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 格式:ppt
- 大小:3.07 MB
- 文档页数:44
第十四章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思考题:一.名词解释:营养需要饲养标准营养需要:一般概念上的营养需要是指动物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维持生命健康、正常生长和良好的生产性能对能量及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要求。
营养需要一般是指群体营养需要的平均值。
有时营养需要特指权威部门批准并以文件形式发布出来的动物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概念等同。
饲养标准: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规定了各种动物为了获得不同生产目的和生产性能对各种营养物质和能量的需要量定额,并介绍了包括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及饲料原料的营养特性数据等相关资料,是各国公认的权威部门发布的一整套数据和资料。
二.以美国NRC和我国最新的饲养标准为例,简要说明饲养标准的组成结构一般分成几部分?NRC发布的动物营养需要一般包括序、营养研究的进展、营养需要量表、饲料营养价值、典型配方和参考文献等部分。
序阐述了本次修订的主要变化、增加的新内容、修订工作的时间跨度及最终的完成时间等。
营养研究的进展部分主要总结了到目前为止的有关研究资料,按不同的专题进行详细的总结和阐述,是制定本版营养需要量的依据。
营养需要量表以表格的形式给出每个营养指标的具体数值。
饲料营养价值用表格的形式列出用于配制此种动物饲料的原料的能量、营养成分含量及生物学效价的数据。
典型配方列出根据营养需要定额而配制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配方,它是进行饲料配合时的参考,启发和指导使用者如何进行饲料配制。
参考数据列出了制定标准所依据的数据来源,以便读者查阅和参考。
我国饲养标准包括封皮部分,前言部分,标准的正文部分。
标准的正文部分包括:1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对本标准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的解释;4营养需要; 5常用饲料及营养价值表;6 常用矿物质饲料中矿物质的含量;7 维生素化合物的维生素含量;8常用矿物元素的耐受量。
封皮部分,有标准的名称、编号、发布日期、发布的机构等内容。
前言部分包括起草的单位、个人及对旧标准的替代情况说明。
猪的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一、饲养标准和营养需要的概念和作用(一)饲养标准的含义不能把饲养标准和饲料标准(定额)等同起来,两者含义不同。
1.简单含义系指畜禽每日每头需要营养物质的系统、概括、合理的规定,或每千克饲粮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或百分比。
2.正式含义饲养标准是用以表明家畜在一定生理生产阶段下,从事某种方式的生产,为达到某一生产水平和效率,每头每日供给的各种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或每千克饲粮各种营养物质含量或百分比。
它加有安全系数(保险系数、安全余量)。
并附有相应的饲料营养价值表。
(二)营养需要的概念1.营养供给量是结合生产组织的人为供应量,它实质上是以高额为基础,能保证群体大多数家畜需要的营养物质都能满足。
它加有安全系数,所以仍有些浪费。
2.营养需要系指畜禽最低营养需要量,它反映的是群体的平均需要量,未加安全系数。
生产单位可根据自己的饲料情况和畜群种类体况加以适当调整,安排满足需要量。
(三)定额饲养与饲养定额1.定额饲养和饲养标准差不多,它是根据饲养标准和猪群具体情况来确定各类猪群每日所需(食)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即根据饲养标准来定额故有的称为“标准饲养”。
2.饲养定额系指把已确定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的需要量定到某一具体的猪群身上,即饲养定额。
(四)饲养标准的作用科学饲养标准的提出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正确运用,是迅速提高我国养猪生产和经济、合理利用饲料的依据,是保证生产、提高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是科学技术用于实践的具体化,在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合理的饲养标准是实际饲养工作的技术标准,它由国家的主管部门颁布。
对生产具有指导作用,是指导猪群饲养的重要依据,它能促进实际饲养工作的标准化和科学化。
饲养标准的用处主要是作为核计日粮(配合日粮、检查日粮)及产品质量检验的依据。
通过核计日粮这个基本环节,对饲料生产计划、饲养计划的拟制和审核起着重要作用。
它是计划生产和组织生产以及发展配合饲料生产,提高配合饲料产品质量的依据。
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咱来说说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哈。
你看啊,动物就跟咱人一样,得吃得好、吃得对,才能长得壮实、活得健康呀!动物们需要各种各样的营养,这就好比盖房子得有砖头、瓦片、水泥一样。
蛋白质就是它们的“砖头”,是构建身体的重要材料。
没有足够的蛋白质,动物怎么能长出结实的肌肉,怎么有力气玩耍、干活呢?脂肪呢,就像是“燃料”,能给它们提供能量,让它们有劲儿到处跑。
还有那些维生素和矿物质,就像一个个小助手,各自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了谁都不行。
就说钙吧,要是动物缺钙,那骨头就不结实,就跟咱人一样,容易摔倒、受伤。
铁呢,能让动物的血液健康,要是缺铁,那可能就会没精打采的。
这就好比一辆汽车,没有足够的油或者零件出了问题,还能跑得顺畅吗?那怎么知道给动物喂多少、喂什么才合适呢?这就有饲养标准啦!就好像咱每天要吃几碗饭、几个菜有个大概的标准一样。
