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神经论文 学习和记忆

神经论文 学习和记忆

神经论文 学习和记忆
神经论文 学习和记忆

题目:学习与记忆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XX

学号:XXXX

单位:XXXX大学XXXXXXX学院XXXXXX

摘要: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目前学习与记忆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大脑的一些特殊区域、某些特殊激素或神经肽的作用。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代谢有关,记忆的形成和保持与海马神经元长时程突触增强效应(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有关,长期记忆则通过细胞核特殊 RNA结构的变化得以经久保存;中枢胆碱系统、多巴胺系统、一氧化氮、细胞内Ca2+浓度、CaMKⅡ等神经肽、激素、神经受体等都对学习与记忆有影响;大脑的不同具体区域负责不同的职责,在合作协调地完成学习与记忆的过程的同时又独立地影响着学习与记忆。

关键词:学习与记忆;特异基因;脑区系统;激素;神经肽

Abstract Learning and memory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cause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brain mainly focused on some specific area, some special hormone or neuropeptide role.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sm, memory formation and maintain and cultured hippocanlpal neurons was enhanc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mutually - for LTP), long-term memory is through the nuclei particular structure change of RNA to wear preservation, Central choline system, the dopamine system, nitric oxide, Ca2 + concentrations within the cell such CaMK, Ⅱ neuropeptide, hormone, etc. To nerve receptor has influenc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of different specific duties, responsible for coordination in cooperation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lso influences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memory.

Keywords Learning and memory, Specific genes, Brain systems, Hormone, neuropeptide

目录

前言 (5)

1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历史 (5)

2 遗传和个体发育对记忆的作用 (6)

2.1 基因PACAP (6)

2.2 基因nov (6)

2.3 海马新基因N4 (7)

2.4 即刻早期基因 (7)

2.5 神经生长因子 (NGF)基因 (7)

3 参与学习与记忆的不同脑区系统 (8)

3.1 小脑 (8)

3.2 纹状体边缘区 (8)

3.3 海马 (8)

3.4 MrD (9)

3.5 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PF) (9)

4激素、神经肽等物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9)

4.1 细胞内Ca2+浓度和CaMKⅡ (9)

4.2 神经肽 (10)

4.2.1 下丘脑神经肽 (10)

4. 2.2 神经下丘脑激素 (10)

4.2.3 垂体肽类 (10)

4.3 神经递质 (11)

4.3.1 神经递质 (11)

4.3.2 胆碱能受体 (11)

4.4 激素类 (11)

4.5 NO (11)

4.6 其他因素 (11)

总结与展望 (12)

参考文献 (13)

前言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基本功能,学习是指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接受外界信息而影响自身行为的过程,在行为学上的定义为引起个体对特殊环境条件所产生的适应性行为的全部过程。记忆是获得的信息或经验在脑内储存和提取(再现)的神经活动过程[1]。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牵涉到心理、生理和生化机制。根据相关的研究,简单学习记忆可通过经典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获得,复杂学习记忆则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目前学习与记忆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大脑的一些特殊区域、某些特殊激素或神经肽的作用、记忆形成和储存的细胞机制及LTP现象的分子基础等方面。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学习与记忆能力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与经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且也是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生理性年龄增大所带来的记忆能力的降低,伴随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所出现的记忆障碍,都向神经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因为只有在阐明各种类型的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寻找到延缓及阻止增龄性记忆衰退的途径,也才有可能治疗和改善不同神经、精神疾患所带来的学习不能和记忆障碍。有研究结果表明,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代谢有关,而记忆的形成和保持与海马神经元长时程突触增强效应(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有关,至于长期记忆则通过细胞核特殊 RNA结构的变化得以经久保存;还有研究小组通过研究发现,中枢胆碱系统、多巴胺系统和一氧化氮对学习记忆产生有利影响[2~5];一些科学家还通过大量动物实验发现细胞内Ca2+浓度和CaMKⅡ对学习与记忆的影响等。本文就学习与记忆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历史

19世纪初期维也那内科医生、神经解剖学家Gall 将脑功能标记在颅骨图上,形成脑功能局部定位学说,而法国神经学家Flourens通过切除动物部分脑

区观察分析脑与行为的关系,提出脑功能的整体论。法国医生Broca于1885年发表的“我们用左大脑半球说话”,成为脑功能局部定位学说的有力支持,是脑功能研究史中的一个里程碑。20世纪40年代,神经外科医生Penfield用刺激电极刺激手术病人的皮层,发现电刺激可以导致病人有记忆的复现,该发现首次将记忆功能定位在脑的特定部位,并使得颞叶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自50年代起,神经科学家逐渐意识到记忆是由大脑的多个部位共同完成的,这些部位之间有着密切的神经网络连接和功能联系。60年代,由于信息加工的观点引入了心理学,认为人的大脑类似于计算机,编码、贮存、提取是人脑对外界信息加工的基本过程[6]。通过长期的实验与资料结果,现今一般认为海马是长期记忆的暂时贮存场所,对信息进行加工,然后将信息传输到大脑皮层的相关部位以作更长时间的贮存,这些贮存在大脑皮层不同部位的记忆信息再由额叶皮层的记忆活动表现出来。

2 遗传和个体发育对记忆的作用

研究特异基因的功能以及它们在学习、记忆形成、记忆存储和提取中的作用,对于从遗传和个体发育角度理解学习与记忆有重要意义。

2.1基因PACAP

2005年6月的《基因学》杂志刊登了昆明动物研究所由宿兵教授领导的研究组发现的基因PACAP。基因PACAP的表达产物能调节神经元产生和信号转导,通过研究表明基因PACAP可能和人类的学习记忆形成相关。

2.2基因nov

有科学小组采用主动回避法进行大鼠学习记忆训练, 选出学习效果好和差的大鼠, 并用原位杂交、免疫细胞化学结合图像分析方法观察nov基因表达的差异。实验结果显示, nov mRNA和NOV蛋白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于海马、扣带皮质和联合皮质锥体层、基底神经节和下丘脑等脑区。效果好组nov蛋白免疫反应最强, 阳性细胞最多, 效果差组nov基因的表达比假性条件反射组的表达稍强。nov mRNA的表达在各组之间无明显的差异。由此推测, nov基因可能参与

学习记忆的调控过程, 这种调控发生在nov蛋白翻译水平。

2.3 海马新基因N4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和教授实验室利用差异表达筛选技术,通过筛选低表达亚库,获取了一个在正常海马和去神经传入(去内嗅皮层)的海马有差异表达的基因,它在正常海马的表达高于去神经传入的海马,将其命名为海马新基因N4。该实验小组在大鼠和小鼠侧脑室或海马CA1区注射N4基因的阻抗剂,达到阻断N4基因的表达的目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再对这些实验动物进行Morris水迷宫或场景恐惧实验,观察其对依赖于海马的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或对海马的长时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侧脑室或CA1区注射N4基因阻抗剂的大鼠的空间记忆或小鼠的场景恐惧记忆被显著增强,即表明海马N4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扮演着抑制学习记忆的作用。

2.4 即刻早期基因

即刻早期基因(IEGs),是指细胞经外部刺激后最先表达的一组基因,是联系细胞生化改变与细胞最终对刺激发生特异性反应的中介物。不仅参与细胞的正常生长、分化过程,而且也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过程和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在学习记忆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8]。Dra-gunow等发现LTP可导致IEGs表达增高,产生突触可塑性:IEGs激活靶基因,表达各种蛋白,进而对各种刺激做出反应。这是学习与记忆的基础。

