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与美国大豆成本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大豆成本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大豆成本比较分析
中国与美国大豆成本比较分析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豆类换算 大豆价格换算:1美元/蒲式耳=36.7437美元/吨 豆粕价格换算:1美元/短吨=1.1025美元/吨 豆油价格换算: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1蒲式耳/英亩=0.0672吨/公顷=4.4799公斤/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1蒲式耳=60磅=0.0272公吨=0.0268长吨=0.03短吨豆粕重量容积换算:1短吨=2000磅=0.9072公吨豆油重量容积换算:1磅=0.0004536公吨 1.CBOT大豆价格(美分/蒲式耳) 运达中国的综合基差(其中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美分/蒲式耳) 1吨=36.7437蒲式耳 到岸价=(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单位换算)×8.28(汇率) 2.关税(关税率3%) 3.增值税(增值税率13%) 4.保险费8元/吨 5.中间商佣金40元/吨 6.卸船费22元/吨 7.商检、卫检费5元/吨 8.港杂费12元/吨9.入库短途费20元/吨10.其它杂费10元/吨 4项-10项其他费用共计120元/吨 进口大豆价格=(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8.28 (汇率)×1.03×1.13+120 CBOT与DCE报价单位换算关系 品种报价单位CBOT折合DCE元/吨 大豆美分/蒲式耳3.04元/吨 豆粕美元/短吨9.11元/吨 豆油美分/磅182.25元/吨 1蒲式耳大豆=27.216公斤 1短吨=2000磅1磅=453.6克 以某日CBOT收盘价为例: CBOT大豆收盘472.4*3.04≈1436元/吨 豆粕收盘155.3*9.11≈1415元/吨 豆油收盘16.66*182.25≈3036元/吨 目前大豆进口增值税13%;关税3%;豆粕进口增值税13%;关税5%; 豆油进口增值税13%;关税增值税13%; (以上换算基于汇率:1美元=8.28元。所有数值将随汇率变动而有所变化) 大豆压榨 一.CBOT大豆压榨利润构计算公式: 按照1蒲式耳大豆大约能压榨出11磅豆油的出油率,44磅豆粉的出粉率,1蒲史耳大豆压榨利润计算公式可以依照:

酒店成本计算公式

酒店客房成本计算常用公式 客房用品储备额 额房用品储备额=∑(某种用品日均消耗量×单价×储备日数) 一次性用品日均消耗量=客房间数×平均出租率×单间配备量 多次性使用日均消耗量=(客房间数×平均出租率×单间配备量)/单件用品平均使用日数〕〕 储备日数=在途日数+验收日数+整理准备日数+供应间隔日数+保险日数某种用品供应间隔日数=最合理的加工生产批量/该种用品日均消耗量 13. 客房出租率 客房出租率=计算期客房实际出租间天数/(可出租客房数量×计算期天数)×100% 14. 客房每天平均成本 客房每天平均成本=(旅店每月总成本/全部可供出租房间总面积(平方米)×30)×客房面积(平方米) 15. 客房出租价格 客房出租价格=客房成本/(1-毛利率) 16. 客房周转率 客房周转率(客房出租率)=计算期内客房出租间次/(全部可供出租间数×计算期天数)×100% =计算期内客房营业收入/(全部可供出租客房收入×计算期天数)×100% 17. 床位周转率 床位周转率(次数)=计算期内接待旅客人次/实有床位数 床位周转率(天数)=(实有床位数×计算期天数)/计算期内接待旅客人次

18. 旅游饭店房价的计算 平均房价=客房营业收入/客房计划出租间天数 客房计划出租间天数=可供出租的客房数×客房出租率×365天 19. 客房经营利润 客房经营利润=客房租金收入-营业费用-营业税金及附加 =∑(某类客房可出租数量×计算期天数×出租率×间天可变费用)-客房不变费用总额 20. 客房变动费用总额 客房变动费用总额=客房数×报告期天数×出租率×间天变动费用 间天变动费用=报告期客房变动费用总额/(客房数×报告期天数×出租率) 21. 客房出租成本 每间客房每天平均出租成本=〔平均成本×(1-客房闲置率×变动成本率)〕/客房出租率 客房闲置率=1-客房出租率 22. 客房租金收入率 客房租金收入率=(报告期客房租金实际收入总额/报告期应收客房租金总额)×100% =报告期客房租金实际收入总额/∑(某类客房数量×某类客房日租金×报告期天数) 23. 客房成本主要构成部分:折旧+,耗用,+能源,+工资. 一般客房物耗率在3.6%—5%之间,此为按营业额4.5%测算)物耗费用主要包括一次性用品、布草洗涤费、日常部分布草周转损耗添置(不含一次性整体更新费用)、客房及地毯等清洁用品费、日常小五金费用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doc

