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控设备现场操作要领
- 格式:pdf
- 大小:109.76 KB
- 文档页数:4
石油课堂井控装置的使用原理及操作指南►概述在钻井作业过程中,为防止地层流体侵入井内,应始终保持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略大于地层压力。
但是在实际钻井作业时,常常因为各种因此的影响,使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小于地层压力,使井内压力平衡关系遭到破坏,而导致井喷事帮的产生。
结果造成人身伤亡,钻机损坏,油层损害等。
►井控设备所谓的井控设备即用于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一整套专用设备,仪表与工具的总称。
因此了解井控设备的性能,正确安装维护,使井控设备发挥应有的功能,是搞好油气井压力控制的重要保证。
其中最重要的设备就是防喷器,常见的防喷器主要是有两种:万能防喷器和闸板防喷器。
►井控设备及其功用井控设备是指实施油气井压力控制技术的一整套专用设备、仪表与工具的统称。
1、在正常钻进、起下钻和停钻等过程中,可对溢流、井喷进行及时准确的监测和预报;2、当溢流、井涌或井喷发生时,能快速有效的控制井口,节制井筒内流体(钻井液、油、气、水)的释放;关井后能及时泵入高密度钻井液压井,以恢复和重建井底压力平衡;3、发生井喷失控乃至着火时,具备有效地处理事故的基本条件;4、能在不压井和关井情况下起、下管柱以及固井,并能满足堵漏等特殊作用中防止井喷;►井控设备的组成1)井口装置及控制系统;2)井控管汇;3)钻具内防喷工具;4)井控仪器仪表综合录井仪、液面监测仪等;5)钻井液净化、灌注装置:钻井液净化系统、除气装置、增加密度及自动灌注装置等;6)专用设备及工具:旋转头、自封头、不压井起下装置、清理障碍物专用工具及灭火设备。
►井控装置►井控管汇安装要求►防喷器试压环形防喷器环形防喷器是由于其封井元件—胶芯环状而得名。
也被称为万能防喷器、多效能防喷器或球形防喷器。
根据胶芯形状可分为:锥形环形防喷器、球形环形防喷器、筒形环形防喷器;环形防喷器功能1)当井内有管柱时,能用一种胶芯封闭管柱与井口形成的环形空间;2)空井时能全封井口;3)在进行钻铣、磨套、测井及打捞井下落物的过程中,若发生溢流、井喷时,能封住方钻杆、电缆、钢丝绳以及处理事故的工具与井口所形成的空间;4)在减压调压阀或小型储能器配合下,能对18°无细扣对焊管柱接头进行强行起下作业;5)遇严重溢流或井喷时,用来配合闸板防喷器及节流管汇实现软关井。
井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文件编码:HNZJ/HSE 6.1.5.1—2002版本号:B编写人:姜红波审核人:陈博安批准人:田平批准日期:二○○八年?月??日-------------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1 总则1.1 为了规范钻井生产过程中对涉及井控装备的安装;井控装置、设备、工具、元(器)件的试压;钻井施工过程中的各层套管的承压试验;地层承压试验;井控装置的现场检查、保养、使用;溢流、井喷和井控防喷演习过程中的开关井的操作;井控装备拆卸等过程的安全管理,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程。
1.2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属各钻井队井控作业的安全管理。
1.3 职责1.3.1生产技术科负本作业的技术指导和执行过程的监督检查;1.3.2安全环保监察科负责本规程的安全监督管理;1.3.3各钻井队负责本单位有关井控作业措施的落实和安全监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SY/T5964—2006 钻井井控装置配套安装调试与维护SY/T6426—2005 钻井井控技术规程SY/T5430—1992 地层破裂压力测定套管鞋试漏法(2005年3月更改)SY/T5467—1992 套管柱试压规范Q/SH1030 098—2006 河南油田钻井井控技术规程实施细则钻井工程公司井控实施细则(补充)3 井控装备安装操作规程3.1基本要求:3.1.1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知识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取得相应操作证件,按规定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方可作业;3.1.2 作业前召开班前会,明确作业任务,分析作业现场情况,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辨识,制定防范措施;确定现场负责人、指挥人、安全监护人和操作-------------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人员及各自的分工、职责;3.1.3 准备工具、用具、钢丝绳套和吊带等,并经检查确保完好好用;3.1.4 对作业现场进行清理,清除现场积水、杂物等,确保现场作业方便、安全;3.2卸联顶节。
