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水污染及其成因
- 格式:doc
- 大小:97.00 KB
- 文档页数:4
造成水污染的原因详解1 水污染的成因分析1. 1城市化造成的水污染在城市地区,大部分土地被屋顶、道路、停车场所覆盖,地面渗透性很差。
雨水落到地面上通常被土壤吸收,有些被植物吸收,有些渗入地下,有些则流入地表水中。
所以城市化建设改变了下垫面的性质。
下雨时,雨水遇到渗透性很差的地面,迫使它四处横流,在雨水横流过程中带走了大量的城市污染物。
通常这些雨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通过城市的排水管道排放到当地的河流中。
这样就有许多负效应产生。
首先,它污染了接收雨水的河流、溪流或湖泊。
有研究发现,城市径流中含有高浓度的铜、铅和锌,足以杀死许多种鱼和无脊椎水生动物,暴雨也是有毒金属、氯化有机化合物和悬浮固体的主要载体;其次,城市径流往往突涌而至,不像土壤和植物的缓慢滤流,水的力量会冲刷溪流河床,破坏水生环境;再次,因为所有的暴雨水都以这种高速率被导入当地河流,旱季就没有存水慢慢渗入溪流和河流中,可能会造成溪流完全干枯和河流水面大幅度下降,这对水生环境也有破坏作用。
同时,在一些城市降雨可能会造成另外一个头痛的问题———混合污水溢流。
由于混合下水道可以同时充当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水通道。
所以在1/ 9雨季,它同时排放污水和雨水,有时排放到污水处理厂的水量太多,远远超出其处理能力。
多余的水(混合污水溢流物)未经任何处理或仅进行一级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水域里,造成水质污染。
1. 2工业化造成的水污染工业污染物有许多种,每个工业部门都产生自己独特的组合污染物。
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一样,也含有悬浮固体、各类有机物、重金属。
如果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水中,它们会污染河流与湖泊,耗尽水中的氧,威胁人类的健康。
随着采矿和工业活动的增加,重金属的生产和使有了很大的增加,导致了湖泊与河流产生严重重金属污染。
同时采矿业酸性废水的排放,也会产生污染。
1. 3集约农业化造成的水污现代农业以高技术投入为特征,机械耕作、化肥和微灌、滴灌、喷灌等)、田间农艺技术措施(有桔杆或地膜覆盖、保肥保埔、施用抗旱肥、喷洒保水剂)、选用耐旱品种、增大旱作比例和田间节水管理措施,大力推广综合节水型农业。
2.1水污染及其成因:什么造成水污染魏桥中学2015级高二地理选修6导学案NO. 编制人:赵迪备课组长签字:商娜包科领导签字:时间:班级小组姓名:评价:第二章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课标要求】1.根据有关资料,说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以某些环境污染事件为例,说明其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学习目标】1. 掌握水污染的污染源、污染物及其形成原因。
2. 理解水污染现象的污染过程及其危害。
3. 以天然水净化为例,理解环境自净能力和环境容量对环境污染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 水污染的成因及危害。
2. 天然水的自净作用。
课堂活动一:1. 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能力。
2.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1)分类:物理净化、、生物净化。
(2)水体自净能力比较:河流水地下水。
(3)意义:掌握不同水体的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就能以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3.水污染检测活动一:1.少量的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为什么不会造成水污染?2.既然水体具有自净能力,那为什么还会出现水污染?3. 为什么河流的自净能力比湖泊强?课堂活动二:1. 水体富营养化(1)污染物:(2)危害①________迅速繁殖,出现“水花(水华) ”或赤潮;②藻类残体分解消耗大量________,导致鱼类死亡。
③湖泊水深变浅并演化为______。
2.海洋石油污染(1) (2)对生物的危害①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_____和______性能,或因堵塞呼吸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②油膜、油块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______作用,沉降到海底的石油影响海洋底栖动物。
③石油氧化分解,大量消耗水中的________,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检测活动二:1.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物质是从哪里来的?2.影响赤潮形成的因素有哪些?2. 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综合三种水污染类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四点:①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②制定法律法规,加强水资源的保护;③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④建设污水处理厂,使污水达标排放。
我国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所以水污染的主要成因及防治对策已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
一、水污染的主要成因1. 工业废水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包括有机废水、重金属废水等,如果排放不当就会直接排放到河流和湖泊中,导致水质污染。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粪便,这些有机物和化学物质会随着雨水流入水体,对水质造成污染。
3. 生活污水排放城市化进程中人口数量增加和城市建设规模扩大,导致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如果生活污水处理不当,会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4. 河道生态破坏河道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如乱倾倒垃圾、乱排污水等,导致水体受到污染。
5. 地下水污染工业、农业和生活废物的随意排放,可能导致地下水受到污染,对地下水资源造成损害。
1. 完善法律法规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水污染的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推动企业和个人依法履行环境保护责任。
2. 提高环保意识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让每个人都能够为防治水污染贡献力量。
3. 加强工业排污治理企业应加强工业废水的处理和排放管控,采用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减少对水体的污染。
4.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工作,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降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做好畜禽粪便的处理和利用。
5. 加强水源保护保护水源地环境,控制开发建设,加强对地下水的保护和管理,确保水源的纯净和可持续利用。
6. 完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加大对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确保城市污水不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7. 推动河道生态修复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河道的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确保水体健康。
8. 强化监管和督查加强对水污染的监测和监管,推动建立健全的水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监督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水污染问题。
第二章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一)教材第16页图2.2图表分析:本图为河道剖面图,说明河流自净作用发生的位置以及净化的机理。
位置不同,净化的机理不同。