不同的动物,它们的需要可不一样。
比如牛和羊,它们主要吃草,那草的质量就得好,得有足够的营养。
要是草不好,那不就跟咱人天天吃糠咽菜似的,能有啥营养呀!再看看那些宠物,像小猫小狗。
它们可娇贵着呢!得给它们吃专门的猫粮、狗粮,里面的营养搭配得可好了。
要是随便喂它们吃咱们吃剩的饭菜,说不定它们就会生病。
你想想,要是有人天天给你吃你不喜欢吃的东西,你能高兴吗?动物们也一样呀!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这就好像一个球队,每个队员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任务,只有大家配合好了,球队才能赢球。
要是营养不够或者喂错了东西,动物就长不好,那咱养它们还有啥意义呢?咱对动物好,它们也会给咱带来快乐和帮助呀!牛能帮咱耕地,狗能给咱看家,猫能陪咱玩耍。
它们都是咱的好伙伴呀!所以,咱可得好好照顾它们,按照标准给它们提供合适的营养。
总之,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可太重要啦!咱可不能马虎对待。
只有让动物吃得好、吃得健康,它们才能快乐地生活,咱们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收获,不是吗?。
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动物营养学章节知识点绪论1、营养、营养学、动物营养及动物营养学的概念。
2、简述动物营养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及发展趋势。
3、简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4、论述动物营养在提高动物生产效率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饲料、养分、ADF、NDF、CF、概略养分分析法的概念。
2、饲料概略养分分析包括几大成分?分别怎样测定和计算?3、简述营养物质的功能。
4、试比较动植物体组成成分的异同?5、论述概略养分分析体系的优缺点。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1、动物对饲料的消化方式有哪几种?动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哪几种?2、什么是消化率?怎样计算?3、简述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怎样提高动物对养分的消化率?4、简述微生物消化在反刍动物和非反刍动物营养物质消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水的营养1、简述水的生理作用。
2、水的来源和流失分别包括哪几种方式?3、简述动物的需水量受哪些因素的影响?4、水的质量包括哪些指标?与动物的营养有何关系?第四章蛋白质的营养1、概念:EAA、LAA、氨基酸缺乏、氨基酸中毒、氨基酸拮抗、理想蛋白、RDP、UDP、可利用氨基酸、有效氨基酸、真可利用氨基酸等。
2、生长猪、禽的必需氨基酸包括哪几种?3、简述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如何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效率。
5、阐述单胃动物的理想蛋白原理及其意义。
6、NPN的利用原理及合理利用措施。
7、什么叫限制性氨基酸?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在蛋白质营养中有何意义?猪、禽饲料最常见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各是什么?8、论述瘤胃内环境稳定的含义及营养生理意义。
9、简述氨基酸间的相互关系在动物营养中的作用。
10、简述影响蛋白质消化、吸收、沉积的因素。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挥发性脂肪酸主要包括?2、碳水化合物在瘤胃降解的主要产物是什么?提高日粮粗纤维水平将提高什么的组成比例?3、比较猪和牛对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的异同。
4、简述纤维的营养生理作用。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的营养成分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的过程及能量对畜禽生产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生产性能畜禽的营养需要及畜禽饲养标准,能够灵活运用畜禽生产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相关知识,为合理配制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掌握饲料的分类及常见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加工调制;了解配合饲料的特点和种类,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保证所设计配方的营养科学性和安全环保性的控制手段、实现配方经济实用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的设备及配置,理解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的加工工艺流程;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饲料检验化验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判断动物典型的营养缺乏症。
2.会运用所学知识,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类饲料。
3.会青贮饲料的制作及粗饲料的化学调制。
4.会设计配合饲料配方,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会应用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