井点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井点设备是为了提高井下作业效率和安全性而设计的一种设备,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其安全操作非常重要。
下面是井点设备的
安全操作规程,供参考。
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1.检查井点设备是否可靠,如有损坏或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修理。
2.检查作业区域是否清洁干净,消除各种可能会对操作造成威
胁的障碍物。
3.在使用前,应对该设备的操作流程进行培训并了解相关注意
事项。
4.操作人员应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
5.操作前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各项指标正常。
二、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操作人员应全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检查。
2.注意当设备处于工作状态时,不得离开岗位和操作区域,离
开时必须先关闭设备,确保设备安全。
3.严禁违反操作规程,任意拆卸设备和更改操作流程。
4.使用过程中切勿将手、头等部位伸入设备内部。
5.在设备运行时,除操作人员之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作业区域。
6.操作人员应随时检查设备各部位的润滑状态,及时添加润滑油。
三、操作后的处理
1.在使用完设备后,应将设备及其配件进行清洗、修理和维护,并妥善保管。
2.在操作结束后,关闭电源,断开电源插座或切断电源线,并
及时进行安全隐患检查。
3.操作人员应记录设备使用情况,如出现异常问题应及时报告
相关工作人员,并做好留存资料的处理。
井点设备的安全操作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制度。
通过良好的管理及操作,可以确保设备长期稳定使用,提高井下作
业效率和安全性。
钻井井控关井操作规范第一节常规钻机井控关井操作规范(一)钻进时发生溢流1.发:由司钻发出长笛报警信号,其他岗位人员停止作业,按照井控岗位职责分工,跑步进入井控操作位置。
2.停:由司钻操作停转盘,上提方钻杆,将转盘以下近井口钻杆接头提至转盘面0.5m以上,停泵,指挥内外钳工扣好吊卡。
3.开:开启(四号)平板阀。
如平板阀是液动平板阀,安装了司钻控制台,由司钻通过司钻控制台打开液动平板阀,副司钻在远程控制室观察液动平板阀控制手柄的开关状态,否则,由副司钻通过远程控制室打开液动平板阀;如平板阀不是液动平板阀,由场地工负责打开平板阀。
4.关:由司钻发关井信号。
如安装了司钻控制台,由司钻通过司钻控制台关防喷器,副司钻在远程控制室观察防喷器相关控制手柄的开关状态,一旦发现防喷器控制手柄关井没有到位或发现司钻关防喷器操作失误时,要立即纠正;如没有安装司钻控制台,由副司钻通过远程控制室关防喷器。
5.关:先关节流阀,试关井。
由井架工负责关节流阀,待节流阀关闭以后,场地工负责关闭上游第一个平板阀。
如节流阀是液动阀由场地工负责观察防喷器关井是否到位,并通知井架工关节流阀,试关井。
6.看:认真观察、准确记录套管压力、立管压力、钻井液变化量。
关井以后,由井架工看套管压力,内钳工看立管压力,钻井液工看循环罐钻井液变化量,并迅速向队长或钻井技术人员及甲方监督报告。
(二)起下钻杆时发生溢流1.发:由司钻发出长笛报警信号,其他岗位人员停止作业,按照井控岗位职责分工,跑步进入井控操作位置。
2.停:停止起下钻杆作业。
由司钻操作将井口钻杆坐在转盘上,通知井架工立即从井架二层台下来,组织内外钳工做抢接应急旋塞阀的准备工作。
3.抢:接钻具止回阀或旋塞阀。
由司钻根据溢流情况判断,在条件允许抢下钻杆时,要组织井架工、内外钳工抢下钻杆,然后抢接应急旋塞,否则直接抢接应急旋塞,并负责将井口钻杆接头提离转盘面。
4.开:(四号)平板阀。
如平板阀是液动平板阀,安装了司钻控制台,由司钻通过司钻控制台打开液动平板阀,副司钻在远程控制室观察液动平板阀控制手柄的开关状态,否则,由副司钻通过远程控制室打开液动平板阀;如平板阀不是液动平板阀,由场地工负责打开平板阀。
第1篇一、总则1. 为确保井下设备安全、高效运行,保障矿工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2. 本规程适用于井下各类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通风设备、排水设备、提升设备、运输设备、供电设备、监测监控设备等。
3. 井下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规程,并严格遵守。
