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煤的干馏

C. 生石灰做干燥剂

D. 用明矾净水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配制NaCl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3.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

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

B. 防止“白色污染”,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C. 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

D.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5.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

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B.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6.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化工原料乙烯的重大

突破。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有3种物质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 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是13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

8.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区分软水和硬水

B. 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C. 比较气体中CO2含量

D. 研究MnO2的催化作用

9.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 分子的特征

B. 化石燃料

C. 地壳中元素含量

D. 碱的化学性质

10.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配制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在t1℃

B. t1℃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是37.5%

C. 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 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二、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1.将40g稀盐酸逐滴加入到20g溶质质量分数为4%的氢

氧化钠溶液中,边滴加边搅拌。随着稀盐酸的滴加,

溶液的pH变化如图。试回答:

(1)从B到C过程中,溶液的酸性逐渐______(填“

增强”或“减弱”)。

(2)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______(填字母)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

12.打火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如图为打火机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打火机偶然未打着火时,会闻到一股异味,说明分子具有______的性质.(2)丁烷(C4H10)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化合物 B.酸 C.有机物

(3)打火机挡风罩上通风孔的作用是使空气流通,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13.矿山废水中含有大量的H2SO4和CuSO4,直接排放会影响水体酸碱性,并造成重金

属污染。通过处理可以回收金属铜,并使废水pH和重金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

已知:步骤Ⅰ无蓝色沉淀生成。

(1)步骤Ⅱ和步骤Ⅲ都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

(2)步骤Ⅱ得到金属铜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该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_____。

(3)加入Ca(OH)2可以降低铁屑的消耗量,原因是______。(请用文字解释)(4)步骤Ⅲ需加入Na2S,由此推测废水③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含有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5.0分)

14.某兴趣小组为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条件,设计了一下实验。甲乙均为软塑料瓶改装的

气体发生装置,无纺布包内放有一定量的固体试剂‘丙中放有左右两处大小相等、质量相等的红磷,且与热源距离相同。

(1)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______;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______(化学式)。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其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______;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______。

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找条件,请选择相应的序号进行排序______(每个序号只选

一次)。

a.捏压甲一段时间 b.捏压乙一段时间 c.使瓶复原 d.加热仪器丁

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______。

(3)丙中红磷的总质量为6.2g,请问为使红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多少氧气?

15.某兴趣小组利用传感器二氧化碳性质再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1)如图1所示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三瓶250mL的烧瓶内收集满CO2,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85mL的液体(分别是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连接好装置和压强传感器。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85mL的液体(水、饱和石灰水、40%的氢氧化钠溶液)注入各自烧瓶中,关闭活塞。

(3)一段时间后,同时震荡烧瓶。观察传感器定量实时地传回烧瓶内气压变化形成的图情况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导致曲线1中CD段气压“急速”减少的操作是______。不改变装置药品情况下,进一步降低E点的方法是______。

2)曲线2代表加入的是______。

3)曲线3中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曲线2 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

______。

4)对比曲线1、2、3,不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①CO2能与水发生反应②吸收CO2用NaOH溶液比较合适

③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④检验CO2用饱和澄清石灰水较合适

16.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浑浊。

(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1)镁和盐酸的反应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2)______。

(二)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pH<7,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

①MgCl2溶液的pH<7;②______。

(三)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

【猜想】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

MgCl2+2H2O=Mg(OH)2↓+2HCl,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1:Mg(OH)2难溶解于水,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2: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

【实验】乙同学重新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四)丙同学在做实验时,不小心将镁条掉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发现产生大量的气泡和白色不溶物。他非常好奇,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气体和白色不溶物分别是什么?

【查阅资料】

Mg(OH)2MgCO3

溶解性

难溶于水微溶于水热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受热易分解,能生成两种氧化物实验探究一: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什么气体呢?猜想

实验方法现象结论①二氧化碳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①不

成立

②氧气

收集气体于集气瓶中,而后将 ______ 放入瓶中;无明显现象猜想②不

成立③氢气④______ ⑤甲烷第一步,点燃产生的气体;第二步,在火焰上罩内壁涂有石灰水的烧杯。气体能被点燃;烧杯内壁无现象;猜想 ______ 成立

(填序号)实验探究二:

【提出问题】镁条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产生的白色不溶物是什么?

【作出猜想】丙同学根据资料分析认为白色不溶物可能是Mg (OH )2和MgCO 3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如图2)

(1)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写出加热白色不溶物时一定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2)实验Ⅱ中 称量“干燥的晶体”质量为2.85g ,由此通过计算确定白色不溶物是成分是______。(请你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煤的干馏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生石灰做干燥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用明矾净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A。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D

【解析】解:A、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配制NaCl溶液,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在量筒中配制溶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A、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答案】B

【解析】解:A、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该选项说法正确;

B、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铼的元素符号是Re,该选项说法正确;

D、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要注意理解。

4.【答案】A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白色污染通常是指塑料污染,熟石灰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营养元素的摄取要维持相对平衡。