6.会配合饲料生产各工艺的操作。
7.会判断配合饲料产品品质的优劣。
8.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进行饲料概略养分的常规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能简单分析出饲料中六大成分,会比较动植物饲料组成的不同点。
任务二畜禽对饲料的消化掌握饲料消化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项目二水与畜禽营养任务一水的作用、来源与排出掌握水的功能和缺水后果,理解水的排泄方式。
动物营养需求与饲养标准动物的营养需求是农业和畜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生产和健康状况。
了解动物的营养需求以及与之相关的饲养标准对于提高养殖业的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营养需求以及制定饲养标准的重要性。
动物的营养需求不同类型的动物,如家禽、牲畜、水产动物等,都有各自独特的营养需求。
这些需求通常包括以下要素:1. 蛋白质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维持生命所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阶段的动物需要不同量的蛋白质,例如幼崽需要更多的蛋白质来支持生长。
蛋白质的质量和来源也对动物的健康产生影响。
2.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它们提供能量,使动物能够保持体温、进行生长和执行各种生理功能。
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不同类型和量的碳水化合物。
3. 脂肪脂肪在动物体内有多种功能,包括储能、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以及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饮食中脂肪的含量和种类对动物的能量平衡和健康至关重要。
4. 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动物的正常生长和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它们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矿物质如钙、磷、钾等。
不足或缺乏这些营养素可能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5. 水水是动物饮食中最关键的部分,因为它涉及到几乎所有的生理过程。
动物需要足够的水来维持体温、消化食物、排泄废物和维持生命。
制定饲养标准的重要性制定饲养标准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动物的营养需求,以确保它们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保持健康并发挥其潜力。
以下是制定饲养标准的重要性:1. 生产效益合理制定饲养标准可以提高生产效益。
通过满足动物的营养需求,可以促进生长、生产和繁殖,提高养殖业的盈利能力。
2. 健康与免疫力合理的饲养标准有助于维护动物的健康和免疫力。
良好的营养可以帮助动物抵抗疾病,降低生病的风险。
3. 资源利用效率制定饲养标准还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根据动物的营养需求精确调整饲料成分,可以减少浪费,减少饲料成本,并降低环境负担。
项目三畜禽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一、名词解释1.畜禽营养需要:畜禽在生长、繁殖和从事生产过程中对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量。
2.畜禽维持:畜禽在不从事任何生产、体重不变、身体健康的休闲状态,也称维持状态。
3.维持需要:畜禽在维持状态下对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需要。
4.等热区:各种畜禽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5.基础代谢:畜禽处于安静状态、适宜的外界温度及绝食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6.代谢氮:从粪中排出的氮7.内源氮:从尿中排出的氮8.维持氮量:代谢氮与内源氮之和9.畜禽的生产需要:畜禽在生长、肥育、繁殖、泌乳、产蛋、产毛和使役时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
10.妊娠合成代谢:在同等营养水平下,妊娠母畜比空怀母畜具有更强的沉积营养的能力,这种特殊的沉积营养物质的能力称为妊娠合成代谢。
11.初乳:母畜分娩后最初5-7天的乳汁。
12.生长转缓点:畜禽在生长期内生长速度由快变慢的时刻称为生长转缓点。
13.蛋白能量比:每千克饲粮中每兆焦代谢能所含粗蛋白质的克数,用g/MJ表示。
14.饲养标准:是根据大量饲养试验结果和动物生产的实际,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做出的规定。
(特定动物系统的成套营养定额)15. 短期优饲:短期优饲是指对体况较差、过瘦的母畜在配种前10~20天,提高日粮能量水平,在维持需要的基础上酌情增加60﹪~100﹪。
二、填空题1. 畜禽饲养标准的内容主要包括采食量、能量、蛋白质、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矿质元素。
2.饲养标准应包括两个主要部分,一是畜禽的营养需要量表,二是畜禽常用饲料营养价值表。
3.测定畜禽营养需要的方法主要有综合法和析因法。
4.初产蛋鸡总营养需要量应是维持需要、产蛋需要及增重需要之和。
5.畜禽生产水平越高,维持需要所占的比例越小,饲料报酬越高;反之,畜禽生产水平越低,维持需要所占的比例越大,饲料报酬越低。
6.按单位体重计算,畜禽的维持需要鸡最高,猪较高,羊、马再次之,牛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