二、操作人员要求1. 操作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2)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井下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安全知识;(3)持有相关操作资格证书;(4)身体健康,无妨碍操作的疾病。
2. 操作人员应遵守以下规定:(1)上岗前必须接受班前会教育,了解当班工作内容、注意事项及安全风险;(2)上岗时必须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尘口罩、工作服等;(3)上岗后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设备运行参数;(4)不得酒后上岗,不得疲劳作业;(5)不得擅自离岗、脱岗。
三、设备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外观,确保无损坏、松动、漏油等现象;2. 检查设备润滑系统,确保润滑油充足、清洁;3. 检查设备电气系统,确保电路连接牢固、绝缘良好;4. 检查设备传动系统,确保齿轮、链条、皮带等传动部件运行正常;5. 检查设备液压系统,确保油路畅通、压力正常;6. 检查设备安全防护装置,确保安全可靠;7. 检查设备监测监控系统,确保数据传输正常。
四、设备操作步骤1. 启动设备前,应先开启通风设备,确保井下空气流通;2. 根据设备运行要求,调整设备运行参数,如速度、压力等;3. 启动设备,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确保运行正常;4. 操作过程中,密切关注设备运行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车检查;5. 停车前,先关闭设备,再关闭通风设备;6. 停车后,对设备进行保养、维护。
五、设备操作注意事项1. 严禁超负荷、超速度、超温、超压运行设备;2.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3. 严禁带电操作设备;4. 严禁使用非标准配件、工具;5. 严禁操作人员擅自离岗、脱岗;6. 严禁在设备附近吸烟、饮酒;7. 严禁将无关人员带入设备操作区域。
钻井技术井控操作规程1.1 钻井井控设计1.1.1 油气井井口距高压线及其它永久性设施不小于75m;距民宅不小于100m;距铁路、高速公路不小于200m;距井队生活区不少于300m,生活区相对井场在当地季节风的上风或侧上风方向;距学校、医院和大型油库等人口密集性、高危性场所不小于500m。
含硫油气井应急撤离措施参见SY/T5087有关规定。
1.1.2 对井场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居民住宅、学校、厂矿(包括开采地下资源的矿业单位)、国防设施、高压电线和水资源情况以及风向变化等进行勘察和调查,并在钻井地质设计中标注说明。
特别需标注清楚诸如煤矿等采掘矿井井口位置及坑道的分布、走向、长度和离地表深度。
1.1.3 根据物探资料及本构造邻近井和邻构造的钻探情况,绘出本井地层压力剖面(裂缝性碳酸盐岩地层可不作地层破裂压力曲线),并提供浅气层资料、地层动态压力资料、油气水显示和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1.1.4 根据地质设计提供的资料,钻井液密度设计以各裸眼井段中的最高地层孔隙压力当量钻井液密度值为基准,另加一个安全附加值:a.油井为0.05g/cm3~0.10g/cm3或控制井底压差1.5MPa~3.5MPa。
b.气井为0.07g/cm3~0.15g/cm3或控制井底压差3.0MPa~5.0MPa。
具体选择安全附加值时,应考虑地层孔隙压力预测精度、油气水层的埋藏深度、地层油气中硫化氢含量、地应力、地层破裂压力和井控装备配套情况等因素。
钻开高含硫地层的设计钻井液密度,其安全附加密度值或安全附加压力值应取上限。
1.1.5 井控装置1.1.5.1 井控装置及专用工具的配套应按SY/T5964执行。
不同压力等级的防喷器组合及节流管汇、压井管汇的组合形式参见《钻井井控规定实施细则》。
1.1.5.2 下列情况应设计安装剪切闸板防喷器a.所有含硫油、气井,从固技术套管后直至完井、原钻机试油的全过程。
b.所有探井、评价井,从固技术套管后直至完井、原钻机试油的全过程。
井控液压控制柜操作规程1. 概述井控液压控制柜是钻井作业中的重要设备,用于控制井口液压系统的运行。
本文档旨在规范操作人员对井控液压控制柜的操作,确保作业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2. 操作前准备在操作井控液压控制柜之前,操作人员应进行如下准备工作:•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了相关的培训,并具备操作井控液压控制柜的资格。
•确保井控液压控制柜已经安全接地,并检查接地线是否正常连接。
•检查井控液压控制柜的各个部件是否完好无损,并清理工作区域。
3. 操作步骤3.1 开机准备•将井控液压控制柜的主电源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确保井控液压控制柜内部的各个仪器仪表处于关闭状态。
