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应用数学基础_15_--矩阵的三角分解
- 格式:pdf
- 大小:2.88 MB
- 文档页数:54
三角分解法
三角分解法亦称因子分解法,由消元法演变而来的解线性方程组的一类方法。
设方程组的矩阵形式为Ax=b,三角分解法就是将系数矩阵A分解为一个下三角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矩阵U之积:A=LU,然后依次解两个三角形方程组Ly=b 和Ux=y,而得到原方程组的解,例如,杜利特尔分解法、乔莱斯基分解法等就是三角分解法。
【基本介绍】
若能通过正交变换,将系数矩阵A分解为A=LU,其中L是单位下三角矩阵(主对角线元素为1的下三角矩阵),而U是上三角矩阵,则线性方程组Ax=b 变为LUx=b,若令Ux=y,则线性方程组Ax=b的求解分为两个三角方程组的求解:
(1)求解Ly=b,得y;
(2)再求解Ux=y,即得方程组的解x;
因此三角分解法的关键问题在于系数矩阵A的LU分解
【矩阵LU能分解的充分条件】
一般地,任给一个矩阵不一定有LU分解,下面给出一个矩阵能LU分解的充分条件。
定理1 对任意矩阵AϵR n×n(n≥2),若A的各阶顺序主子式均不为零,则A有唯一的Doolittle分解(或Crout分解)。
定理2 若矩阵AϵR n×n(n≥2)非奇异,且其LU分解存在,则A的LU 分解是唯一的。
§4矩阵的三角分解矩阵的三角分解定理:设n nA R ×∈,如果A 的前n-1个顺序主子式det()0,1,2,,1i A i n ≠=− ,则A 可分解为一个单位下三角矩阵L 与一个上三角矩阵U 的乘积,且这种分解是唯一的。
证明:1.存在性:利用高斯消去法来构L 和U(1)(2)()1122det()0,1,2,,1i i ii A a a a i n =≠=−1L A U −=,A LU=2112100101n n m L m m ⎡⎤⎢⎥⎢⎥=⎢⎥⎢⎥⎣⎦ ,(1)(1)(1)11121(2)(1)222()0nn n nn a a a a a U a ⎡⎤⎢⎥⎢⎥=⎢⎥⎢⎥⎢⎥⎣⎦2.唯一性:分A 非奇异和奇异两种情况来证 (1)A 非奇异考虑到A 的前n-1个顺序主子式非零,得 det()0,1,2,,i A i n ≠=设1122A LUL U ==,12,L L 为单位下三角矩阵,12,U U 为上三角矩阵。
因A 非奇异,所以1U 可逆,从而112121L L U U −−=112121112121(,)L L E U U L L U U −−−−⇒==因为单位下三角阵为上三角阵2121,L L U U ⇒==(2)A 奇异因det()0,1,2,,1i A i n ≠=− ,det()0n A =()0,1,2,,1i ii a i n ⇒≠=− ,()0n nn a = 设1122A LUL U ==,12,L L 为单位下三角矩阵,12,U U 为上三角矩阵。
对它们进行矩阵分块,得(1)(1)(1)(1)(1)(1)111222(1)(1)1122001010n n n n n n n n L U a L U a m a m a −−−−−−−−⎛⎞⎛⎞⎛⎞⎛⎞=⎜⎟⎜⎟⎜⎟⎜⎟⎝⎠⎝⎠⎝⎠⎝⎠其中(1)(1)12,n n L L −−为n-1阶单位下三角矩阵,(1)(1)12,n n U U −−为可逆的n-1阶上三角矩阵(1)(1)(1)(1)(1)(1)(1)(1)11112222(1)(1)(1)(1)(1)(1)(1)(1)1111122222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L U L a L U L a m U m a a m U m a a −−−−−−−−−−−−−−−−⎛⎞⎛⎞⇒=⎜⎟⎜⎟++⎝⎠⎝⎠由(1)(1)(1)(1)1122n n n n L U L U −−−−=(1)(1)(1)(1)2121,n n n n L L U U −−−−⇒==由(1)(1)(1)(1)1122n n n n L a L a −−−−=(1)(1)21n n a a −−⇒= 由(1)(1)(1)(1)1122n n n n m U m U −−−−=(1)(1)21n n m m −−⇒=由(1)(1)(1)(1)222111n n n n m a a m a a −−−−+=+21a a ⇒= 故2121,L L U U == 证毕。
矩阵的三角分解
矩阵的三角分解是将一个矩阵分解为一个上三角矩阵和一个下
三角矩阵的乘积。
这个过程可以用于求解线性方程组、计算矩阵的行列式和逆等问题。
具体地说,设A是一个n×n的矩阵,其三角分解可以表示为: A=LU
其中L是一个下三角矩阵,U是一个上三角矩阵。
L和U可以通过高斯消元法来求得。
具体地,我们对矩阵A进行一系列初等变换,使其化为一个上三角矩阵U,然后再对原矩阵A的每一行进行相应的初等变换,使得变换后的矩阵L成为一个下三角矩阵。
例如,对于如下矩阵A:
1 2 3
4 5 6
7 8 9
