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梅毒病人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453.50 KB
- 文档页数:12
梅毒病人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梅毒病人消毒隔离制度1、应加强医务人员、护理人员对梅毒防护知识培训,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2、病人应安置单独房间,同种病人可安置在一个房间.3、在医疗、护理操作中应戴口罩,穿隔离衣,工作中谨防针头刺伤,在防止血液溅起污染时,应戴口罩及护目镜.4、手有破损或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时戴清洁手套,手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时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卫生手消毒。
5、采取的血标本应注明隔离标志.6、接触病人的医疗用品一人一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可重复使用的污染器械、器具和物品,先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浸泡30分钟,能高压灭菌的物品可再进行高压灭菌。
不能用浸泡消毒的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mg/L—5000mg/L消毒液擦拭消毒。
7、每日对病室内的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一次,血液污染室内表面物品时,立即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8、病人应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除患者房间物品外,病人应减少对病区其他物品的接触.9、患者的床垫用一次性大单包裹后铺床单使用,避免污染床垫,若血液、体液渗到内层则烧毁。
用后的床单、被套、枕套等应用双层黄色垃圾袋盛装,并贴有“梅毒病人被服”标识。
10、病人的粪、尿、血液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分泌物、排泄物中,后使用有效氯含量达到10000mg/L混合2h后方可丢弃。
11、医疗废弃物置双层黄色垃圾袋,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后,密闭后运送医疗废物暂存处。
12、终末消毒(1)病人接触和用过的物品,如马桶、被褥、床、窗帘、呼叫器、墙、门把手等需进行消毒后方可用于其他病人。
(2)病人使用过的衣物及用品(巾、衣服、剃刀、餐具等),消毒后方可离开病区。
简述梅毒的护理措施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由螺旋体梅毒螺旋体引起。
它可影响身体的多个器官系统,包括皮肤、黏膜、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
梅毒的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性接触,也可以通过颜面接触或共用注射器传播。
早期梅毒症状可能很轻微,但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可能进展到更严重的阶段。
因此,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对于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针对梅毒患者的护理措施:1. 了解患者的病史在提供护理之前,了解患者的病史对确定治疗方案和护理计划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患者的感染路径、病程和既往病史,以便更好地管理和监测疾病进程。
2. 提供心理支持梅毒的诊断可能对患者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理解并适应疾病。
提供信息和教育,使患者了解梅毒的治疗和管理措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应对疾病。
3. 推广安全性行为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性行为,因此推广安全性行为对于防止梅毒的传播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详细的性教育和安全性行为指导,包括正确使用避孕套、避免多个性伴侣以及及时进行性伴侣筛查和治疗。
4. 定期监测和评估患者需定期接受医生的监测和评估,以跟踪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制定定期复诊计划,并鼓励他们按时就诊。
此外,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报告给医生也是护理人员的职责。
5. 遵循正确的治疗方案根据医生的指导,患者应按时服用自己被开具的抗生素和其他治疗药物。
护理人员应监督患者服药情况,并监测患者的治疗反应。
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可能出现的药物副作用,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6. 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除了在治疗期间提供护理,护理人员还应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生活方式,包括健康饮食、充足的睡眠和定期锻炼。
此外,患者应避免与感染梅毒的人发生性关系,并且在同一人群中普及梅毒的信息,以预防疾病的再次传播。
