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九章 健康危险因素及行为干预(第一节)
- 格式:ppt
- 大小:448.50 KB
- 文档页数:28
1、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一、健康危险因素干预是指应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行为医学、心理学、营养学和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对个体和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和干预,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是在了解管理对象健康状况,并进行健康及疾病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以多种形式来帮助和指导管理对象采取行动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实现健康管理的目标。
二、慢性病的综合健康管理策略1、一般人群:健康教育、健康促进2、高危人群:生活方式管理(•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开展行为干预)3、患者: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开展生活方式管理配合临床治疗;•提高患者依从性)(一)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健康干预的最佳时期)1、吸烟、2、不健康膳食、3、运动/体力活动不足、4、过量饮酒、5、长期心理压抑、精神紧张、6、睡眠不足、7、……(二)中间危险因素(疾病早期,可逆时期)1、肥胖;2、高血压;3、血脂异常;4、IFG/IGT;5、高尿酸血症;6、癌前病变;(三)疾病管理-延缓疾病的发展(疾病管理,提高患者对干预的依从性)1、冠心病;2、脑卒中;3、糖尿病;4、肿瘤;5、COPD;6、痛风三、危险因素的分层管理1、重点干预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2、认识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3、理解、掌握管理中间危险因素的方法4、理解、熟悉疾病管理•保证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管理患者的健康相关行为以配合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四、健康危险因素干预的基本理论健康危险因素干预与健康教育、健康促进不同1•是个体化的。
2•根据管理对象特有的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设定专项目标。
4•并动态追踪干预效果。
五、危险因素干预的原则1•循证原则: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应有证据支持。
2•成本-效果原则。
3•自愿性(日常生活相结合,点滴做起,注重养成)。
4•个体化。
5•连续性(定期随访,分析问题,及时提醒)六、危险因素干预的类型1、生活方式干预(1.行为干预;2.营养指导;3.身体活动指导;4.戒烟限酒)2、心理与精神干预(心理咨询);3、医疗性干预(药物、手术)七、危险因素干预的方法1、重点干预•筛选高危人群和患病人群•以改变不良生活方式为主要策略•结合必要药物治疗•追踪随访,指导掌握防治技能,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历年健康管理师理论考试真题及答案(150题)1.补充型医疗保险可对其费用补偿不足部分进行有效二次补偿的保险是()。
A.死亡保险B.生存保险C.社会基本医疗保险D.意外伤害保险E.责任保险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十四章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第一节健康保险概述。
补充型医疗保险是指与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相互衔接的一系列商业医疗保险产品,是构建国家多层级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对社会基本医疗保险费用补偿不足部分进行有效的二次补偿。
2.健康管理的特点是什么()。
A.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系统化B.科学化、质量化、个性化、平衡化C.最优化、足量化、质化、统一化D.标准化、足量化、科学化、最优化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一章健康管理概论第一节概述。
健康管理的特点是标准化、足量化、个体化和系统化。
3.采用化学预防的对象主要是()。
A.已出现症状的病人B.正在康复的人C.无症状的人D.正在治疗的人E.有既往病史的人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三章预防医学基础知识第二节临床预防服务。
化学预防指对无症状的人使用药物、营养素(包括矿物质)、生物制剂或其他天然物质作为第一级预防措施,提高人群抵抗疾病的能力以预防某些疾病。
已出现症状的患者服用上述任何一种物质来治疗疾病不在化学预防之列。
有既往病史的人使用预防性化学物质亦不能称为化学预防。
4.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不包括()。
A.分组因素B.计数资料C.计量资料D.等级资料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第五章流行病学和医学统计学基本知识第二节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
统计资料类型:①计量资料:有计量单位(厘米、千克)的数值变量,为定量测量的结果;②计数资料:定性观察的结果,只有对立的属性(阴性、阳性;正常、异常);③等级资料:介于定量和定性之间,有两个以上等级,(强阳性、阳性、阴性;好转、有效、无效等)。
等级资料和计数资料又可统称分类变量,它们的区别在于等级资料虽然也是分类资料,但是个个类别健还存在大小或程度上的差别。
第九章健康风险评估与分析解读健康风险评估(health risk appraisal,健康风险评估)是通过所收集的大量的个人健康信息,分析建立生活方式、环境、遗传和医疗卫生服务等危险因素与健康状态之间的量化关系,预测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发生某种特定疾病(生理疾患和心理疾患)或因为某种特定疾病导致死亡的可能性,即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
健康风险评估是健康管理过程中关键的专业技术部分,是健康管理的核心,并且只有通过健康管理才能实现,是慢性病预防的第一步,也称为危险预测模型。
目前健康风险评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企业、医疗机构、健康管理公司等,成为健康管理、健康促进项目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第一节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一、健康风险评估与临床诊断的关系临床诊断即确诊个体所患疾病的过程和采取的手段,即根据实际情况,调查了解影响个体健康的环境因素,对个体进行全面检查,采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检查,找出发病原因、疾病的性质、个体的功能障碍情况等,以及判定患者的愈后和确定防治的方法。
而健康风险评估是对个人的健康状况及未来患病或死亡危险性的量化评估。
两者区别在于:1.出发点不同临床诊断立足于个体身体的异常症状,查找病因,以便确诊所患疾病。
而健康风险评估立足于个体或群体健康危险因素的收集,以便进行风险评估。
2.手段不同临床诊断主要通过临床医生的观察和相关仪器设备及实验室检查,而健康风险评估资料的收集也需要实验室的检查,但更多的是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相关信息。
3.目的不同临床诊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对症治疗,而健康风险评估的最终目的是根据评估结果进行健康干预。
4.对象不同临床诊断的对象往往是一种或几种疾病,而健康风险评估针对的是引起疾病的全部危险因素。
临床诊断的体检资料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可以作为健康风险评估的重要信息,健康风险评估的结果也可以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健康风险评估是一种技术和方法,也是一项积极有益的工作,它不必求全具备,也不必看得过高过难,可以依据自身条件,至少在生活方式评估等某一方面尝试就能获得显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