..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豆类换算 大豆价格换算: 1 美元 / 蒲式耳= 36.7437 美元 / 吨 豆粕价格换算: 1 美元 / 短吨= 1.1025 美元 /吨 豆油价格换算: 1 美分 / 磅= 22.0462 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 1 蒲式耳 / 英亩= 0.0672 吨 / 公顷= 4.4799 公斤 /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 1 蒲式耳= 60 磅= 0.0272 公吨= 0.0268 长吨= 0.03 短吨 豆粕重量容积换算: 1 短吨= 2000 磅= 0.9072 公吨 豆油重量容积换算: 1 磅= 0.0004536 公吨 1. CBOT 大豆价格 ( 美分 / 蒲式耳) 运达中国的综合基差(其中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美分 /蒲式耳 ) 1 吨 =36.7437蒲式耳 到岸价= (CBOT 大豆价格 +综合基差 ) × 0.367433 (单位换算)×8.28 (汇率) 2.关税(关税率 3 %) 3.增值税(增值税率13 %) 4.保险费8 元 / 吨 5.中间商佣金40 元 / 吨 6.卸船费22 元/ 吨 7.商检、卫检费 5 元/ 吨 8.港杂费12 元/ 吨9.入库短途费20 元 / 吨10.其它杂费10 元/ 吨 4 项 -10 项其他费用共计120 元 / 吨 进口大豆价格=(CBOT 大豆价格 +综合基差 ) × 0.367433 × 8.28 (汇率)× 1.03 × 1.13 +120

CBOT与 DCE 报价单位换算关系 品种报价单位CBOT 折合DCE元 / 吨 大豆美分/蒲式耳 3.04元/吨 豆粕美元 /短吨9.11元/吨 豆油美分/磅182.25元/吨 1 蒲式耳大豆 =27.216公斤 ;.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1

计算成本的公式是:成本=售价×(1—毛利率)例:已知毛利率为36%,售价为126.36元,成本应是多少? 解:成本=126.36×(1—36%)=80.85(元) 计算毛利率的公式是:毛利率=(售价—成本)÷售价×100% 例:已知成本为2.67元,售价为3.93元,毛利率应为多少? 解:毛利率=(3.93—2.67)÷3.93×100%=32% 计算售价的公式是:售价=成本÷(1—毛利率) 例:已知毛利率为41%,成本金额为24.39元,其售价应为多少? 解:售价=24.39÷(1—41%)=41.35元 1、成立筹备小组,确定小组成员及分工。 2、开始着手制定员工手册、规章制度、服务程序、岗位职责等。 3、编排各分部门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必要情况下进行修正)。 4、确定培训计划、人员、时间、地点。 5、对当地地区餐饮进行考察,确定经营方式及菜系。 6、对酒店的特殊岗位人才列出需求表,并开始注意招聘专业岗位人才。 7、列出采购清单。 8、培训经理到位。? 9、确定餐厅、包间等服务场所名称。(中英文) 10、进行市场调查、了解本地酒店员工工资待遇,制定开业前人员福利方案。 11、拿出各部门具体的培训计划和方案及安排。 12、酒店管理层和美术兼策划学习VI设计手册。 13、招聘厨师长及炉灶大厨,并陆续开始试菜。 14、与员工签定培训合同。 15、员工培训。 16、确定厨师长及大厨人选,并安排到岗日期。 17、确认供应商,进行全面采购,并与供应商签定采购合同。 18、确定各餐厅特色菜单、团队餐价格,并制定成完整资料送销售部。 19、酒店各部门管理人员熟悉掌握程序。 20、完成员工食堂厨房设备及物品采购工作。 21、举办一连串公关活动,以提高酒店对外知名度。 22、酒店消防安全,控制体系建立,收集安全通道,疏散路线图。 23、确定家具物品安放位置。 24、编写各种菜式、份量、构成标准制作成本卡,送财务部成本控制组。 25、配合各部门培训进度,安排计划,确定各部门实地操作,培训日期及地点。 26、设计酒店运转所必须的表格,交财务汇总印刷。 27、考察市场酒店情况及周边市场情况,调查了解市场客源,了解主要竞争对手的销售策略,销售策略报批。 28、印刷所有对客表格。 29、验收酒店电梯,进行测试。 30、确认各部各级员工制服款式。 31、制定酒店销售预算,送总经理审批。 32、办理酒店开业所必须的各种营业执照许可证等。 33、综合布线情况的跟踪及测试。 34、审核申购合同价格,送总经理审批。

2019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共10页

201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主要经济职能部门年度会议基本已召开完毕,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已浮出水面,综合各方面的信息,我们对2014年宏观经济政策走向分析判断如下。 一、深化改革: 经济政策的总纲 当前我国改革的难点在于利益调整,改革涉及面宽,触及利益层次深,风险比较大,改革难度越来越大。为在改革中防止改革设计的“碎片化”,防止改革目标“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应急化”,防止推动主体的“部门化”。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在强化顶层设计的背景下,可以预计2014年的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将紧紧围绕制度建设、体制改革,即将短期政策融入长期改革之中,注重短期宏观调控与重大制度建设相结合 2014年,为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政府部门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尤其是下放权力落实好“三个一律”:凡是市场能够调节的经济活动,政府一律不再审批;凡是企业投资项目,除了关系国家安全、生态安全、涉及重大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资源开发和重大公共利益的一律由企业依法依规自主决策,不再审批;对必须保留的审批项目,凡是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交由地方和基层管理。 二、稳中求进:

宏观调控政策的主基调 201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高于7.5%的预期目标,国民经济企稳住并逐步向好,说明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的科学和中央推动改革、调整结构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增长的举措是及时和有效的。因此,可以预计2014年的宏观调控仍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基调,即“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明确区间”是指中央仍可能会明确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守住防通胀的上限,以增强社会信心,稳定社会预期。为改善民生,确保人民的就业、收入能够增长,为改革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 “稳定政策”是指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在保持政策弹性的基础上,尽量避免宏观政策的波动。 “重在改调”就是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进创新发展,完善调控方式手段,强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内生动力,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长短结合”是指政策要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全面认识持续健康发展和生产总值增长的关系,抓住机遇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合理增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化解产能

中国进口大豆点价模式利弊

中国进口大豆“点价”模式 在大豆国际贸易中,美国是主要的出口国,而中国是美国大豆的最大客户。双方贸易价格的确定过程也是一个博弈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谈判能力,决定了利益的最终分配。本文从基差交易入手,分析了中国点价交易方式的利弊。 基差交易中的利益分配:基差交易是进口商经常采用的定价和套期保值策略。具体是指进口商用期货市场价格来固定现货市场价格,从而将价格波动风险转移出去的一种套期保值策略。用这种方法,进口商在与出口商谈判时,可以暂时不确定固定价格,而是按交易所的期货价格固定基差,由进口商在装运前选择期货价格来定价。一旦选定某日的期货价格,则同时会在期货交易所建立空头交易仓位。等到转售货物时,进口商再以等于或大于买入现货的基差价格出售货物,并在期货交易所平仓。 中美之间的大豆贸易主要是在中国油厂、美国贸易商和美国农民三方之间进行。 中国油厂主要是通过一口价和点价方式,而美国农民则主要是采取点价卖货的方式。与中国油厂点价买货类似,美国农民的点价卖货是指农民把大豆卖给贸易商之后,并不确定大豆的卖出价,而是相对CBOT某月期货确定一个升贴水,农民在一定期限内可以自行选择约定合约的期货价格,期货合约均价减贴水即为农民得到的大豆销售价款。这一过程称为点价卖货,与中国油厂的点价买货正好是相对的过程。而国际大贸易商的作用就在于赚取其中的升贴水价格。 对此,可以从两个方向来进行分析: 1、贸易商的操作模式: 第一步:贸易商向农场主收购大豆,同时在期货市场卖出相应期货保值,该过程完成后手中持有大豆现货多头和相应期货空头; 第二步:计算自己的成本和利润,确定向中国油厂的升贴水报价,并和中国油厂签订出口合同,中国油厂接受升贴水报价,并在一定的期限内购买相应数量的期货即中国油厂点价 第三步:中国油厂将期货多单转单给贸易商,贸易商借以平掉手中的期货空头,同时中国油厂从贸易商手中购买相应数量的大豆现货,该过程完成后贸易商手中的大豆现货多头和期货空头同时平仓。 通过这一过程,贸易商在整个大豆贸易中所获得的利润没有任何价格因素,因此通过点价交易方式贸易商,可以完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2、中方点价方式在中方采购点价中,可以分为一口价和点价两种。所谓固定价格或一口价(fixed price)是指在签订进口合同时,直接定好进口大豆的价格,大豆价格的确定取决于进口商的谈判能力和当时的市场价格。所谓点价或者两口价是指,在签订进口合同时,并不直接确定大豆的价格,而是先和贸易商谈定一个升贴水,并在合同中约定以CBOT某月大豆合约作为标的合约,在一定的期限内由进口商自行采购相应数量的CBOT某月大豆期货合约,以期货价格均价加升贴水价作为最终的进口价格。 “点价”方式利弊点价方式的最有利之处在于,采用期货市场确定价格,价格公开、权威、透明,对买卖双方最公平。期货市场是现实中最接近完全竞争的市场,产生出的价格最接近均衡价格。对于农产品的贸易流通来说,期货价格对现货交易的双方提供了权威依据,买卖双方只需要在期货价格的基础上谈判一个品质或交割地的升贴水,这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期货市场甚至可以使有形的现货市场消失,所谓的现货市场只是在期货市场形成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发达的物流系统而实现的流通过程。 点价是目前中国企业在进口大宗商品时惯用的定价方式,指在进口商品时,并不直接确定商品价格,而

由进口价格到零售价格的加价过程

由进口价格到零售价格的加价过程的几个好例子 例如:品名:美国二号黄大豆 规格:容重最少54磅/蒲式耳 总损坏粒最多3.0%(其中热损坏粒0.5%MAX) 杂质最多2.0% 破裂粒最多20.0% 其它颜色大豆最多2.0% 水份最多14.0% 含油量18%为基础 价格:USD220/MT CNF FO中国一主要港口 包装:散装 付款:即期信用证