2.5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

以NGF和(或)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BMSCs,两血管法制备Va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PBS组、BMSCs组及NGF修饰组。造模1周后,尾静脉注射NGF基因修饰的BMSCs ; 4周后行Mor2ris水迷宫检测,观察其行为学改变;末端脱氧核苷酰基转移酶介导性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检测海马凋亡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NGF、N2 甲基 2 D2 天门冬氨酸受体1 (NMDAR1)表达。结果与PBS组、BMSCs组比较,NGF修饰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海马区神经元凋亡率明显下降,NMDAR1表达明显降低( P < 0 . 05或<0 . 01)。可得出结论:NGF基因修饰的BMSCs对VaD大鼠的学习记

忆能力有一定改善作用;对其海马细胞有一定保护作用;可降低VaD大鼠海马区NR1表达,提高NGF表达[9]

3 参与学习与记忆的不同脑区系统

研究学习和记忆的神经机制,即是要研究参与学习和记忆的脑区域,并通过实验验证这些脑结构内发生了什么变化。大脑中直接主管记忆的是皮层的边缘系统,其中杏仁核、海马与学习记忆有密切关系。海马是哺乳类动物完成学习、记忆活动的关键结构,而突触效应长时程增强(LTP)是海马增强突触传递效应的表现,是海马参与学习记忆过程的重要机制之一。

以下简略介绍一下参与学习与记忆的不同脑区系统:

3 .1 小脑

对家兔的瞬膜反射进行研究:用小的气流吹击家兔眼球,眼瞬膜即随眼睑一起合闭。这一反射属非条件反射。如果在对眼睛吹气之前给动物一个条件刺激,训练一段时间以后,单独给予声音也会使家兔眨眼。但是如果损伤了家兔小脑的特定部位,新的条件反射就再也不能形成( 非条件反射不受影响) ,且家兔已经获得的条件反射也将消失。说明小脑参与运动学习[10]。

3.2 纹状体边缘区

在大鼠脑内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发现了一个由紧密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的带状区域,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明该区内含多种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肽,根据其位置命名为“纹状体边缘区”[11]。边缘区是一个联系着脑内其他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结构的皮质下重要学习记忆中枢。区内富含P物质、脑啡肽、血管紧张素、胆囊收缩素、5—羚色胺、多巴胺,以及多种与学习记忆功能有关的神经递质和受体,比如NMDA受体等。边缘区是脑边缘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和海马、前额叶、杏仁核以及梅氏基底核等脑内学习记忆相关结构间有结构和功能联系。

3.3 海马

海马是被研究最早和最多的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脑区,其与动物或人的空间记忆密切相关,它不仅和陈述性记忆有关,而且还涉及认知功能和位置导航,是一重要

的信息处理部位。20世纪30年代有科学家提出这样一条边缘系统的主要回路:海马→穹窿→乳头体→乳头丘脑束→丘脑前核→扣带回→海马,称为帕兹环。海马结构位于颞叶内侧面的基底部,是边缘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研究证明其与学习记忆特别是空间认知功能有关,尤其CA3区被认为与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活动的关系尤为密切[12]。

3.4MrD

MrD位于纹状体尾内侧部围绕苍白球头外侧部的一个盘状结构,由紧密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含有大量与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递质。动物的Y迷宫实验和人脑功能核磁共振证明MrD的功能与学习记忆有关。研究通过比较化学损毁双侧MrD和切断双侧FF的大鼠在Y迷宫和Morris水迷宫中的行为表现,推断海马仅参与记忆巩固的早期过程,而MrD 可能通过影响海马的功能而影响空间记忆。推测MrD 与海马在大脑的学习记忆功能中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MrD 对海马的学习记忆功能有调控作用且MrD 可能是新纹状体中唯一与学习记忆有关的区域[13]。

3.5前额叶(prefrontal corte,PF)

PF与认知功能关系密切并与大脑其它区域有着密切关系。PF和所有的感觉区都有往返的纤维联系;PF与纹状体、杏仁核、颞叶、枕叶和顶叶等脑区的联系也很密切,因此,PF与多种感觉信息的加工、记忆、思维及情绪等脑的高级功能有关。

从细胞水平来看,PF神经元具有多感觉性质,参与多种信息的加工;同时,PF神经元具有柱状组织,表现为功能异质性。PF神经元的这些结构和功能上是其在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的神经基础。行为研究也证实PF与记忆功能有密切关系,包括工作记忆、源记忆、顺序组织、前摄抑制释放(PI)能力、抑制无关信息的干扰、元记忆、组织和计划有意识的活动、问题解决等。

4激素、神经肽等物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4.1 细胞内Ca2+浓度和CaMKⅡ

LTP是指高频刺激突触前传入纤维所引起的突触传递效能的长时间持续性增强。LTP的研究表明,突触前和突触后神经元内Ca2+浓度的高低收到LTP

的诱导及其水平的维持。大量研究发现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 Ⅱ)具有这一特性,当Ca2+内流时能够使CaMKⅡ磷酸化而被激活,活化的CaMKⅡ自身磷酸化,而且当Ca2+下降后CaMKⅡ的活性仍能保持其状态,因此,人们认为CaMKⅡ可能是记忆的分子开关[14]。

4.2 神经肽

神经肤是泛指存在于神经组织并参与神经系统功能作用的内源活性物质,是一种特殊的信息物质,有研究表明多种神经肽与学习记忆有关。

4.2.1 下丘脑神经肽

下丘脑神经肽包括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SS分布广泛,其中以下丘脑和大脑的皮层和海马含量最高,这种分布与其对认知功能的调控有关。脑中的SS对学习和记忆具有积极的调控作用,SS调控学习和记忆的途径,一是直接途径,通过兴奋SS能神经,引起钙离子内流增加,二则可能通过其他神经递质来实现。SS可能促进乙酰胆碱释放从而影响学习和记忆功能[15];现已证明,

在下丘脑以外的脑组织如皮质、杏仁核和丘脑等部位均有含CRF的神经元存在,而这种分布对学习和记忆有重要的意义[15]。

4.2.2 神经下丘脑激素

神经下丘脑激素包括加压素(vasopressin,VP)及催乳素。加压素防止条件反射的消退,有加强记忆抗遗忘作用,可提高长时学习和记忆功能。实验发现大鼠脑组织加压素降低时,其学习和记忆过程易被搅乱,而以加压素和相关的活性片段处理则可恢复正常[15]。

4.2.3 垂体肽类

许多垂体前叶肽对学习和记忆的传递通路有调节作用,其中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能促进学习与记忆的保存和固定[15]。

4.3 神经递质

4.3.1 神经递质

脑内大多数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的。已有的实验证明,学习后逐渐发生的胆碱能突触变化的时间与记忆有关。脑内大多数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进行的。已有的实验证明,学习后逐渐发生的胆碱能突触变化的时间与记忆有关。

4.3.2 胆碱能受体

包括毒蕈碱样胆碱受体(M受体),烟碱受体(N受体)等。在中枢神经系统, M受体可能传递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冲动,包括大脑的各种功能如唤醒、注意、情绪反应和运动

功能调节,特别是调节较高级认知功能如学习和记忆活动[16]。

4.4激素类

包括褪黑激素,雌激素,雄激素等。近年来研究表明,褪黑素对学习记忆功能有影响 ,但迄今尚无定论。有研究认为,褪黑素对持续光照或药物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 ,但也有报道认为,外源性褪黑素对人或动物的学习记忆有抑制作用:褪黑素能阻断大鼠海马齿状回及突触长时程增强 ,通过抑制海马神经元电活动抑制了大鼠空间学习记忆[17]。

