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某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11.72 KB
- 文档页数:1
江苏盐城氟源化工临海分公司爆炸事故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工商核准拟用名)1号厂房(2400平方米,钢框架结构)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22人,受伤29人,其中3人重伤。
事故发生后,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立即作出重要批示。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政府积极组织现场抢救,江苏省委书记李源潮作出批示,省长梁葆华、副省长仇和赶赴现场。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带领工作人员赴现场,协助指导处置和调查取证等工作。
根据初步调查分析,通报如下: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是2002年盐城氟都化工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与德国CCI公司(贸易公司,股比31%)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2005年7月,根据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合资公司将氟化工生产线搬迁至射阳县临海化工集中区,拟成立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
主要产品是:2,4-二氯氟苯(生产能力4000吨/年)。
发生事故的1号生产厂房(投资约800万元)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
硝化工段是在原料氟苯中加入混酸二次硝化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氟化工段是在外购的2,4-二硝基氯苯原料中加入氟化钾,置换反应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氯化工段是在氯化反应塔中加入上述两个工段生产的2,4-二硝基氟苯,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最终产品2,4-二氯氟苯。
二、事故简要经过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
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
28日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
江苏3.21安全事故重大案例江苏响水“3·21”特大爆炸事故案一审宣判11月30日,江苏省盐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所辖响水、射阳、滨海等7个基层人民法院,对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大爆炸事故所涉22起刑事案件进行一审公开宣判,对7个被告单位和53名被告人依法判处刑罚。
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事故发生后已被吊销营业执照,以下简称天嘉宜公司)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因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硝化废料爆炸,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35.07万元。
法院经审理查明,天嘉宜公司无视国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长期违法违规贮存、处置硝化废料,企业管理混乱,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天嘉宜公司主要负责人由其控股公司江苏倪家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倪家巷集团)委派,重大经营管理决策需倪家巷集团决定、批准。
倪家巷集团与天嘉宜公司共同决策实施不法行为,为了集团自身利益,在天嘉宜公司技术、设备不过关的情况下仍同意上马间苯二胺项目生产线和硝化工段,明知硝化废料有毒、易燃易爆且储存地点不符合安全条件,仍未加强安全管理,未对硝化废料大量、违法贮存予以制止或提出合理处置方案,放任天嘉宜公司非法储存危险物质,最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倪家巷集团、该集团和天嘉宜公司相关责任人应依法对事故后果承担刑事责任。
天嘉宜公司还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焚烧危险废物,严重污染环境,后果特别严重,应依法追究相关人员刑事责任;原公司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张勤岳为谋取本单位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贿送财物,亦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另查明,盐城市环境监测中心等6家中介机构弄虚作假,出具虚假失实文件,导致天嘉宜公司硝化废料重大风险和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暴露,干扰误导了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盐城市环保部门和响水县应急管理、环保等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未认真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日常监管严重缺失,复产验收审核把关不严,存在玩忽职守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嚓例謦子ANU JINGSHI长期违法贮疼危险麋物!_江苏峭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谰查报告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嘉宜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 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35.07 万元。
