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技术93120
- 格式:ppt
- 大小:9.78 MB
- 文档页数:32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1.强度:软组织牵伸的强度是指施加在组织上的力量大小。
强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大导致组织损伤,也不能过小无法产生临床效果。
软组织牵伸的强度可以通过调整牵伸力的大小来控制。
2.时间:软组织牵伸的时间是指每个牵伸动作的持续时间。
在进行软组织牵伸时,应该控制好每个牵伸动作的时间,既不能太短无法达到效果,也不能太长导致组织过度牵伸。
一般来说,每个牵伸动作的时间应该在15-30秒之间。
3.频率:软组织牵伸的频率是指每天进行牵伸的次数。
频率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每天进行2-5次的软组织牵伸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对于一些患有疼痛或炎症的患者,牵伸频率可以适当降低。
4.方向:软组织牵伸的方向是指将力量作用于组织的方向。
不同的牵伸方向可以对不同的软组织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例如,对于肌肉的牵伸可以选择向上、向下、向前、向后等方向。
选择合适的牵伸方向可以更好地达到治疗效果。
5.速度:软组织牵伸的速度是指拉伸动作的快慢。
牵伸速度应该适中,既不能过快导致组织受伤,也不能过慢无法产生牵伸效果。
一般来说,每个牵伸动作的速度应该在3-5秒之间。
6.运动范围:软组织牵伸的运动范围是指牵伸动作涉及的关节的范围。
牵伸的运动范围应该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体化调整。
一般来说,牵伸动作的运动范围应该控制在患者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避免过度牵伸导致损伤。
综上所述,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包括强度、时间、频率、方向、速度和运动范围等多个方面。
合理调整这些参数可以更好地应用软组织牵伸技术进行康复治疗。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4种细纱机牵伸装置性能的比较
吕立斌
【期刊名称】《纺织科技进展》
【年(卷),期】2001(000)006
【摘要】对4种细纱机牵伸装置从牵伸型式、浮游区长度、前、中罗拉中心距、皮圈钳口以及后区牵伸型式和牵伸工艺上作了简单的比较,得出了INA-V型牵伸是相对较好的一种,特别适合于老机改造.
【总页数】4页(P26-29)
【作者】吕立斌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224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1
【相关文献】
1.从生产角度看环锭细纱机牵伸装置的技术研发 [J], 乔冠娣
2.将A512型细纱机的牵伸装置改造成INA—V型牵伸 [J], 原东斌
3.苏逊HP—A—320型细纱机牵伸牵伸装置结构特点剖析 [J], 任永庆
4.三元色智能环锭细纱机后区牵伸装置的改进 [J], 韦金平;管幼平
5.细纱机V型牵伸装置后区压力棒牵伸工艺优化 [J], 任家智;冯清国;焦国彦;黎海玉;聂秀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软组织牵伸技术
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领域的治疗方法,旨在通过拉伸和扭转身体的软组织,促进肌肉、肌腱、韧带和关节的舒展,从而改善身体的功能和活动范围。
软组织牵伸技术可以应用于多种情况,如姿势不正确、肌肉紧张和僵硬、关节疼痛和运动损伤等。
这项技术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主动牵伸:患者通过自主运动进行牵伸,通过主动参与可以增加肌肉的灵活性和耐力。
2. 被动牵伸:治疗师或助理通过施加外力来帮助患者达到牵伸的效果,适用于患者无法主动进行牵伸的情况。
3. 主动助牵伸:结合主动和被动牵伸的方法,患者在治疗师或助理的帮助下进行牵伸。
4. 扭转牵伸:通过扭转身体来拉伸和放松特定区域的软组织。
5. 渐进式牵伸:在保持牵伸位姿的情况下,逐渐增加牵伸的强度和持续时间,以适应患者的个体差异和需要。
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具体选择和应用方法会根据患者的病情、症状和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由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评估和指导。
在进行牵伸时,必须注意适度的力度和频率,以避免损伤或加重症状。
ACADEMIC学术平台超大牵伸纺纱设备工艺参数和纺纱质量分析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金宏健袁龙超/文摘要:本文探讨了运用超大牵伸纺纱设备纺制不同英支普梳棉纱线,成纱质量的变化规律和质量水平,分析了影 响成纱质量及产生其规律的原因,指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为超大牵伸工艺的发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超大牵伸细纱机成纱质量随着用工成本的增加,传统纺织行业正在追求缩短流程、提高产能和自动化程度。
目前转杯纺和喷气涡流纺利用超大牵伸技术,直接喂入无捻棉条,省去了粗纱工序,而对于传统环锭纺来说,如何缩短纺纱流程、减少粗纱工序一直是行业内所渴望的。
基于此本文中设计一种超大牵伸机构,应用于环锭纺细纱机,可省去粗纱工序,直接喂入棉条进行纺纱,最终得到质量较优的环锭纺纱线。
1超大牵伸纺纱设备简介本文中设计了一种五罗拉超大牵伸机构,应用于环锭纺细纱机。
该机构在传统三罗拉牵伸机构的基础上增加2列罗拉,由传统二区 牵伸改为四区牵伸,第2列和第4列罗拉采用上短下长皮圈牵伸,增加了一个皮圈牵伸区,进而提高了细纱机的总牵伸倍数。
通过设 置前区13〜30倍牵伸,中前区1〜2倍,中后区3〜8倍牵伸,后区 1〜3倍牵伸,进而实现总牵伸30〜300倍的超大牵伸。
为进一步提 高纺纱质量,在中一罗拉、中二罗拉、中三罗拉、后罗拉钳口处设 置4个集合器。
该超大牵伸机构如图1所示。
直接喂入的棉条,依次经过后区牵伸、中后区牵伸、中前区牵伸、前区牵伸,最后由前罗拉输出。
