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仙花赋第三段赏析【清代】龚自珍骈体文
- 格式:ppt
- 大小:558.50 KB
- 文档页数:7
朱熹《赋水仙花》阅读答案及赏析【阅读理解题目】:赋水仙花[宋]朱熹隆冬凋百卉,江梅厉孤芳。
如何蓬艾底,亦有春风香。
纷敷翠羽帔,温靘①白玉相。
黄冠表独立,淡然水仙装。
弱植愧兰荪②,高操摧冰霜。
[注]①温靘:温静。
②兰荪:兰与荪,皆香草。
1.诗的前八句运用了比兴手法写水仙花,请简要赏析。
(6分)2.诗中的水仙花有什么样的“高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参考答案】:1.前四句是“兴”,诗人感叹严冬季节,百卉凋残,除却梅花自励冰霜之操,又有水仙花在茅屋蓬窗之下送来春天的信息。
(3分)后四句是“比”,诗人写水仙花的形象,以翠羽的披风比其繁茂的枝叶,以玉质天生的佳丽比其美丽的花朵,以头戴黄色花冠的凌波仙子比其淡雅的风姿。
(3分)2.第一问:不畏严寒,笑傲冰霜;环境恶劣,不改芳香;傲然独立,淡然趟脱。
(3分)第二问:表达了诗人对水仙的喜爱与赞美之情以及效法水仙、砥砺情操的愿望。
(2分)【赏析】:《赋水仙花》是南宋诗人朱熹的作品,作者通过描写水仙花高尚的风姿,抒发了其对当时世俗徒慕佳冶,不重贞操的感慨,同时在诗中寄寓了自己对世俗观点的劝诫之意。
诗的开头四句是“兴”,诗人感叹严冬季节,百卉凋残,除却梅花严正地自励冰霜之操,以孤芳高格为人们清赏以外,又有水仙花开放在茅屋蓬窗之下,为冬风送来春天的信息。
诗人以江梅和水仙对举,以见水仙花品格也很高。
次四句写水仙花的形象:先写纷披敷荣的花叶,仿佛仙子用翠羽制成的披风;次写花朵温馨倩好,仿佛玉质天生的佳丽;再写这位仙子戴着黄色的花冠,亭亭玉立,淡雅天然,不管是仪容和装饰,都不愧凌波仙子的称号。
“水中仙子来何处,翠袖黄冠白玉英。
”诗人在另一首咏水仙花的诗中曾这样描写过,但这里所写更为形象。
这四句是“比”。
再四句写水仙花高洁的操守:“弱植愧兰荪”写其谦逊,水仙的植本柔弱,形态和兰花有相似之处,也各有其独特的芳香,诗人以一个“愧”字,表明水仙内心境界的皎洁谦虚,真是恰到好处。
水仙花赋几篇王穉登,字伯谷,号松坛道士,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明朝后期文学家、诗人、书法家。
王穉登少有才名,长益骏发,名满吴会。
嘉靖年间,两度游学京师,客大学士袁炜家。
王榖祥(明),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嘉靖八年(一五二九)进士,官吏部员外郎。
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即一枝一叶,亦有生色。
为士林所重。
中年绝不肯落笔,凡人间所传者,皆赝本也。
书仿晋人,不随羲之献之之风,篆籀八体及摹印,并臻妙品。
赋文徐有贞百花之中,此花独秀,孕形秋水,发采霜天,极纤秾而不妖,合素华而自妍。
骨则清而容腴,外若脆而中坚。
匪凡工之雕刻,伊玄造之自然。
独出乎风尘之表,憺幽贞以忘言。
尔其族生琼洲,分植琪榭,华宫琳馆,靡所不舍。
先春而开,后春而谢。
妆不假于粉黛,香何藉乎兰麝。
时从变乎炎凉,景无殊于昼夜。
若乃芳敷南泽,翠发中丘,俨如王母宴于瑶池。
秀挺芳田,英翘蕙畹,又如上元游于阆苑。
至于微云细雨,乍伏乍起,仿佛巫灵,梦彼楚子,轻阴薄阳,半露半藏,恍惚宓妃,见彼陈王。
或倚修竹,露华朝湿,一似湘娥,掩袂以泣。
或旁寒梅,月影宵浮,复如汉女,弄珠而游。
或侣幽兰碧霞之坛,有若文箫之遇彩鸾。
或依蕉绿层台之曲,有若箫史之供弄玉。
皎皎乎其若飞琼,粲粲乎其若双成,绰约乎其若神人之在姑射,澹泊乎其若素娥之居广庭。
或疏或密,或伸或屈,丛者如隐,擢者如出,千姿万态,状莫能悉。
然此特举其形似之末,而未究其理趣之实也。
是故冰玉其质,水月其神。
挟梅兄与矾弟,接兰桂之芳邻,宜纫佩于君子,亦结璃于幽人。
臭不夺于莸,香不染于熏。
操靡摧于霜雪,气超轶乎埃氛。
怀清芬而弗眩兮,乃独全其天真。
非夫至德之世,上器之人,孰为比拟而与之伦哉。
乱曰:清兮直兮,贞以白兮,发采扬馨,含芳泽兮,仙人之姿,君子之德兮款识:水仙花并据此赋榖祥。
钤印:榖祥(朱文)坚合斋(朱文)禄之(朱文)×【清】龚自珍《水仙花赋》有一仙子兮其居何处?是幻非真兮降于水涯。
亸duǒ(下垂)翠为裾,天然装柬;将黄染额,不事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