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迷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格式:ppt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34
昏迷的鉴别诊断与处置引言昏迷是指病人失去知觉,无法与外界进行有效交流的状态,通常是一种严重的紧急情况。
昏迷可以由各种原因引起,包括颅内出血、中毒、缺氧、癫痫等。
在应急情况下,合理的昏迷鉴别诊断和速度快的处置是十分关键的。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是指根据昏迷的原因和临床表现来找出可能的诊断,并根据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加以确认。
颅内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导致昏迷的常见原因。
病人可能表现出头痛、恶心、呕吐,瞳孔可能会出现散大或不等,甚至会出现静脉曲张。
中毒中毒是导致昏迷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中毒可以是药物中毒、化学物质中毒、重金属中毒、食物中毒等。
中毒的表现取决于中毒的原因,常见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嗜睡等。
脑病变脑病变包括脑出血、缺氧、中风等疾病。
病人可能会表现出一侧性肢体无力、失语、颈部僵硬以及头痛等症状。
处置方法一旦确定了昏迷的原因,相应的处置措施就要采取。
以下列出了一些在处置昏迷病人时颇有帮助的方法。
快速初步检查到达病人现场后,医务人员应该第一时间进行快速初步检查。
这包括评估病人的意识程度、检查生命体征和体格检查。
这些检查有助于确定病人的状态,迅速了解病人的背景信息。
维持呼吸及循环维持呼吸和循环是病人处于昏迷状态下最紧要的事情。
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迅速地采取初始呼吸和循环支持措施。
如果病人的呼吸和循环机能已严重损害,需要进行呼吸机治疗或透析。
病因治疗昏迷的病因治疗可能因情况而异,例如,对于中毒患者,洗胃和吸附剂治疗可能是必要的,对于脑出血患者,则需要缓解颅内压。
在治疗过程中,应尽快确定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以帮助病人恢复。
昏迷的鉴别诊断和处置需要全面的医学知识和技术,以便尽快找出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医务人员应该迅速而准确地评估病情,并能够快速采取必要的处置措施,以创造最佳的治疗结果。
昏迷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2.鉴别诊断:
(1)嗜睡:是意识障碍的早期表现,处于睡眠状态,唤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但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差,如不继续对答,又进入睡眠。
(2)昏睡状态:处于较深睡眠状态,较重的疼痛或言语刺激方可唤醒,作简单模糊的回答,很快入睡。
我们搜集整理。
(3)谵妄状态:意识水平有明显波动,症状昼轻夜重。
定向力和自知力均有障碍,注意力涣散,与外界不能正常接触;伴有明显的错觉和幻觉,多数为恐怖性,以致患者情绪惊恐,易于激惹,在幻觉与妄想的支配下可产生冲动性行为或自伤及伤人。
(4)意识模糊:或称朦胧状态,意识范围缩小,常有定向力障碍,较明显的是错觉,幻觉少见,情感反应与错觉有关。
(5)去皮质综合征:(缺氧或其他原因引起大脑皮质广泛损害,皮层功能丧失而皮层下机能存在)表现为:①意识丧失,醒觉存在(无自主运动和语言,但能睁、闭双眼或凝视,貌似清醒;
②仍保持有觉醒与睡眠的周期规律。
③皮层下功能存在(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掌颌反射均存在,偶尔出现无意识咀嚼、吞咽和自发性强哭强笑及痛、温觉刺激的原始反应。
④去皮层强直状态(呈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病理征阳性)。
(6)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全脑供血不足导致的短暂的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丧失而倒地。
一般突然发生,持
续时间短暂,很快恢复。
常见的昏迷原因鉴别诊断昏迷是指意识丧失,无法与外界进行交互,反应能力减退或消失的一种病态状态。
常见的昏迷原因有很多,包括脑部损伤、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代谢性疾病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常见的昏迷原因及其鉴别诊断。
1. 脑部损伤:脑部损伤是导致昏迷的主要原因之一。
脑震荡、脑出血、脑卒中等均可导致脑功能障碍而引起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头部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脑部的潜在损伤。
2. 中毒:中毒是昏迷的另一个常见原因。
包括药物中毒、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等。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检查患者的血液、尿液或其他体液中的毒物浓度来确定中毒的种类。
3. 代谢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肝性脑病等也可以导致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测定血糖、血氨、血肌酐等生化指标来确定代谢性疾病的存在。
4.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钠、高血钾等也可以引起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血液电解质检查来确定电解质的异常情况。
5. 缺氧:缺氧是导致昏迷的一种重要原因。
例如窒息、心肺停止等均可引起缺氧而导致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测定动脉血氧饱和度来确定患者是否存在缺氧。