【解答】

A、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正确

B、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二次污染,是不可取的。不正确。

C、熟石灰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不能与铵态氮肥混用,硫酸铵属于铵态氮肥,故C错误;

D、人体缺乏微量元素时容易患病,但是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也是不科学的,因为如果摄取的微量元素过量,也会影响身体健康。不正确。

故选:A。

5.【答案】C

【解析】解:A.西达本胺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错误;B.由化学式可知,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含氧分子,故错误;C.由西达本胺的化学式C22H19FN4O2可知,它是由五种元素组成的,故正确;D.西达本胺中碳、氢、氟、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9):19:(14×4):(16×2)=264:19:19:56:32,故错误。

故选:C。

A.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D.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比的计算方法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CO2和H2在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和水,配平即可,故其化学方程式为:2CO2+6H2C2H4+4H2O,因此:

A、由上述分析可知,生成物有2种物质,故说法错误;

B、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分子种类、数目均改变,故说法错误;

C、有单质参加反应,反应前后氢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故说法错误;

D、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是2+6+1+4=13,故说法正确。

故选:D。

观察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7.【答案】D

【解析】解: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做保护气,但是可做保护气的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如氮气也可以做保护气,故故选项推理错误;

B.带电荷的粒子不一定是离子,例如原子核就带正电荷,但不属于离子,故故选项推理错误;

C.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而汽油是能够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故故选项推理错误;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A.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

B.根据带电荷的微粒来分析;

C.汽油是能够溶解油污,不是乳化作用进行解答;

D.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类推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8.【答案】B

【解析】解:A、区分硬水和软水,试管中水的量、加入的肥皂水等量,变量是试管中的水不同;由实验可知:浮渣较多,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丰富的是软水,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

B、探究分子运动速度的影响因素,要控制除变量之外的其它条件相同,图中加入红墨水的质量相同,但是烧杯内水的质量不同,无法得出影响分子运动速度的因素,选项没有利用对比实验的原理。

C、比较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变量是两瓶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然后分别向两集气瓶中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观察对比变浑浊的程度,由实验可知呼出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对比得出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多,所以利用了对比实验的原理;

D、研究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能否迅速生成氧气大量氧气,并利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的量;两试管中放入的是相同的过氧化氢溶液,变量是一支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另一支试管中未加入二氧化锰;未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加入二氧化锰的试管内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现象的对比说明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所以属于对比实验;

故选:B。

对比实验是为了探究某一因素对实验的影响,而运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实验的探究方法;解答时要根据实验目的分清实验中的定量和变量,其他条件相同且只有一个变量,出现不同的现象,才能达到对比实验的目的.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熟悉对比实验的设计思路,能够分析出变量和不变量,了解通过对比实验能验证出什么结论.

9.【答案】A

【解析】解: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体积、质量都很小,温度升高时,分子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酒精不是化石燃料,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碱溶液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和一氧化碳反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

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体积、质量都很小,之间有间隔;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

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氧元素、硅元素、铝元素、铁元素、钙元素等;

碱溶液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盐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10.【答案】B

【解析】解:A、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

数也相等,t1℃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饱和溶液,应该在此温度,正确;

B、t1℃时甲的溶解度是2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20g的甲,所以50g水中最多溶解10g

,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0%≈16.7%,故错误;

C、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正确;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降温的方法,正确;

故选:B。

A、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即溶解度相等则质量分数也相等;

B、据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分析解答;

C、据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分析解答;

D、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要使其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剂或降温的方法。

明确溶解度曲线的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方法等知识,即可结合题意灵活解答。

11.【答案】增强 B

【解析】解:(1)由图象可知,图二从B到C过程中,溶液的pH小于7且逐渐减小,溶液的酸性逐渐增强;

(2)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所以图二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是B。

(3)由图象可知,恰好酸碱中和时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是20g

设2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HCl+NaOH=NaCl+H2O,

36.5 40

x 20g×4%

解得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5%

答:(1)增强;(2)B;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65%。

(1)根据溶液的pH的变化分析回答;

(2)根据恰好中和时溶液的pH=7分析回答;

(3)根据氢氧化钠的质量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了解中和反应的实质和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的

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知识点。

12.【答案】不断运动 AC 与氧气接触

【解析】解:(1)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会闻到气味,说明了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由碳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叫有机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钙等除外,所以丁烷属于有机物;

(3)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就可以燃烧,空气流通,可以使可燃物与其接触;

故答案为:(1)不断运动;(2)AC;(3)与氧气接触

(1)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有机物的定义进行分析判断;

(3)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打火机的结构和组成,然后对问题涉及的知识进行梳理,最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

13.【答案】过滤 Fe+CuSO4=Cu+FeSO4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前面,且硫酸铜可溶 Ca(OH)2会与废水中的硫酸发生反应,消耗了废水中的硫酸,减少了铁屑与硫酸的反应 CuSO4(或Cu2+)

