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2019年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7
作者: 商蕤[1]
作者机构: [1]广东技术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出版物刊名: 北方音乐
页码: 1-2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0期
主题词: 二十世纪;西方钢琴;全音节调性;晚期钢琴
摘要:本文以试析20世纪西方钢琴音乐的特征及其演变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音乐根基出现变化和西方钢琴音乐发展历程介绍为主要依据,从德彪西时代钢琴发展、钢琴发展历程、创立全音节调性音列、晚期钢琴发展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二十世纪西方钢琴音乐价值,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文献综述摘要:艺术歌曲是西方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声乐体裁,几乎与歌剧同等重要,它具有高度的文学性,歌词是选自经典且极具文学性的诗歌。
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从文学角度看,已经脱离了宗教思想,开始加入了人文精神,钢琴伴奏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主要从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通过搜集整理有关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相关的高质量文献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并对研究现状进行客观的叙述和评论,预测发展与研究的趋势,寻找新的研究突破点。
关键词: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脉络;风格特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在知网等渠道搜集了有关“德奥艺术歌曲”的文章有99篇,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整理和分类,其中学术期刊73篇,学位论文16篇,会议一次,特色期刊9篇,笔者发现前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术期刊上。
接下来笔者将在搜集到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不同的专题进行分类综述,在对评论的文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的基础上,对这些研究的优点与不足进行分析和评论。
以下是笔者将搜集到的文献通过专题分类的方法分成二类进行综述:一、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关于对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脉络的文章,笔者找到2篇学术期刊,文章将从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以及发展进行写作。
1、杨倩《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脉络探寻》中,文章通过对德奥艺术歌曲体裁形式的发展演变以及这两个国家的作曲家们的艺术歌曲创作为研究角度, 分析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历程, 以及描绘出德奥艺术歌曲的发展轨迹。
这篇文章主要分别从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德奥艺术歌曲的定型与繁荣以及德奥艺术歌曲在现代的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写作。
笔者认为杨倩这篇文章论述的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脉络非常清晰,文章最后部分德奥艺术歌曲在现代的发展,分别将20世纪初德奥艺术歌曲作曲家的艺术创作进行了简要分析和比较,得出结论,笔者认为在这类文章中较为少见,是这篇文章的创新点。
但是,笔者认为这篇文章的不足之处是对艺术歌曲钢琴伴奏的概述与分析分量较小,因为钢琴伴奏在艺术歌曲中与演唱同等重要,对于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填空题1.古希腊乐器主要有弦乐与管乐两类。
其中最重要的是拨弦乐器里拉琴。
自文艺复兴以来,它已成为音乐艺术的一种象征。
阿夫洛斯管是管乐器的代表。
2.古希腊人音乐社会实践活动很丰富,但在他们的艺术活动中,音乐尚未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演唱和演奏时还要结合诗、舞,形成诗、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表演特征。