[港杂费是在港口发生的人民币费用,包括报关、换单、THC,港口费,提重、回空、掏箱等等费用,在通常情况下和出口一样是可以包干的,但是进口可能涉及到一些不确定费用,比如说因报关不顺或者其他延迟导致的滞箱费,因海关查验发生的转栈、堆存等费用,这些情况在出口时发生的并不是很多,但是进口常会遇到。 PS:散装货物的港杂费要比集装箱货物的港杂费便宜些。比如,京唐港散装货物港杂费一般为28.5元/吨,集装箱约为80元/吨。 国内主要港口港杂费用 1. 港口名称(中/英文):深圳/SHENZHEN 收费描述; 文件费:RMB125或USD16/票报关费:一柜一票:RMB250/票; 一票多柜:第一柜RMB250, 每加一柜加收RMB100 商检换证:RMB100/票港口建设费:RMB80/120/120 PER20'/40'/40'HQ 码头设施保安费: RMB20/30/30 PER20'/40'/40'HQ THC RMB370/560 或USD46/68 PER20'/40'&40'HQ ORC USD141/269 PER20'/40' &40'HQ 电放费,改单费等费用根据船公司标准收取美线加收AMS:USD25/BILL ]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详解 2010-8-6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详解:大豆行业报告显示美国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83元/吨,升贴水为100美分/蒲式耳,国际运费为56.74美元。 南美2011年1月交货的大豆到中国港口的成本为3,777元/吨,升贴水为104美分/蒲式耳,国际运费为54.57美元。人民币汇率为6.78元;大豆恢复3%的进口关税税率。你知道进口大豆价格换算是怎么换算的吗?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详解 进口大豆价格换算公式及方法一览 大豆价格换算:1美元/蒲式耳=36.7437美元/吨 豆粕价格换算:1美元/短吨=1.1025美元/吨 豆油价格换算: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1蒲式耳/英亩=0.0672吨/公顷=4.4799公斤/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1蒲式耳=60磅=0.0272公吨=0.0268长吨=0.03短吨 豆粕重量容积换算:1短吨=2000磅=0.9072公吨 豆油重量容积换算:1磅=0.0004536公吨 1. cbot大豆价格(美分/蒲式耳)

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调查报告完整版

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 策调查报告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调查报告 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调查报告 据新华社信息哈尔滨10月13日电(记者高淑华王建威)有关中国农业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将受到进口农产品冲击的忧虑,似乎正在应验,大豆作为我国入世之初最早全线开放的农产品,其整个产业正遭遇国际企业和国外大豆主产国垄断的危机。有关专家认为,我国大豆产业已处于不安全状态,国家应关注大豆产业战略安全,尽快采取有力措施。 --国内大豆加工业遭遇外资“控盘”危机 据了解,目前已进入我国市场美国ADM公司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美国邦基公司收购了山东日照油脂厂、菏泽油脂厂等企业;美国嘉吉公司收购了华农集团东莞油脂厂、广东阳江丰缘集团等企业,还在南通新建了年处理300万吨大豆的油脂厂;新加坡来宝集团收购了广西钦州大洋油脂厂;新加坡丰益集团分别在山海关和青岛新建了年加工150万吨和120万吨大豆的油脂厂。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大豆改良中心主任、南京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首席教授盖钧镒说,我国大豆加工业正在遭遇外资“控盘”危机。 黑龙江九三油脂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田仁礼告诉记者,现在我国大豆产业的外来投资者大都是跨国粮商,他们投资我国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的。这些跨国粮商在我国大豆加工业或独资或参股经营,参股但一般不要求控股,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这说明跨国粮商并不想利用我国大豆加工企业来赚钱,更不想冒大豆加工业的风险,只是想通过参股来获得进口大豆的话语权。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大豆企业不可能因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而做大做强。 目前,外资对我国大豆加工业的控盘使行业产能远超需求,加工设备一半闲置。由外资控制的大型油脂企业,正迅速挤占市场。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锐减,利润总额从2003年的21.8亿元减到2004年的3.7亿元。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跨国公司在我国大豆行业的低成本扩张还在继续,目前,ADM、嘉吉、邦基等跨国公司已纷纷向黑龙江九三油脂提出合资合作信息,有的提出合作条件是九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

