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水污染及其成因
- 格式:ppt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59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教学目标:1.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形成原因。
2.理解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天然水的自净作用”和“水体污染物”是重点2、作用的机理(或作用的过程)是难点,因为作用的机理非常复杂,可以举一两个例子,不必追究细节。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探究讨论法等教学过程:看漫画思考:(1)从图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联想到什么?(2)这种现象和问题哪里最突出?我们生活在农村,这种问题农村有吗?(3)除此之外,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思考天然水的自净过程。
学生讨论思考:①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②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③“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阅读图2.2思考:流动性强的河流为什么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归纳水污染的概念水污染:【例1】下列关于不同水体自净能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湖泊的自净能力比河流强B.污染物进入河流后扩散快,流动的河水溶解氧多,污染物繁殖快C.湖泊水流动性小,水中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的速度快D.地下水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和河流的自净能力都差【思路点拨】解答此题要理解水体自净能力的概念及影响水体自净能力的因素。
【解析】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是不同的。
一般来说,流动性强的水体,溶解氧多,污染物被氧化的速度快,自净能力强。
【答案】 D二、水体污染现象利用教材的案例1、案例2、案例3 把学生分成三组,每组分析一个案例。
要求:找出每个案例中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污染的过程及其危害。
水污染的成因与防治技巧水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由于工业、农业和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水源受到了各种污染物质的威胁,导致严重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因此,我们有责任采取措施来防治水污染。
下面将详细介绍水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技巧。
一、水污染的成因1. 工业排放:工业活动产生大量废水,其中含有重金属、有机物及其他有害物质。
2. 农业活动:农业中使用的农药、化肥及畜禽养殖废弃物等进入水源,造成水污染。
3. 垃圾处理:未经妥善处理的垃圾进入水体,会释放出有害物质,使水源受到污染。
4. 非法倾倒:非法倾倒工业废水和生活垃圾直接排放到水源,造成水污染。
5. 生活污水:居民生活中的废水、漏油等也是水污染的一大原因。
二、防治水污染的技巧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工业和农业活动,以减少排放的污染物质。
2. 加强管理和监测:建立水质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污染物浓度,并对超标的企业进行处罚。
3. 制定环境税收政策:对污水排放超标的企业进行增税,鼓励他们进行净化处理。
4. 促进环保技术研发:投资研发环保技术,例如废水处理技术、节水技术等,为企业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5. 提倡绿色农业:促进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农业污染。
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和重视,推广环保理念,鼓励人们积极参与防治水污染。
7. 进行深度治理:加大对水污染源的整治力度,清除非法排污点和垃圾倾倒点,恢复水源的生态系统。
8. 加强国际合作: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水污染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和技术,并通过跨国行动解决边界水体污染。
在实施防治水污染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作用。
政府应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力度,企业应积极采取净化处理措施,公众应理性使用水资源并参与环保行动。
总之,水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我们必须采取行动来防治水污染。
通过加强管理和监测、促进环保技术研发、提倡绿色农业等手段,我们可以共同努力净化水源,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1水污染及其成因:什么造成水污染魏桥中学2015级高二地理选修6导学案NO. 编制人:赵迪备课组长签字:商娜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学习目标】1. 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形成原因。
2. 理解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 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水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2.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课堂活动一:1. 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1)分类:物理净化、、生物净化。
(2)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地下水。
(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能以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3.水污染检测活动一:1.少量的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为什么不会造成水污染?2.既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水污染?3. 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课堂活动二:1.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2)危害①________迅速繁殖,出现“水花(水华) ”或赤潮;②藻类残体分解消耗大量________,导致鱼类死亡。
③湖泊水深变浅并演化为______。
2.海洋石油污染(1) (2)对生物的危害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_____和______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______作用,沉降到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③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________,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检测活动二:1.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2.影响赤潮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综合三种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②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③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④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
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已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水污染的主要成因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包括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等,如果排放不当就会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质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这些有机物和化学物质会随着雨水流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数量增加和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如果生活污水处理不当,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4. 河道生态破坏河道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如乱倾倒垃圾、乱排污水等,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5. 地下水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废物的随意排放,可能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损害。
