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
- 格式:ppt
- 大小:8.57 MB
- 文档页数:80
4.3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二课时)【学习过程】1、新兴工业区是以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例如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为独特的发展模式。
3、美国硅谷兴起的区位因素4、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对比课堂解析: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2、特点:时间新、地区新、形式新、部门新3、兴起时间:20世纪50年代分布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发展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③发达的银行信贷系统;④经济高度开放;⑤政府的大力支持⑥小城镇用地用水方便;⑦交通运输方便生产特点①以中小企业为主;②以轻工业为主;③集中了大量同类或相关企业;④生产高度专业化,企业从事单一的专业化生产;⑤工业大多分布在小城镇甚至农村,实行家庭包工,生产过程分散。
萨索①发展模式:工业小区洛②生产特点:形成了机构完善、功能齐全的生产—销售—服务网络,实现了规模生产与温州乡镇企业比较⑴相同点:大批廉价劳动力;企业规模小,以轻工业为主;企业生产高度专业化;资本集中程度低;经济高度开放;政府的大力支持.⑵不同点:意大利工业小区的不同企业密切联系、相互协作,共同形成巨型企业集团;温州乡镇企业虽是生产同种产品,但联系、协作不如意,形成多家企业竞争的局面,规模效益大减。
区位不同:意大利新工业区银行信贷体系发达、社会服务机构完善、用水用地方便、交通运输便利、政府大力支持。
温州乡镇企业商品手工业发展历史悠久,海运条件便利,山区主为、平原少,人多地少、用地紧张。
温州今后发展的建议:加强技术投入,加强企业之间的联系和协作,杜绝恶性竞争,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生产和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5. 美国“硅谷”(课本P71~72图4.19)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②气候宜人——地中海气候;③交通便捷;④全世界的人才高地——斯坦福大学对硅谷崛起了关键作用;⑤市场稳定——军事订货是美国硅谷独有的区位优势;⑥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高技术工业的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换代周期短③研发费用高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主导产业以微电子工业为主导,是目前世界最大的电子工业基地硅谷与中关村比较⑴相同点:紧邻高校和科研院所;政府支持;交通便利⑵不同点:中关村研发费用不足,科技创新不够;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尚未形成发达的专业化分工配套体系,市场化制度和法规不够完善和健全。
传统工业与新兴工业的区别从教材中我们得知,传统工业区和新兴工业区是工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工业集聚区,在传统工业区内以传统工业为主,新兴工业区内以新兴工业为主。
现将二者的区别归纳总结如下:1.出现的时间(时代)不同传统工业在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如伯明翰的钢铁工业等。
第二次科技革命以后,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几个大的传统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等。
另外,很多国家内部也出现了传统工业集中的地区。
新兴工业出现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前后(20世纪50年代),这时传统工业开始走向衰落,新的科学技术兴起并应用于工业生产,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出现,在一些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有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分布的地区,在没有传统工业基础的乡村地区,出现了新兴工业区。
2.主要区位因素不同传统工业是建立在煤、铁和农副产品的基础上的,早期传统工业为了降低成本,接近煤、铁产地,形成煤铁复合型工业区,如美国东北部地区;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水平提升,运费降低,传统工业区又分布在交通便利、运费低廉的地区,形成一些临海型的工业区,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区、意大利南部沿海的塔兰托等。
新兴工业的分布受科技的影响大,工业区多接近科技发达区。
同时,因为新兴工业产品只有快速占领市场,才能迅速收回投资,实现利润,所以有很多新兴工业布局在飞机场附近,以便于产品的即时输出。
3.工业部门和产品特点不同传统工业一般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和农副产品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所以其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产品的特点可归纳为“重、厚、长、大”,产品更新换代周期长。
新兴工业的发展以科技为依托,其工业部门主要与高科技相关,如电子工业、半导体工业、核工业、航天工业、高分子合成工业、遗传工程、激光工业等;还有些新兴工业是在新的地点(如乡村地区)以新的“生产—销售—服务”模式对传统工业部门实行改造而形成的,如意大利普拉托的毛纺织工业等。
一、传统工业区1、主要分布:德国鲁尔区、英国中部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我国辽中南工业区等。