【解析】解析 (1)步骤Ⅱ和步骤Ⅲ的操作均是将固体和液体分离,所以操作是过滤。(2)步骤Ⅱ中加入铁屑得到金属铜,只能是铁和硫酸铜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金属与盐能反应的原因是:单质金属比盐中金属活泼,盐可溶。(3)步骤Ⅰ中加入少量Ca(OH)2,又无蓝色沉淀生成可知加入的Ca(OH)2只与废水中的硫酸发生反应,这样减少了铁屑与硫酸的反应,使铁屑可以与硫酸铜充分反应。(4)步骤Ⅲ加入Na2S后,生成CuS沉淀和达标废水,所以不达标废水中一定含有CuSO4(或Cu2+)。

故答案:(1)过滤;

(2)Fe+CuSO4=Cu+FeSO4;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铁排在铜前面,且硫酸铜可溶;(3)Ca(OH)2会与废水中的硫酸发生反应,消耗了废水中的硫酸,减少了铁屑与硫酸的反应;

(4)CuSO4(或Cu2+)。

(1)过滤可以将固体和液体分开;

(2)由于金属活动性铁>铜,废水中加入铁,将铜置换出来;

(3)加入Ca(OH)2优先与硫酸反应,降低铁屑的消耗量;

(4)根据步骤Ⅲ加入Na2S后产生CuS分析。

对于流程图的题目关健是看明白流程图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注意过量物质的去向,如何除去过量物质。

14.【答案】酒精灯 H2O2 CaCO3+2HCl=CaCl2+H2O+CO2↑发生与停止反应速率

bdca 从左到右依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伴有大量的白烟

【解析】解:(1)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过氧化氢,是为了生成氧气;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酒精灯;H2O2;CaCO3+2HCl=CaCl2+H2O+CO2↑;

(2)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找条件,相应的顺序是:b.捏压乙一段时间、d.加热仪器丁、c.使瓶复原、a.捏压甲一段时间;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从左到右依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伴有大量的白烟;故答案为:①发生与停止;反应速率;②bdca;③从左到右依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伴有大量的白烟;

(3)设至少需要氧气的质量为x,

4P+5O22P2O5

124 160

6.2g x

x=8.0g;

答:为使红磷完全燃烧,至少需要8.0g氧气

故答案为:8.0g;

由题目的信息可知,(1)该装置中,丁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甲中无纺布包内为二氧化锰,其下端溶液中溶质为过氧化氢,是为了生成氧气;乙中制的气体不可燃,也不助燃,是二氧化碳,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

(2)①通过对软塑料瓶的捏放瓶身,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用力捏压瓶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并增加液体反应物的量,从而控制反应速率;②为了探究可燃物的燃找条件,相应的顺序是:b.捏压乙一段时间、d.加热仪器丁、c.使瓶复原、a.捏压甲一段时间;③丙中燃烧时的现象是:从左到右依次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伴有大量的白烟;

(3)有关的计算要准确。

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制取、燃烧的条件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等,本题是用红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这类探究实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设计的步骤中不同的现象去思考、去探究,从而回答题目给出的问题。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实验题中。

15.【答案】振荡烧瓶使烧瓶内物质冷却饱和石灰水 CO2+2NaOH=Na2CO3+H2O 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①④

【解析】解:1)振荡烧瓶会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使烧瓶内物质冷却,温度降低压强也会减小;故填:振荡烧瓶;使烧瓶内物质冷却;

2)曲线2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因为等气体的氢氧化钙吸收的二氧化碳比水多,但是比氢氧化钠溶液少;故填:饱和石灰水;

3)曲线3表示了装置内的气压减小最大,所以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生成了碳酸钠和水;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的量很少,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故填:

CO2+2NaOH=Na2CO3+H2O;饱和石灰水浓度太低(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

4)①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通过以上实验不能得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需要做一个对照实验即可,所以不能得出①结论;

②由于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比较多,所以吸收CO2用NaOH溶液较合适,故能得出②的结论;

③加入氢氧化钠后二氧化碳急速减少,压强减小的很明显,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故能得出③的结论;

④于饱和的澄清石灰水吸收二氧化碳很少,不能用来检验二氧化碳,用石灰水的不饱和溶液较好,故不能得出④的结论。

故选:①④。

1)振荡烧瓶会加快二氧化碳的溶解;使烧瓶内物质冷却,温度降低压强也会减小;2)曲线2是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

3)曲线2与曲线3差异较大的原因是氢氧化钙微溶于水,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的量很少,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吸收;

3)根据三个实验的现象对比进行分析即可。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实验分析的方法,善于从题干中获得有用信息,知道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现象的分析。

16.【答案】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稀盐酸过量 Mg(OH)2和HCl不能共存 Mg+2H2O Mg(OH)2↓+H2↑带火星的木条③一氧化碳 MgCO3 MgO+CO2↑ Mg(OH)2和MgCO3

【解析】解:(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镁和盐酸的反应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导致部分氢氧化钙析出,故填:放热;氢氧化钙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二)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①MgCl2溶液的pH<7;

②稀盐酸溶液呈酸性,溶液pH小于7,故填:稀盐酸过量;

(三)【猜想】

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Mg(OH)2和HCl不能共存,故填:Mg(OH)2和HCl不能共存;