4.5 NO

NO与学习记忆的研究结果也不一致,一方面,研究提示NO与大鼠的学习记忆有显著相关性,包括小脑的运动性学习过程,另一方面,亦有相反的结论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NO参与学习记忆过程虽然并不是所有学习记忆过程均是NO依赖性的[15]。

4.6其他因素

浙江大学杜继曾领导的研究组发现发育期间低氧能够使小鼠的空间学习能力增强,这个文章发在2005年的《神经生物学杂志》(J neurobiol.)上。

复旦大学李葆明的研究小组发现大脑ACC区的NR2B蛋白和恐惧记忆相

关,文章发在2005年的《神经元》上。

研究表明,突触后膜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通道开放、Ca2+内流、第二信使的激活及其导致的下游蛋白磷酸化和表达增加是学习记忆产生的主要途径。多种因素引起的学习记忆功能行为的改变,均与NMDA受体的变化有关[18]。

总结与展望

学习与记忆(learning and memory)功能与语言、思维一样,同属于脑的高级功能,主要由脑的不同部位分别或联合完成。在神经科学领域中,学习与记忆的研究历来受到高度重视。因为学习与记忆能力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与经验、改造世界的需要,而且也是保证人类生存质量的基本因素之一。生理性增龄所带来的记忆能力的降低,伴随多种神经、精神疾病所出现的记忆障碍,都向神经科学家提出了一个必须解决的课题——学习与记忆的神经机制。因为只有在阐明各种类型的学习记忆神经机制的基础上,才可能寻找到延缓及阻止增龄性记忆衰退的途径,也才有可能治疗和改善不同神经、精神疾患所带来的学习不能和记忆障碍。本文介绍了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历史、特异基因在学习与记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参与学习与记忆的不同脑区系统以及神经肽等物质对学习记忆的影响等,并侧重叙述了影响学习与记忆功能的大脑不同区域和激素等物质。关于学习与记忆的神经学科的研究进展可加深我们对学习记忆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的进一步了解,增强对脑纹状体结构和功能的认识,由此为研究老年性痴呆等智障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开发益智药物提供了新思路和科学依据。但是目前还存在对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多局限在某一领域,还未做到从微观到宏观、从离体到在体地将行为学实验、临床病理研究和电生理及分子生物学研究有机地融为一体;各种胆碱能受体亚型的功能有待进一步阐明;学习记忆的作用和影响在动物模型中已得到了证实,但是在人体中真正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和影响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等问题,因此这一领域有待探索的问题仍然很多。

参考文献

[1] 李永生,阎学安等. 中枢神经递质与学习记忆的相关性研究进展[A]. 实用医药杂,2006年07月第23卷第07期.

[2] Laroche S, et al. Linear relation between the magnitude of long-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dendate gyrus and associative leraning in the rat. Neurosci, 1989, 28: 375.

[3] 马天才,于庆海.人参对学习记忆的药理影响.中草药,1990,21(7):38~40.

[4] 王爱明,曹颖林,王玉坤等.中国人参根、茎叶皂甙对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内胺类递质含量的影响.1995, 20(8): 493~495.

[5] Gillis CN. Panax ginseng Pharmarcology: a nitric oxide link, Biochem Pharmacol. 1997, 54(1): 1~8.

[6] 周晓林,杨炯炯等.学习和记忆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

[7] EISHICHI M. Molecular mechanismof neuronal plasticity : ind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long2term potentiation in the hippocampus [ J ] . Pharmacol Sci , 2006 , 100 (5) : 4332442.

[8] 张鑫宇,李建民等. 即刻早期基因c-fos与学习记忆的关系及研究进展. Chin J Convalescent Med, Jun.2009.Vol.18.No.6.

[9] 李涛,程焱等. NGF基因修饰的BMSCs对VaD大鼠海马区细胞凋亡及NMDAR1表达的影响[A] 山东医药2009年第49卷第21期.

[10] 张承彦郭进等. 学习与记忆的研究进展. 生物学教学2 0 0 5 年( 第3 0 卷) 第3 期

[11] 舒斯云等. 一个学习记忆有关脑区的发现及其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广州珠江医院神经生物研究室. 科研成果Bull Med Res,2005年5月,Vol.34 No.5 [12] 赵奇等.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对海马学习记忆的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第15卷第5期

[13] 舒斯云等. 大鼠纹状体边缘区与海马学习记忆功能的行为学比较研究.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 年第12 卷第6 期

[14] 刘鹏,伟忠民. 细胞内Ca2+浓度和CaMKⅡ对学习和记忆的作用与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

[15] 丁介丽,部发道,王慧春. 神经化学物质与学习健忆的研究进展.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2卷2004年9月

[16] 李思慧等. 胆碱能受体对海马区LTP的影响.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9年09月第15卷第5期

[17] 冯寅,张烈雄等. 褪黑素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 生理学报 2002,54(1):65~70

[18] 李丽等. 海马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学习记忆关系的研究进展

系统解剖学快速记忆口诀

-----消化系统----- 咽歌诀 咽部分三鼻口喉,前壁开口气食流;上通鼓室下通喉,吞咽闭气不用愁。 食管与胃歌诀 食管三段颈胸腹,三个狭窄要记住;胃居剑下左上腹,二门二弯又三部;贲门幽门大小弯,胃底胃体幽门部;小弯胃窦易溃疡,及时诊断莫延误。 小肠歌诀 小肠弯又长,盘曲在腹腔; 上段十二指,中下空回肠; 全长约五米,空回二三量。 十二指肠歌诀 四部上降下和升,右包胰头“C”字型;降部后内有乳头,胆总胰管同开口。 大肠歌诀 大肠四周围成框,空肠回肠框内藏;结肠袋带肠脂垂,三大特点记心上;盲肠位居右髂窝,阑尾根部连于盲;麦兰二氏两个点,升横降乙接直肠。 阑尾歌诀 阑尾末端不固定,回肠前后下也行;盲肠后下较常见,三带集中阑尾根。

肝歌诀 肝为消化腺,位于膈下面; 其内三管系,胆汁产其间。 若问最高点,五肋锁中线。 肝下面“H”沟歌诀 右后下腔前胆囊,左后静脉前肝园;横为肝门交通口,动脉神经肝管穿;下面分为四个叶,左右方叶和尾状。 胰腺歌诀 胰腺头致体尾连,颜色灰红质地软;正付胰管通胰头,内外分泌功能全。 -----呼吸系统----- 外鼻歌诀 外鼻尤如锥体形,根背尖下二只孔;呼吸困难细观察,两侧鼻翼会扇动;鼻根鼻背居上部,脂肪较少皮薄松;鼻尖鼻翼多皮脂,酒渣鼻子樱桃红。 鼻腔外侧壁开口歌诀 泪管开口在最下,鼻涕一把泪一把;中道额窦上颌窦,筛窦前群莫丢下;筛窦后群上鼻道,蝶窦隐窝只有它。 喉歌诀 甲环软骨杓会厌,喉结向胶标志显;环甲环杓两关节,两组喉肌功能全;