7. 保护他人的健康作为护理人员,你还需要采取措施保护自己和其他患者免受梅毒的感染。
这包括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以及在护理环境中采取适当的卫生措施。
梅毒护理常规
1、做好宣教的工作,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洁身自好,提倡安全性行为。
2、初期及二期梅毒应给予接触隔离。
3、发现可疑梅毒病例,及早确诊治疗。
未经允许充分治疗和未经治疗的孕妇不
能生育,均应进行治疗,防止梅毒蔓延。
心血管梅毒、神经梅毒孕妇或小儿应按各自专科护理。
4、患梅毒的患者不宜妊娠,梅毒患者日常用品如衣服、毛巾、剃须刀、餐具等
清洗后煮沸消毒。
5、做好随访追踪。
早期梅毒经正规治疗,应随访2~3年。
治疗后第一年每三个
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
随访期间,严密观察血清反应,分娩后按一般病例进行随访观察,症状完全消失、血清反应转为阴性、脑脊液检查正常为治愈。
参考文献:《临床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拟定:林**芬审核:护理部修订日期:2020年9月。
梅毒患者的康复护理和预防措施*导读:梅毒发病经过缓慢,自觉症状轻微,早期患者会疏忽及早医治。
在感染后9-12周转变为二期梅毒。
……二期梅毒症状主要是以皮肤粘膜损坏为皮疹遍布全身。
三期梅毒60%左右患者出现呈树胶样肿症状,器官组织被穿孔,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严重损害,严重危及生命,给组织器宫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要积极治疗。
另外,一期、二期梅毒传染性较强,注意传染给别人。
(1)治疗要坚持早期进行、规范用治疗原则。
选择正规医院,配合医师坚持治疗,减少并发症、治疗疾病、及早恢复健康。
治疗期间,患者配偶也需要进行检查,必要时接受治疗。
治疗后要求定期复查。
(2)注意生活细节,防止传染他人。
早期梅毒患者有较强的传染性,晚期梅毒虽然传染性逐渐减小,但也要小心进行防护。
自己的内裤、毛巾及时单独清洗,煮沸消毒,不与他人同盆而浴。
发生硬下疳或外阴、肛周扁平湿疣时,可以使用清热解毒、除湿杀虫的中草药煎水熏洗坐浴。
(3)早期梅毒患者要求禁止房事,患病两年以上者也应该尽量避免性生活,发生性接触时必须使用避孕套。
如果患者未婚,那么待梅毒治疗后方允许结婚。
(4)二期梅毒发生时会出现全身反应,此时需要卧床休息。
患病期间注意营养,增强免疫力。
(5)患病期间不宜怀孕。
如果患者发生妊娠,治疗要尽早开始。
是否保留胎儿,应根据孕妇意愿执行。
梅毒预防有办法专家表示,预防性接触传染最重要的是洁身自爱,避免非婚性行为,避免多个性伴、“一夜情”等行为;性行为时坚持正确使用质量可靠的安全套也是有效防护措施。
在性病高危人群(如女性性工作者,性病门诊人群和男性同性恋人群)中进行梅毒快速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梅毒,可减少在性乱人群中的传播。
为预防血液传播,要做到不吸毒,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针头;尽量不输血或注射血制品,必须接受血液或血制品前,要确认它们是经过梅毒检测的。
预防梅毒的母婴传播,重要的是对孕妇进行梅毒筛查。
目前在大多数城市,绝大多数孕妇均接受了包括梅毒检测在内的产前保健,最好是在孕初3个月和孕末3个月各检测1次。
神经梅毒患者的安全护理目的:总结神经梅毒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护理。
方法:对37例确诊为神经梅毒患者进行防跌倒、坠床、走失等意外事件,皮肤完整性受损以及心理损伤的高危评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结果:37例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跌倒、坠床、走失、皮肤破损等意外事件,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自我防护知识得到明显提高。
结论:做好神经梅毒患者的安全护理评估及措施,强化健康教育,保证了患者在住院期间的安全,促进患者康复。
标签:神经梅毒;安全护理;健康教育随着梅毒的再度流行,神经梅毒报告也屡见不鲜。
梅毒螺旋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如未经治疗或治疗不规范,可发展为神经梅毒。
由于疾病的特殊性,做好安全护理尤为重要。
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共收治37例神经梅毒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34例,女3例;年龄分类,14~20岁3例,21~60岁23例,60岁以上11例;文化程度,小学6例,中学23例,大专5例,本科3例。
1.2检验方法37例均行血常规、腰穿常规和生化、肝功能检查,血清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apid plasma regain test,RPR)及梅毒螺旋血凝试验(treponema palliadum hemagglutination assay,TPHA)检查。
1.3临床分型脑血管梅毒16例,脊髓痨8例,梅毒性脑脊膜炎5例,麻痹性痴呆8例。
2方法2.1安全护理2.1.1安全评估2.1.1.1意外事件高危评估:评估患者跌倒、坠床、走失等意外事件的高危程度。
观察患者肢体协调功能、步态以及肢体的肌力;是否曾有癫痫发作;是否有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病性症状等,认真筛选意外事件的高危患者。
2.1.1.2皮肤完整性受损的高危评估:神经梅毒患者因偏瘫、截瘫导致躯体移动障碍或感觉障碍,使皮肤破损的危险性增高。
评估患者皮肤黏膜的完整情况,有无皮疹、水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