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3一次函数(1).docx
- 格式:docx
- 大小:57.59 KB
- 文档页数:3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53一次函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53页,主题为一次函数。
具体内容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
重点讲解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的解析式、图像特点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能熟练写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 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特点,能通过图像分析一次函数的增减性。
3. 能够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的绘制及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一次函数案例,引起学生对一次函数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新知讲解:(1)一次函数的定义:讲解一次函数y=kx+b(k≠0,k、b为常数)的解析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
(2)一次函数的性质:讲解一次函数的增减性,引导学生通过图像分析一次函数的性质。
(3)一次函数的图像:介绍一次函数的图像特点,示范如何绘制一次函数的图像。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强调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当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一次函数的定义2. 一次函数的性质3. 一次函数的图像4. 例题解析5. 随堂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求下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已知点A(2,3)在一次函数y=kx+b的图像上,且该函数过原点,求k、b的值。
(2)已知一次函数y=2x1,求该函数图像与x轴、y轴的交点。
2. 答案:(1)k=1.5,b=0(2)与x轴的交点为(0.5,0),与y轴的交点为(0,1)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应用,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知识。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优质课件53一次函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第三节内容,重点学习一次函数定义、图像、性质及其应用。
具体涉及教材第五章节“一次函数图像”、“一次函数性质”以及“一次函数应用”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能够:1. 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定义及性质;2. 能够准确绘制一次函数图像;3. 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一次函数图像绘制及性质理解。
教学重点:一次函数定义掌握及其在实际问题中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铅笔、橡皮、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辆汽车以恒定速度行驶情景,引导学生思考速度和时间关系,引出一次函数概念。
2. 例题讲解讲解一次函数定义,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给定条件求解一次函数表达式。
如:已知汽车行驶速度和时间,求行驶路程。
3. 随堂练习(1)已知某物体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和时间,求路程;(2)已知两个点坐标,求过这两个点一次函数表达式。
4. 课堂互动六、板书设计1. 一次函数定义2. 一次函数图像绘制方法3. 一次函数性质4.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已知一次函数表达式,求其图像上某一点坐标;(2)已知两个点坐标,求过这两个点一次函数表达式;(3)已知一次函数图像上两点,求该函数斜率和截距。
2. 答案(1)点(x,y)坐标为(x,f(x));(2)y=kx+b,其中k为斜率,b为截距;(3)斜率k=(y2y1)/(x2x1),截距b=ykx。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一次函数定义、图像、性质掌握程度,以及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能力。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探索一次函数与其他函数(如二次函数、指数函数等)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特别关注一次函数图像绘制及性质理解,这是本节课难点。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5.3《一次函数》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一次函数》是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函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一次函数是函数的一种基本形式,它的一般形式为y=kx+b(k≠0,k、b是常数),k称为斜率,表示函数图象的倾斜程度,b称为截距,表示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
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学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函数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
但是,对于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图像,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图形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还比较困惑,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引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
2.学会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和绘制方法。
3.利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例子。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共同学习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3.练习题和实际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函数的概念,然后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一次函数?”,让学生思考和探索一次函数的定义。
2.呈现(1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次函数的图像和实际应用例子,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一次函数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总结一次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利用一次函数进行解决。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应用。
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53一次函数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浙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五三章,详细内容为一次函数。
主要包括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以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能准确判断一个函数是否为一次函数。
2. 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了解其图像特点,能根据给定的一次函数求解其图像。