喉腔分为前中下,粘膜与咽相续连; 中腔最窄下腔松,水肿阻塞很危险; 环甲韧带掌握准,及时切开莫迟延。 会厌软骨歌诀 会厌软骨树叶状,防止食物入喉腔; 进食切莫谈和笑,误入气管可遭殃。 支气管歌诀 主支气管左和右,各有特点要记住; 左支细长右粗短,异物坠落多入右。 进出入肺门的主要结构 (肺动脉——动,肺静脉——静和支气管——支)的排列:从前到后(左右肺根相同)是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从上到下左肺根是肺动脉,支气管,肺静脉,右肺根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由于自前向后及从上往下排列不同,记起来易颠 倒出错。 -----泌尿系统----- 肾形态与位置歌诀 形如蚕豆表面平,脊柱旁列八字形; 被膜肾蒂腹内压,相邻器管都固定; 左肾上平胸十一,右低半椎十二中; 肾门约对一腰椎,病变肾区扣压疼。 肾窦歌诀 肾门向内有间房,多种结构里面藏; 动静肾盂大小盏,淋巴神经和脂肪。 肾被膜歌诀

解剖学基础第九章神经系统题库

解剖学基础第九章神经系统题库 1.躯体运动区位于() [单选题] * A.中央后回及中央旁小叶后部 B.中央前回及中央旁小叶前部(正确答案) C.角回 D.颞横回 E.距状沟两侧 2.脊髓灰质前角的神经元是() [单选题] * A.交感神经元 B.副交感神经元 C.运动神经元(属于躯体运动神经元)(正确答案) D.联络神经元 E.感觉神经元 3.关于交感神经,叙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低级中枢位于脊髓胸1至腰3节段 B.节前纤维短 C.节后纤维短(正确答案) D.周围神经节位于脊柱两旁或前方 E.分布范围广 4.关于内囊的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题] * A.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 B.是大脑内一囊状结构(正确答案)

C.当一侧内囊损伤时,可出现对侧半身感觉和运动障碍 D.由上行感觉纤维束和下行运动纤维束组成 E.是一白质板 5.在脊髓的被膜中,位于硬脊膜与椎管内面的骨膜之间的间隙称() [单选题] * A.硬膜外隙(正确答案) B.蛛网膜下隙 C.终池 D.胸膜腔 E.腹膜腔 6.正常成人脊髓下端平对椎体下端 [单选题] * A.第一胸椎 B.第一颈椎 C.第一腰椎(正确答案) D.第三腰椎 E.第三胸椎 7.中枢神经系统内,由起止和功能相同的神经纤维聚集成束,称() [单选题] * A.灰质 B.白质 C.神经 D.纤维束(正确答案) E.神经核 8.位于延髓、脑桥和小脑之间的腔隙称() [单选题] * A.第三脑室

B.第四脑室(正确答案) C.侧脑室 D.终池 E.第一脑室 9.位于蛛网膜与软膜之间的腔隙称() [单选题] * A.蛛网膜下隙(正确答案) B.硬膜外隙 C.海绵窦 D.乙状窦 E.椎动脉 10.在周围神经系统内,由神经纤维构成的条索状或束状结构称() [单选题] * A.神经核 B.纤维束 C.神经(正确答案) D.白质 E.灰质 11.支配面部面肌(即表情肌)的脑神经是() [单选题] * A.展神经 B.三叉神经 C.面神经(正确答案) D.坐骨神经 E.视神经 12.不属于运动性脑神经的是() [单选题] *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内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内,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内,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内,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内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内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内,躯体内脏运动全。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 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内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八对恰在肋弓下,腹股韧带中点出。5.下肢和神经分布 (1)股神经 腰丛分支股神经,股四头肌缝匠肌;最长皮支隐神经,小腿内侧足内缘。(2)坐骨神经 坐骨神经骶丛发,支配大腿后肌群;半腱半膜股二头,伸髋屈膝它有功。(3)腓总神经、胫神经 坐骨神经分两支,腓总神经胫神经;腓总前群外侧群,后者支配后肌群。

神经系统的记忆口诀

要会学习,不要死读书本许多临床医学生只会读书本,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外妇儿的教科书全部背下来,因此,要学会一些窍门,用最少的容,记住要点。学解剖的时候,你可以总结一些顺口溜,如左肺两叶右肺三,左边是脾右边肝;前膀胱后直肠,子宫在中间。神经科更是错综复杂,难以记住。学12对颅神经的时候,你就可以总结成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迷走、副(神经)舌下全;然后再记每条神经的主要功能。再比如,脑疝是神经、外科的急症,你只要学会了下面的顺口溜,自然就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脑疝、脑疝;瞳孔散大,昏迷瘫痪;呼吸不好,面色难看;先给馒头(甘露醇mannitol的译音),再把针穿(指脑室穿刺引流)。遇到昏迷的病人,你记住十个字(低低传糖尿,脑神中毒肝),基本不会漏诊。低(低血压-各种休克)低(低血糖)传(传染病)糖(糖尿病昏迷)尿(尿毒症),脑(脑外伤)神(神经科疾病)中(中暑)毒(各种中毒)肝(肝昏迷)。还有一些小窍门,可以自己编制,方便学习和记忆." 神经系统的记忆口诀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 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 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 (2)神经核若在中枢神经,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 (3)神经节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中枢白质,神经纤维聚,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 2.部结构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 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 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 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 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 (三)脊神经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 胸一腰三前根,躯体脏运动全。

解剖学 15中枢神经系统习题解析

中枢神经系统 1脊髓的位置(B ) A 、几乎与椎管同长 B 、上端于枕骨大孔续延髓 C 、成人下端至第一骶椎下缘 D 、小元下端平第3 骶椎 E 、脊髓末端膨大称腰髓膨大 2脊髓(C ) A 、成人从枕骨大孔延伸到第2 腰椎下缘 B 、在胸段大部分有侧角 C 、有31 个节段 D 、背侧有一条深的后正中裂 E 、在新生元下端平齐第1 腰椎下缘 3成人脊髓下端平齐(D ) A 、第1 骶椎水平 B 、第2 腰椎下缘水平 C 、第3 腰椎与第4 腰椎之间 D 、第1 腰椎下缘水平 E 、第1 骶椎下缘水平 4有关脊髓的外形说法,错误的是(D ) A 、脊髓第四颈节段至第一胸节段为颈膨大 B 、脊髓第二腰节至第三骶脊髓节为腰髓膨大 C 、脊髓的末端称脊髓圆锥 D 、脊髓后正中沟有后根附着 E 、脊髓的前正中裂比后正中沟深 5成人脊髓的终丝(D ) A 、全长被硬脊膜包裹 B 、附着于骶骨的背面 C 、内有神经细胞 D 、在第2 骶椎水平以下被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背面 E 、在第2 腰椎处出硬脊膜,止于第2 骶骨背面下缘 6何处损伤可伤及脊髓骶段(A ) A 、第1 腰椎 B 、第2 腰椎 C 、第5 腰椎 D 、第1 、2 骶椎 E 、第3 腰椎 7 第7 颈脊髓节平对(B ) A 、第4 颈椎体 B 、第5 颈椎体 C 、第6 颈椎体 D 、第7 颈椎体 E 、第1 胸椎体 8马尾主要由(E )

