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鉴别诊断最新版本
- 格式:ppt
- 大小:1.55 MB
- 文档页数:60
昏迷的鉴别诊断
昏迷的鉴别诊断:
昏迷鉴别诊断包括嗜睡、昏睡状态、谵妄状态、意识模糊、去皮质综合征、晕厥等方面。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 处于睡眠状态, 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 但注意力不集中, 记忆差, 如不继续对答, 又进入睡眠。
(2)昏睡状态:处于较深睡眠状态, 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 作简单模糊的回答, 很快入睡。
(3)谵妄状态:意识水平有明显波动, 症状昼轻夜重。
定向力和自知力均有障碍, 注意力涣散, 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伴有明显的错觉和幻觉, 多数为恐怖性, 以致患者情绪惊恐, 易于激惹, 在幻觉与妄想的支配下可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自伤及伤人。
(4)意识模糊:或称朦胧状态, 意识范围缩小, 常有定向力障碍, 较明显的是错觉, 幻觉少见, 情感反应与错觉有关。
(5)去皮质综合征:(缺氧或其他原因引起大脑皮质广泛损害, 皮层功能丧失而皮层下机能存在)表现为:①意识丧失, 醒觉存在(无自主运动和语言, 但能睁、闭双眼或凝视, 貌似清醒;②仍保持有觉醒与睡眠的周期规律。
③皮层下功能存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掌颌反射均存在, 偶尔出现无意识咀嚼、吞咽和自发性强哭强笑及痛、温觉刺激的原始反应医|学教育网搜集
整理。
④去皮层强直状态(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 病理征阳性)。
(6)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 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丧失而倒地。
一般突然发生, 持续时间短暂, 很快恢复。
昏迷的鉴别诊断
1.与类昏迷鉴别。
所谓类昏迷是指病人的临床表现类似昏迷或貌似昏迷,但实际上并非真昏迷的一种状态或症候。
它一般包括假性昏迷、醒状昏迷及其它一些病症。
2.与假性昏迷鉴别。
假性昏迷是意识并非真正丧失,但不能表达和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它包括癔病性不反应状态、木僵状态、闭锁综合征。
3.晕厥是一种急起而短暂的意识丧失,常有先兆症状,如视觉模糊、全身无力、头昏眼花、出冷汗等。
然后晕倒,持续时间很短,一般数秒钟至1min即可完全恢复。
昏迷的持续时间更长,一般为数分钟至若干小时以上,且通常无先兆,恢复也慢。
4. 失语:完全性失语的病人,尤其是伴有四肢瘫痪时,对外界的刺激均失去反应能力。
如同时伴有嗜睡,更易误认为昏迷。
但失语病人对给予声光及疼痛刺激时,能睁开眼睛,能以表情等来示意其仍可理解和领悟,表明其意识内容存在,或可见到喃喃发声,欲语不能。
5.发作性睡病:临床表现在通常不易入睡的场合下,如行走、进食、上课或某些操作过程中,发生不可抗拒的睡眠,
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小时不等。
发作时瞳孔对光反射存在,且多数可被唤醒,故与昏迷不难区别。
昏迷鉴别诊断:1、脑出血:大量脑出血时,患者可出现昏迷,常表现为重度昏迷,血压升高,喷射性呕吐,瞳孔小,瞳孔不等大,肢体偏瘫或全瘫,一侧或双侧病理反射(+),头颅CT见高密度影可明确诊断:2、心源性脑栓塞:常见于房颤患者,急性起病,肢体偏瘫,头颅MRI见大面积脑梗死病灶可明确诊断:3、蛛网膜下腔出血:急性起病,可有头痛,呕吐症状,常见于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头颅CT见脑沟、脑池高密度影,可明确诊断。
4、癫痫:常有四肢抽搐,口吐白沫,双眼上翻或凝视,脑电图可见癫痫波,抗癫痫治疗可终止抽搐发作,抽搐停止后患者意识可逐渐恢复。
5、中枢神经感染:常以精神行为异常,癫痫发作起病,伴有发热,脑电图可见异常,脑脊液检查可区别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
6、低血糖症:临床上常表现为心悸,全身出冷汗,面色苍白,血糖低于2.8mmol/l,供糖后症状缓解。
7、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常有糖尿病史,常见诱因:感染,胰岛素治疗停止或不适当减量,发病前常有多尿、烦渴,多饮,乏力,血糖多为16.7-33.3mmol/l,尿酮体阳性。
8、高渗性昏迷:多见于老年人,多尿、多饮,血糖33.3-66.6 mmol/l,血钠升高可达155mmol/l,死亡率高。
9、肝性脑病:常见于肝硬化,重症肝炎,原发性肝癌患者,有扑翼样震颤,明显肝功能损害,血氨增高可明确诊断。
10、肺性脑病:常见于慢阻肺,肺部感染,肺心病患者,PaO2低于60mmHg,伴或不伴PaCO2大于50mmHg可明确诊断。
11、电解质紊乱:低钠血症,高钠血症均可引起昏迷,血电解质检查可明确诊断。
12、药物中毒:根据有机磷农药接触史,呼出气体呈大蒜味,瞳孔针尖样缩小,大汗淋漓,可诊断有机磷农药中毒,根据一氧化碳接触史,可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服用大量安眠药史,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可诊断安眠药中毒。
13、酒精中毒:大量饮酒史,呼气酒味,可明确诊断。
14、中署:患者在高温环境,体温40.0℃以上,可明确诊断。
昏迷的鉴别诊断和急诊处理昏迷是指意识完全或部分丧失,无法应答,对外界刺激无反应。
它可以是多种疾病的表现之一,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因此,对于急诊患者出现昏迷,需要及时进行鉴别诊断和急诊处理。
昏迷的鉴别诊断1.区分意识与清醒在鉴别昏迷时,需要区分患者是由于诸如睡眠等生理状态造成的意识丧失,还是病理因素引起的昏迷。
可以通过询问患者姓名、年龄、住址、时间等问题,让其清楚回答以区分意识与清醒。
2.判断昏迷的程度根据患者对刺激的反应,将昏迷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三种程度。