《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研究》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物品 2.外部性 3.货币流通速度 4.国内生产总值 5.通货膨胀 6.市场失灵 7.负外部性 8.挤出效应 9.潜在GDP 10.赤字依存度 二、简单题 1.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2.当增加政府支出时,IS曲线如何移动?为什么? 3.财政扩张带来的挤出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4.请结合货币数量论(方程)说明货币供应量和物价的关系 5.何为自动稳定器?请说明它对缓和经济波动的作用。 6.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什么? 7.请阐述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观点 8.私人储蓄、公共储蓄、国民储蓄的含义及其关系 三、论述题 1.请说明IS曲线、LM曲线的形状及原因,并分析曲线斜率的变化对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果的影响 2.请阐述浮动汇率制度下财政政策的效果 3.请推导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及平衡预算乘数 4.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四、分析题 1.假设对于一个特定的经济体,在特定的时期内,投资等于100,政府支出为75,净税收固定在100,消费有下面的消费方程决定: C=25+0.8Y D 是可支配收入。请回答: 其中,Y D (1)均衡收入水平是多少? (2)政府支出乘数值是多少?税收乘数呢? (3)假设投资下降了40个单位,变成60,请问新的均衡收入是多少? 2.请结合IS-LM-BP模型分析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增发货币所产生的影响。 3.假定货币需求为L=0.2Y,货币供给为M=200,消费C=90+0.8Yd,税收T=50, 投资I=140-5r,政府支出G=50,求: (1)均衡收入、利率和投资; (2)若其它情况不变,政府支出G增加20,那么收入、利率和投资有什么变化? (3)是否存在“挤出效应”? 4.已知消费函数、投资函数分别为C=130+0.6Y和I=750–2000r,设政府支出为G=750亿元。试计算: (1)若投资函数变为I=750–3000r,请推导投资函数变化前和变化后的IS 曲线并比较斜率。 (2)增加政府支出时,请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的收入变化大?为什么? (3)增加货币供给时,比较投资函数在变化前和变化后哪种情况对收入的影响大?为什么?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大豆进口成本计算公式 豆类换算 大豆价格换算:1美元/蒲式耳=36.7437美元/吨 豆粕价格换算:1美元/短吨=1.1025美元/吨 豆油价格换算:1美分/磅=22.0462美元/吨 大豆单产换算:1蒲式耳/英亩=0.0672吨/公顷=4.4799公斤/亩 大豆重量容积换算:1蒲式耳=60磅=0.0272公吨=0.0268长吨=0.03短吨 豆粕重量容积换算:1短吨=2000磅=0.9072公吨 豆油重量容积换算:1磅=0.0004536公吨 1. CBOT大豆价格(美分/蒲式耳) 运达中国的综合基差(其中包括海湾基差和海运费用)(美分/蒲式耳) 1吨=36.7437蒲式耳 到岸价=(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单位换算)×8.28(汇率)2. 关税(关税率3%) 3. 增值税(增值税率13%) 4. 保险费8元/吨 5. 中间商佣金40元/吨 6. 卸船费22元/吨 7. 商检、卫检费5元/吨 8. 港杂费12元/吨 9. 入库短途费20元/吨10. 其它杂费10元/吨 4项-10项其他费用共计120元/吨 进口大豆价格=(CBOT大豆价格+综合基差)×0.367433×8.28 (汇率)×1.03×1.13+120 CBOT与DCE报价单位换算关系 品种报价单位 CBOT折合DCE元/吨 大豆美分/蒲式耳 3.04元/吨 豆粕美元/短吨 9.11元/吨 豆油美分/磅 182.25元/吨 1蒲式耳大豆=27.216公斤

1短吨=2000磅 1磅=453.6克 以某日CBOT收盘价为例: CBOT大豆收盘472.4*3.04≈1436元/吨 豆粕收盘155.3*9.11≈1415元/吨 豆油收盘16.66*182.25≈3036元/吨 目前大豆进口增值税13%;关税3%;豆粕进口增值税13%;关税5%; 豆油进口增值税13%;关税增值税13%; (以上换算基于汇率:1美元=8.28元。所有数值将随汇率变动而有所变化) 大豆压榨 一. CBOT大豆压榨利润构计算公式: 按照1蒲式耳大豆大约能压榨出11磅豆油的出油率,44磅豆粉的出粉率,1蒲史耳大豆压榨利润计算公式可以依照: 1蒲式耳大豆压榨利润=11*豆油价格(美圆/磅)+44*豆粕价格(美圆/磅)—大豆采购价格(美圆/蒲式耳)—加工费 二. 国产大豆压榨利润值计算公式为: 国产大豆按16%的出油率和78.5%的出粉率,压榨利润可以依照下列公式计算: 1吨大豆压榨利润=豆油销售价格×0.16+豆粕销售价格×0.785-大豆采购价格-加工费

