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教学进度表(2月22日)
- 格式:xls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1
高一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8篇范本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说出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
②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过程,说明它们的异同点。
③掌握呼吸方式的判断并会利用呼吸作用方程式计算。
2能力目标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能力。
②通过分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处理信息、合作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③通过辨析等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能够在一定的情境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判、正确结论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希望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精神。
②让学生知道理论来源于生活,而又用于生活。
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1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及原理。
2细胞呼吸原理和本质3根据呼吸作用方程式的相关计算教学过程【导入】本课导语生物体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而且能量的直接提供者ATP,ATP中的能量主要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对于生物体来说ATP中的能量都可以来源于呼吸作用,本节课主要来复习细胞呼吸。
【活动】细胞呼吸学生活动活动1问题1:生物体内有多种供能物质,各种能源物质在供能上有怎样的关系问题2:细胞呼吸是ATP的主要来源,ATP还有哪些来源呢【讲授】请两个同学写出细胞呼吸反应式,引导出细胞呼吸类型、概念和过程的复习。
PPT分别展示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完整过程,提出相应问题问题3:有氧产物CO2、H2O中的氧原子的来源追问:如果提供18O2,可以产生放射性C18O2吗问题4:有同学认为反应式中的“能量”就是“ATP中的能量”,对吗问题5:为什么不同生物的无氧呼吸产物不同呢最后,讨论辨析:1、没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吗2、有线粒体的生物就一定会发生有氧呼吸吗总结: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水;在无氧的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
【讲授】细胞呼吸讲授引导学生理解实验结果,总结细胞呼吸方式。
2022-2023学年高一生物上学期教学计划
及进度表
课程目标
本学期生物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掌握生物基础知识,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教学计划
第一周
- 课程内容: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验演示
- 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分类以及细胞器的功能
- 作业:阅读教科书相关章节,回答课后题
第二周
- 课程内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
-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验操作
- 教学目标:认识生物大分子的种类和组成,了解其功能和重要作用
- 作业:实验报告写作,总结实验过程和结果,并提出改进意见
第三周
- 课程内容:遗传与进化
-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和讨论
- 教学目标:理解遗传基因的传递规律,了解进化的基本理论和证据
- 作业:小组讨论,分享对遗传和进化的理解和观点
第四周
- 课程内容: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
-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图像展示
-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方法,研究各类生物的特征和分类规则
- 作业:调查报告,收集常见生物的分类信息并整理成报告
第五周
- 课程内容:植物生长和发育
- 授课方式:理论授课和实验观察
-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掌握植物的营养吸收和生殖方式
- 作业:观察植物的生长发育,记录并分析观察结果
教学进度表。
文科班生物教学进度安排表高一第二学期生物必修一第6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十四周)第1节细胞的增殖(第十五周)第2节细胞的分化(第十六周)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第十七周)第4节细胞的癌变高二第一学期生物必修二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周)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二周)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三周)第1节减数分裂(第四周)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第五周)第3节伴性遗传第3章基因的本质(第六周)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七周)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第八周)第3节DNA的复制(第九周)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第4章基因的表达(第十周)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第十一周)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第十二周)第3节遗传密码的破译(选学)第5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第十三周)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第十四周)第2节染色体变异(第十五周)第3节人类遗传病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第十六周)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第十七周)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第十八周)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第十九周)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高二第二学期生物必修三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第一周)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第二周)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第2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三周)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