很大差距,一定要举一反三,亡羊补牢。
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也 作出批示,强调要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危险源,进一步排查并消除 危化品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受党中央、国务院委派,王勇国务委员带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立即54 2020.5ANLUINGSHI 1素倒耆承赶赴现场,指导抢险救援等工作。
一、事故有关I情況业主要问_(一)事故有关情况事故调查组经调阅现场视频记录等进 行分析认定,2019年3月21日14时45分35 秒,天嘉宜公司旧固废库房顶中部冒出淡 白烟,随即出现明火且火势迅速扩大,至14时48分44秒发生爆炸。
事故发生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 领导下,江苏省和应急管理部等立即启动 应急响应,迅速调集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和危险化学品专业救援队伍开展救援,至3月22日5时许,天嘉宜公司的储罐和其他 企业等8处明火被全部扑灭,未发生次生事 故;至3月24日24时,失联人员全部找到救 出86人,搜寻到遇难者78人。
江苏省和国 家卫生健康委全力组织伤员救治,至4月15日危重伤员、重症伤员经救治全部脱险。
生态环境部门对爆炸核心区水体、土壤、大气环 境密切监测,实施堵、控、引等措施,未发生 次生污染;至8月25日,除残留在装置内的物料外,生态化工园区内的危险物料全部转运完毕。
(二)天嘉宜公司主要问题1. 刻意瞒报硝化废料。
硝化废料始终未向环保(生态 环境)部门申报登记,并刻意隐瞒欺骗。
2. 长期违法贮存硝化废料。
大量的硝化废料长期存放 于不具备贮存条件的煤棚、固废仓库等场所,超时贮存问题严重,最长贮存时间甚至超过7年。
材料与化工类《工程伦理》案例——江苏响水天嘉宣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1、案例背景1.1案例发生的时间2019年3月21日14时。
1.2案例发生的地点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嘉宜公司)。
1.3案例发生的规模或性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认定,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是一起长期违法贮存危险废物导致自燃进而引发爆炸的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
1.4案例发生后的功效该事故造成园区78人死亡(其中天嘉宜公司29人、之江化工16人、华旭药业10人、园区其他单位10人、周边群众7人、外地人员6人),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35.07万元。
1.5天嘉宜公司基本情况天嘉宜公司成立于2007年4月5日,位于生态化工园区东南部,东临301县道,南靠大和路,西南侧为德力化工,西临经三路,隔路与之江化工相对,北侧自西向东依次与华旭药业、富梅化工、鲲鹏化工和江苏神龙经达物流有限公司相邻(见图1)。
(企业所在的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已开发使用面积7.5平方千米,现有企业67家,其中化工企业56家。
)图1 天嘉宜公司及相邻企业分布天嘉宜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陶在明(公司副总经理兼硝化车间主任),实际控制人为总经理张勤岳(2017年1月24日因污染环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两年)。
天嘉宜公司占地面积14.7万平方米,注册资本9000万元,员工195人。
其主要产品为间苯二胺(17000吨/年)、邻苯二胺(2500吨/年)、对苯二胺(500吨/年)、间羟基苯甲酸(500吨/年)、3,4-二氨基甲苯(300吨/年)、对甲苯胺(500吨/年)、均三甲基苯胺(500吨/年)等,主要用于生产农药、染料、医药等。
天嘉宜公司分设安全科和固废焚烧中心、污水处理中心,负责企业安全生产和环保相关工作。
安全科由副总经理陶在明分管;固废焚烧中心、污水处理中心由副总经理杨钢分管,固体废物由固废焚烧中心负责管理。
联化科技有限公司爆炸事故10:20,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B7厂房重氮化釜发生爆炸,造成8名抢险人员死亡(其中3名当场死亡)、5人受伤(其中2人重伤)。
735m2厂房全部倒塌,主要生产设备被炸毁。
直接经济损失约400万元。
一、基本情况公司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化工集中区,成立于2003年10月,民营股份制企业。
主要产品及生产能力分别为联苯菊脂500吨/年、广灭灵1000吨/年、2-氰基-4-硝基苯胺1500吨/年、分散蓝79#滤饼1000吨/年、分散橙30#滤饼1500吨/年等,共有6个生产车间。
爆炸事故发生在五车间分散蓝79#滤饼重氮化工序B7厂房。
二、简要经过重氮化工艺过程是在重氮化釜中,先用硫酸和亚硝酸钠反应制得亚硝酰硫酸,再加入6-溴-2,4-二硝基苯胺制得重氮液,供下一工序使用。
11月27日6时30分,联化公司5车间当班4名操作人员接班,在上班制得亚硝酰硫酸的基础上,将重氮化釜温度降至在25℃。