【实验】

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氢气燃烧生成水,氢氧化镁在热水中溶解度增大,导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2O Mg(OH)

↓+H2↑,故填:Mg+2H2O Mg(OH)2↓+H2↑;

2

(四)实验探究一: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氢气燃烧生成水,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烧杯内壁无现象,说明反应没有生成二氧化碳,即气体不是一氧化碳、甲烷,实验过程如下所示:

猜想实验方法现象结论

②带火星的木条

④一氧化碳

实验探究二:

(1)根据实验Ⅰ的现象可知,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二氧化碳,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CO3MgO+CO2↑,故填:MgCO3MgO+CO2↑;

(2)设2.26g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为x,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95

2.26g x

x=2.56g,

由于2.26g碳酸镁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镁质量小于2.85g,说明白色固体不全是碳酸镁,因此白色固体是碳酸镁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

故填:Mg(OH)2和MgCO3。

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

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碳酸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

镁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加热条件下,碳酸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镁分解生成氧化镁和水。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2019安徽中考化学模拟卷

2018年安徽中考模拟卷(二)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S—32 Cu—63.5 Zn—65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标志。以下是我省部分文化遗产,其制作过程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2.安徽省实施“清水蓝天”工程以来,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下列行为不利于“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 3.下表是某同学对知识的归纳,其中能表示甲组含有乙、丙、丁的是( ) 4.钚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钚原子中有94个中子 B.钚原子核外有150个电子 C.钚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44g D.钚是金属元素 5.“黄山毛峰”是我省著名的茶叶品牌。绿茶中含有的单宁酸(化学式为C76H52O46),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等功效。下列关于单宁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由三种元素组成 B.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76∶46 C.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属于化合物 6.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7.下列用水方法中,会造成浪费的是( ) A.用口杯接水刷牙 B.用喷淋节水龙头代替用水较多的旧式龙头 C.为了节约时间,一两件衣服就用洗衣机洗 D.工业用水重复利用或循环利用

8.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成功拍摄高分辨图像的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并揭示了单个水分子和“四分子水团簇”的空间姿态(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 B.利用水分子成像技术,可解析雾霾的成因 C.利用该成果能观测到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核内部结构 D.该技术观测到的“四分子水团簇”并不是一种新的水分子 9.如图为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B.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C.反应后分子总数减少 D.该装置可净化汽车尾气 10.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加入少量乙,不能再溶解 C.t1℃时,取少量甲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乙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11.(6分)如图所示是医院常用的药瓶和注射器,请你据图回答: (1)含有金属材料的是___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下同),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 (2)注射器洗净后可以用于家庭小实验,可以代替____________________仪器使用; (3)钢针一般用不锈钢制造,主要是由于其不容易生锈,请你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请写出铝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2018年安徽省滁州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

2018滁州中考化学模拟试题【精编Word解析版含答案】上信中学陈道锋 一、选择题(20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 B.棉线织布 C.冶炼金属 D.烧制陶瓷 2.通过实验测定了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 门捷列夫 B. 达尔 文 C. 拉瓦锡 D. 牛顿 3.我国著名化学家张青莲教授与另一位科学家合作,测定了铟(In)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铟元素的核电荷数为49,相对原子质量为115,铟原子的中子数为() A. 66 B. 49 C. 115 D. 164 4.操作的规范是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17年4月15日是我国第二届“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煤矿的矿井要加强通风,防止发生爆炸 B. 酒精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可用于杀菌消毒 C. 厨房天然气泄露,可打开抽油烟机排气 D. 进入久未开启的地窖,要做灯火实验 6.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A. 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 小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C. 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无间 隙 D.分子体积大,原子体积小 7.自然界中,一些元素的原子可自动放射出具有固定组成的粒子而变为其它元素.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放射出的粒子中定含有质 子 B.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质子 C.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电 子 D. 放射出的粒子中一定只含中子 8.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 图①是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 B. 图②是向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不断加入氧化钙固体 C. 图③是向pH=1的酸溶液中不断加水 D. 图④是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锌粒 9.如图示的锥形瓶内充满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 Y。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进入瓶中,振荡,一会儿可见套在玻璃管下端的小气球a鼓起。气体X 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 X是SO 2 , Y是NaOH溶 液B . X是CO 2 , Y是石灰水 C. X是HCl,Y是Na2CO3溶 液 D. X是NO,Y是石灰水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1℃时,甲、乙饱和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B.t1℃时,甲、乙两种物质各25g分别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溶液质量都是70g C.t2℃时,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D.t2℃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一定于乙

2018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

2018届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三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毎小题2分,共20分.毎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在下列物质的用途中,能体现该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 B. C. D. 氧气支持燃烧氮气保存食品稀有气体做霓虹灯氧气供给呼吸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脂肪、蔗糖、动物蛋白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吃得越多越好 B.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许可,制作食品过程中可随意添加 C.地沟油经化学方法处理制成航空燃油,实现变废为宝 D.生活污水不是化工废水,可向江河湖泊里任意排放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B. C. D. 检查气密性测量溶液的PH 移开蒸发器读出液体的体积 4.砷化镓(GaAs)是一种“LED”绿色节能光源材料,镓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下列有关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原子的核内质子数是31 C.原子的核内中子数是31 D.1个镓原子的质量为69.72g 5.每年的运动会中,当运动员肌肉受伤时,队医会随即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药剂氯乙烷(化学式为C2H5Cl),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处理,下列关于氯乙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氯乙烷属于氧化物 B.氯乙烷由碳、氢、氯原子构成 C.氯乙烷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氯乙烷中碳、氢、氯元素的质量比为2:5:1