我们可以通过高斯消元法求出其上三角矩阵U:
1 2 3
0 -3 -6
0 0 0
再对原矩阵A的每一行进行相应的初等变换,得到下三角矩阵L: 1 0 0
4 1 0
7 2 1
因此,矩阵A的三角分解为:
A = LU =
1 2 3 1 0 0 1 2 3
4 5 6 = 4 1 0 * 0 -3 -6
7 8 9 7 2 1 0 0 0
可以看到,矩阵A成功地被分解为一个上三角矩阵U和一个下三角矩阵L的乘积。
矩阵的三角分解及其应用作者:王焕庭来源:《教师·上》2010年第08期一、矩阵的三角分解1.定义如果方阵A可分解成一个下三角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矩阵U的乘积,则称A可作三角分解或LU分解。
如果方阵A可分解成A=LDU (1.1),其中L是单位下三角矩阵,D是对角矩阵,U是单位上三角矩阵,则称A可作LDU分解。
2. A的LDU分解和 LU分解求法(1)A的LDU分解求法: 取A的一阶主子式,作LDU分解A1=(1)(a11)(1),L1=(1),D1=(a11),U1=(1), 用(1)式-(4)式确定v1,l1,从而L2=,D2=,U2=,A2=L2D2U2。
然后重复使用(1)-(4)式得到A的顺序主子式的LDU分解。
Ak=LkDkUk,k=1,2,…,n,当k=n时,即完成A的LDU分解。
(2)A的LU分解求法:先按照(1)的步骤求出A的LDU分解,再令DU的乘积为U’,即求出 A 的LU分解。
3.LU分解的推广和改进矩阵A的LU与LDU分解都需要假设A的前n-1阶顺序主子式非零。
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可以给A左或右乘以置换矩阵,就把A的行或列的次序重新排列,使这个条件满足,从而就有如下的带行交换的矩阵分解定理。
定理1设A是n阶非奇异矩阵,则存在置换矩阵P使PA的n个顺序主子式非零。
该定理的证明可在矩阵论教科书中查到。
4. LU分解在解方程组中的应用设A是n阶非奇异矩阵,则存在置换矩阵P使PA=LDU=LU’(1.3)。
其中L是单位下三角矩阵,D是对角矩阵,U是单位上三角矩阵, U’ 是上三角矩阵。
如果方程组AX=b(1.3),系数矩阵 A是n阶非奇异矩阵且△k≠0,(k=1,2,…,n-1), 则存在三角分解A=LU.于是得到与原方程组同解的以三角矩阵为系数矩阵的方程组Ly=b(1)Ux=y(2), 方程组的(1)式解出代入(2)式解出,这就是线性方程组的三角分解法。
如果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的某个顺序主子式△k=0 ,(k=1,2,…,n-1),可用定理1的推论考虑与其同解的方程组PAX=Pb(1.4),即也可用三角分解法求解。
矩阵分解的常用方法一、矩阵的三角分解定义:如果方阵可分解成一个下三角形矩阵L和上三角形矩阵U的的乘积,则称可作三角分解或LU分解。
定理1:高斯消元过程能够进行到底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的前n-1个顺序主子式都不为零,即k ≠0,k=1,2,…,n-1。
(1)当条件(1)满足时,有L(n-1)…L(2)L(1)=U。
其中U为上三角形矩阵L(k)=lik=,i=k+1,…,n。
容易得出,detL(k)≠0(k=1,2,…,n-1),故矩阵L(k)可逆,于是有=(L(1))-1(L(2))-1…(L(N-1))-1U。
由于(L(K))-1是下三角形矩阵,故它们的连乘积仍然是下三角矩阵。
令L=(L(1))-1(L(2))-1…(L(N-1))-1=则得=LU。
即分解成一个单位下三角形矩阵L和一个上三角形矩阵U的的乘积。
二、矩阵的QR(正交三角)分解定义:如果实(复)非奇异矩阵能化成正交(酉)矩阵Q 与实(复)非奇异上三角矩阵R的乘积,即=QR,则称上式为的QR分解。
定理2:任何实的非奇异n阶矩阵可以分解成正交矩阵Q 和上三角形矩阵R的乘积,且除去相差一个对角线元素之绝对值等于1的对角矩阵D外,分解成=QR是唯一的。
矩阵QR的分解具体做法如下:令的各列向量依次为α1,α2,…,αn,由于是非奇异的,所以α1,α2,…,αn线性无关,按照施密特正交法正交化得到个标准的正交向量β1,β2,…,βn,且β=bαβ=bα+b22α2β=bα+b2nα2+…+bnnαn这里bij都是常数,且由正交化过程知bii≠0(i=1,2,…,n)写成矩阵形式有(β1,β2,…,βn)=(α1,α2,…,αn)β,即Q=B。
其中B=是上三角矩阵(bii≠0,i=1,2,…,n)。
显然B可逆,而且B=R-1也是上三角矩阵,由于Q的各列标准正交,所以Q 正交矩阵,从而有=QR。
三、矩阵的奇异值分解定理3 (奇异之分解定理)设是一个m×n的矩阵,且r ()=r,则存在m阶酉矩阵U和n阶酉矩阵V,使得UHV=(2),其中?撞=dig(1…r),且1≥2≥…≥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