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粮负之巫者,吹箫度深林前去,且行且吹,声断续,呦咽不忍闻。思故 乡,越巫与楚相,埒而词。鄙尤甚士君子犹歌之,当晋武惠时,予乡人夏 统以采药入洛,洛王侯贵官争物色之,欲强之仕统。
……………………………………………………… ………………………………………………………
清顺治二年(1645年),满洲挥师南下,毛奇龄曾参与南明鲁王政权的抵抗运动。然而发觉南明 福王鲁王两个政权,都没有出息,于是削发为僧。后来还俗,却遭到曾降李自成又降满清的地方 官绅迫害,化名潜逃,历顺治、康熙两朝之际,足迹遍及苏皖鲁豫赣诸省,飘泊近十二年,才客 居上海,被浙闽大员联名举荐,应博学鸿儒特科。他因而时来运转,在清康熙十七年(1678)九月 抵达北京。这年他五十六岁,在先前流亡期间,早已文名远播,于是受到清廷汉大臣争相礼遇。 内阁首辅李霨、三辅冯溥,都对他青睐,而他入住内阁学士兼经筵讲官李天馥家,却一直称冯溥 为师,可知他得以折节事清的人事秘密。
九体赋 骈体文
九怀 序文 第三段
清代 毛奇龄
作品赏析
• 《九怀词》乃清人毛奇龄仿汉大夫王褒《九怀》而作也, 文分九章,包括《水仙五郎》、《沙虫王》、《下童》、 《江使君》、《苧萝小姑》、《张十一郎官》、《北嶺将 军》、《萧相公》、《荷仙》。
图片欣赏
作者简介
• 毛奇龄(1623—1716),清初经学家、文学家,与弟毛万龄并称 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字大可,又字于一、齐于, 号秋晴,又号初晴、晚晴等,萧山城厢镇(今属浙江杭州)人。以 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
• 与毛先舒、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扬州八怪 之首金农及陈撰均其徒弟,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 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 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 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 余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