6时50分,开始向5000升重氮化釜加入6-溴-2,4-二硝基苯胺,先后分三批共加入反应物1350千克。
9时20分加料结束后,开始打开夹套蒸汽对重氮化釜内物料加热至37℃,9时30分关闭蒸汽阀门保温。
按照工艺要求,保温温度控制在35±2℃,保温时间4-6小时。
10时许,当班操作人宋体员发现重氮化釜冒出黄烟(氮氧化物),重氮化釜数字式温度仪显示温度已达70℃,在向车间报告的同时,将重氮化釜夹套切换为冷冻盐水。
10时6分,重氮化釜温度已达100℃,车间负责人向联化公司报警并要求所有人员立即撤离。
10时9分,联化公司内部消防车赶到现场,用消防水向重氮化釜喷水降温。
10时20分,重氮化釜发生爆炸。
三、原因分析1、直接原因操作人员没有将加热蒸汽阀门关闭到位,造成重氮化反应釜在保温过程中被继续加热,重氮化釜内重氮盐剧烈分解,导致化学爆炸。
2、重要原因在重氮化反应保温时,操作人员未能及时发现重氮化釜内温度升高,及时调整控制;装置自动化水平低,重氮化反应系统没有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和自动紧急停车系统;重氮化釜岗位操作规程不完善,没有制定针对性应急措施,应急指挥和救援处置不当。
生产安全事故典型案例1、江苏响水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3·21”特别重大爆炸事故2019年3月21日14时48分,位于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生态化工园区的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特别重大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76人重伤,640人住院治疗,直接经济损失198635.07万元。
发生原因是,事故企业旧固废库内长期违法贮存的硝化废料(主要成分是二硝基二酚、三硝基一酚、间二硝基苯、水和少量盐分等)持续积热升温导致自燃,燃烧引发爆炸。
主要教训:一是事故企业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淡漠。
天嘉宜公司无视国家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长期刻意瞒报、违法贮存、违法处置硝化废料,安全管理混乱。
二是中介机构弄虚作假。
有关环保评价机构出具虚假失实文件,导致事故企业硝化废料重大风险和事故隐患未能及时暴露,干扰误导了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
三是江苏省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监管责任履行不到位。
应急管理部门履行安全生产综合监管职责不到位,生态环境部门未认真履行危险废物监管职责,工信、市场监管、规划、住建和消防等部门也不同程度存在违规行为。
四是响水县和生态化工园区安全发展理念不牢。
重发展轻安全,招商引资安全环保把关不严,对天嘉宜公司长期存在的重大风险隐患视而不见,复产把关流于形式。
五是江苏省、盐城市未认真落实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安全风险排查管控不全面、不深入、不扎实。
2、长深高速江苏无锡“9?28”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2019年9月28日,长深高速公路江苏无锡段发生一起大客车碰撞重型货车的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造成36人死亡、36人受伤。
发生原因是,事故大客车在行驶过程中左前轮爆胎,导致车辆失控与中央隔离护栏碰撞,冲入对向车道,与对向大货车相撞。
大客车上大部分乘员未系安全带,在事故发生时脱离座椅,加重了事故伤亡后果。
主要教训:道路客运行业跨省异地源头管控存在漏洞。
一是企业注册地有关部门对未取得道路运输经营许可的企业、车辆监管不力,对企业日常安全管理严重缺失的问题失察失管,未及时处理其他部门和外地关于事故企业及车辆涉嫌非法营运的抄告线索,没有真正形成监管合力和闭环管理。
生产安全环境事故案例分享标题:生产安全环境事故案例分享——提醒我们始终保持警惕导语:在生产过程中,安全环境事故时有发生。
以下我们将分享一起引人深思的关于生产安全环境事故的案例,以期提醒每个人始终保持警惕,坚守安全底线。
正文:事故案例一:江苏化工厂爆炸事故时间:2019年3月21日地点:江苏省盐城市经过:一起江苏化工厂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事故发生后,厂区内大面积的建筑物受损,爆炸威力相当大。
经初步调查,事故原因是厂内储存的化工品泄漏并发生爆炸。
启示:此事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安全生产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安全环境事故会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企业应该严格按照安全标准进行操作,并对员工加强安全培训。
事故案例二:山东矿井透水事故时间:2020年6月8日地点:中国山东省泰安市经过:一起山东矿井透水事故造成7人死亡、3人失踪。
事故发生时,该矿为响应上级部门检查,私自停产,而未按照规定进行封闭。
一场暴雨造成矿井透水,导致事故的发生。
启示:矿山生产环境异常复杂,安全是矿工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事故的发生告诫我们,矿工应该严格按照安全要求开展工作并加强应急演练,同时矿山企业也要加强对设备运行的监控检测,确保安全生产。
事故案例三:广东火灾事故时间:2021年4月10日地点:广东中山市经过:一起广东火灾事故导致18人死亡、5人受伤。
事故发生时,厂房内堆放大量易燃物品,且存在电路短路情况,起火后很快引发了大火。
启示:火灾事故往往是由于火源与可燃物相遇而导致的,因此严禁在储存易燃、爆炸物品的厂房内乱放、堆积杂物;同时,要加强对电路的维护和日常巡检,确保没有安全隐患。
结语:以上的案例只是冰山一角,生产安全环境事故时刻存在,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伤害。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守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