3.古希腊的音乐体裁多和诗歌、文学有关,在演奏时多采用琴来伴奏。
如史诗、悲剧、喜剧、独唱抒情诗、竞技比赛中的合唱与舞蹈音乐、颂歌等,尤以史诗、抒情诗、颂歌、悲剧最为重要。
4.三大悲剧:埃斯库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索福克洛斯《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美狄亚》5.四音音节在不同音高上可以构成七种不同的调式,这些调式分别以古希腊的几个重要的不同区域的氏族部落命名,它们是维多利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利第亚调式、混合利第亚调式及各种变体调式。
6.古希腊的音乐美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和谐论、净化论和模仿论三个方面,主要代表人物分别为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7.经文歌的定义:两个声部都有歌词的克劳苏拉就被称为“经文歌”,后来还增加到三个声部。
8. 9世纪时,“纽姆普”被普遍使用。
这种记普法只是用一些符号简单的标示音调的大致音高与长短没有节奏标记。
11世纪时,圭多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四线普,并得以普遍的使用。
为五线谱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世纪时,音乐理论家弗朗科,既能标示音高又能指示节奏比例时长的“有量记普法”,并著《有量歌曲艺术》。
使中世纪的记谱法得到完善。
9.中世纪方言歌曲最重要的成就得益于法国游吟诗人的创作。
南部游吟诗人一般被称为“特洛巴多”北部游吟诗人则被称为“特洛威尔”。
10. 14世纪的意大利音乐相对同时期的法国音乐而言更富有世俗生活的情趣,它的主要世俗复调歌曲题材有:牧歌、猎歌和巴拉塔。
11文艺复兴时期是指从15世纪上半叶至1600年近二百年的历史时期。
“文艺复兴”的法文原意是“复活”与“再生”。
从音乐体裁的角度看西方音乐的发展体裁”是一个多含义的概念,涉及到音乐的很多方面,是音乐创作技艺与音乐创作的起源、音乐作品的表演条件以及与音乐美学观念相联系的种类和样式。
“体裁”一词的法文为genre,从拉丁文genus 一词的从属格generis 变化而来,释义为:种类、样式。
体裁有纲目之分,从大到小,层见叠出,纲举目张,层次分明。
音乐体裁的纲目,最高层次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类(声乐和器乐可以两相结合)。
其次声乐有独唱(齐唱)区、重唱曲和合唱曲(独唱、重唱和合唱可以同时结合);器乐有独奏曲、重奏曲和合奏曲(独奏、重奏和合奏也可以同时结合)。
西方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1600 年以前)以声乐为主;巴洛克时期(1600―― 1750)声乐和器乐平分秋色;近现代(1750年以后)则以器乐为主。
、音乐发展各时期的体裁类型中世纪(6―― 13世纪)宗教音乐占有统治地位的声乐体裁是格利高里圣永、继叙咏、附加段、奥加农、迪斯康特、弥撒曲、追思曲等。
故意属时期(12―― 13世纪)的省乐体裁由劳达赞歌、坎蒂加、孔杜克图斯、克劳苏拉、经文歌等;新艺术时期(14 世纪)的省乐体裁有回旋戈、魏乐来、叙事歌、尚松、木格、狩猎歌、巴拉塔、卡侬歌等;文艺复兴时期(1430―― 1650)的声乐体裁有弗罗托拉、坎佐纳、牧歌、众赞歌、赞美歌等;巴洛克时期及近现代(1600 年以后)的声乐体裁有歌剧、清唱剧、受难曲、康塔塔、咏叹调、宣叙调、叙咏调、卡巴莱塔、歌曲、浪漫曲、晨曲、小夜曲、声乐套曲等。
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器乐占次要地位。
主要的气乐体裁有利且卡尔、埃斯坦比耶、分解旋律的器乐部分、各种低音舞曲如罗马内斯卡、鲁杰罗、帕萨梅佐、萨尔塔雷罗等;巴洛克时期的器乐和声乐平分秋色,重要的器乐体裁有各种变奏舞曲,如福利亚、夏空、帕萨卡里亚等,以及室内奏鸣曲、教堂奏鸣曲、三重奏鸣曲、大协奏曲、独奏协奏曲、组曲、赋格、创意曲、托卡塔、幻想曲、管风琴重赞歌等。
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影响20世纪初,学堂乐歌是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而逐步兴起和发展的歌唱文化,一般是指为学堂唱歌或学堂开设音乐课而编制的歌曲。
学堂乐歌在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学习西洋的基础上,传播西方音乐知识、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促进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形式的建立以及推动中国近代新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等方面彰显着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一、学堂乐歌概述(一)学堂乐歌的产生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处于欧美列强军事侵略与经济掠夺的时期,在维新变法新思潮的影响下,中国一批有志青年为了探寻富国强兵、反帝反封建的救国之路,东渡到日本学习明治维新后的日本音乐教育,以实现通过音乐教育的方式对我国青少年学生实施美育和德育教育。
