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指文章的中心思想, “法”指表达中心的形式技巧, “雅洁”指语言力求简明达意,条理清晰。 文章风貌一般简洁平淡,而鲜明生动不足。
刘大櫆 姚鼐
二、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 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途经 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 (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 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 观峰上的日观亭,坐候日出,之 后写下了这篇游记。
二、知人论世
桐城派是清代文坛上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 方苞 对于散文创作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和鲜明的主张, 其创始人是方苞。刘大櫆和姚鼐继承并发展了 方苞的理论,三人并称为“桐城派三祖”。
桐城派主张学习《左传》《史记》等先秦两 汉散文和唐宋古文家韩愈、欧阳修等人的作品, 讲究“义法”,要求语言“雅洁”。
三、题目解读
记:是一种文体,可以叙事、写景、状物,目的往 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小石潭记》(唐朝柳宗元) 《醉翁亭记》(宋朝欧阳修) 《岳阳楼记》(宋朝范仲淹)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
①碑记:古代一种刻在石碑上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②游记:是一种描写旅行见闻的散文体裁。 ③杂记:是古代因事见义,杂写所见所闻不多加议论的散 文体裁。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口诀:山南水北为阳 山北水南为阴
尝试说出这些地名的由来: 衡阳 湘阴 淮阴 汉阴
衡阳(南岳衡山之南) 湘阴(湘江之南)
淮阴(淮河之南)
汉阴(汉江之南)
——
研读第一段:概括第一段写了什么?如何写的?有什么作用?
南北分流——汶和济 面 介绍泰山地理位置 南北分界——古长城 线
最高山峰——日观峰 点
授课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