世界大豆生产布局及其国际贸易分析初稿

世界大豆生产布局及其国际贸易分析 大豆是重要的农产品,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已经转变成为更重要的经济作物。大豆油是国际上和中国的主要食用油来源,而豆粕是目前全球植物蛋白最重要的来源。作为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大豆起源于中国,后传播于全球各地。历史上,全球最主要大豆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是中国。近年来,伴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需求不断增长,全球大豆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1961-2003期间,大豆在全球分布的国家从48个扩展至83个,分布区域扩大了约7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和市场对植物油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影响,世界油籽产量增长迅猛,而大豆作为最重要的油籽作物,产量也呈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而且,大豆生产的区域结构也在发生变化,表现出从北美洲转向南美洲转移的趋势。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作为世界上大豆的主产国,在大豆的国际供给中占有重要的角色。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己成为国际大宗农产品贸易中最活跃的商品之一。① 1 世界大豆供给 1.1 生产总能力 大豆是世界上重要的植物油和植物蛋白来源,国际大豆的生产和贸易正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大豆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世界大豆生产的总体格局是:播种面积稳步增加、单产水平趋于平稳、总产量显著提高。 (1)播种面积稳步增加。由于大豆单产增加非常缓慢,大豆产量的增加有赖于大豆播种面积的不断增加。从过去的面积变化来看,将近50年来,平均每年大豆面积增加为110万公顷。1996年以前,大豆面积的增加比较缓慢,自1996年,中国大量进口大豆开始到2008年间,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三个国家大豆播种面积平均每年增加233万公顷。在这12年中,只有2007年由于美国大幅扩大玉米种植而导致大豆面积下滑,其余年份大豆播种面积都保持了上涨的势态,其中7个年份上涨水平超过了280万公顷。② 目前,全球大豆播种面积己经达到一亿公顷。三个主要的生产大国,美国、巴西、阿根廷的播种面积接近为7250万公顷,占世界总播面积的72%。从面积增加的情况来看,国际市场上大豆的生产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而且也能保证市场不断增加的需求。 (2)单产趋于平稳。世界大豆平均单产一直呈波浪式发展趋势。1961年世界大豆平均单产只1128.7公斤/公顷,到2001年增加到2302.9公斤/公顷,达到历 ①Paul W.Gallagher. Soybean productity-Inereasing and Quality-Change Technology for the Soybean ComPlex: Market and Welfare Effects[J]. American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1998(1):165-174. ②张清.中国和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国际贸易依存度比较[J].世界农业,2006 (12):22-24.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完整版本

完整的采购成本分析计算公式 成本分析是成本管理的前提,成本分析又可以分成3个层次: 1,价格/成本分析; 2,采购成本分析; 3,采购总成本分析。 其中价格/成本分析指分析产品价格中的成本(价格=成本+利润),包括a,制造成本;b,财务费用,c,管理费用,d,销售费用。 采购成本分析是分析a,订货成本、b,物资材料成本,c,存货成本,d,缺货成本,采购总成本分析则是分析a,采购成本,b,运输成本,c,质量成本,d,设备维护成本等所有成本的总和, 所以采购总成本分析包括了采购成本分析,而采购成本分析中又包括了价格/成本分析。 在此,针对成本分析第2层次,也就是采购成本分析进行计算: 一、采购成本=订货成本+物资材料成本+存货成本+缺货成本 1、订货成本:包括采购人员的工资、采购设备场所的折旧、采购办公用品的消耗、差旅费、电话传真费等,这一部分成本是需要财务进行全年统计得到最后的结果的。 2、物资材料成本=数量*单价(价格/成本分析就是分析单价)(假设不存在折扣)。 3、存货成本:维持库存需要的费用,包括a,物资材料占用资金应计的利息b,材料的保管费用,而保管费用指仓库的设备场所折旧费、仓库人员的工资、物资材料存货时变质报废的损失、材料的保险费用等总和,物资材料占用的资金利息是单次可以计算的,而保管费用则是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4、缺货成本;因为缺货而支付的费用,包括停工待料费用、加班费用、场所设备的折旧费用,因为延误向顾客交货而支付的罚金等总和,这一块也是要靠财务全年统计的数据。 二、采购成本的计算: 假设:年订货总成本为Ka,年保管费用为Kb,年停工加班费用Kc,年销售(因延误交付而支付的)损失为Kd,年采购总额Ke,年销售额Kf,年产值 Kg,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月利率Ki,订货天数X,存货天数Y,缺货天数Z,该批材料数量A,单价B。 1、订货成本F(1)的计算 a 年订货总成本为Ka b 每1元的产品的年订货成本=Ka/Ke c 每件产品的年订货成本=B* Ka/Ke d 每件产品的天订货成本= B* Ka/Ke/365 e 每批产品的天订货成本=A* B* Ka/Ke/365 f 实际订货天数下的每批产品的订货成本F(1)=X* A* B* Ka/Ke/365 2、物资材料成本的计算 a 材料成本F(2)=A*B 3、存货成本F(3)的计算 a 年保管费用为Kb b 年均存货总额(年初存货与年末存货的1/2)Kh c 每1元的材料的年保管费用=Kb/ Kh d 每件材料的年保管费用=B* Kb/ Kh e 每件材料的天保管费用=B* Kb/ Kh/365 f 每批材料的天保管费用=A* B* Kb/ Kh/365

