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 登
贰山 之 真 情
王国维说: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无我之境,物皆 着我色彩。在这样一番壮景之中,境中人的心情怎样呢?
思考1:作者何时登泰山,为何选择此时登泰山? 请同学们标记文章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补充资料一:
基本经历 登泰山前
登泰山后
人生履历表
1731 年出生,1815 年去世
1750
乡试中举
示例二
● 凌绝顶,寻心之安之处
● 邀君共赏泰山景,寻林深禽远隐,震寒涧水高悬,览碧海烟归尽,观晴峰雪 半残。山如点黛,独立烟岚。茫茫乎风雪中,绕云路千盘,飘飘乎之南, 寻心之所要。往之不谏,来者可追。曾八载仕宦,于寸土辗转;今恣意畅 快 ,方知天地宽。付余生倾身与超超星汉,山山而川;许灵魂诗与沽酒一坛, 光阴醺酣。与日月交杯,同星辰换盏,乘扁舟一叶游人生活瀚。
小
肆
结
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
深。----《速逐客书》
品 人
叁生 之 真 谛
安化一中校文学社正开展“书香安化”阅读 活动,在美文推荐专场,有同学以“邀君同赏 泰山美景”为题,向大家推荐姚鼐的《登泰山 记》,请你也以此为题,写一写推荐词。
示例一
● 文章寄锦程,翰墨书华年
● 岱宗意气,从来不止于阳春烟景。“荡胸生曾云,决睚入归鸟”的鬼斧神 工之下,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心胸;“苍山负雪,明烛 天南”的熠熠生辉背后,是“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的神往与折服。冬雪 满山,壁立千仞,一代儒师傲立于山巅。我等何辞泰山之奇,闻以壮观,以 知天地之广大;师于大家,畅叙豪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仰观宇 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借山川自然灵动意趣,捧一颗赤子方正之心。不知 能否添一味钟灵毓秀,修得桐城胸襟端方广阔?是以荐之,邀君共睹惜抱先生 《登泰山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