A 、胸、腰脊神经根形成 B 、胸、骶脊神经根组成 C 、胸、尾脊神经根组成 D 、胸、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E 、腰、骶、尾脊神经根组成 9腰椎穿刺抽取脑脊液应在哪个棘突间隙(C ) A 、第于二胸椎与第一腰椎棘突间隙 B 、第一腰椎与第二腰椎棘突间隙 C 、第三腰椎与第四腰椎棘突间隙 D 、第五腰椎与第一骶椎棘突间隙 E 、骶管裂孔处 10胶状质属于脊髓灰质何层内的结构(B ) A 、板层I B 、板层II C 、板层III D 、板层IV E 、板层V 11后角固有核是何板层的细胞群(C ) A 、板层I 和板层II B 、板层VIII C 、板层III 和板层IV D 、板层V 和板层VI E 、板层VII 12右侧颈5 一胸2 后角受损时产生(D ) A 、病变水平以下的对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B 、病变水平以下同侧肢体所有感觉缺失或减退 C 、右上肢所有感觉减退或缺失 D 、右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 E 、左上肢痛、温觉减退或缺失而触觉和深感觉保留13脊髓内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是(B ) A 、后角固有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核 D 、胸核 E 、中间内侧核 14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B ) A 、胸核 B 、中间外侧核 C 、骶中间外侧柱 D 、中间内侧核 E 、网状结构 15关于脊髓中间外侧核的描述,错误的是(D ) A 、它形成灰质的侧角 B 、存在于脊髓的胸段和上腰段

生理心理学-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

·生理心理学 ·学习与记忆神经生物学(神经基础) (Ⅱ类范式) 大家都知道,记忆的3个步骤——感觉登记、STM、LTM——构成了记忆的信息加工观点。记忆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在脑中都有其独特的结构。举个例子:观察者面向东,被观察者面向南,此时被观察者脑的横断面是这样的——从额叶到皮层运动区顺时针——额叶(储存语义和情节记忆)、前额叶皮层(参与短时记忆的储存)、颞叶(参与长时语义和情节记忆的整合和存储,对短时记忆中新材料的加工也起作用)、杏仁核(对于新情绪记忆信息的整合非常关键)、海马(在整合新的长时语义和情节记忆中有关键作用)、小脑(在程序性记忆中起重要作用)、皮层运动区(参与程序性记忆)。 )感觉登记 )短时记忆 研究表明,形象记忆通常优于词汇记忆,这是因为我们经常既以语言又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形象,而词通常只是以语音形式存储的。对形象的双编码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形成我们要学习的东西的心理图画对学习会很有帮助。 )长时记忆 关于启动现象的研究也揭示了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的不同。例如,可能给你看一串词,其中包括tour这个词,但是没有告诉你要记住其中的任何一个词。然后,可能再给你一串词的片段,包括_ou_,并要求你填补空白组成新词。在这种情况下,你极有可能会写下tour而不是four、pour和sour,尽管这些都像tour一样是可以接受的。虽然没有要求你记住tour 这个词,但是只是看过它就能启动你去写出他。 序列位置效应揭示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长时记忆的保持: 机械复述,具体来说,没有任何学习目的的重复一般对后来的回忆不会产生效果。 精细复述,需要你把新信息与已经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建立起联系。有时,这需要对你想要记住的东西进行抽象、形象化或概念化的思维。有学习目的的重复有时对于在LTM中存储无意义信息很有用。但是对于有意义的材料来说,更有效的途径是精细复述。 图式,精细复述这种想法的一个变体是图式的概念。一个图式就是存储在记忆中并使你希望以某种方式组织经验的事件、客体、情境、人、过程或者关系的心理表征。图式可以提供一个未来信息可以匹配的框架,也可以影响你对某个事件的注意程度,并因此影响你对该事件的记忆。 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高度组织的和相互参照的,就像图书馆的目录系统。我们对信息的组织越精细,我们以后提取出信息的可能性就越大。 存储情绪体验 关于内隐记忆的研究表明,我们可以存储像生理的和心理的创伤这样的情绪体验,而且,这些记忆可能会在多年以后影响我们的行为。即使我们对这些经验并没有意识的记忆。在某些情况下,情绪性记忆是如此强大和痛苦,比如战争、虐待和恐怖主义造成的情绪性记忆。他们会导致一种叫做创伤后压力障碍(PTSD)的情绪异常。患有PTSD的人会出现高度的焦虑和记忆。我们有时会在噩梦中重历创伤事件和惊恐状态,其他PTSD患者则会表现出抑郁或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而且,可能无法找到其难过的确切原因。有时,很微小的如起初经受创伤时出现的气味构成的线索都会引发回忆。PTSD和其他强烈的情绪记忆会在无意识中对行为

记忆口诀记住神经系统 的总论部分

记忆口诀记住神经系统的总论部分 一.常见症状、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1.感觉障碍: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疼痛。 (1)疼痛 局部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的疼痛 放射痛如椎间盘突出,病变在椎间盘,却放射到坐骨神经 扩散性疼痛从一个神经扩散到另一个神经 (2)感觉过敏 (3)感觉异常 2.感觉系统损害的定位意义 (1)周围神经损伤后表现为手套和袜子感 (2)脊神经后根脊髓前面管运动,后面管感觉(记忆:男人在前面运动,女人在家睡觉),后面出问题了那是感觉障碍,所以表现为剧然的根性疼痛。 (3)脊髓横断后表现为横断面以后什么运动感觉都没有了。 (4)脑干以脑桥为代表,记住交叉瘫。交叉性瘫痪八个字“同侧面部,对侧躯体”的感觉障碍记忆:TMDQQ(tong mian dui); (5)内囊对侧三偏:偏瘫、偏盲、偏身感觉障碍(深浅感觉都障碍) (6)皮质大脑分前后: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中央后回管感觉,受到刺激就表现为感觉性癫痫,如果受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对侧单瘫 二.运动系统 分为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之间靠脊髓皮质束连接。 周围性瘫痪的典型病:小儿麻痹症。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1.解剖生理 2.临床表现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特点:病灶对侧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失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3.定位诊断 (1)皮层:记住"对侧单瘫" 表现为对侧的一边上肢、下肢或面部瘫痪。刺激性病灶还可以引起对侧躯体相应部位局灶性抽动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想一下杰克逊的舞蹈。 (2)内囊提到内囊想到三偏 (3)脑干担到脑干想支交叉瘫。八个字“同侧面部,对侧躯体”,还有个Weber综合征:病灶侧动眼神经瘫,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肢体上运动神经元瘫; (4)脊髓脊髓有两个膨大:颈和腰 颈膨大以上病变出现四肢硬瘫 颈膨大病变出现上肢软瘫瘫、下肢硬瘫。 腰膨大病变导致下肢软瘫 脊髓半切综合:总结6个字“对侧浅,同侧深”,脊髓半切损害就是对侧浅感觉和同侧深感觉障碍 三、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 1.临床表现