(二)学堂乐歌的内容学堂乐歌在中国灾难重生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与发展,其内容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其一,学堂乐歌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中国人民群众抵御列强入侵的爱国主义情怀,以及人民群众迫切要求富国强兵、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思潮;其二,对“军国民教育”进行积极宣传和大力推行;其三,反映拥护推翻帝制、建立民主共和新政的革命心声,提倡追求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的民主精神;其四,表现学习新文化的欲望,倡导“移风易俗”的民主思想,同时学堂乐歌结合学校教育和生活现状,向青少年进行热爱生活、勤学苦练的思想教育。
(三)学堂乐歌的表现形式一般情况下,对“学堂乐歌”歌曲的编写是以日本、欧美等国家的现成歌调为蓝本,填配进去我国自创的歌词,甚至有时存在将同一曲调反复填配不同歌词的情况。
而以我国传统音乐曲调为基础进行填配歌词的歌曲以及由我国音乐家自创曲调填配歌词的歌曲相当少见。
学堂乐歌歌词的创作强调“言文一致”,并使其适合儿童的需要,大部分歌曲采用单音歌唱的方式,即齐唱曲调,而多声合唱的方式较少,并且歌曲的作者对歌曲音乐表现形式并无过多要求。
所以,我国学堂乐歌的表演形式常见于学校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歌唱,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西方的基本乐理知识和记谱法。
《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答案:单声歌曲“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答案:区域的变化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答案:7个阶段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答案:中世纪时期一部出现在1607年名为《奥菲欧》的歌剧,是以下哪个历史阶段的作品:答案: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答案:意大利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答案: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答案:维也纳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19世纪被称为:答案:浪漫主义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35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答案:20世纪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41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答案:紧张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你认为的旋律与里拉琴伴奏的旋律是否是相同的答案:相同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哪种形式为主:答案:人声曲以下哪种音乐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答案:奥尔加农圣咏是一种怎样的音乐形态:答案:单声音乐形态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答案:拉丁文巴洛克音乐晚期三杰不包括以下哪位作曲家:答案:蒙特威尔第《尤丽迪茜》是哪个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答案:巴洛克古典主义音乐三杰不包括以下哪位作曲家:答案:威尔第20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答案:1945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35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答案:20世纪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41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答案:紧张第二章西方音乐历史段分的客观依据是:答案:风格特征音乐的不同种类为称为乐种,区分不同乐种的客观依据是:答案:风格构成风格一词的西文原义是:答案:一种带尖的工具风格一词的中文语源要追溯到中国哪个朝代建立的乐府文化运动答案: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风格一词中的“风”,在中国音乐里的解释是:答案:民歌风格体的构成包括几个部分:答案:6个音乐风格体的空间构成包括几个部分