•检查液压系统的油液是否符合要求,并确认液压系统已经充满油液。
3.2 启动操作•将井控液压控制柜的主电源开关置于闭合状态。
•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按顺序启动液压系统的各个部件。
•监控井控液压控制柜的仪器仪表,确保各个指示灯显示正常。
3.3 井口操作•根据具体作业要求,对井控液压控制柜进行操作。
•监控井口液压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调整控制参数,确保井口作业的顺利进行。
3.4 停机操作•在完成作业后,将井控液压控制柜的主电源开关置于断开状态。
•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按顺序关闭液压系统的各个部件。
•断开液压系统的油液供应,排空油液。
4. 安全注意事项在操作井控液压控制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操作人员应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
•在操作过程中,严禁触碰井控液压控制柜的电气部件。
•操作人员应定期检查液压系统的密封性能,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在停机操作前,务必关闭液压系统的各个部件,避免意外发生。
5. 故障排除在操作井控液压控制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确保自身安全,及时切断电源。
•根据故障现象,参考操作手册进行排除。
•如果无法解决故障,应及时向维修人员报告,并配合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6. 维护保养井控液压控制柜在正常运行期间,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性能稳定和寿命延长。
钻井设备安全操作规程1.概述本文档旨在确保钻井设备的安全操作,保护钻井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钻井设备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钻井作业,并应严格遵守。
2.钻井设备安全操作步骤2.1 前期准备在进行钻井作业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
包括但不限于:确认井场环境是否安全;检查井口周围的地形和井口设施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准备完成清理和消毒井口的工作;确保相关工具、设备和材料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2 钻井设备操作要求在进行钻井设备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要求: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培训并具备操作资质;确保钻井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定期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使用符合安全标准的钻井工具和设备;在使用钻具和井控设备时,要注意操作规范,确保操作安全;遵守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和使用正确的工具。
2.3 废弃物处理在钻井作业完成后,要妥善处理废弃物。
具体操作包括:考虑环保因素,选择合适的废弃物处理方式;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废弃物分类和储存,并定期清理;禁止将废弃物投放至非授权区域或非授权设施。
3.应急措施在钻井作业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突发事件,因此需要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来保障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急措施:按照应急预案进行行动,确保及时、有序地处置突发事件;确保紧急通讯设备畅通可用,以便及时报警和通知相关人员;做好人员疏散和安全撤离工作,保障人员生命安全。