系统解剖学最全的神经系统重点

神经系统 传入(感觉)神经元传出(运动)神经元中间(联络)神经元 神经纤维nerve fiber:轴突+神经胶质 灰质gray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元胞体和树突集聚之处 在大、小脑表面者称为皮质cortex 白质white matter中枢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之处(髓鞘) 在大、小脑深部者称为髓质medulla 神经核nucleus中枢神经系统内(除皮质外)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神经节ganglion周围神经系统内 形态与功能相似的神经元胞体集聚之处 纤维束fasciculus中枢神经系统内 起止、行程与功能相同的纤维聚集体 神经nerve周围神经系统内神经纤维集聚体 脊髓 spinal cord *椎管内 45cm 枕骨大孔—L1下缘末端变细-脊髓圆锥 *颈膨大 (C5-T1) 腰骶膨大 (L2-S3) *CTLSCo 484844 0 -1-2-3 脊髓的内部结构:灰质:*前角内躯外肢阿尔法—随意肌伽马—梭内肌 *后角边缘固有胶胸核 *后角固有核其轴突至对侧形成脊髓丘脑束到背侧丘脑腹后外侧,另可上升或下 降联络不同节段。 *侧角 T1-L3交感神经 S2-4副交感神经。 白质:*前后侧三索 *联络脑和脊髓长纤维 联络各节段的固有束 连接两侧前索的白质前联合 S1*后索薄束T5下楔束T4上脊神经节--延髓内薄束核、楔束核 *传导同侧躯干、四肢的本体感觉和皮肤的精细触觉 *内→外侧骶→腰→胸→颈。 S2*侧索的前部和前索内脊髓丘脑束对侧后角固有核上升交叉—脊髓丘系 *侧束传导痛觉和温度觉 前束传导粗略触觉 *均是传导对侧内→外侧与上相反 S3脊髓小脑后束同侧胸核→小脑下脚→小脑皮质 S4脊髓小脑前束对侧后角基部→小脑上脚→小脑皮质 S3 S4传导躯干下部和下肢的非意识性本体感觉 X1*侧索、前索皮质脊髓束大脑皮质运动区—延髓锥体—前角运动神经元 *侧束交叉管理同侧四肢肌 前束不交叉管理双侧躯干肌 *内→外侧与S2同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29466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人体解剖学记忆口诀 绪论 人体九大系统 运动消化和呼吸泌尿生殖脉管系感觉神经内分泌九大系统要牢记 解剖学姿势 标准姿势象立正身体直立两眼平掌心足尖都向前上肢下垂下肢并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组成、功能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各部骨数目 各骨数目分开记记住位置就容易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骨的构造 骨质表现密和松骨内位置有不同骨髓分为黄和红骨髓腔隙它填充红髓造血保生命髂胸椎内留终生

骨膜在外包整骨生长修复立大功关节的基本构造和辅助结构 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内软骨藏韧带加强稳固性基本构造都一样 各部椎骨特点 椎骨外形不规范抓住要点能分辨颈椎体小棘分叉横突有孔最明显胸椎连肋有肋凹棘突叠瓦下斜尖腰椎承重体最大棘突后伸宽又扁 胸骨形态意义 胸骨形似一匕首上柄中体下剑突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向前凸 椎间盘 椎体之间纤维环胶状髓核在中间后外薄弱易脱出压迫神经致痛瘫 脊柱韧带及意义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的整体观 上细下粗尾部尖承受压力密相关后观棘突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扁

侧观生理四个弯线条大方又美观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 肋的连结 一肋连于胸骨柄二肋对角标志明三至七肋与体连八至十肋成肋弓十一十二称浮肋前端游离肌肉中 胸廓形态、运动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膈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呼气下降吸气升 颅骨名称 脑颅八块颅前起额筛蝶枕各有一顶骨颞骨各两块构成颅盖和颅底面颅总共有十五构成颜面骨根基形单影只下颌舌独来独往一张犁其余都要成双对泪颧腭甲上颌鼻 颅顶观 颅顶借缝连结紧三缝名为冠矢人婴颅骨化未完成缝间膜闭叫颅囟 颅底内面观 前窝中央是筛板筛孔通鼻嗅丝穿中窝之中垂体窝前高后高似蝶鞍

神经系统解剖学试题

神经系统解剖学试题(中医大)9.动眼神经副核发纤维支配:A.舌下腺,颌下腺 B.腮腺选择题 C.泪腺 D.胸腹腔脏器1.脊髓的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E.睫状肌,瞳孔括约肌 A.全部骶节中10.关于基底核的正确描述是:B.骶1-3节中A.又称新纹状体 C.胸部和腰部脊髓侧角 B.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和杏仁体D.腰2-4节中C.是大脑髓质中的灰质块E.骶2-4节中D.包括纹状体,屏状核2.脊髓的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位于: E.参与组成边缘系统 A.胸核 B.中间外侧核 11.第Ⅰ躯体运动区位于: C.骶中间外侧柱 D.中间内侧核 A.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 E.网状结构 B.额中回后部3.切断脊髓侧索,可导致切断部位以下:C.额下回后部A.同侧随意运动丧失D.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后部 B.同侧随意运动及深浅感觉丧失 E.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C.同侧腱反射丧失,触觉和压觉丧失12.视觉区位于:D.同侧随意运动丧失及对侧痛温觉障碍 A.额中回后部 B.额下回后部E.同侧痛温觉全部丧失C.扣带回后部 D.海马回后部4.脊髓后索损伤时: E.距状沟上、下的枕叶皮质 A.闭眼能确定关节的位置13.视觉性语言中枢位于:B.闭眼能维持身体直立不摇晃A.优势半球的中央前回C.闭眼不能确定各关节的位置B.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 D.闭眼能指鼻准确 C.优势半球的顶叶角回 E.受损伤的对侧有痛觉障碍 D.优势半球的顶叶缘上回5.从延髓脑桥沟出入脑的神经,自内向外分别为: E.优势半球的Broca回A.展神经、面神经14.关于大脑皮质机能定位区的描

述哪项不正确: B.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A.视区在枕叶的(Brodmann)17区 C.展神经、面神经、前庭神经 B.听区在颞横回(Brodmann)41、42区 D.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C.手的躯体运动区在中央前回下部 E.前庭蜗神经、面神经、展神经 D.脚的躯体运动区在中央旁小叶前部6..从脑干背面出脑的神经是:E.运动性语言中枢在额下回后部A.视神经 B.展神经15.内囊位于: C.动眼神经 D.三叉神经 A.豆状核与丘脑之间E.滑车神经B.豆状核与尾状核之间7.三叉神经根位于:C.豆状核与尾状核,背侧丘脑之间 A.脑桥小脑三角处 D.豆状核与屏状核之间B.延髓脑桥沟处E.豆状核,尾状核与屏状核之间C.脚间窝处16.不通过内囊后肢的纤维束是:D.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 A.额桥束 B.听辐射 E.以上都不是 C.丘脑皮质束 D.皮质脊髓束 8.从锥体与橄榄之间的沟出脑的神经是: E.视辐射 A.舌咽神经 17.左侧内囊膝部损伤可出现: B.迷走神经A.右侧肢体瘫痪 B.左侧肢体瘫痪 C.副神经 C.伸舌偏向右侧 D.口角偏向右侧 D.舌下神经 E.右侧额纹消失 E.展神经 18.在行程中贴近肱骨的神经是: 1 A.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 A.正中神经返支 B.尺神经浅支 B.腋神经、桡神经和尺神经 C.尺神经深支 D.桡神经深支 C.腋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 E.桡神经浅支 D.桡神经、桡神经和皮神经29.病人手掌内侧1/3皮肤感觉障碍,但拇指能对掌E.正中神经、尺神经和皮神经和内收,受损伤的神经是: 19.穿四边

神经论文 学习和记忆

题目:学习与记忆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XX 学号:XXXX 单位:XXXX大学XXXXXXX学院XXXXXX