:答案:5个与音乐风格体空间构成相对应的是:答案:时间构成旋律的希腊语原义是:答案:歌曲音乐的固定时间值指的是:答案:节拍声音的协和关系,被称为:答案:和声有主次关系的声音织体,被称为:答案:主调织体只有先后,没有主次,这种声音织体,被称为:答案:复调织体大型西方交响乐队根据音色被划分为几个区域:答案:4个视频5分6秒处的卡通片音乐,你认为最重要的织体形式(不包括和弦,即一大组声音同时发响的部分)是:答案:单声织体第三章音乐空间的最重要聆听对象是:答案:旋律和段落约翰·凯奇的作品《想象中的风景》中的“想象”,所指的是音乐的:答案:抽象感音乐的线条的所指的是:答案:旋律音乐的线条是否包括音乐的节奏:答案:是以下关于轮唱的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答案:这是一种复调音乐垂直分布的点对点的声音,在纵向关系上,会产生怎样的音乐风格构成要素答案:和声《D大调卡农曲》是哪个国家的哪位作曲家完成的答案:德国的帕赫贝尔帕赫贝尔的生活年代处于以下哪个时期:答案:德国巴洛克时期《青年少管弦乐指南》由几个核心主题构成:答案:2个《D大调卡农曲》由几个声部构成答案:4个《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中的第一主题段落,从音乐织体上来说是:答案:主调音乐仔细聆听《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并观察视频11分34秒至14分11秒的呈示,思考作品由第二主题形成的声音的天罗地网,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答案:音色顺序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一个几句体的段落:答案:4个第四章西方人对音乐时间的探索,基本工作共有:答案:5步如下节拍型不是单拍子的是:答案:4/4强-弱-弱关系的节拍型是:答案:3/4四拍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述是:答案:一板三眼中国音乐文化中的“板”相当于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答案:重拍西方人开始系统探索音乐时间的关键世纪是:答案:14以下哪一项描述是关于音乐节拍的答案:走板《小步舞曲》是一种几拍子的音乐答案:3以下乐曲,往往以二拍子为主要节拍的是:答案:进行曲西方音乐自14世纪以来通行的时值比例是:答案:1:2斯特拉文斯基在以下哪部作品中大规模尝试不规则重音:答案:《春之祭》节拍器指示的是:答案:速度视频24分12秒处的Chaconne,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名称答案:舞曲视频2分14秒处出现的歌唱,请问音乐开始在第几拍答案:4视频2分14秒处出现的歌唱,是:答案:圣咏视频7分09秒所出现的乐队中的键盘乐器是:答案:羽管键琴视频18分49秒出现的巴赫《乐队组曲》的样本,其中图示中的“0”,代表:答案:休止第五章20世纪西方音乐的三大领域,不包括:答案:仪式音乐西方音乐历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打击乐作品是:答案:电离Beat Box 是一种怎样的音乐答案:人声节奏约翰·凯奇将以钢琴作为打击乐器创作的作品为称为:答案:预置钢琴古典音乐领域在20世纪的第二阶段是:答案:实验音乐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在20世纪西方音乐历史上往往被划归:答案:偶然音乐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的二次高峰分别出现在:答案: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瓦雷兹在成为美国作曲家之前是:答案:法国人视频1分14秒至6分12秒,出现了大段由多种音色混合一体的音乐,请问它的织体形态是:答案:单声在视频6分40秒处,Beat Box出现了节奏形态的变化,请问以下哪个组合是正确的答案:噼里啪啦-大萝卜-老鼠-噼里啪啦聆听《电离》,你认为以下那个选项,可以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答案:速度视频26分处听到的人声音乐,是欧洲民间唱歌,这种复杂的声音形态是:答案:复调第六章贝多芬被世人熟知的《月光》,是一首:答案: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出自:答案:Bermagasque组曲德彪西在1905-1907年完成的钢琴代表作品集是:答案:意象集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是一部:答案:钢琴作品《幻想交响曲》是一部:答案:标题交响曲大小调音阶系统是哪个德国确定的答案:德国以下哪位没有在德彪西艺术思想确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答案:布索尼视频2分8秒处出现的独奏作品《Syrinx》,是德彪西著名的:答案:长笛独奏曲视频3分36秒处出现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答案:约翰·凯奇视频3分36秒处出现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是一部:答案:偶然音乐作品视频3分36秒处出现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使用了以下哪一种文化因素:答案:中国易经因素视频12分19秒处出现的《幻想交响曲》,钟声暗示着死亡,随后在低音区出现铜管演奏的主题旋律,来自中世纪著名的《末日经》。
