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进口保护政策:关税知识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448.50 KB
- 文档页数:52
第八章贸易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一、关键词1. 最优关税。
最优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
2. 幼稚产业。
幼稚产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
3. 穆勒标准。
穆勒标准认为, 当某产业的规模较小、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时,如果任其参与自由竞争,该产业必然会亏损。
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以致该产业最终能够完全面对自由竞争并且获得利润,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加以扶植。
其强调的是将来成本上的优势地位。
4. 巴斯塔布尔标准。
巴斯塔布尔标准认为,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仅要看将来是否具有竞争优势,还要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
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因此该产业就不能作为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大于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加以保护才是值得的。
5. 肯普标准。
肯普标准认为,如果某一产业能够产生外部经济效应,即使该产业不符合巴斯塔布尔标准,但是只要在其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就仍有保护的必要。
6. 自我加强的比较优势标准。
克鲁格曼认为,在许多情况下,通过正反馈过程,产业似乎能创造自己的比较优势。
假设一个国家由于某种原因,某特定产业特别强大,那么这种情况可以导致外部经济,从而加强该产业的力量。
如果外部经济非常强大,国际分工模式就难以确定。
在产业成长的初期,或者在现存的比较优势模式不再适应技术或市场变化的转型时期,一个国家可能因为偶然的历史事件或者政府的支持,在某产业获得领先地位。
这种地位一旦确立,它就能够自我加强,并且一直存在下去。
7. 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指一国政府运用政策干预手段,把国外垄断企业的一部分垄断利润转移给本国企业或消费者的政策。
之所以称为“战略性”,是因为这种政府政策能够改变国内外垄断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使得本国垄断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并且获得国内经济利益。
海闻《国际贸易》课后习题详解目录第1章导论第2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第3章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基本模型第4章新古典贸易模型:扩展与应用第5章当代国际贸易理论第6章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第7章进口保护政策:关税第8章进口保护政策:非关税壁垒第9章出口鼓励与其他政策第10章贸易保护的理论第11章经济全球化与世界贸易组织第12章区域性自由贸易与经济合作第13章中国对外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本书是海闻《国际贸易》教材的学习辅导书,对海闻《国际贸易》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
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质量上乘,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
另外,部分高校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复试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资料下载地址:/Ebook/8972.html来源:【弘博学习网】或关注公众号【hbky96】获取更多学习资料。
一、概念题1闭关自守答:闭关自守是指关闭关口,不和其他国家来往。
闭关自守具体是指明清政府实行的严格限制对外交通、贸易的外交政策,包括对来华外人的商务活动、居留期限、华夷交往等做出限制,实行“禁海”。
直至1840年的鸦片战争之后到清朝灭亡,中国才被迫打开大门。
2对外开放答:对外开放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国家积极主动地扩大对外经济交往;另一方面是指放宽政策,放开或者取消各种限制,不再采取封锁国内市场和国内投资场所的保护政策,发展开放型经济。
3互通有无答:互通有无是指相互间拿自己多余的东西去交换自己所缺少的东西。
古代世界贸易就开始于各地区之间的互通有无,它也是古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动机。
4殖民贸易答:殖民贸易是指自地理大发现以来,各个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区的大肆掠夺,他们将亚非拉美等殖民地的产品运往欧洲,牟取暴利。
当时国际贸易的主要方式就是殖民贸易。
5奴隶贸易答:奴隶贸易是指15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叶,西方殖民主义国家为了向美洲殖民地种植园和矿山提供劳动力,而从其他殖民地掠走大批奴隶,将其远程贩运进行买卖的一种贸易。
关税的知识点总结一、关税的定义关税是指国家对进口和出口货物征收的一种税收,也就是在进口和出口货物中同时征收的一种税收。
关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了货物的种类、数量、质量等。
关税主要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两种。
进口关税是指国家对从国外进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款,出口关税是指国家对从本国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款。
进口关税是国家通过限制进口货物数量和提高进口货物价格来保护本国产业;出口关税则主要用来加大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二、关税的种类1. 按税种划分,关税可以分为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两种。
进口关税是指国家对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款。
出口关税是指国家对从本国出口的商品所征收的税款。
2. 按征收方式划分,关税可以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两种。
从价税是指按照商品的价值来计算征收关税的税率,通常使用的税率单位是百分比。