摘要:学习与记忆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一系列生理生化的改变。目前学习与记忆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于大脑的一些特殊区域、某些特殊激素或神经肽的作用。学习记忆与中枢神经系统神经递质代谢有关,记忆的形成和保持与海马神经元长时程突触增强效应(Long-term potentiation, LTP)有关,长期记忆则通过细胞核特殊 RNA结构的变化得以经久保存;中枢胆碱系统、多巴胺系统、一氧化氮、细胞内Ca2+浓度、CaMKⅡ等神经肽、激素、神经受体等都对学习与记忆有影响;大脑的不同具体区域负责不同的职责,在合作协调地完成学习与记忆的过程的同时又独立地影响着学习与记忆。 关键词:学习与记忆;特异基因;脑区系统;激素;神经肽 Abstract Learning and memory is a complicated process, causes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a series of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changes. Current research hotspot of learning and memory in the brain mainly focused on some specific area, some special hormone or neuropeptide role. Learning and memory, and central nervous system 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sm, memory formation and maintain and cultured hippocanlpal neurons was enhanced synaptic potentiation, (mutually - for LTP), long-term memory is through the nuclei particular structure change of RNA to wear preservation, Central choline system, the dopamine system, nitric oxide, Ca2 + concentrations within the cell such CaMK, Ⅱ neuropeptide, hormone, etc. To nerve receptor has influence of learning and memory, The different brain regions of different specific duties, responsible for coordination in cooperation to complete the process of learning and memory also influences the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memory. Keywords Learning and memory, Specific genes, Brain systems, Hormone, neuropeptide

解剖学记忆口诀执业医师考试

解剖学记忆口诀人体解剖学歌诀 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歌诀 运动系统骨连骨,支持运动加保护; 肌肉动力骨杠杆,关节枢纽连邻骨; 体表标志要记牢,临床应用有帮助; 注:骨连骨指:骨、骨连接,骨骼肌。 全身骨歌诀 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 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 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 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 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耳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歌诀 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 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 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

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胸骨歌诀 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颅骨歌诀 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鼻旁窦歌诀 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 脊柱韧带,三长两短; 腰椎穿刺,棘上棘间; 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 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荡,线条大方又美观。胸廓歌诀 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学习和记忆的生物学基础 努尔艾拉·艾力学号:1244408058 摘要: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重要功能,,学习是指通过神经系统接受环境的变化而获得的行为习惯的过程,记忆则指行为习惯的贮存和再现过程,关于学习和记忆神经基础的研究是当前神经科学研究的热点。神经科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阐明在学习和记忆过程中脑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信息是如何获得和储存的,又是如何读出的,从而可以延缓学习和记忆能力的衰退,治疗学习和记忆障碍,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 关键词:学习记忆神经机制 神经科学把学习定义为“人和动物获得关于外界只是的神经过程”,把记忆定义为“将获得的知识储存和读出的神经过程”。随着对学习和记忆神经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有了更多的了解,越来越认识到学习和记忆神经过程的复杂性。 一.学习与记忆的脑功能定位 运用脑外科手术切除某一部分脑组织,观察手术对某种学会了的反应的影响,或者观察手术对动物的学习效率的影响,以及对病人的临床观察,这是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研究手段。 临床上,潘菲尔德用微弱电流刺激清醒的癫痫患者一侧颞叶联合区,结果引起病人对以往经验的回顾记忆,并且产生一种特异时听幻觉或视幻觉,或者两种幻觉同时出现。更换刺激点或过一定时间刺激同一点则可能产生另一种不同的记忆幻觉,由此推测,颞叶在记忆功能上是一个重要部分。在临床上,由于癫痫病人需要切除两侧大脑颞叶,损伤了海马及有关结构,引起病人丧失新近记忆的能力,丧失记忆程度常取决于受伤部位大小,但手术后病人智力正常。由此推测,颞叶与海马结构可能与记忆巩固有关。 后来有人通过动物实验证明了这一推测,实验过程是把动物分实验和对照两组,同时给两组大鼠的海马埋藏好电极,然后训练大鼠压杠杆,以得到一滴糖水喝作为奖赏。训练成功后,在实验组的大鼠按压杠杆时给其一次强电击,有了这次经验后,动物不再去按压,或很慢地去按压杠杆。但过了24小时后则与对照组不同,又去按压杠杆。实验表明,海马受电

神经系统口诀解剖

神经系统口诀(解剖) 神经系统口诀(解剖) (一)概述 1.神经系统的区分 神经区分两部分,中枢周围两系统; 脊髓与脑中枢系,脊脑神经周围系。2.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外刺激作反应,所作反应叫反射; 反射基础反射弧,五个环节要记住。 接受信息感受器,感受神经传信息; 传入反射中枢,运动神经传指令; 效应器中起作用,肌肉收缩作运动。3.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1)灰质 中枢神经神经元,胞体树突共集中。 色泽灰暗称灰质,大小脑表为皮质。(2)神经核 若在中枢神经,功能相同细胞体; 集中构成灰质团,特称之为神经核。(3)神经节 若在中枢外,胞体集中处; 形状略膨大,叫作神经节。 (4)纤维束 中枢白质,神经纤维聚, 功能若相同,称作纤维束。 (二)脊髓 1.外形 位居椎管扁圆柱,纵贯全长六条沟; 枕大孔处连延髓,长落第一腰下缘。 腰骶膨大颈膨大,三十一节要记清;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节单一个。2.部结构 白质周围灰质中,灰质切面倒H形; 胞体树突集中成,前柱胞体为运动。 后柱中间神经元。胸一腰三有侧柱, 交感低级中枢部。骶二三四无侧柱, 前后角间夹细胞,都是副交感中枢。 白质集中有三素,后索薄外楔束;

精细触觉本体觉,两束传递有分工;胸四以下薄束传,胸四以上楔束管。侧索之中下行束,皮质脊髓侧束传;躯干四肢温痛觉,脊髓丘脑侧束传。前索之中共有两,皮脊前束脊丘前。(三)脊神经 颈八腰五胸十二,骶五尾一三十一;胸一腰三前根,躯体脏运动全。 骶二骶三骶四中,胸一腰三前根同;前支粗大吻合丛,颈丛臂丛腰骶丛;胸部前支单独走,后支细小不成丛。1.膈神经 一至四颈组颈丛,肌皮分支有两种;肌支名为膈神经,胸膜心包达膈肌;右膈神经有特点,肝胆信息它传递。2.臂丛分支 颈五至八胸第一,组成臂丛发长支;肌皮正中尺神经,桡腋神经后束分。3.上肢的神经分布 (1)腋神经 腋神经后束发,三角肌它管辖。(2)臂肌前臂肌神经支配 肌皮神经外侧束,肱二头肌它管理。侧束发尺神经,前臂屈肌一块半,名为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其余正中神经管,损伤正中不旋前。上肢伸肌肱桡肌,全受桡神经管理。损伤症状显垂腕,手背桡侧感觉缺。(3)手肌的神经分布 正中神经管手肌,鱼际肌群收除外,一二蚓肌它管理。小鱼际肌拇收肌;三四蚓肌骨间肌,全由尺神经管理。(4)手的皮神经分布 手的掌侧一个半,尺神经支它管理。其余桡侧三个半,正中神 经管辖区。手背皮肌更易记,桡尺神经各一半。4.胸神经 胸神经支单独行,上十一对穿肋间;最下一对走肋下,胸腹壁乳肋间肌。二平胸角四乳头,十对水平平脐环;