20世纪音乐对西方音乐传统的影响作者:赵新来源:《北方音乐》2019年第13期【摘要】20世纪是一个非常复杂且神奇的世纪,它的复杂与神奇重点突出在各种文化的兴趣。
20世纪可以说是世界文化大爆炸的一个世纪,文学文化以及艺术都产生了质的变化,其产生对于西方,乃至世界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接决定了日后文化以及艺术的走向。
【关键词】20世纪;西方传统音乐;影响及分析【中图分类号】J616; ; ; ; ; ; ; ; ; ; ; ; ; ; ;【文獻标识码】A一、20世纪历史音乐发展的历程19世纪的上半叶的音乐发展远远没有20世纪那般繁盛,当时的音乐无论是种类还是曲调都只有几种,当时的流行音乐主要是古典音乐以及民间音乐两种。
通俗古雅的经典音乐在现在都具有很高的人气,古典音乐的特点是篇幅短小,具体是由相应的小品进一步改编成的音乐,经过很长时间的流传,人们渐渐接受。
在19世纪,音乐的主要作用是供人们休闲娱乐,消遣时间,民间音乐通过各种流行音乐的改编和包装来广泛传播的一种音乐类型,主要的特点就是削弱了民族地方的特点而得以继续流传的。
由于当时主要就这两种音乐,所以到了现在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依旧流行各个地方。
在20世纪后音乐就逐渐发生了改变,流行音乐逐渐产生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如比较流行的摇滚、爵士等音乐,有着各自的特点,不同于其他音乐而存在的特点使这种新产生的音乐具有较大竞争能力,新颖的音乐迅速吸了引较多的爱好者,因此在20世纪短短的时间内流行出很多自身特点明显的,吸引力强的音乐流传至今,而特点不明显,吸引力不足的音乐早就埋没在历史的长河中,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不但没有被层出不穷的音乐所埋没,反而流行的深度比19世纪还要深。
20世纪的文化文学大爆炸的一个世纪,数不清的文学门派以及音乐流派兴起,各大流派彼此竞争,文化则在人们的竞争中不断完善,音乐等艺术对传统艺术的影响最大,颠覆了人们对音乐的认知,很多历史人物开始思索到底什么是音乐,什么样的音乐才叫做音乐。
第一章《塞吉洛斯的墓志铭》的音乐形态是答案:单声歌曲“散而有序”中的“散”指的是答案:区域的变化西方音乐历史,目前全球公认的段分为答案:7个阶段文艺复兴之前的西方音乐历史阶段是:答案:中世纪时期一部出现在1607年名为《奥菲欧》的歌剧,是以下哪个历史阶段的作品:答案:巴洛克时期文艺复兴时期,西方音乐的核心活动地区为:答案:意大利巴赫是巴洛克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他一生没有离开过:答案:德国古典主义时期的西方音乐活动中心在:答案:维也纳泛欧洲的艺术浪潮在19世纪被称为:答案:浪漫主义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35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答案:20世纪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41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答案:紧张反复聆听《塞吉洛斯的墓志铭》,你认为的旋律与里拉琴伴奏的旋律是否是相同的?答案:相同中世纪时期,西方教会音乐以哪种形式为主:答案:人声曲以下哪种音乐是西方最早的复调音乐形式:答案:奥尔加农圣咏是一种怎样的音乐形态:答案:单声音乐形态中世纪圣咏采用的语言是:答案:拉丁文巴洛克音乐晚期三杰不包括以下哪位作曲家:答案:蒙特威尔第《尤丽迪茜》是哪个音乐时期的开端标识作品:答案:巴洛克古典主义音乐三杰不包括以下哪位作曲家:答案:威尔第20世纪西方音乐的第一时间界标是:答案:1945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35秒处,出现了一段芭蕾舞。
聆听并观赏,你认为音乐的风格属于:答案:20世纪本集课程视频的4分41秒处,音乐的情绪发生了变化,你认为此时的舞蹈者在表现:答案:紧张第二章西方音乐历史段分的客观依据是:答案:风格特征音乐的不同种类为称为乐种,区分不同乐种的客观依据是:答案:风格构成风格一词的西文原义是:答案:一种带尖的工具风格一词的中文语源要追溯到中国哪个朝代建立的乐府文化运动?答案:秦朝(公元前221年至前207年)风格一词中的“风”,在中国音乐里的解释是:答案:民歌风格体的构成包括几个部分:答案:6个音乐风格体的空间构成包括几个部分:答案:5个与音乐风格体空间构成相对应的是:答案:时间构成旋律的希腊语原义是:答案:歌曲音乐的固定时间值指的是:答案:节拍声音的协和关系,被称为:答案:和声有主次关系的声音织体,被称为:答案:主调织体只有先后,没有主次,这种声音织体,被称为:答案:复调织体大型西方交响乐队根据音色被划分为几个区域:答案:4个视频5分6秒处的卡通片音乐,你认为最重要的织体形式(不包括和弦,即一大组声音同时发响的部分)是:答案:单声织体第三章音乐空间的最重要聆听对象是:答案:旋律和段落约翰·凯奇的作品《想象中的风景》中的“想象”,所指的是音乐的:答案:抽象感音乐的线条的所指的是:答案:旋律音乐的线条是否包括音乐的节奏:答案:是以下关于轮唱的说法中,哪一个是对的:答案:这是一种复调音乐垂直分布的点对点的声音,在纵向关系上,会产生怎样的音乐风格构成要素?