进口商品成本

一、进口货物成本的计算公式 FOB进口货物成本=FOB进口合同价+运费+保险费+进口国内费用+进口税费 CFR进口货物成本=CFR进口合同价+保险费+进口国内总费用+进口税费 CIF 进口货物成本=CIF进口合同价+进口国内总费用+进口税费 二、进口合同价格 进口合同价格在进口合同成立之前是一种估价,是买卖双方通过磋商可以取得一致意见的合同价格,有时也是进口方争取以此为基础交易的价格。在合同成立后,就是合同写明的商品价格。 三、进口国内总费用 进口国内费用包括的内容有: 1 卸货费、驳船费、码头建设费、码头仓租费等费用; 2 进口商品的检验费和其他公证费用; 3 银行费用,如开证费及其他手续费; 4 报关提货费; 5 国内运费、仓租费; 6从开证付款至收回货款之间所发生的利息支出; 7 其他费用。 其核算与出口国内费用核算相同。在FOB条件下进口运输和保险由进口方办理,并支付运费和保费,其计算方法与出口中运输和保险费的核算方法相同。但进*纳进口关税和海关代征的商品流转税,如增值税、消费税等。 四、货物进口关税的计算 海关在征收关税的工作中,要做到依率计征,除了要对进出口货物进行税则归类,确定应按哪个税号的适用税率征税外,还要正确审定计征关税的计税价格,计税价格即海关完税价格,是海关计征关税的依据。 1.进口货物完税价格。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由海关以进口货物的成交价格为基础审核确定。一般包括货价、货物运抵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境内输入地点起卸前的运费和保费。通常以CIF价为基础。若货物在交易的过程中,卖方付给我方正常的折扣,则应在成交价格中扣除。进口货物采用CFR价格术语成交,应加保险费组成完税价格。其公式为: 完税价格=CFR÷(1 –保险费率) 进口货物采用FOB价格术语成交,应加保险费和运费组成完税价格,其公式为: 完税价格=(FOB价+ 运费)÷(1 –保险费率) 2.进口货物应纳关税计算。完税价格确定后,查出适用的税率就可以直接进行计算了。其公式为: 应纳关税额=应纳税进口货物数量x 完税后价格x 适用关税税率。 五、应纳消费税的计算 从国外进口应税消费品,海关要征收消费税。消费税的计算执行从量税和从价税两种计算方法。 1 从价定率消费税征收。我国消费税采用价内税,即计税价格组成中包括消费税税额。因此, 单位货物应纳消费税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 适用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 关税+ 消费税 其中,关税完税价格即上述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故公式可整理为: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x(1+适用关税税率)]÷(1-适用的消费税 税率) 2 实行从量定额征收应税消费税,以海关核定的应税消费进口数量为计税依据,计算公式为: 应纳消费税额=应纳税进口数量x 适用定额税率 六、应纳增值税计算 增殖税属于价外税,其大小由组成应纳增值税价格与适用的增值税税率计算所得,即: 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 适用税率x 应税进口数量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 关税+ 消费税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

美国大豆生产现状分析(社会) 一、美国大豆的技术投入 ①科研经费 美国农业部当代农业研究系统的报告显示,2000财政年度,全国农业研究系统中的大豆研究项目数为809项,仅次于玉米和小麦列第三位。美国全国用于大豆研究的科研经费达到8700万美元,占全国农业科研经费的2.53%,其项目经费在主要大田作物中列第三位。2002 年财政年度,大豆研究从农业部农业研究局那里得到的研究经费达 3130 万美元,列农产品科研投入经费的第四位。研究经费主要来自公共和私人企业两大系统,其数额比大致为46:54。大豆研究经费80%来自农业部、州政府,20%来自其他非政府渠道。 ②精准种植技术 美国近年来还推广了精准种植技术,15%的农民使用了装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农业机械,通过对土壤养分等因素的分析,找出产量低的原因,并据此制定大豆生产计划,提高大豆生产水平。 ③农技推广 美国各大豆生产州均设有试验推广站,从事大豆与其它作物栽培管理方面的研究工作,科技推广工作人员包括生理、病理、昆虫、土肥、机械化、水利灌溉、杂草、加工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他们主要把新产品和技术推广至农户,并设计田间试验, 有目的地解决生产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 ④转基因大豆 大约从1930年开始,美国依靠传统育种技术培育了新的大豆品种。20世纪90年代中期引入生物技术大豆种植,并有了抗草甘膦(GR )大豆品种,自此以后,美国大豆产量逐年递增。据统计,2000年,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高达4420万顷,而美国就占了其中的68%。2008年,美国92%的大豆农田种植生物技术品种全部为抗除草剂品种。2009年开始,更多大大豆品种将会有不同的抗“农达”“基因”,被称为“抗农达高单产”或具有抗草铵膦“基因”的大豆。未来几年,具有抗麦草畏和抗2,4-D 除草剂的其他品种在也将会陆续得到审批后上市。CAST 报告称,美国7570万英亩大豆农田中92%以上种植的是由农业生物技术培育出来的大豆品种。 二、资金投入 ①政府财政补贴 美国大豆产业的良好发展得益于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更与美国的巨额补贴支撑密不可分。1995—2009美国大豆补贴共计228亿美元,目前美国为大豆生产者提供的补贴方式以贷款差额补贴、作物保险补贴和直接支付为主,这3种补贴分别占1995—2009年大豆补贴总额的8.55%、29.99%和18.12%,油籽补贴、农场交易补贴和仓储仓库补贴等也占有一定比例,对大豆的其它补贴形式还包括商品认证计划和贷款归还等。 另外,据美国环境工作组2008 年报告,美国从1995 至2006 年用于大豆贷款价差补贴的支持为88 亿美元。2002至2004 年,大豆产业得到了21 亿美元的营销贷款收益,直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2002年农业法》确定,大豆的直接补贴率是0. 44美元/蒲式耳。市场营销贷款补贴项目的额度相对较小,每年补贴额度在3亿美元左右。 美国的豆农每生产一吨大豆,政府便通过相关农业补贴法案给予豆农们37 美元的补贴,全表年份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总计补贴额1.4 1.6 1.4 6.327.132.3469.514.914.510.812.311.820.517.3227.8单位:亿美元1995—2009年美国大豆补贴额