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和个人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2.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为防治水污染贡献力量。
3. 加强工业排污治理企业应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控,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做好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
5. 加强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环境,控制开发建设,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水源的纯净和可持续利用。
6.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城市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7. 推动河道生态修复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确保水体健康。
8. 强化监管和督查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和监管,推动建立健全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问题。
水污染的成因及分类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污染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水污染是指各种无法使用或使用需要进行大量处理才能使用的水。
本文将探讨水污染的成因及分类。
一、水污染的成因1. 工业污染工业生产是水污染的主要成因之一。
现代工业生产涉及到很多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可能会以各种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其中不乏有毒有害物质。
例如,某些化学厂的废水中可能含有有害金属离子,如铜、镉、汞等,特别是电子工业、制药工业和化工工业更是重要的污染源头。
2. 农业污染农业生产也是水污染主要成因之一。
由于现代农业生产对化学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的需求,在生产过程中会大量使用各类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随着农业废水流入地下水中,对生态系统造成污染。
此外,农地、畜牧场等场所未经合理处理的粪便、尿液等也是导致水污染的重要因素。
3. 城市污染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也均导致水污染问题。
城市工业的大规模兴起和快速发展,不仅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水体中大量废弃化学物质的排放,而且城市化的进程也引起了集中式生活垃圾处理的问题,城市垃圾、污水汇集在一起会对水体造成严重污染。
4. 自然污染虽然人类活动是主要的污染源,但是自然因素也是水污染的成因之一。
例如火山喷发、地震灾害、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都会引起水污染问题。
此外,土地利用、地表覆盖变化和气候变化等也会对水污染产生影响。
二、水污染的种类按来源划分:1. 工业废水:坑内水、冷却水、除尘洗涤废水、闲置洗涤废水等。
2. 农业废水: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包括肥水、农药残留、畜禽粪便等。
3. 市政污水:城市内人们生活、生产和运输产生的污水。
按成分和对生态环境破坏程度划分:1. 有机污染物:包括石油和化学品类污染物,是对水质影响最大的因素。
2. 无机污染物:包括金属类、无机酸类等,导致水体呈现酸性化等。
3. 农业污染:水体中的农药、化肥等农业废弃物。
4. 放射性污染:包括人类利用的核能源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和遗留在自然界中的核辐射。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解析:因从图中可看出用户回用水不可能是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和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而清洁的冷却水可以再利用。
答案:C2.污水再生回用(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B.只适用于城市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D.属于节流措施解析:由于城市水资源短缺,所以可用图示的系统解决,而这个系统属于水源再用的开源方式。
答案:A石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抑制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据此完成3~4题。
3.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人类生活污染B.陆地上工业生产排污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泄露D.港口建设解析:产生海洋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油的泄漏,生活生产排放的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
答案:C4.有关海洋沙漠化效应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气候变得炎热干燥,干旱面积扩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使热带水温降低解析:题目中的影响范围没有说明一定是在热带地区,而且从题中可得出是影响热交换,便气温变化加大,不是降温。
答案:D5.海洋污染物的绝大部分来自( )A.海洋石油 B.海底火山喷发C.陆上生产过程 D.海上生产过程解析: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其主要来源。
答案:C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第6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水污染的成因及预防措施水污染是指水体中含有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或生物的现象。
水是人类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基本需求,也是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和自然因素的干扰,导致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我们需要了解水污染的主要成因以及预防措施。
一、主要成因:1. 工业废水和农业排放:- 工业板块、化学厂和制药厂等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排放,含有重金属、化学物质等有毒物质;- 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会导致水体中的养分过剩,引发水华等问题。
2. 城市污水和生活用水:- 城市污水处理厂没有进行彻底的处理,会导致废水中的有机物、细菌等进入水体;- 个人家庭的生活排放,包括洗涤剂、洗衣液、洗手液等,含有铝、磷酸盐等有害物质。
3. 土地污染和环境破坏:- 工业废料、农药残渣等渗入土壤,然后被水体吸收,造成水源的污染;- 河流、湖泊两岸的过度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破坏了湿地和栖息地,影响水体的自净能力。
二、预防措施:1. 加强环保法规和监管:- 政府应建立更严格的环境法规,并加大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 加强监管体系,确保各企业和个人按照规定进行废水处理。
2. 推动可持续发展:- 减少对污染物的需求,鼓励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产品,减少工业和农业废水排放;-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降低农业活动对水体的污染。
3. 加强废水处理和净化技术:- 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城市污水、工业废水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研究和开发生物技术和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废水处理效率。
4.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水污染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 鼓励公众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采取合理的生活方式,减少对水污染的负面影响。
5. 强化国际合作:- 水污染问题是全球性的,国际合作是解决水污染的关键;- 各国应加强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方法和技术,共同推进环保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