如下表所示:位置净化物质过程和作用上层藻类及其他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补充水中氧气,除去过多二氧化碳中层河水发生物理作用(混合、稀释、挥发、扩散、沉淀等);发生化学反应,使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浓度降低底部河床底泥和微生物河床底泥吸附部分污染物;微生物通过生化过程将污染物吸收、转化(三)教材第18页案例案例分析:太湖水体富营养化的现状、原因及防治措施位置长江三角洲南缘,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富营养化形成机理生产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氮、磷等营养物质增多富营养化的危害水生物种减少,群落组成变简单,水生高等植物面积大减;水质变坏,水厂关闭富营养化的成因农业集约化程度高,化肥、农药使用量高,畜禽水产养殖业发达工业生产中传统的化工、造纸、纺织、医药、食品、制革行业对水资源消耗量大,污染严重城市化水平提高,中小城市数量增加,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未能跟上防治措施①采取太湖“零点”行动,实现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②积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系统③科学合理施肥,控制湖区畜禽水产养殖规模④限制含磷洗涤剂的销售和使用⑤开展大范围的清淤,并通过引水来改善太湖水质2.导致太湖出现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主要来自太湖流域的工业废水、农业污水和城市污水。
3.太湖富营养化会使其水体生态系统恶化,水生物种减少,群落组成日益简单,并影响周边人民生活用水的质量。
(四)教材第19页案例案例分析:本案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标明了石油泄漏事件发生的地点、扩展的范围,分析了事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和清理污染工作的难度。
石油比水轻,入海后会浮在水面上,扩展成油膜,光亮的油膜由厚变薄,逐渐扩展,每升石油的扩展面积可达100~10 000平方米,随后分裂为片状、带状油膜,随风迁移。
石油氧化后的残渣形成的沥青块,可以在海面上长期漂浮。
地理·选修6(人教版)环境污染与防治第一节水污染及其成因水的社会循环是指在水的自然循环当中,人类不断利用其中的地下径流或地表径流满足生活与生产之需而产生的人为水循环。
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中来源于用户的潜在回用水源包括( )A.降水、地下水、地表水B.供水厂提供的自来水C.可循环使用的清洁冷却水D.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解析:因从图中可看出用户回用水不可能是降水、地下水、地表水和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而清洁的冷却水可以再利用。
答案:C2.污水再生回用( )A.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B.只适用于城市C.虽无经济效益但有环境效益D.属于节流措施解析:由于城市水资源短缺,所以可用图示的系统解决,而这个系统属于水源再用的开源方式。
答案:A石油排入海洋形成的油膜浮在海面上,抑制海水的蒸发,使海上空气变得干燥,同时又抑制了海面潜热的转移,导致海水温度的日变化,年变化加大,使海洋调节气温的作用减弱,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
据此完成3~4题。
3.产生海洋沙漠化效应的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 )A.人类生活污染B.陆地上工业生产排污C.近海石油的开采加工和运输泄露D.港口建设解析:产生海洋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是原油的泄漏,生活生产排放的是指生活污水或工业污水。
答案:C4.有关海洋沙漠化效应产生的危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海洋生物因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B.使沿岸地区气候变得炎热干燥,干旱面积扩大C.加剧海洋污染的程度D.使热带水温降低解析:题目中的影响范围没有说明一定是在热带地区,而且从题中可得出是影响热交换,便气温变化加大,不是降温。
答案:D5.海洋污染物的绝大部分来自( )A.海洋石油 B.海底火山喷发C.陆上生产过程 D.海上生产过程解析: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其主要来源。
答案:C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第6题。
下图示意环太湖地区六大名泉分布。
§2.1水污染及其成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主要环境的污染问题;
2.学会分析水污染事件形成的原因、过程和危害;
3.了解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
【自主学习】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
1.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能力。
2.作用: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是并未对环境造成明显的。
3.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和过程所净化。
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5.自净作用的意义: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能力,就能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
(二)水体污染现象
1.水污染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性质,改变水中组成,造成水质、水体利用价值甚至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华、藻花;海水——赤潮)
⑴营养物:、等
⑵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自净能力,
一方面污染物易于,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3)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原因分析:
①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②藻类残体分解消耗溶解氧,使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死亡。
3.海洋水体污染——石油泄露
⑴污染物:
⑵常发区域:世界的主要港湾、主要航线附近、海上油井周围
⑶原因:。
⑷危害:石油污染海洋,会给被污染区域的带来灭顶之灾。
油污染能直接导致海鸟、
海兽的毛、皮丧失和性能,或因堵塞和感觉器官而大量死亡。
和
能粘住大量的鱼卵和幼鱼,并阻碍海藻的作用,底栖动物则还要受沉降到海底的
石油的影响。
石油在氧化分解过程中,因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也会间接地对生物造成危害。
【问题探究】
探究一: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以天然水为例)
读图2.1“天然水体净化作用的机理”,思考天然水的自净过程。
讨论思考:
①什么样的水体自净能力强?什么样的水体更易受到污染?水体的自净能力与水污染之间
有着怎样的关系?
②为什么沿海地区水污染严重的工业要布局在河流入海口附近?
③“一节5号电池能污染6吨水”,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我们为什么不主张废旧电池回收?
探究二:案例2太湖的富营养化现象,思考:
1.导致太湖出现这种富营养化现象的污染物质是什么? 2.这些污染物质是从哪里来的?
3.太湖富营养化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探究三:案例3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件,思考:1.造成此次海洋污染事件的污染物及其来源是什么?
2.试说明此次污染造成的危害。
【实战演练】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横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
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揖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
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狭窄了。
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
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
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地。
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
(2)苏州河附近的工厂向河中排入废水,污染了河水。
请列举苏州河河水中所含有害人体健
康的3种重金属元素。
(3)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清简述其主要原因。
(4)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