3. 学会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难点: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直尺、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直尺、圆规、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实际情景,如气温与时间的线性关系,引出一次函数的概念。
2. 例题讲解(1)给出一次函数f(x) = 2x + 1,讲解其定义、性质、图像。
(2)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根据给定的一次函数求解其图像。
3. 随堂练习(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其函数表达式。
4. 知识巩固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5. 实际应用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一次函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物品的价格、计算速度与时间的关系等。
六、板书设计1. 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
2. 例题及解答。
3. 随堂练习及答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求其函数表达式。
2. 答案:(1)是,否。
(2)y = 2x + 1。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能否运用一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 拓展延伸:(1)研究一次函数与其他类型函数的关系。
(2)探讨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经济、物理等领域。
重点和难点解析1. 一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2. 一次函数图像的特点及绘制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4. 作业设计及答案解析一、一次函数的定义及性质一次函数的定义:形如y = kx + b(其中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称为一次函数。
5.3一次函数(1)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A .y=3(x-1)+1B .x x y 1+= C.y=1 D.()2223x x y -+= 2.如果关于x 的函数()221m x m y --=是正比例函数,那么m 的值为( )A .–1 B. –1或1 C.1 D. –2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y ,一个底角为x ,则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A.x y -=90B. x y 2180-=C.x y 290-=D. x y -=1804.在一次函数()x x y +--=221中,一次项系数k 和常数项b 的值分别是( ) A.2,21-=-=b k B. 2,21=-=b k C. 1,21-==b k D. 1,21==b k 5.购某种三年期国债x (元),到期后可得本利和y (元).已知 kx y =,则这种国债的年利率为( )A. k B3k C.1-k D. 31-k 二.填空题6.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1-=x 时,6-=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7.已知y 与1-x 成正比例, 且当2=x 时,1-=y ,则当21=y 时,x= 8.已知y 与2+x 成正比例, 且当1=x 时,6-=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9.已知1-y 与x 成正比例, 且当23-=x 时,4=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10.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x,则三角形的周长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其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11. 已知y-3与x 成正比例,有x=2时,y =7。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计算x =4时,y 的值。
(3)计算y =4时,x 的值。
12. 长方形的周长为30㎝。(1)写出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宽为5㎝时, 长是多少?13.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限制单位用水,每月只给某单位计划内用水3000吨,计划内用水每吨收费0.5元,超计划部分每吨按0.8元收费。
5.3一次函数(1)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x 的函数中,是一次函数的是( )
A .y=3(x-1)+1
B .x x y 1+= C.y=1 D.()2223x x y -+=
2.如果关于x 的函数()221m x m y --=是正比例函数,那么m 的值为( )
A .–1 B. –1或1 C.1 D. –2
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y ο,一个底角为x ο,则y 与x 的函数解析式为( )
A.x y -=90
B. x y 2180-=
C.x y 290-=
D. x y -=180
4.在一次函数()x x y +--=221
中,一次项系数k 和常数项b 的值分别是( ) A.2,21
-=-=b k B. 2,21
=-=b k C. 1,21
-==b k D. 1,21
==b k
5.购某种三年期国债x (元),到期后可得本利和y (元).已知 kx y =,则这种国债的年利率为(
) A. k B 3k
C.1-k
D. 31
-k
二.填空题
6.已知y 与x 成正比例,且当1-=x 时,6-=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7.已知y 与1-x 成正比例, 且当2=x 时,1-=y ,则当21
=y 时,x=
8.已知y 与2+x 成正比例, 且当1=x 时,6-=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9.已知1-y 与x 成正比例, 且当23
-=x 时,4=y ,则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为
10. 已知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3,5,x,则三角形的周长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其中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三.解答题
11. 已知y-3与x 成正比例,有x=2时,y =7。
(1)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计算x =4时,y 的值。
(3)计算y =4时,x 的值。
12. 长方形的周长为30㎝。
(1)写出长y(㎝)与宽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当宽为5㎝时, 长是多少?
13. 某市自来水公司为限制单位用水,每月只给某单位计划内用水3000吨,计划内用水每吨收费0.5元,
超计划部分每吨按0.8元收费。
(1)写出该单位水费y (元)与每月用水量x (吨)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①用水量小于等于3000吨
时, ;②用水量大于3000吨时, 。
(2)某月该单位用水3200吨,水费是 元;若用水2800吨,水费 元。
(3)若某月该单位缴纳水费1540元,则该单位用水多少吨?
14某市政府为了增强城镇居民抵御大病风险的能力,积极完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纳入医疗保险的居
设享受医保的某居民一年的大病住院医疗费用为x 元,按上述标准报销的金额为y 元.
(1)直接写出x ≤50000时,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2)若某居民大病住院医疗费用按标准报销了20000元,问他住院医疗费用是多少元?
【5.3(1)】
1. A
2. A
3. B
4. D
5. D
6. x y 6=
7.
2
1 8. 42--=x y
9. 12+-=x y 10. ;8+=x y 2<x <8 11.()()()2
13,112;321+=x y 12. 解:(1)y=15-x; (2)10㎝ 13.(1)9008.0;5.0-==x y x y
(2)1660,1400 (3)3050
初中数学试卷
鼎尚图文**整理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