四周)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第五周)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系(第六周)第4节免疫调节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七周)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第八周)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力作用(第九周)第3节其他植物激素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十周)第1节种群的特征(第十一周)第2节种群数量的变化(第十二周)第3节群落的结构(第十四周)第4节群落的演替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十五周)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第十六周)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进度计划表——《分子与细胞》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今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查字典生物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进度计划表,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周次周课时教学内容19月1日—4日2第1章§1?从生物圈到细胞25日—11日2§2?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实验312日—18日2第2章§1?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419日—25日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实验526日—9月30日2§4?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610月3日—9日2国庆??§5?细胞中的无机盐710日—16日2单元测验817日—23日2第3章§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924日—30日2§2?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实验1031日—11月6日2§3?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期中考117日—13日2第4章§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实验1214日—20日2§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321日—27日2第5章§1?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实验1428日—12月4日2§2?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155日—11日2§3?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探究1612日—18日2§4?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实验探究1719日—25日2第6章§1?细胞的增殖实验1826日—1月1日2§2?细胞的分化192日—8日2§3?细胞的衰老和凋亡、§4?细胞的癌变209日—13日2期末考试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进度计划表,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生物学源自博物学,经历了实验生物学、分子生物学而进入了系统生物学时期。
小编准备了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希望你喜欢。
周次授课内容1 简单介绍高中生物的基本内容和学习方法2 第一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第一课时)(第二课时)3 第一章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第一课时)(第二课时)4 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第一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一课时5 第二章第二节蛋白质(第二课时),做练习6 第二章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第一,二课时),练习7 第二章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肪(第一,二课时),练习8 第二章第五节细胞中的无机物,第三章第一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9 第三章第二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一,二课时)练习10 第三章第三节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做练习11 复习中段考12 讲解中段考试题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一课时)13 第四章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第二课时),第四章第二节14 第四章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第五章第一节( 第一课时)15 第五章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二,三课时)16 第五章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一课17 第五章第三节细胞呼吸(第二课时),第五章第四光与光合作用(第一18 第五章第四节光与光合作用(第二,三课时)19 第六章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第一,二课时)20 第六章第二节细胞的分化,第六章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21 第六章第四节细胞的癌变,期末考试高一年级上学期生物教学计划进度表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
高一生物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进度表高一生物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进度表: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融水中学基层教研部门工作计划工作计划时间表:高一生物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进度表: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生物备课组工作计划吴海燕一、工作思路依据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及科组的工作计划,以提高生物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提高教师个人业务素质水平,努力做到:求真务实,保质高效,力求突破,促进全体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组员组长:吴海燕【高一生物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进度表】组员:姜永林、何维霞、胡永才、生物老师1、生物老师2三、备课组的计划1、备课组长按照教学计划,选定主讲教师后,由主讲教师准备讲课的内容2、备课组长组织教师集体备课,主讲教师简要介绍讲课内容的整体构想、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训练习题及理论依据等,然后由大家集体讨论研究,提出改进意见,完善讲授、训练内容及评价标准3、任课教师根据集体备课意见,结合本班实际,认真修改、制定教案、学案5、作好常规教育教学工作:认真总结上一届的教学情况,发扬优势,查找问题。