2、传统工业区的特征⑴一般是在丰富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纺织、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等传统工业为主;⑵以大型企业为轴心,逐渐发展起来的;3、历史:20世纪50年代,尤其是70年代以后开始衰落,之后许多国家对此进行了长期的改造。
二、鲁尔区的发展、衰落与整治(读课本图)1.发展的区位特点丰富的煤炭资源离铁矿较近充沛的水源便捷的交通广阔的市场鲁尔区以煤炭工业为基础,以钢铁工业为主导,少数重工业部门高度集中。
2.衰落的主要原因20世纪50年代以后,经济开始衰落,其原因是:(1)生产结构单一鲁尔区的五大传统工业部门:煤炭、电力、钢铁、机械、化工(2)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3)世界性钢铁过剩(4)新技术革命的冲击(5)用地紧张、环境污染严重(6)煤炭开采由露天转为地下,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
3.综合整治措施20世纪60年代,鲁尔区开始实施综合整治的总体规则,主要从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
A、调整工业结构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第三产业D、优化环境1、辽中南工业区有哪些区位优势?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接近市场。
2、影响其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什么?比较辽中南工业区与德国鲁尔区区位条件的异同。
主导因素:资源条件相同点:煤炭资源、交通、市场条件都很优越不同点:辽中南的铁矿丰富,鲁尔区不丰富;鲁尔区有充足的水源,而辽中南则缺水严重思考:1、德国内河航运发达的原因?2、美国东北部传统工业区发展的条件?三、新兴工业区的概念、分布1、概念:新兴工业区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发达国家的一些乡村地区,逐渐形成了以灵活多变的中小企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2、主要分布:在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地区,德国南部地区,以及美国“硅谷”等,日本的“硅岛”(九州岛)四、意大利新兴工业区(读课本图)1.意大利新兴工业区发展的主要条件①大批廉价劳动力是发展的当地条件;②20世纪70年代原料和能源大幅度涨价是发展的国际条件;③发达的信贷体系④意大利高度开放的经济⑤政府的大力支持2.发展特点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传统工业区生产规模以中小企业为主以大型企业为主主要工业部门轻工业重工业生产过程分散集中生产资本集中程度低高工业分布分散在小城镇或农村集中布局3.独特的发展模式—以中小企业集聚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1)概念指一个地区的中小企业(生产企业和生产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非生产企业之间)以一项经营活动为中心,根据现代经营需要,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相互信赖、比较稳固的协作关系和产供销体系。
4.3 工业教案1【教材分析】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多种原材料、能源、生产工具和技术装备。
本节是继农业之后又一节密切联系生产实际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教材。
所以让学生了解我国工业的基本状况,既是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应知道的基本常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少年期,对经济文化的认识停留在感性层面上,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完善。
本节知识比较直观形象,与生活联系密切,教师可以适当加以引导,让学生多分析,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感悟自己的认识。
【核心素养】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课程标准】2011版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2022版借助地图和相关资料,举例描述中国工业生产活动的分布,并用实例说明科学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目标】1.运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及工业对社会经济各部分的作用。
2.借助地图理解我国工业的分布规律,能够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城市,简单分析其分布的原因。
3.依据相关图文资料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成就,据图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哪些属于工业产品呢?这些工业产品都是由哪些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通过同学们所举的实例可以看到,我们日常的学习、生活离不开工业产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我国的工业。
任务1 运用相关图文资料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及工业对社会经济各部分的作用。
教学引入:“什么是工业”?了解工业生产的过程。
现代工业为社会经济各部门提供先进的工具、设备、原材料和动力等生产必备的物质条件。
工业为哪些行业提供了支持?请结合图片举例说明。
现代化的农业离不开工业的支持。
化肥、农药、电力设备,还有各种各样的农用机械、运输工具等,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现代化的城乡建设离不开工业提供的建筑机械和建筑材料,如起重机、水泥、玻璃、钢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