各钳口根据须条宽度设置不同尺寸 的集合器,用于收缩须条宽度。
2纺纱试验2.1试验方案与原料在喂入相同定量17.5g/5m棉条的条件下,分别纺制出14、16、21、24、30、32英支普梳棉纱线,在温度(23±2)°C、相对 湿度(65±3)%、纱线平衡48小时条件下测试纱线指标,观察纱1-第一集合器;2-后罗拉;3-第二集合器;4-中三 罗拉;5-第三集合器;6-中二罗拉;7-第四集合器;8-中一罗拉;9-前罗拉;10-前胶辊;11-中一胶辊;12-中二胶辊;13-中三胶辊;14-后胶辊图1超大牵伸机构示意图表1超大牵伸纺纱工艺参数纱线支数(S)总牵伸倍数(倍)锭速(r/m in)钢丝圈号数捻系数1493.91152006903 5#640 16102.34152006903 5#640 21135.93152006903 2/0780 24146.97152006903 3/0850 30153.52152006903 4/0880 32182.85152006903 5/092080a:条干C V%对比图五罗拉-♦-S X-♦-2S%-*-50%—-75%-*-9SXb:H值对比图d:+200%棉结对比图图2成纱指标与USTER2013公报对比线指标变化趋势,并与U ste r2013公报进行对比,分析成纱质量及其产生的原因[1' 21。
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实验标题:软组织牵伸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原理和应用;2.掌握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实验方法;3.分析软组织牵伸技术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器材:1.软组织牵伸设备(如拉力机);2.测力传感器;3.生物体样本(如小鼠尾椎);4.计算机。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软组织牵伸设备安装妥当;(2)校准测力传感器,确保准确测量力的大小。
2.实验组织:(1)选择合适的生物体样本;(2)将生物体样本固定在软组织牵伸设备上;(3)设置拉力机的牵伸速度和牵伸幅度。
3.实验记录:(1)通过测力传感器实时记录牵伸过程中的力值;(2)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上进行分析和保存。
4.实验结果分析:(1)通过计算机软件分析牵伸过程中的力值变化;(2)分析软组织牵伸对生物体样本的影响,如牵伸力的变化、组织的变形等;(3)通过对比实验组织和对照组织的数据,比较软组织牵伸对生物体的影响。
实验注意事项:1.选择适合的生物体样本,确保实验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严格控制牵伸速度和幅度,避免对生物体样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3.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实验操作无风险。
实验结论:软组织牵伸技术可以通过对生物体样本的牵伸来研究和评估软组织的生理和生物力学特性。
本实验通过实时记录和分析牵伸过程中的力值变化,分析了软组织牵伸对生物体样本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软组织牵伸会导致牵伸力的变化和组织的变形,从而影响生物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这些分析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为题(上)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用于缓解肌肉和软组织的紧张和疼痛。
它是一种非侵入性的疗法,通过应用适度的拉伸和压力,来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活动范围。
软组织牵伸技术有很多参数需要考虑,包括应用的力量、时间、频率和角度等。
首先,力量是软组织牵伸技术的一个重要参数。
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牵伸的效果。
过大的力量可能导致肌肉或软组织的损伤,而过小的力量可能无法产生理想的牵伸效果。
因此,合理选择和控制力量非常重要,以确保牵伸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其次,时间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参数。
牵伸的时间长度影响到治疗的效果。
一般来说,较长的牵伸时间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但过长的时间可能会导致疲劳和不适。
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恰当地控制时间长度。
除了力量和时间,牵伸的频率也是需要关注的参数。
频率指的是进行牵伸的次数。
不同的病情和治疗需求可能要求不同的频率。
一般来说,经常性的牵伸可以帮助维持肌肉和软组织的可伸展性,但过于频繁的牵伸可能会导致过度疲劳和损伤。
最后,牵伸的角度也是一个重要参数。
不同的角度可以对特定的软组织产生不同的影响。
角度的选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软组织牵伸技术的参数包括力量、时间、频率和角度等。
合理选择和控制这些参数,对于牵伸的安全性和治疗效果都至关重要。
在实际应用中,医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细致的调整和判断,以确保牵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软组织牵伸技术参数为题(下)软组织牵伸技术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可以用于改善肌肉和软组织的活动范围和功能。
虽然该技术非常有效,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考虑一些参数来确保治疗的效果。
首先,根据不同的病情和治疗目的,需要合理选择适当的牵伸方式。
常见的牵伸方式包括主动牵伸、辅助牵伸和被动牵伸。
主动牵伸是由患者自己进行,辅助牵伸是由治疗师辅助进行,而被动牵伸则是完全由治疗师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