只有安全生产,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员工才能安心工作,社会才能实现稳定和谐。
深度剖析江苏盐城化工厂爆炸事故近日,江苏盐城的一家化工厂发生了爆炸事故,引起了广泛关注。
据目前了解,事故发生在一家名为天嘉宜化工公司的工厂,造成了多人死亡和伤亡,同时也对周边环境和市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起事故的原因和影响,本篇文章将对事故进行深度剖析。
事故发生的经过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爆炸发生在2019年3月21日下午,当时事故发生地点在江苏盐城市滨海县东京集镇胥滩村。
天嘉宜化工公司的一座厂房发生了爆炸,导致多人伤亡。
同时,爆炸还引起了火灾,浓烟滚滚上升,现场局势十分危急。
据媒体报道,当天下午约3点,厂区内发生了一声巨响,随之而来的是橙色的浓烟和火光冲天。
当地居民和工人们惊恐地发现,火光所在之处的化工厂顶部和侧面已经被炸开,一些建筑物坍塌,严重影响了周边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
当时,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和伤员救治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
据了解,此次爆炸共造成至少78人受伤,其中有重伤和轻伤,并造成了多人死亡。
同时,爆炸还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现场的救援和应急处理工作十分繁琐复杂。
事故原因的分析目前事故的原因还在调查中,但根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工厂违反了相关安全规定。
具体来说,可能是因为工厂储存和处理危险品的方式不当,导致危险品泄漏或者疏忽大意,没有及时进行危险品的处理和清理,最终造成了事故的发生。
事实上,在近年来的一些爆炸事故中,也存在工厂违反安全规定的情况,如储存危险品不合规等。
这些问题都暴露了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不足,与政府部门和行业管理者的监管、管理等也密不可分。
据了解,为了减少类似事故的发生,国家和相关管理部门已经采取了多项措施,如加强危险品运输和储存方面的监管和管理,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进行全面审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安全隐患等。
这也提醒我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要加强对安全问题的重视,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养。
事故的影响和应对措施据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此次事故对盐城市和周边市民的生活、工作和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但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应对,以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并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方面的管理和控制。
江苏省盐城市某化工有限公司爆炸事故
2006年7月28日8时45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工商核准拟用名)1号厂房(2400平方米,钢框架结构)发生一起爆炸事故,死亡22人,受伤29人,其中3人重伤。
爆炸初步调查分析如下: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是2002年盐城氟都化工有限公司(1998年成立)与德国CCI公司(贸易公司,股比31%)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2005年7月,根据当地政府统一规划,合资公司将氟化工生产线搬迁至射阳县临海化工集中区,拟成立盐城氟源化工有限公司临海分公司,总投资2500万元。
主要产品是:2,4-二氯氟苯(生产能力4000吨/年)。
发生事故的1号生产厂房(投资约800万元)由硝化工段、氟化工段和氯化工段三部分组成。
硝化工段是在原料氟苯中加入混酸二次硝化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氟化工段是在外购的2,4-二硝基氯苯原料中加入氟化钾,置换反应生成2,4-二硝基氟苯;氯化工段是在氯化反应塔中加入上述两个工段生产的2,4-二硝基氟苯,在一定温度下通入氯气反应生成最终产品2,4-二氯氟苯。
二、事故简要经过
2006年7月27日15时10分,首次向氯化反应塔塔釜投料。
17时20分通入导热油加热升温;19时10分,塔釜温度上升到130℃,此时开始向氯化反应塔塔釜通氯气;20时15分,操作工发现氯化反应塔塔顶冷凝器没有冷却水,于是停止向釜内通氯气,关闭导热油阀门。
28日4时20分,在冷凝器仍然没有冷却水的情况下,又开始通氯气,并开导热油阀门继续加热升温;7时,停止加热; 8时,塔釜温度为220℃,塔顶温度为43℃;8时40分,氯化反应塔发生爆炸。
据估算,氯化反应塔物料的爆炸当量相当于406千克梯恩梯(TNT),爆炸半径约为30米,造成1号厂房全部倒塌。
事故发生后,当地政府立即组织抢救伤员、疏散群众,市、县消防队迅速赶赴现场进行灭火扑救,环保部门立即对现场周围大气、水和土壤进行连续监测。
28日13时大火扑灭,由于对地面水采取了措施,据当地环保部门监测,没有造成大的污染。
目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已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损失情况和事故责任展开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