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eqv ISO 3270:1984)
GB/T 9750-1998 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 13491-1992 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HG/T 2458-1993 涂料产品检验、运输和贮存通则
JC/T 412-1991 建筑用石棉水泥平板
JG/T 25-1999 建筑涂料涂层耐冻融循环性测定法
3 产品分等
产品分为三个等级:优等品、一等腰三角形品、合格品。
4 要求
产品应符合表1的技术要求。
表1 技术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取样
产品按GB 3186的规定进行取样。
取样量根据检验需要而定。
5.2 试验的一般条件
5.2.1 试验环境
试板的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应符合GB 9278的规定。
5.2.2 试验样板的制备
5.2.2.1 所检产品未明示稀释比例时,搅拌均匀后制板。
5.2.2.2 所检产品明示了稀释比例时,除对比率外,其余需要制板进行检验的项目,均应按规定的稀释比例加水搅匀后制板,若所检产品规定了稀释比例的范围时,应取其中间值。
5.2.2.3 本标准中检验用试板的底材除对比率使用聚酯膜(或卡片纸)外,其余均为符合JC/T 412-1991表2中1类板(加压板,厚度为4mm~6mm)技术要求的石棉水泥平板,其表面处理按GB/T 9271-1988中7.3的规定进行。
5.2.2.4 本标准规定采用由不锈钢进行制成的线棒涂布器制板。
线棒涂布器是由几种不同直径的不锈钢丝分别紧密缠绕在不锈钢棒上制成,其规格为80、100、120三种,线棒规格与缠绕钢丝之间关系见表2。
表2
注:以其它规格形式的线棒涂布器也可使用,但应符合本标准中表2的技术要求。
5.2.2.5 各检验项目的试板尺寸、采用的涂布器规格、涂布道数和养护时间应符合表3的规定。
涂布两道时,两道间隔6h。
表3 试板
5.3 容器中状态
打开包装容器,用搅棒搅拌时无硬块,易于混合均匀,则可视为合格。
5.4 施工性
用刷子在试板平滑面上刷涂试样,涂布量为湿膜厚约10um,使试板的长边呈水平方向,短边与水平面成约85°角竖放。
放置6h后再用同样方法涂刷第二道试样,在第二道涂刷时,刷子运行无困难,则可视为“刷涂二道无障碍”。
5.5 低温稳定性
将试样装入约1L的塑料或玻璃容器(高约130mm,直径约112mm,壁厚约0.23mm~0.27mm)内,大致装满,密封,放入(-5±2)℃的低温箱中,18h后取出容器,再于5.2.1条件下放置6h。
如此反复三次后,打开容器,充分搅拌试样,观察有无硬块、凝聚及分离现象,如无则认为“不变质”。
5.6 干燥时间
按GB/T 1728-1979(1989)中表干乙法规定进行。
5.7 涂膜外观
将5.4试验结束后的试板放置24h。
目视观察涂膜,若无针孔和流挂,涂膜均匀,则认为“正常”。
5.8 对比率
5.8.1 在无色透明聚酯薄膜(厚度为30um~50um)上,或者在底色黑白各半的卡片纸上按5.2.2规定均匀地涂布被测涂料,在5.2.1规定的条件下至少放置24h。
5.8.2 用反射率仪(符合GB/T 9270-1988中4.3条规定)测定涂膜在黑白底面上的反射率;
5.8.2.1 如用聚酯薄膜为底材制备涂膜,则将涂漆聚酯薄膜贴在滴有几滴200号溶剂油(或其他适合的溶剂)的仪器所附的黑白工作板上,使之保证无气隙,然后在至少四个位置上测量每张涂漆聚酯膜的反射率,并分别计算平均反射率RB(黑板上)和RW(白板上)。
5.8.2.2 如用底色为黑白各半的卡片纸制备涂膜,则直接在黑白底色涂膜上各至少四个位置测量反射率,并分别计算平均反射率RB(黑纸上)和RW(白纸上)。
5.8.3 对比率计算:
对比率=RB/RW
5.8.4 平行测定两次。
如两次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0.02,则取两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
5.8.5 黑白工作板和卡片纸的反射率为:
黑色:不大于1%:白色:(80±2)%。
5.8.6 仲裁检验用聚酯膜法。
5.9 耐水性
按GB/T 1733-1993甲法规定进行。
试板投试前除封边外,还需封背。
将三块试板浸入GB/T 6682规定的三级水中,如三块试板中有二块未出现起泡、掉粉、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
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
5.10 耐碱性
按GB/T 9265规定进行。
如三块试板上有二块未出现起泡、掉粉、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如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
5.11 耐洗刷性
除试板的制备外,按GB/T 9266规定进行。
同一试样制备两块试板进行平行试验。
洗刷至规定的次数时,两块试板中有一块试板示露出底材,则认为其耐洗刷性合格。
5.12 耐人工气候老化性
试验按GB/T 1865规定进行。
结果的评定按GB/T 1766进行。
其中变色等级的评定按GB/T 1766-1995中的4.2.2进行。
5.13 耐沾污性
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5.14 涂层耐温变性
按JG/T 25的规定进行,做5次循环[(23±2)℃水中浸泡18h,(-20±2)℃冷冻3h,(50±2)℃热烘3h为一次循环]。
三块试板中至少应有二块未出现粉化、开裂、起泡、剥落、明显变色等涂膜病态现象,可评定为“无异常”。
发出现以上涂膜病态现象,按GB/T 1766进行描述。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6.1.1 出厂检验项目包括容器中状态、施工性、干燥时间、涂膜外观、对比率。
6.1.2 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所列的全部技术要求。
6.1.2.1 在正常生产情况下,低温稳定性、耐水性、耐碱性、耐洗刷性、耐沾污性、涂层耐温变性为半年检验一次,耐人工气候老化性为一年检验一次。
6.1.2.2 在HG/T 2458-1993中3.2规定的其他情况下亦应进行型式检验。
6.2 检验结果的判定
6.2.1 单项检验结果的判定按GB/T 1250中修约值比较法进行。
6.2.2 产品检验结果的判定按HG/T 2458-1993中3.5规定进行。
7 标志、包装和贮存
7.1 标志
按GB/T 9750的规定进行。
如需加水稀释,应明确稀释比例。
7.2 包装
按GB/T 13491中二级包装要求的规定进行。
7.3 贮存
产品贮存时应保证通风、干燥、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冬季时应采取适当的防冻措施。
产品应根据乳液类型定出贮存期,并在包装标志上明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