6.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先产生氢氧化亚铁,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一变化过程的总反应可表示为:2Fe+O2+H2O═2Fe(OH)3 B.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C.热敷袋含铁物质变化过程中,铁元素的化合价呈现了0价、+2价、+3价 D.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7.若用表示一种原子,用表示另一种原子,有如图化学反应,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甲图表示一种化合物 B.乙图表示该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 C.丙图表示的两种分子化学性质肯定不相同 D .参加化学反应的微粒的个数比为:: =3:2:1 8.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利用洗洁净的乳化作用去油污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废旧电池必须回收集中处理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点燃氢气前没有必要验纯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 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 9.下列有关检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待测固体中加稀盐酸,产生气泡,固体中一定含有CO32﹣或HCO3﹣ B.向待测溶液中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SO42﹣C.向待测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待测液中一定含有Cl﹣ D.向待测溶液中加氧化铜,固体消失,溶液变蓝色,待测液中一定含有H+ 10.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50g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g的甲 B.t2℃时,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增加溶剂 C.分别将t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一定都有晶体析出 D.t3℃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乙,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34分.

安徽省中考化学总复习 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与备考策略指导 一、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严格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和《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纲要》命题。试卷延续了“以稳为主,稳中求变”的命题思路, 内容体现了“立足基础、突出主干、关注探究、体现能力”的指导思想。试卷图文并茂,注重联系安徽实际,贴近生活、注重探究,难易适中,既能全面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能为学生 进入高中学习化学知识起到衔接和导向作用。 1.试卷结构稳定,内容考查全面 通过上表可知,2018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结构稳定,命题方式与往年区别不大,题型、题量、赋分、考查方式几乎不变。试题结构:第一大题为选择题,10小题,分值为20分;第二大题为填空题,5小题,分值为34分;第三大题为计算题,1小题,分值为6分。整张试卷的命题紧扣考试大纲,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如物质的变化、环境保护、元素周期表、实验基本操作、化学 与生活、化学思想方法、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微观示意图、实验设计、实验数据分析、化 学方程式的书写、材料以及金属的相关性质、常见气体的制取、工艺流程图、实验方案的设计与 评价、物质性质的探究、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等。 2.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试题的素材选择了与化学有关的重大社会议题以及最新科技信息,如环境保护(第2题),科学 家研制出一种代号为DEPA的安全驱蚊剂(第7题),二氧化碳的绿色利用(第8题),“蛟龙号”深潜器、“神舟”五号宇航员航天服、新型水处理剂(第11题),废旧电路板中锡的绿色回收(第13题)等方面精心设计符合学生知识和技能水平的试题,突出化学与生活、生产、社会、科技等的联系, 体现了化学源于生活、源于社会,又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的时代主题。 3.注重考查学生的化学基本素养 试题既考查了初中化学的主干知识,又通过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来了解学生对基本 的科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的知识面宽、覆盖面广,减少了考查的片面性和偶然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景中,考查学生“变化守恒观”“宏微结合”“实验与探 究”“绿色应用”、符号表征、科学精神、敢于质疑以及社会责任的核心素养。 4.突出探究,注重创新 2018安徽中考试题继续加强对以实验为核心的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注重创新,如选择题第9 题考查的是实验设计,安徽中考试卷中以往没有出现此内容,第10题今年考查的是对化学实验数据的分析,历年试卷的第10题是溶解度及相关曲线的考查,第15题探究物质的性质,加分题设计新颖,首先需要分析判断,然后再补充设计实验方案,最终进行计算,如此一来,提升加分题的难度,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与选拔性。 二、2019年备考策略指导

安徽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 及参考答案

安徽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海水晒盐 B . 活性炭净水 C . 煤制煤气 D . 干冰降雨 2. “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 A . 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 . 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C . 利用二氧 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 . 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3. 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 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 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元素符号为uUO B . 原子序数为118 C . 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D . 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加入固体 C . 检查气密性 D . 收集氧气 5. 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是( ) A . 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 B . 奶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食用 C . 妈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 . 爸爸喜爱运 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 A . 原子结构模型 B . 物质分类模型 C . 燃烧条件模型 D . 空气组成模型 7.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Na He 中Na 为+1价,He 为﹣1价 B . Na He 中Na 、He 元素的质量比为2:1 C . Na He 中既含金属元素,也含非金属元素 D . 稀有气体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8.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置换反应 B . 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 . 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 . 化学方程式为:HCO+O =CO +H O 9.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2222222