轻度昏迷时患者仅有对声音、触觉等强刺激有反应;中度昏迷时患者需要更强的刺激才能引起反应,例如疼痛刺激;重度昏迷时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对刺激没有反应。
3.寻找可能的病因在确定昏迷程度后,需要进一步寻找昏迷的可能病因。
常见的病因如下。
•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脑梗死等•外伤:如头部外伤、脑震荡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脑膜炎、脑炎等•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酸中毒、低血糖等•中毒:如麻醉药物、安眠药、酒精等•其他:如癫痫、肝衰竭等通过综合分析,可以初步确定昏迷的病因,进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昏迷的急诊处理针对不同病因的昏迷,需要采取不同的急诊处理方法。
1.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昏迷若是脑血管疾病引起的昏迷,需立即抬高患者头部并侧向,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在保证患者呼吸循环稳定的前提下,可予以降温、降压、扩血管、降低脑水肿等对症治疗。
2.外伤引起的昏迷在外伤引起的昏迷中,需立即保持患者颈部稳定,防止继续损伤颈椎,同时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昏迷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引起的昏迷,需要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同时,为了维持患者呼吸道通畅,也需进行相应的辅助呼吸治疗。
4.代谢性和中毒性昏迷的处理对于代谢性和中毒性昏迷的处理,需要首先解除患者体内的毒素或正常代谢产物的积聚,以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同时,对于严重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需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昏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昏迷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高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意识、感觉、运动)受损所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
一、诊断1.临床表现昏迷是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是病理睡眠样状态,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
2.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对光反射的异常,眼球运动,眼底的异常,检查应注意有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有无脑膜刺激征。
昏迷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无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是否存在,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进行鉴别。
轻度昏迷患者意识丧失,压迫眶上缘或挤捏肢体皮肤可有痛苦表情或躲避反应。
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存在,生命体征稳定。
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呼吸、脉搏、血压已有变化。
深度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完全消失,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病理征阳性或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
3.实验室检查(1)头CT或头MRI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依据。
(2)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胆碱酯酶,血氨(必要时),一氧化碳定性,血电解质分析,血气分析,血液毒物分析,脑脊液检查,心电图检查。
二、诊断要点1. 病史 对于昏迷患者详细可靠的病史和发病诱因对明确病因诊断意义重大询问病史时(知情家属)应注意既往有无高血压病癫痫糖尿病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病慢性肺脏病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病史;近期有无外伤感染用药中断或服用过量药物生气发热中毒、头痛呕吐、及同食同宿者的情况等2. 体格检查对于昏迷患者应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内容包括:1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气味及呼吸道分泌物;2血压;3皮肤有无发绀出血及出汗情况;4昏迷程度;5瞳孔大小两侧是否等大及对光反应;6眼球活动及眼脑反射;7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出血和渗出;8运动和反射;9脑膜刺激征等;10 肢体活动情况3. 病因诊断患者的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的病因,突然起病的昏迷常提示为血管源性;较缓慢出现的昏迷可见于肿瘤、脓肿、脑炎或慢性硬模下血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