从量税是指按照商品的数量来计算征收关税的税率,通常使用的税率单位是货物的重量或体积。
3. 按照征收对象划分,关税可以分为一般关税和特别关税两种。
一般关税是指对所有商品征收的统一税率,是一种普通的关税税制。
特别关税是指对某些特定商品或特定国家征收的特殊税率,通常是为了执行某种特殊的贸易政策而设立的。
三、关税的作用1. 保护国内产业。
国家征收关税可以提高进口商品的价格,从而降低本国产品与进口产品之间的价格差距,增加进口产品的成本,减少国内市场对进口产品的需求,进而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产品的竞争。
2. 财政收入。
国家征收关税是一种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对国家的财政收入有一定的贡献。
征收关税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弥补国家的财政赤字,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实力。
3. 调节国际贸易。
国家通过征收关税,可以调节国际贸易的对外平衡,降低进口产品的数量,增加出口产品的价格,从而调节国际贸易的不平衡,保护本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关税的影响1. 对国内消费者的影响。
由于关税的征收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国内消费者购买力下降,消费者的生活品质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进口关税优惠政策解读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进口关税优惠政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那么,究竟什么是进口关税优惠政策?它又有哪些具体的形式和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明白进口关税的基本概念。
进口关税是一国海关对进口货物和物品征收的一种税收。
其目的通常是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调节国际贸易平衡以及增加财政收入。
而进口关税优惠政策,则是在一定条件下,对部分进口商品降低或减免关税的措施。
常见的进口关税优惠政策形式多种多样。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是自由贸易协定下的关税优惠。
比如,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像与东盟、韩国等。
在这些协定框架内,符合规定的商品可以享受较低的关税税率。
这对于促进双边贸易、加强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水果,在符合相关协定规定的情况下,就能享受到关税优惠,从而使得这些水果在中国市场的价格更具竞争力,消费者也能以更实惠的价格购买到。
另一种形式是特惠关税。
这通常是发达国家给予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特殊优惠。
比如,一些发达国家对来自最不发达国家的部分商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以支持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这种政策体现了国际社会对贫困国家的援助和支持,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的平衡发展。
还有一种是临时性的关税减免。
这可能是由于特殊的情况,如自然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等,对特定的进口商品临时减免关税,以满足国内的紧急需求。
比如在新冠疫情期间,为了保障医疗物资的供应,许多国家对相关的医疗设备和物资实行了临时性的关税减免政策。
进口关税优惠政策带来的好处是多方面的。
对于进口企业来说,降低了进口成本,提高了其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企业可以用更低的价格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等,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价格竞争力。
这有助于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对于消费者而言,进口关税优惠意味着能够购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进口商品。
丰富了消费选择,提高了生活品质。
关税政策基础知识关税,这个在国际贸易中频繁出现的词汇,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究竟什么是关税政策?它又是如何运作的呢?关税,简单来说,就是一国政府对进出本国关境的货物所征收的一种税收。
而关税政策,则是政府围绕着关税的制定、调整和实施所采取的一系列策略和措施。
关税政策的制定通常会考虑多个因素。
首先是保护本国产业。
当本国的某些产业还相对薄弱,无法与国际上强大的竞争对手抗衡时,政府可能会通过提高关税来减少外国产品的进口,为本国产业提供一定的保护和发展空间。
比如,对于一些新兴的高科技产业,或者是关乎国家安全和民生的重要产业,适当的关税保护可以帮助它们在成长初期避免被外国企业迅速击垮。
其次,平衡国际贸易收支也是一个重要考量。
如果一个国家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即进口大于出口,可能会通过调整关税来限制进口,鼓励出口,以改善贸易收支状况。
再者,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也是关税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对于一些可能威胁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或者环境的产品,政府会通过关税手段进行管控。
关税政策的类型多种多样。
从征收的目的来看,有关税保护政策和关税优惠政策。
关税保护政策旨在通过提高关税来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而关税优惠政策则是通过降低或免除关税,促进某些商品的进口,以满足国内的需求或者促进特定领域的发展。
从征收的方式上,有关税从量计征、从价计征和混合计征。
从量计征是按照货物的数量来征收关税,比如每吨多少元;从价计征则是按照货物的价值征收一定比例的关税;混合计征则是将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在关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税率的调整是一个关键环节。
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品的进出口成本和市场竞争力。
政府会根据国内外经济形势、产业发展状况以及贸易关系等因素,适时调整关税税率。
比如,当国内某个产业发展迅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政府可能会降低相关产品的进口关税,以促进市场竞争,提高国内消费者的福利。
反之,如果某个产业面临国外产品的强烈冲击,政府可能会提高关税,给予其一定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