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五及答案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 ……………………………装……………………订…………………线…………………………… 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满分60分,考试时间不低于48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最:H-1,O-16,,Na-23。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答案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厨房是家庭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在厨房发生的变化中,不属 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腐烂 B .榨取果汁 C .面包发霉 D .菜刀生锈 2.“民以食为天”,我们青少年正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补充。下列有关健康叙述正确的是( ) ①正常人每天去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②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③维生素由200多种,多数在人体内不能合成,需要从食物中摄取,饮食中要注意补充蔬菜水果等含维生素较多的食品④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多摄入钙,成年人体格已经健全,可以不补充钙 A. ②③ B. ①② C.①③ D. ③④

3.玻璃工艺品如今做的越来越精美,如图是一块雕刻了精美图案的玻璃,小铭对它的制作过程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玻璃雕刻过程中用到的是氢氟酸,发生的反应为4HF+SiO2=SiF4↑+2H2O,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SiF4中Si元素显-4价 C.SiO2属于金属氧化物 D.该反应前后无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 4.2011年3月22日是今年的世界水日,主题是“城市用水:应对都市化挑战”。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中大多数为纯净物 B.水中Ca2+、Mg2+的增多会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C.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比较快且充分 5.实验基本操作是学习化学的灵魂。以下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2020年安徽省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化学模拟试卷(A)

安徽省中考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卷(A)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題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u-64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所示的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对着干燥玻璃片呼气 C.木炭在O2中燃烧 D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 2.下列说法不符合“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这一主题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 B.农田过量施用农药、化肥 C.工厂的废水经处理后再排放 D.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3.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值,其中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铟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49 B.铟元素原子的中子数为49 C.铟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D.钢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4.8g 4.人类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必须摄取食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摄入过多的油脂容易引发肥胖和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不要吃油脂类食物 B在六大类营养素中,除了水以外,我们每天需要量最大的营养素是维生素 C.人体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D.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因此我们要大量补充葡萄糖酸锌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取用固体粉末 C加热液体 D点燃酒精灯 6.奥司他韦(C16H28N2O4)可抑制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传播,起到治疗流行性感冒的作用。下列对奥司他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分类角度看:属于无机物 B.从量的角度看: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7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完整版)2017年安徽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 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16 Na-23 Al-27 Fe-56 Cu-64zYNzpBpEy4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下面的答题表内。zYNzpBpEy4 题 12345678910 号 答 案 1.我省环保部门按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着力做好细颗 粒物(PM2.5>和臭氧等新增指标的监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YNzpBpEy4 A.直接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B.吸入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 C.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中起重要作用 D.臭氧(03>是一种氧化物 2.下列几种常见的食物中,维生素含量最丰富的是

A.M饭 B.苹果 C.蛋糕 D.大馍zYNzpBpEy4 3.C3 N4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 具。在C3N4中,C的化合价为+4,则N的化合价是zYNzpBpEy4 A.+5 B.+3 C.+1 D.-3zYNzpBpEy4 4.三甲醚是一种清洁燃料,能替代柴油作车用能源,具有广 阔的市场前景。下列有关二甲醚的说法错误的是 zYNzpBpEy4 A.由C、H、0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分子中含有 3个氢分子 C.相对分子质量为46 D.属于有机化合物5.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8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 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准晶体A165Cu23Fe12耐磨、耐 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右图是铁元素的部 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zYNzpBpEy4 A.Fe的原子序数为26 B.Al、Cu、Fe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 C.Al、Cu、Fe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增强 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23:12 6.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B.水是常见的 溶剂,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

安徽省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真题(含答案)

2020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试题卷) 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2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Cl-35.5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下图所示活动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织布 B.耕田 C.生火 D.灌溉 2我国是今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主办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生活购物时,用布袋代替塑料袋 B.上班上学时,鼓励低碳出行 C.工作学习中,提倡纸张双面使用 D.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化肥 3.我国科学家最新研制出一种新型石墨烯-铝电池,手机使用这种电池,充电时间短,待机时间长。碳、铝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右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B.碳在地壳中含量最高 C.铝的原子序数为13 D.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g 4.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无关 B.新鲜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危害人体健康 D.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建康,不要吸烟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滴加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量取液体 D.称量固体 6.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全氮阴离子盐(化学式为H25N34O3Cl),该物质是超高能材料,在航空航天上可做推进剂。下列有关该物质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有机物 B.由四种非金属元素组成

2020年安徽省安庆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下列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B. 煤的干馏 C. 生石灰做干燥剂 D. 用明矾净水 2.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稀释浓硫酸 B. 配制NaCl溶液 C. 测定溶液的pH D. 过滤 3.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铼”,中国发现超级 金属铼,制造出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铼在元素周期表中 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铼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 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2g C. 铼的元素符号是Re D. 铼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采用步行、骑自行车等外出是较为低碳的出行方式 B. 防止“白色污染”,将废弃塑料集中到野外焚烧 C. 熟石灰可以改良酸性土壤,又能和硫酸铵混合使用 D. 微量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应尽可能多吃含微量元素的营养补剂 5.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抗癌新药“西达本胺”已全球上市。西达本胺的化学式为 C22H19FN4O2,下列有关西达本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西达本胺由碳、氢、氟、氮、氧五种原子构成 B. 一个西达本胺分子中含有一个氧分子 C. 西达本胺由五种元素组成 D. 西达本胺中C、H、F、N、O元素的质量比为22:19:1:4:2 6.2017年5月,中国科学家取得了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制取化工原料乙烯的重大 突破。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化学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成物有3种物质 B. 从微观角度看,该化学变化改变的微粒是原子 C. 反应前后所有元素化合价都没有发生改变 D. 反应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和是13 7.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 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 物 8.下列应用对比科学思想设计的实验方案中,设计不正确的是( ) A. 区分软水和硬水 B. 比较温度对微粒运动速度的影响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docx