答案:和声《D大调卡农曲》是哪个国家的哪位作曲家完成的?答案:德国的帕赫贝尔帕赫贝尔的生活年代处于以下哪个时期:答案:德国巴洛克时期《青年少管弦乐指南》由几个核心主题构成:答案:2个《D大调卡农曲》由几个声部构成?答案:4个《青少年管弦乐指南》中的第一主题段落,从音乐织体上来说是:答案:主调音乐仔细聆听《青少年管弦乐指南》,并观察视频11分34秒至14分11秒的呈示,思考作品由第二主题形成的声音的天罗地网,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展开的:答案:音色顺序贝多芬的《欢乐颂》是一个几句体的段落:答案:4个第四章西方人对音乐时间的探索,基本工作共有:答案:5步如下节拍型不是单拍子的是:答案:4/4强-弱-弱关系的节拍型是:答案:3/4四拍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表述是:答案:一板三眼中国音乐文化中的“板”相当于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答案:重拍西方人开始系统探索音乐时间的关键世纪是:答案:14以下哪一项描述是关于音乐节拍的?答案:走板《小步舞曲》是一种几拍子的音乐?答案:3以下乐曲,往往以二拍子为主要节拍的是:答案:进行曲西方音乐自14世纪以来通行的时值比例是:答案:1:2斯特拉文斯基在以下哪部作品中大规模尝试不规则重音:答案:《春之祭》节拍器指示的是:答案:速度视频24分12秒处的Chaconne,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名称?答案:舞曲视频2分14秒处出现的歌唱,请问音乐开始在第几拍?答案:4视频2分14秒处出现的歌唱,是:答案:圣咏视频7分09秒所出现的乐队中的键盘乐器是:答案:羽管键琴视频18分49秒出现的巴赫《乐队组曲》的样本,其中图示中的“0”,代表:答案:休止第五章20世纪西方音乐的三大领域,不包括:答案:仪式音乐西方音乐历史上第一部最重要的打击乐作品是:答案:电离Beat Box 是一种怎样的音乐?答案:人声节奏约翰·凯奇将以钢琴作为打击乐器创作的作品为称为:答案:预置钢琴古典音乐领域在20世纪的第二阶段是:答案:实验音乐约翰·凯奇的音乐创作在20世纪西方音乐历史上往往被划归:答案:偶然音乐20世纪西方音乐创作的二次高峰分别出现在:答案:20世纪20年代和50年代瓦雷兹在成为美国作曲家之前是:答案:法国人视频1分14秒至6分12秒,出现了大段由多种音色混合一体的音乐,请问它的织体形态是:答案:单声在视频6分40秒处,Beat Box出现了节奏形态的变化,请问以下哪个组合是正确的?答案:噼里啪啦-大萝卜-老鼠-噼里啪啦聆听《电离》,你认为以下那个选项,可以作为划分段落的依据:答案:速度视频26分处听到的人声音乐,是欧洲民间唱歌,这种复杂的声音形态是:答案:复调第六章贝多芬被世人熟知的《月光》,是一首:答案:奏鸣曲德彪西的《月光》,出自:答案:Bermagasque组曲德彪西在1905-1907年完成的钢琴代表作品集是:答案:意象集德彪西的《前奏曲集》是一部:答案:钢琴作品《幻想交响曲》是一部:答案:标题交响曲大小调音阶系统是哪个德国确定的?答案:德国以下哪位没有在德彪西艺术思想确立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答案:布索尼视频2分8秒处出现的独奏作品《Syrinx》,是德彪西著名的:答案:长笛独奏曲视频3分36秒处出现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是哪位作曲家的作品?答案:约翰·凯奇视频3分36秒处出现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是一部:答案:偶然音乐作品视频3分36秒处出现的钢琴作品《变化的音乐》,使用了以下哪一种文化因素:答案:中国易经因素视频12分19秒处出现的《幻想交响曲》,钟声暗示着死亡,随后在低音区出现铜管演奏的主题旋律,来自中世纪著名的《末日经》。
浅析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及现状作者:秦婧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9年第06期摘要:西方钢琴音乐随着时代的发展,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最终发展到了近现代时期,西方钢琴音乐由最初的不成熟走向成熟是一个跨时代的进步,这样跨时代的进步不仅仅体现了钢琴音乐发展的历史,也逐渐提升了人类赏析钢琴音乐的能力。
本文以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为例,浅析古典主义时期莫扎特早期、中期、晚期钢琴音乐的发展特点及莫扎特对近现代钢琴音乐的影响。
关键词:莫扎特;古典主义;钢琴音乐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17-0077-01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开始直至20世纪的近现代音乐结束,经历了漫長的过程,20世纪之前的钢琴音乐,各个时期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区别与联系。
这样不断的交错纵横,就推动了整个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