4.安全培训和监督为了保证钻井作业的安全,应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和监督。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对操作人员进行钻井设备操作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严格监督和审核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确保符合相关安全要求;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和演练,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5.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钻井作业时,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包括但不限于:矿山安全法》石油天然气行业工程建设安全规范》石油天然气钻井工程技术规范》6.总结钻井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是确保钻井作业安全的重要措施。
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程的要求,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培训和监督工作,共同维护钻井作业的安全和稳定。
井控技术措施及要求1.井控技术措施1.1井口控制:确保井口周围区域安全,设置合理的防护设备和警示标志,防止作业人员误入危险区域。
1.2井钻控制:采取合理的井钻控制措施,通过井下监测设备实时监控井钻的状态,确保井钻运行平稳安全。
1.3井筒控制:通过监测井筒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保障井筒的安全运行。
1.4井下环境控制:采取合理的通风、排风和防毒措施,确保井下工作环境符合安全要求,保护作业人员免受有害气体和粉尘等因素的侵害。
1.5泥浆循环控制:通过泥浆循环系统的监测,控制泥浆的密度、流速和循环情况,保证井内的泥浆循环畅通,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井控技术要求2.1操作规范:要求作业人员按照操作规范进行操作,遵守井下安全操作程序,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2.2专业知识培训:作业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井控技术知识,了解井控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注意事项,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3监测检测:建立完善的监测检测系统,通过对井下环境、井钻、井筒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2.4应急预案: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案、应急设备的应用方法以及相关人员的配备等,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井下突发事件。
2.5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推动安全文化建设,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真正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确保井下工作安全进行。
总之,井控技术措施及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井下工作中的风险和危险,保护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和要求,可以确保井下作业的顺利进行,有效地维护井下工作环境的安全和稳定。
井控设备现场操作要领
一、环形防喷器
135/8″环形防喷器开、关到位的时间一般在35秒~40秒之间。
211/4″环形防喷器开、关到位的时间一般在55秒~65秒之间。
从外观不能观察到环形防喷器的开关动作,判断环形防喷器开或关是否到位的方法是:看司钻控制台环形压力表,若压力下降,这说明环形防喷器正在打开或关闭,当司钻控制台环形压力回升到开、关前的初始压力时,就表明环形防喷器己开或关到位。
若司钻控制台上环形压力长时间回升不到开、关前的初始压力,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
1、控制油路泄漏。
2、远程控制台内三位四通换向阀开、关不到位。
3、远程控制台补压慢或三缸柱塞泵没有工作等。
二、闸板防喷器
135/8″闸板防喷器开、关到位时间一般在15-20秒。
一)开、关是否到位的判断:
1、看锁紧轴:若锁紧轴完全收缩到液缸内,就表明闸板防喷器己关到位;若锁紧轴完全从液缸内退出,就表明闸板防喷器己开到位。
2、观察司钻台管汇压力变化:若压力下降,这说明闸板防喷器正在打开或关闭,当司钻控制台上管汇压力回升到开、关前的初始压力时,就表明闸板防喷器己开、关到位。
若司钻控制台上管汇压力长时间回不到开、关前的初始压力,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制油路泄漏。