【高一生物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计划进度表】潜心钻研业务,进行集体备课。
组织好听课、评课活动,每次公开课都认真讨论,总结提高。
发挥集体优势,精心备课,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充分备课,备教材,也备学生精讲精练,抓准关键,突出重点,阐释难点,向45分钟要质量。
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学校组织的青年教师优质课比赛,提升青年教师的素质。
积极准备论文素材,提高我们的教学与教研能力做好“传帮带”的相关工作 4.备课活动安排:结合高一备课组人员情况,高一备课组采取中心发言人和新老结合的形式将组内分成两个小组:姜永林、胡永才、生物老师1一组,何维霞、吴海燕、生物老师 2 一组。
组内三位教师配合备课、整个组集体备课,新教师负责资料的搜集整理,老教师负责内容的筛选指导,每次一人发言,两组轮换。
备课内容必须详实,应包括:考纲解读,重点难点,难点突破,习题删减及个人的建议理解。
2022-2023年(新)高一生物教学计划进度
表
第一学期
单元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 课时1-2: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
- 课时3-4:细胞膜与细胞器
- 课时5-6:细胞分裂与遗传
单元二:生物的营养与消化
- 课时1-2:营养物质与消化系统
- 课时3-4:消化道的结构与功能
- 课时5-6:消化与吸收过程
单元三:生物体内物质的转运
- 课时1-2:血液循环与物质运输
- 课时3-4:呼吸系统与气体交换
- 课时5-6:排泄与体液平衡
第二学期
单元四:生物的协调与调节
- 课时1-2: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 课时3-4:激素调节与内分泌系统
- 课时5-6:生物节律与环境适应
单元五:生物的繁殖与发育
- 课时1-2:有性生殖与性别确定
- 课时3-4:生殖系统与生殖过程
- 课时5-6:胚胎发育与胎盘
单元六: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 课时1-2: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
- 课时3-4: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 课时5-6:生态平衡与环境保护
总结与复
- 复单元一至单元六的重点知识、概念和实验- 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 进行模拟考试和知识检测
- 总结学期研究成果并做出评价
以上是2022-2023年(新)高一生物教学计划的进度表。
请按照计划进行教学,确保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高一生物必修课教学计划进度表肯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支配和准备时,都要制定工作方案。
我们要养成做工作方案的习惯,日后做事都按这个工作方案流程来走,能让我们少走许多弯路。
接下来是关于高一生物必修课教学方案进度表的文章,盼望能关心到大家!高一生物必修课教学方案进度表1一、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为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有效进行,在开课之前老师应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确定选择的试验、每个试验要用到的相关仪器、试验材料、药品,哪些需要提前购买或预备、需要多少课时、在学校还是在家庭中完成、详细的方法步骤、同学之间何时沟通、怎么评价试验效果等。
为确保方案的可行性,这些难度较高的试验,老师提前进行预试验把握时间。
二、深化讨论教材各个课题中,课题背景阐明白生物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基础学问介绍了基本方法与原理,讨论思路提示同学从哪个方面入手来解决问题,试验设计供应了试验流程示意图和参考资料,操作提示则从操作层面给出了指导性建议。
由于这部分内容为新加内容,老师在进行每个课题的讨论时,有必要自己先深化讨论教材内容,甚至进行预试验。
然后才有可能引导同学分析教材供应的资料,明确学问背景,理清讨论思路,然后设计试验方案,动手探究,关心同学解决遇到的问题,把握生物技术,形成实践力量。
三、观看视频、录像,用“讲授—演示”法进行教学“讲授—演示”给了我们很好的策略,老师可以播放视频、录像、动画,甚至可以亲拘束课堂上做试验演示给同学们看。
这样同学也有收获,协作讲授,同学就能有一个较为清楚的框架。
四、建立试验活动小组本模块对同学的要求是在自学有关学问的基础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设计并完成试验,然后搜集和整理资料,写出报告,进行口头沟通,相互争论。
为落实好学问、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力量的三维目标,保证明验的顺当进行,老师可以将全班同学根据三人或五人一组进行分组。
这样既在活动中实现才智共享,供应创新精神的土壤,在遇到挫折时相互激励,还能培育沟通与合作的力量。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进度表4篇高一生物必修一教学计划进度表篇1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说明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能力方面:进行有关的实验和探究,学会控制自变量,观察和检测因变量的变化,以及设置对照组和重复实验。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分析“关于酶本质的探索”的资料,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酶的作用、本质和特性。
2、教学难点:⑴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原理。
⑵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
教学过程【导入】问题探讨介绍教材P78斯帕兰扎尼的实验,讨论下列问题:⑴这个实验要解决什么问题⑵是什么物质使肉块消失了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
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
细胞中代谢过程离不开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
学生回忆:⑴化学反应中无机催化剂的概念⑵无机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和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细胞内的环境是一个常温常压下的状态,在这种环境下化学反应却能高效有序地发生,应该有适合的生物催化剂——酶。
【讲授】一、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实验]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1、实验原理:2H2O22H2O+O22H2O22H2O+O22、实验步骤及现象3、讨论⑴——⑷见教材P79。
⑸这个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新鲜的肝脏为什么要将肝脏制成研磨液⑹滴入肝脏研磨液和氯化铁溶液时,可否共用一个吸管为什么4、实验结论5、实验过程的理论分析⑴在做该实验时让学生感悟酶作为催化剂的突出特点——高效。
⑵控制变量:讲解教材P79相关内容,让学生了解实验设计的原则。
⑶进行实验:[活化能]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用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如H2O2的分解,20℃无催化剂时需活化能75kJ/mol;用铂作催化剂时,只需活化能54kJ/mol;用H2O2酶时,活化能下降到29kJ/mo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