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1)解析
- 格式:ppt
- 大小:4.01 MB
- 文档页数:109
第六章1.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解: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
同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联合控制方式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2.什么是三级时序系统?解:三级时序系统是指机器周期、节拍和工作脉冲。
计算机中每个指令周期划分为若干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划分为若干个节拍,每个节拍中设置一个或几个工作脉冲。
3.控制器有哪些基本功能?它可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解: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有:(1)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主存中的位置。
(2)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
(3)指挥并控制CPU 、主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
控制器可分为组合逻辑型、存储逻辑型、组合逻辑与存储逻辑结合型3类,分类的依据在于控制器的核心———微操作信号发生器(控制单元CU)的实现方法不同。
4.中央处理器有哪些功能?它由哪些基本部件所组成?解:从程序运行的角度来看,CPU 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指令流和数据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实施正确的控制。
对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而言,数据流是根据指令流的操作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数据流是由指令流来驱动的。
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5.中央处理器中有哪几个主要寄存器?试说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解:CPU 中的寄存器是用来暂时保存运算和控制过程中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及控制、状态信息的,它可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两大类。
第6章习题答案1.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各有何特点?解: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种: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方式。
同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
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
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
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联合控制方式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2.什么是三级时序系统?解:三级时序系统是指机器周期、节拍和工作脉冲。
计算机中每个指令周期划分若干个机器周期,每个机器周期划分为若干个节拍,每个节拍中设置一个或几个工脉冲。
3.控制器有哪些基本功能?它可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解:控制器的基本功能有:(1)从主存中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一条指令在主存中的位置。
(2)对指令进行译码或测试,产生相应的操作控制信号,以便启动规定的动作。
(3)指挥并控制CPU、主存和输入输出设备之间的数据流动。
控制器可分为组合逻辑型、存储逻辑型、组合逻辑与存储逻辑结合型3类,分类的依据在于控制器的核心——微操作信号发生器(控制单元CU)的实现方法不同。
4.中央处理器有哪些功能?它由哪些基本部件所组成?解:从程序运行的角度来看,CPU的基本功能就是对指令流和数据流在时间与空间上实施正确的控制。
对于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而言,数据流是根据指令流的操作而形成的,也就是说数据流是由指令流来驱动的。
中央处理器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5.中央处理器中有哪几个主要寄存器?试说明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解:CPU中的寄存器是用来暂时保存运算和控制过程中的中间结果、最终结果及控制、状态信息的,它可分为通用寄存器和专用寄存器两大类。
第6章习题参考答案1.比较单总线、多总线结构的性能特点。
答:单总线结构:它是用单一的系统总线连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各大功能部件,各大部件之间的所有的信息传送都通过这组总线。
其结构如图所示。
单总线的优点是允许I/O设备之间或I/O设备与内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只需CPU分配总线使用权,不需要CPU干预信息的交换。
所以总线资源是由各大功能部件分时共享的。
单总线的缺点是由于全部系统部件都连接在一组总线上,所以总线的负载很重,可能使其吞吐量达到饱和甚至不能胜任的程度。
故多为小型机和微型机采用。
CPU内存设备接口设备接口…系统总线多总线结构:多总线结构是通过桥、CPU总线、系统总线和高速总线彼此相连,各大部件的信息传送不是只通过系统总线;体现了高速、中速、低速设备连接到不同的总线上同时进行工作,以提高总线的效率和吞吐量,而且处理器结构的变化不影响高速总线。
2.说明总线结构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影响。
答:(1)简化了硬件的设计。
从硬件的角度看,面向总线是由总线接口代替了专门的I/O接口,由总线规范给出了传输线和信号的规定,并对存储器、I/O设备和CPU如何挂在总线上都作了具体的规定,所以,面向总线的微型计算机设计只要按照这些规定XXXCPU插件、存储器插件以及I/O插件等,将它们连入总线即可工作,而不必考虑总线的详细操作。
(2)简化了系统结构。
整个系统结构清晰,连线少,底板连线可以印刷化。
(3)系统扩充性好。
一是规模扩充,二是功能扩充。
规模扩充仅仅需要多插一些同类型的插件;功能扩充仅仅需要按总线标准设计一些新插件。
插件插入机器的位置往往没有严格的限制。
这就使系统扩充既简单又快速可靠,而且也便于查错。
(4)系统更新性能好。
因为CPU、存储器、I/O接口等都是按总线规约挂到总线上的,因而只要总线设计恰当,可以随时随着处理器芯片以及其他有关芯片的进展设计新的插件,新的插件插到底板上对系统进行更新,而这种更新只需更新需要更新的插件,其他插件和底板连线一般不需更改。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六章课件•第六章概述•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指令系统体系结构•微程序控制器目录•存储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总结与展望第六章概述0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和运算方法;了解计算机指令系统和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原理;具备分析和设计简单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01020304教学目标与要求章节内容与结构计算机中数据的运算阐述计算机中基本运算的实现方法,如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和移位运算等;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介绍计算机中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的表示方法,包括进制数、定点数和浮点数等;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其中硬件系统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指令系统介绍指令的基本格式、寻址方式和指令的分类等;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简要介绍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方法。
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的整体,用于实现数据处理和信息存储等功能;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计算机的物理部分,包括各种电子器件和机械设备等;计算机的程序和数据部分,用于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的运行;030201执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运算器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工作的部件;控制器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的部件;存储器输入设备将外部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代码的部件;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转换为人们能识别的信息的部件。
计算机系统层次结构02计算机系统抽象层的转化指令集体系结构层应用程序员通过该层使用机器指令编写的程序可以在多种处理器上运行,实现程序的可移植性。
微程序机器层该层通过微指令实现对指令集体系结构层的解释,微指令由硬件直接执行。
传统机器层该层包括操作系统、汇编语言以及传统的高级语言编译器和解释器,为程序员提供更为抽象和易用的编程接口。
操作系统通过系统调用为应用程序提供对硬件资源的访问接口,如文件操作、网络访问等。
系统调用硬件通过中断和异常机制与软件进行交互,实现处理器与外设之间的通信以及错误处理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