2)远程控制台内三位四通换向阀开、关不到位。
3)远程控制台补压慢或三缸柱塞泵没有工作等。
二)手动锁紧装置开、关操作:
1、手动锁紧装置用于锁紧和关闭闸板,不能打开闸板;
2、在无液压的条件下,可以用手动锁紧装置关闭闸板,此时先将远程控制台上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处于关位,再手动关闭锁紧杆;
3、用手动锁紧装置关闭闸板或锁紧后若要打开闸板,必须上首先使手动锁紧装置复位解锁,再用液压打开闸板,否则,若直接用液压打开闸板,会损坏锁紧轴和闸板轴;手动锁紧装置锁紧和解锁时应注意开、关圈数;
4、手动锁紧装置锁紧和解锁到位后,必须回转1/2—1/4圈,防止锁紧轴和闸板轴粘扣。
三、防提断装置
防提断装置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关闭半封闸板防喷器后提断钻具或损坏防喷器。
在起下钻中关闭半封闸板防喷器后,防提断装置己经工作,接方钻杆时,派专人按住防提断装置按钮,使绞车刹车气缸放气,司钻操作刹把接方钻杆。
四、液动平板阀
液动平板阀开、关到位时间一般在2~4秒。
开、关是否到位的判断:
1、看显示杆:若显示杆收缩到位,表明液动平板阀己关到位;若显示杆完全退出,表明液动平板阀己开到位。
2、观察司钻台管汇压力变化:若压力下降,这说明闸板防喷器正在打开或关闭,当司钻控制台上管汇压力回升到开、关前的初始压力时,就表明闸板防喷器己开、关到位。
若司钻控制台上管汇压力长时间回不到开、关前的初始压力,有可能存在以下问题:1)控制油路泄漏。
2)远程控制台内三位四通换向阀开、关不到位。
3)远程控制台补压慢或三缸柱塞泵没有工作等。
五、防喷器控制系统
1、远程控制台三缸柱塞泵的主令开关常位应为自动位置。
2、远程控制台内环形防喷器的减压调压阀为手动、气动两用,在有气源的情况下,优先使用气动调压,调压丝杆应完全退出,通过转动气旋塞阀,可在远程控制台和司钻控制台进行气动调压,在不同的情况下气旋塞阀的指示为:
1)常位是司钻控制台。
2)若在远程控制台内气动调压,气旋塞应指向远程控制台。
3)在没有气源的情况下就用调压丝杆手动调压。
3、为防止误操作,远程控制台全封闸板防喷器的三位四通换向阀用限用限位装置限制在中位。
远程控制台内其它三位四通换向阀手柄的倒向应与环形、半封存闸板防喷器和液动平板阀的开关状态一致,以便检查液压管线的漏失。
检修时,将三位四通换向阀扳至中位。
4、在司钻控制台上开关防喷器和液动平板阀的操作程序是:左手操作司钻控制台气源总阀;右手操作三位四通滑阀或转阀,扳至开或关位置后,停留4~6秒,同时观察司钻控制台上的环形和管汇压力表,若压力下降,就说明远程控制台的三位四通换向阀己动作。
六、防喷器关井程序
在钻进和起下钻过程中关井,必须是先关环形防喷器,等环形控制油压回升到关闭前初始压力后,再关闭闸板防喷器。
原因是:
1、由于闸板防喷器的闸板胶芯的胶量比环形防喷器的胶芯胶量少、使用中更容易被刺坏,所以,发生井喷时,直接关闸板防喷器,高压气或液有可能刺坏闸板胶芯。
闸板防喷器是用于长期关井的防喷器(环形防喷器一般不用于长期关井),因此必须先关环形防喷器,再关闸板防喷器。
2、当井较深,井内钻较多时,通过先关环形防喷器促使钻具居中,为顺利关闭闸板防喷器创造条件。
七、节流、压井管汇
1、手动平板阀:阀板和阀座的密封是通过压力推动阀板,使阀板和阀座贴合来实现,即阀板和阀座的密封为浮动密封。
为了使阀板浮动,开关到位后就必须回转1/4~1/2圈。
2、平板阀只能全开、全关,不能半开和半关。
3、节流阀:节流管汇上的手动、液动节流阀不起密封作用,因此不需要作密封检查;在关手动节流阀时,由于对阀板和阀杆没有可靠的限位,若超过全关的圈数,阀杆会进入阀盖内而损坏阀杆密封盘根和键,所以在关手动节流阀时,要注意观察阀杆行程。
4、液动节流阀试关井操作,内钳工同时操作开关受柄和开关速度调节阀,观察套压变化,若套压值较低,应迅速完成关闭动作;若套压值上升,应控制关闭速度;当套压上升至接近最大允许关井
压力,应停止关闭作业,同时向司钻汇报;若套压仍然上升,立即进行打开作业。
5、压井过程中节流阀的操作:通过调节节流阀开度可以形成不同的节流压力,由于节流压力的传递存在一定滞后的时间,压井过程中每调节一次节流阀开度,应等待压力反馈之后再作下一次调节。
八、泥浆气体分离器
使用泥浆气体分离器后,必须打开排污阀,放掉所有管线和罐内的泥浆,防止泥浆在管线和罐内沉淀,影响泥浆气体分离器的性能和处理能力。
九、内防喷工具
1、箭形回压凡尔:
在钻台上备用与钻杆相匹配的箭形回压凡尔。
使用复合钻具时,需要备用两种规格的箭形回压凡尔。
箭形回压凡尔上必须安装顶开装置,使之处于开启状态。
使用程序:
1)内、外钳工将箭形行回压凡尔与钻杆对扣并旋紧。
2)用液压大钳紧扣。
3)卸松顶开装置螺杆,使箭形回压阀尔关闭。
4)卸掉顶开装置。
2、方钻杆旋塞:
在方钻杆上分别接方钻杆上、下旋塞,钻台上配备相应的开关工具。
1)关闭作业:
在正常情况下,用旋塞扳手关闭;发生溢流时,使用专用工具强行关闭,若无法完全关闭,立即将旋塞恢复至全开状态,防止旋塞被刺坏。
2)打开作业:
正常情况下,用扳手打开。
若发生旋塞无法正常打开,说明钻具内有压力,旋塞单向受压后,开关力矩增大,此时严禁强行打开旋塞,需要平衡压力之后再打开旋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