6. 药物反应:某些药物(如镇静剂、麻醉药等)的过量使用或不良反应也可导致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检查患者的用药史和相关检查来确定药物是否为昏迷原因。
7. 严重感染:严重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等也可导致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查来确定感染的存在。
8. 其他原因:其他原因如颅内肿瘤、癫痫等也可引起昏迷。
鉴别诊断主要通过头部CT、MRI 等影像学检查来确定有无异常发现。
在鉴别诊断昏迷原因时,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以帮助确定导致昏迷的病因。
此外,还可能需要进行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MRI等,以获得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综合分析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医生可以确定昏迷的原因,从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总之,昏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脑部损伤、中毒、电解质紊乱、缺氧、代谢性疾病等。
急诊医学科昏迷症状鉴别诊断(一)定义昏迷是指严重的意识障碍,指对外界的一切刺激无自主反应。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人的意识是由醒觉状态和意识内容两部分组成。
后者包括记忆、思维、定向、情感等精神活动,以及通过视听,语言和复杂的运动等与外界环境保持紧密联系的能力。
人的意识之所以呈清醒状态,是由于机体接受各种感觉器官传来的刺激而产生冲动,通过特异性的上行投影系统而到达大脑皮质,同时,从此特异性上行投影系统向脑干网状结构联络区发出侧支,激活该区网状上行激活系统,冲动通过丘脑弥散到整个大脑皮质。
被大脑皮质保持一定的兴奋性,从而使机体处于醒觉状态。
意识由于内容的完整是建立在醒觉状态的基础上,有赖于丘脑干网状结构,丘脑及整个大脑半球功能的完整状态。
颅内外各种病变若累及上行性网状激活系统任何一环节,丘脑、大脑,可引起意识障碍,严重引起昏迷;代谢性疾病、内分泌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累及脑干网状结构,使网状结构神经元的突触后膜对介质的敏感性极度降低,或突触传递停止,或者是神经传递介质的合成停止而导致昏迷。
(三)诊断1.病史询问要点(1)起病方式:急骤起病迅速出现昏迷,多见于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外源性中毒、中暑及某些中枢性神经系统的急性感染,如昏迷发生缓慢,多见于代谢性疾病、脑肿瘤及结缔组织病等。
(2)有无服毒、服药或接触有毒物质,尤其对平素健康突然出现昏迷,一定要详细询问。
对发病前有强烈的精神刺激者、儿童或老年痴呆者或工作中有可能有毒物接触者更要警惕。
(3)是否脑外伤,脑外伤后出现昏迷而持续不醒,要考虑重型脑挫裂伤,若无意识障碍或短暂的意识昏迷后清醒,再逐渐出现昏迷,考虑颅内血肿。
(4)既往是否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癫痫及心、肝、肾、慢性呼吸衰竭等内脏疾病史:这些疾病均可因为并发症而出现昏迷,如高血压脑出血、高血压脑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肝昏迷、尿毒症昏迷、肺性脑病等;糖尿病史,考虑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低血糖昏迷。
昏迷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昏迷是指由于各种病因导致的高级神经中枢结构与功能活动(意识、感觉、运动)受损所引起的严重意识障碍。
一、诊断1.临床表现昏迷是意识水平严重下降,是病理睡眠样状态,患者对刺激无意识反应,不能被唤醒。
2.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的改变,瞳孔对光反射的异常,眼球运动,眼底的异常,检查应注意有无局灶性神经系统体征,有无脑膜刺激征。
昏迷程度的判断主要根据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有无自发动作,各种生理反射是否存在,生命体征是否稳定进行鉴别。
轻度昏迷患者意识丧失,压迫眶上缘或挤捏肢体皮肤可有痛苦表情或躲避反应。
有较少的无意识自发动作,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存在,生命体征稳定。
中度昏迷对周围事物及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对强烈的刺激或可出现防御反应,角膜反射减弱,瞳孔对光反射迟钝,眼球无转动。
呼吸、脉搏、血压已有变化。
深度昏迷对外界任何刺激无反应,自发动作完全消失,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消失,病理征阳性或消失,生命体征不稳定。
3.实验室检查(1)头CT或头MRI检查: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依据。
(2)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胆碱酯酶,血氨(必要时),一氧化碳定性,血电解质分析,血气分析,血液毒物分析,脑脊液检查,心电图检查。
二、诊断要点1. 病史 对于昏迷患者详细可靠的病史和发病诱因对明确病因诊断意义重大询问病史时(知情家属)应注意既往有无高血压病癫痫糖尿病肾脏病血液病内分泌病慢性肺脏病癌症心脏病脑血管病等病史;近期有无外伤感染用药中断或服用过量药物生气发热中毒、头痛呕吐、及同食同宿者的情况等2. 体格检查对于昏迷患者应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内容包括:1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深度呼吸气味及呼吸道分泌物;2血压;3皮肤有无发绀出血及出汗情况;4昏迷程度;5瞳孔大小两侧是否等大及对光反应;6眼球活动及眼脑反射;7眼底有无视乳头水肿出血和渗出;8运动和反射;9脑膜刺激征等;10 肢体活动情况3. 病因诊断患者的起病状态、症状体征可能提示昏迷的病因,突然起病的昏迷常提示为血管源性;较缓慢出现的昏迷可见于肿瘤、脓肿、脑炎或慢性硬模下血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