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分析和建议 寿县三中沈国军 一、命题指导思想 一模考试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的《化学课标》,考试范围涵盖了 三维目标的要求,在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注重考查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命题时没有过分追求知识点的覆盖面,没有过分苛求知识的细节,更没有过分拘泥于概念的准确辨析。让学生能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解释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因此本次命题是按照以下几个“有利于”而进行的。 1、命题有利于教师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新课标要求教师转变教 育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生动、 活泼、主动地学习。因此我在命题时主要是考查学生学科知识的应 用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命题有利于学生及早适应安徽省中考的题型。我省往年中考 化学试题的难度在全国属于中等偏易,主要是照顾到所有学生,设置有开放性、探究性试题,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水平。本次一模试题基本上是仿照我省去年中考的题型模式,让学生提前了解我省化学学科考试的特点。 3、命题有利于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本次考试是第一次模拟 考试,学生们刚刚结束新课,对于有些知识点还没有掌握熟练,所以 试卷的难度不能太大,不能出偏题、难题,这样才不会打击学生学习 化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 4、命题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不足。比较平时的月考试题,本 次命题涉及的范围比较广,几乎每个单元都能牵涉到,但两个探究题和计算题的考试内容还是侧重于九年级下册化学课本的有关知识,这

样既考查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对刚学过 新知识的不足。有利于教师在复习时能有的放矢,补差补缺。 综上所述,命题力求贴近我省中考试卷的结构和特点。此次化学 试题,在重视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加强了对学生技能与方法(知 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引导学生改变学 习方式,力求做到扣紧中考、活用教材、体现课标、联系实际、开放 有度、着眼基础、注意能力、指导教学、有利创新的总体要求,体现 了初中化学课程新理念,对今后复习教学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二、考试情况分析 1、选择题共 10 道小题,每题 2 分,总计 20 分。基本上都是基 础知识,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总的来说,10 道选择题 中1、2、4、5、6 小题较易,得分率都在 80%以上, 3、8、9、10 小 题难度中等,得分率都在 60%以上,只有第 7 小题难度稍大,得分率只 有 30%,实际上这道题就是考查学生对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条件,只是 换了一种说法,造成很多同学在理解时产生了偏差。 2、填空题共 5 小题,满分 34 分,还有附加题 4 分。主要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中等。第 11 小题是把金属材料与燃料组合在一起,主要考查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第 12 小题是实验题,既考查学生认知常见化学仪器的能力,又考查学生组合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 气体装置的能力;第 13 小题是工艺流程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合价和过滤操作等综合应用能力;第 14 小题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氯 水中哪种成分使品红试纸褪色而进行的猜想和探 究,最后拓展了铁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的化学方程式,结果很多同 学写成了氯化亚铁 (FeCl 2) 的化学式 , 导致不必要的丢分;第 15 小题也 是实验探究题,主要考查氧化钙的变质问题,从得分情况看,得分偏低,特别是加分部分学生的失分率较高。

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安徽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O—16 Na—23 Cl—35.5 K—39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 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活性炭净水 C.煤制煤气 D.干冰降雨 2.“珍惜资源、爱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金属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而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因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分流处理与利用 3.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中,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符号为OG B.原子序数为118 C.原子的质子数为176 D.相对原子质量为294 g 4.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加入固体 C.检查气密性 D.收集氧气 5.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是() A.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 B.奶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食用 C.妈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爸爸喜爱运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6.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模型正确的是()

A.原子结构模型 B.物质分类模型 C.燃烧条件模型 D.空气组成模型 7.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2He中Na为+1价,He为-1价 B.Na2He中Na、He的质量比为2∶1 C.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也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都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反应 8.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CO2+H2O 9.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10.地球深处的水处于超临界状态,称为超临界水。下图为某压强下CaCl2和NaCl在超临界水中的溶解度曲线,该压强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9安徽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最后一卷及答案