第二章 认知的神经基础

第二章认知的神经基础 第一节神经及神经系统 一、神经元的构造和功能 脑(brain)是人类一切高级行为的物质基础,由100~160亿神经细胞构成,神经细胞与人体其它组织器官的细胞不同,它具有特殊的构造和功能,具有极度的敏感性,可被输入刺激所激活,引起神经冲动,进行冲动传导。神经细胞是构成神经的基本单位,又称神经元(neuron)。 神经元的大小、形状和它们所具有的功能各不相同。但在构造上基本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构成。细胞体是神经细胞的主体,树突是从细胞体周围发出的分支,多而短,呈树枝状,树突由此而得名,其功能是接收传入的信号。轴突是从细胞体发出的一根较长的分支,它的周围包以由髓磷脂组成的髓鞘,具有绝缘作用,以防止神经冲动向周围扩散。轴突末端有许多分支状的球形小突起,称为终球。终球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 神经元的各种类型脑神经网络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在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存在大量的神经胶质细胞(glial cells)总数大约在1000亿左右,是神经元数量的10倍。神经胶质细胞所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它为神经元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支架。神经胶质细胞就像葡萄架引导着葡萄藤的生长一样,在发育的后期,它们为成熟的神经元提供支架,引导神经元发育的线路,并在神经元受到损伤时,帮助其功能得到恢复。 其次,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为神经元输送营养。脑血管屏障就是由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它对防止有毒物质侵入脑组织其重要作用。 第三,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准确快速传递。这种绝缘层称为髓鞘(myelin sheath),它由某些特异化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这些细胞在个体出生后不久,就将神经元的轴突周围覆盖起来,它具有绝缘作用,能防止神经冲动从一根轴突扩散到另一轴突。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神经纤维的髓鞘化,是行为分化和精确化的重要条件。当髓鞘受到损害时,可引起复视、震颤、麻痹等鞘膜性疾病。 三、突触的传导功能

神经系统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口诀——帮助你记忆人体解剖学歌诀(神经系统) 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 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 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 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 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 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 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 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 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三指半。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 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 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 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 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 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 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 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 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 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 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 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 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怒发冲冠,瞪大双眼; 心跳加快,呼吸大喘; 胃肠蠕动慢,大便小便免; 骨脏血管收缩,舒骨骼肌血管;

学习与记忆的分子基础

第八章学习与记忆的分子基础 大脑的学习记忆部位主要是大脑皮质联合区、海马及临近结构、丘脑、下丘 脑等脑区,记忆的主要单位是神经系统的突触部位。 第一节学习记忆中LTP发生的精微区域 在学习记忆信息加工储存过程中,来自不同感受器的信息,通过各自的信息 通道存储在脑的不同部位,从而形成不同的记忆形式,如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等。 瞬时记忆是在感觉信息从感受器到达相应脑皮质区之间流动过程中形成的, 主要是把刺激信号转化成电信号。 到达大脑皮质后,如果继续活动,就会转化成工作记忆,记录在相应脑区; 如果需要继续加工,则通过该区的皮质向额叶传递,在此过程中,也可以产生 一定的运动效应,经过额叶加工后,还可以进一步输出运动信息或者进行更深 入的加工形成长时记忆。 要产生长时记忆,则边缘系统(limbic system)的作用是很关键的。边缘系统 包括海马(hippocampus,在颞叶)、杏仁核(Amygdala ,在颞叶)和边缘皮质(limbic cortex,和脑干结合)。 1.1海马区域 在与学习记忆有关的脑区中,海马结构的作用显得特别突出,尤其在短时记 忆过渡到长时记忆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就是通过对海马结构与功能的 研究,才发现了LTP现象的。 海马的不同区域参与不同类型的学习和记忆,海马CA3区可能与长时记忆有关,CAl区可能与分辨学习有关。 其信息途径:齿状回是海马的传入门户,主要有颗粒细胞;它接受内嗅区的传 入纤维,发出苔醉纤维(图中是苔状纤维)到CA3区,其轴突又组成了海马的传出纤维与CAI区锥体细胞形成突触,CAI区发出的纤维又回到内嗅区,形成一个 连续的四级神经元突触联系环路,又叫三突触回路,它与长时记忆功能及LTP的形成有关。 在海马结构的三突触回路中,Glu是主要的神经递质,Glu在海马内主要有2种 受体,即NMDA和非NMDA,而Glu与它们的相互作用,正是LTP形成并保持的分子 机制。 1.2松仁核 褪黑素(melatonin,MLT)是杏仁核合成和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激素,褪黑 素对持续光照或药物引起的学习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褪黑素可缩短大鼠嗅觉 群体记忆的识别时间,据此认为褪黑素对学习记忆有增强作用。杏仁核源性褪

神经系统口诀

神经系统解剖口诀——帮助你记忆 人体解剖学歌诀(神经系统)脊髓末端位置歌诀 脊髓何处定末端,男一女二小儿三; 终池底部对骶二,终丝尾骨背侧攀。 脊髓歌诀 柱状两臌大,下部是圆锥;沟内前后根,向下成马尾。 脊髓横切面歌诀 白质包外灰居中,灰质断面似蝶形; 前角运动后感觉,侧角交感在腰胸; 前侧后索传导束,联络颈节上下行; 后索薄楔内外位,深感精触较固定; 前侧索内上下全,冷热触压和运动。 脊髓节与椎骨对应关系歌诀 颈节一四相齐,颈五胸四节高一;下胸高三中高二,腰节平胸十^一; 骶尾腰一胸十二,定位诊断是依据。 脑干连脑神经根歌诀 中脑连三四,桥脑五至八;九至十二对,要在延髓查。 四叠体及膝状体歌诀 上视、下听、外视、内听;视听反射,务必记清。 内囊歌诀 内囊并非一个囊,交通枢纽恰称当; 豆尾与丘之间是,投射纤维聚多方; 水平切面拐角形,前后二脚膝中央。 正中神经歌诀 正中神经属臂丛,掌长肌腱外侧行;此处浅表损伤,鱼际萎缩“猿爪”样手部神经分布歌诀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下尺侧一指半; 手背桡尺各一半,正中侵占三指半。

肋间神经分布歌诀 二平胸骨四乳头,六对大约到剑突;八对斜行肋弓下,十对脐轮水平处; 十二内下走得远,分布两列腹股沟。 前臂肌神经支配歌诀 桡神经不难记,全部伸肌肱桡肌;尺神经也简单,前壁屈肌一块半; 名为尺侧腕屈肌,屈指深面尺则半;其余正中神经管。 内质脊髓束歌诀 上下两级神经元,皮质兴奋向下传;经过内囊后脚处,锥体下部多越边;下行脊髓侧前索,终止前角神经元;交叉前伤瘫对侧,交叉后伤瘫同边;上损硬瘫下损软,定位诊断并不难。 脑神经名称歌诀 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 七面八听九舌咽,迷副舌下十二全。 脑神经性质歌诀 一二八对性质感,运动舌付动滑展;舌咽迷走三叉面,感觉运动混合全。 脑神经出入颅部位歌诀 视管有视嗅筛板孔,眶上裂内眼滑展动; 静脉孔中咽迷付通,面听内耳舌下管行; 还有上颌圆下颌卵,也要记清。 脑神经连脑歌诀 一嗅额下嗅球中,二视离球间脑通;脚间窝内三动眼,下丘下方滑车行;桥腹两侧连三叉,桥延沟内展面听;橄榄后沟上至下,舌咽迷走副神经;锥体橄榄之间处,舌下神经看得清。 交感神经功能歌诀 怒发冲冠,瞪大双眼; 心跳加快,呼吸大喘; 胃肠蠕动慢,大便小便免; 骨脏血管收缩,舒骨骼肌血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