人力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人力成本分析计算公式大全 HR—定不要错过啦! 员工流失率就是辞职员工占总员工数的比例。 员工流失率的计算公式主要有两种:公式一流失的员工人数/年度内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度内 的平均员工人数=年初员工人数+年末员工人数/2)5 公式二流失的员工人数/(1月份员工人数+ 2月份员工人数+……+ 12月份员工人数)/1 公式一是比较容易操作并常用的计算公式,流失人数是一个考核周期内流失人数的总计,分母 中平均人数是两个时点指标的平均数,只代表了年初与年末的情况,采用这个公式计算流失率,结果容易失真,而公式二则可避免这一问题。 ①招聘成本 招聘成本主要包括招募人员的直接劳务费用、直接业务费用,如招聘洽谈会议费、差旅费、代 理费、广告费、宣传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还有间接费用,包括行政管理费、临时场地及设 备使用费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招募成本=直接劳务费+直接业务费+间接管理费+预付费用 ②②选拔成本/ 选拔成本包括各个环节如初试、面试、心理测试、评论、体检等过程发生的一切与决定录用或 不录用有关的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选拔面谈的时间费用=(每人面谈前的准备时间+每人面谈所需时间)X选拔者工资率X候选人数汇总申请资料费用=(印发每份申请表资料费+每人资料汇总费)X候选人数 考试费用=(平均每人的材料费+平均每人的评分成本)X参加考试人数X考试次数

测试评审费用=测试所需时间X(人事部门人员的工资率+ 各部门代表的工资率)>次数 (本企业)体检费=[(检查所需时间X检查者工资率)+检查所需器材、药剂费]>检查人数 ③录用成本 录用成本包括录取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和旅途补助费等由录用引起的有关费用。这些费用一般都是直接费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录用成本=录用手续费+调动补偿费+搬迁费+旅途补助费 ④安置成本 安置成本是企业将被录取的员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门为安置 人员损失的时间费用;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安置成本=各种安置行政管理费用+必要装备费+安置人员时间损失成本 (2)培训和学习成本 ①上岗前教育成本 上岗前教育成本包括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工资、教育与受教育者离岗的人工损失费用、教育管理 费、资料费用和教育设备折旧费用等。计算公式如下: 上岗前教育成本=(负责指导工作者平均工资率X培训引起的生产率降低率+新职工的工资率X 职工人数)>受训天数+教育管理费+资料费用+教育设备折旧费用 ②岗位培训成本 岗位培训成本是企业为使员工达到岗位要求而对其进行培训所发生的费用,包括上岗培训成本 和岗位再培训成本。上岗培训主要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完成。其计算公式如下: 岗位培训直接成本=龙指导小组时工资对旨导小时I >每月指导次数I+刀(被指导者小时工资K X 指导小时K X月被指导次数K)

运用政府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我国政府宏观经济管理的政策进行分析撰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调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7.98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

上年同期增长19.8%。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分行业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 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信贷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

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

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 析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中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的生产与消费现状以及对外贸易地理进口方向;测算出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主产国的大豆产业的市场占有率、RCA指数、TC指数,对我国大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评估和实证分析,得出了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一直很弱或者说是根本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结论。然后详细分析了影响和制约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因素,例如政策性因素、生产技术因素、贸易环境因素等等。最后提出培育高产优质大豆品种、发展非转基因大豆、绿色大豆生产、合理控制大豆进口等提高我国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诸多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豆产业;国际竞争力;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Abstract: Firstly, this article analyses the actuality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e 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about the soybean industry in China; computes the market share, the RCA and TC index about the soybean industry in America, Brazil, Argentina etc. It draws a conclusion that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wer of Chinese soybean industry is very feebleness or we could say there is no competition power in our soybean industry at all after assessing and analyzing the competition power of ours. After that, this article analyses in detail the factors which effect and restrict the soybean industry in China, such as the policy, the technique of production, the circumstance of trade. Finall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proposals to enhance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wer of our soybean industry, for instance: cultivating the variety of soybean with high quantity and good quality; developing the non-transgenic soybean; controlling the import of soybean equitably and so on. Keywords:Soybean Industry;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Power;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我国曾是世界大豆的最大出口国和生产国,总产量曾占世界 的80%~90%以上,而现如今,中国大豆产业的辉煌已经成为历史,我国在种植面积、产量、品种等方面已经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大豆停滞不前的时候,大豆的营养价值和其他保健功 能逐步被世界各国所认识。在20世纪末短短的5年中,就召开了3次世界性的学术会议,专门研讨大豆对人体的各种保健效用及 大豆产业的发展问题[1]。在2005年5月11日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大豆食品发展论坛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术大会大豆食品分会成 立大会”上,有关专家表示,科学的进步和科技先进推动“大豆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