2019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最后一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C 12 O 16 H 1 Fe 56 N 14 一、本大题包括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 题框中。 题号12 345678910 答案 1.下列保护空气质量的措施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安徽大别山野生猕猴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酶、钾、铁、锌等物质,营养价值 很高。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铁、锌都属于微量元素 B. 猕猴桃中不含无机盐 C. 酶属于糖类物质 D. 吃猕猴桃可预防甲状腺肿大 4.使用含氟牙膏可以增加牙齿的硬度。如图是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氟的元素符号为 F B.氟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9.00 C.氟的核电荷数为 9 D.氟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7 5.最新科技新闻报道,世界最昂贵材料:每克售价 1.45 亿美元。这种材料使用的“内嵌富勒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纳米材料,当其中含有氮原子时,有可能改变我们计时的方式,因为它拥有极长的使用寿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内嵌富勒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内嵌富勒烯原子之间没有间隔 C. 内嵌富勒烯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D. 内嵌富勒烯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6.硼氢化钠(NaBH4,其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是一种安全车载氢源。有关硼氢化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硼元素的化合价为-3 B. 含 2 个氢分子 C. Na、B、H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1∶4 D. 只含一种金属元素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0年安徽省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2分)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B.钢铁生锈 C.滴水成冰D.酒精挥发 2.(2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的结构如图所示,甲烷分子(CH4)被包进水分子构成的“笼子”内。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用可燃冰作燃料会大大减弱温室效应 B.“笼子”内的甲烷分子不再运动 C.可燃冰中甲烷分子和水分子间存在间隔 D.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例证 3.(2分)锰酸钾的化学式为K2MnO4,其中钾元素为+1价,氧元素为﹣2价,则锰元素化合价为() A.+4价B.+5价C.+6价D.+7价 4.(2分)如图是硒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硒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 B.硒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四周期 C.硒原子得到2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为Se2﹣ D.硒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5.(2分)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A.B.C.D. 6.(2分)EHPB(化学式C12H16O3)是合成治疗高血压药物的中间体,下列有关EHPB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31个元素组成 B.属于无机化合物 C.一个分子中含有8个氢分子 D.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12:16:3 7.(2分)氧化物与X的关系可用如图表示,则X是() A.碱B.单质C.化合物D.金属氧化物8.(2分)如图是一种新型火箭推进剂在火箭发射过程中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减少 B.该反应涉及三种氧化物

河南省中考化学试卷分析含解析版试卷剖析

2014年中招化学试卷逐题分析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综合运用题

以上是我个人对2014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与《说明与检测》、考试范围与要求的对照,指导今后中考复习工作,希望老师们用好《说明与检测》,同时,配以专题复习、强化训练、针对性训练。比如,今年的《说明与检测》与往年大不相同:1、增加难度;2、2012、2013河南预赛卷的题几乎都在《说明与检测》中找到;3、新思想、新方法、新解题技巧的出现预示着中考试卷的方向。所以,我即使捕捉到这些信息,没有数据的计算题、关系式法计算题、框图推断题(氢循环、碳循环、钙循环、铁循环、铜循环等),首次总结化学方程式出现氢氧化铜受热分解,我猜测今年一定有铜循环题,最后20天专门做《说明检测》上册,详细讲评特色的题目,一些知识点要求学生会背会写会描述。 总之,我在今后教学中注意关注河南中考动向,多参加省教研室组织的更新 获得,搜集各省市的特色试题,更好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河南省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下列各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1分)(2014?河南)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蒸馏B.升华C.爆炸D.燃烧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解:A、蒸馏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爆炸过程中不一定有新物质生成,例如锅炉爆炸就属于物理变化. D、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1分)(2014?河南)下列物质排放到空气中,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S O2B.O2C.C O D.NO2

2017年安徽省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17年中考化学试题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三大题16小题,满分60分,化学与物理的笔试时间共120分钟。 2.试卷包括“答题卷”和“试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四页,答题卷共两页。 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卷”和“试题卷一并交回”。 可能使用相对原子质量: H-1 He-4 O-16 Na-23 C1-35.5 K-39 一、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符合题意。 1. 化学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活性炭净水 C.煤制煤气 D.干冰降雨 2.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相关做法错误的是() A.我国稀土储量世界第一,可以任意开发利用 B.研发秸秆综合利用技术,避免因直接焚烧造成大气污染 C.利用二氧化碳捕捉技术,减少我国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 D.改造城市排水管网,实现雨水和生活用水的分流与处理 3. 在最新公布中文名称的元素,该元素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符号为uUO B. 原子序数为118 C. 原子的质数为176 D. 相对原子质量为294g 4. 下列实验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 B.加入固体 C.检查气密性D、收集氧气 5. 生活习惯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小明同学一家人的下列饮食习惯科学合理的()

A.小明长期偏食“洋快餐” B.奶不忍浪费,即使食物霉变仍然用 C.妈为了保持身材,只吃蔬菜和水果 D.爸享受运动,大量出汗后常饮用含无机盐的饮料 6. 建立模型是学习化的重要方法,下列有些正确() 7. 据报道,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氦钠化合物(化学式为Na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2He中Na为+1 价,He 为-1价 B. Na2He中Na、He元素质量比为2:1 C. Na2He中既含金属元素,又含非金属元素 D.稀有气体很稳定,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 8. 科学家发现,利用催化剂可有效消除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该反 应的说法正确是() A.属于置换反应 B.可解决甲醛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 C.其中甲醛属于氧化物 D.化学方程式为:HCO+O2= CO2+H2O 9. 下列实验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