本文以莫扎特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时期钢琴音乐为研究对象,以西方各个时期钢琴音乐的特点为线索,对西方钢琴音乐的发展和现状进行概述。
一、各个时期钢琴音乐的特点1.巴洛克时期。
这个时期的钢琴音乐结合了中世纪时期的一种复调形式(卡农)及文艺复兴时期的教堂式音乐(格里高利圣咏),使得复调音乐更加完善,同时也开始向主调音乐过渡;和声上,转调及不和谐音的导入,使得音乐更具严肃性;表情术语及速度记号的出现,让音乐有了强弱对比;在音乐的情感表现及音乐之间戏剧性对比中,更注重细节的装饰。
2.古典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确立了近代奏鸣曲式的体裁形式;音乐内容更多是对人精神和自然界的歌颂与赞扬;在音乐织体上,确定了主调音乐形式的主导地位,规整的曲式结构,使得音乐更加清晰,和声织体更加分明;继而把这个时期的音乐推向顶峰,使得古典时期的音乐对后来音乐的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
3.浪漫主义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具有强烈的主观个人情感和个性特征,每个作曲家的音乐都有个性化的烙印;虽然主调音乐占主导地位,但由于转调的反复出现,使得调性更加模糊;之后就开始向无调性与多调性的方向发展。
当代音乐2021年第4期MODERN MUSIC 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影响殷进良李悦[摘要]声乐艺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一直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各国之间也在不断地交流学习。
中国民族声乐发展至今,经历了与西方音乐文化相互排斥到相互借鉴的过程,自身也在不断地发展。
本文主要是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历史出发,了解西方音乐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进一步介绍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声乐发展产生的影响。
[关键词]美声唱法;民族唱法;中国民族声乐[中图分类号]J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21)04-0196-03一、西方音乐文化传入中国的历史背景清末民初,由于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迫使中国打开通向世界的大门。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西方音乐文化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发生碰撞,由于西方教会学校的传教活动,使西方音乐进入中国的大门,逐渐进入中国民众的视野。
由于长期受传统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国民众很难主动去接受西方的音乐文化。
但是当时一些思想进步的留学生已经开始去接触西方音乐,并开始主动去了解学习西方音乐文化,这说明西方音乐已经逐渐影响到传统音乐在中国民众思想中的地位。
19世纪末,西方音乐开始进入中国,由于人们意识到西方音乐的优点,这一时期出现了批判传统音乐的思想,但并未对传统音乐地位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音乐仍处于主导地位。
19世纪末,在资本主义入侵、维新变法的影响下,西方音乐开始全面进入中国。
中国开始学习西方的教育方式,创办“新式学堂”。
同时我国的进步分子认识到音乐的重要作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学校开设唱歌课并创编教材,学堂乐歌应运而生。
起初学堂乐歌采用的曲调大多来自于日本军队歌曲,再进行填词,后来就直接采用欧美曲调,自己编创的歌曲较少,有一小部分是根据我国的一些民间小调改编而成。
虽然学堂乐歌并没有自主创作歌曲,但是其发展不仅推动了社会改革,而且还使中国民[收稿日期]2020-10-18[作者简介]殷进良(1973—),男,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李悅(1996—),女,齐齐哈尔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
音乐发展总结音乐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古老乐器到现代的音乐产业,音乐一直在不断地演变和进步。
本文将就音乐的发展历程进行总结,探讨其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影响。
古代音乐的发展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音乐作为一种原始的言语形式被广泛应用。
古代文明如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都有各自的音乐文化。
这些文化中的音乐常常与宗教、祭祀和战争相联系。
古代音乐依靠人工制作的乐器,如竖琴、笛子和鼓来演奏。
中世纪音乐的发展中世纪是宗教音乐盛行的时期,基督教的扩散使得教会音乐成为主导。
当时的音乐以声乐为主,常以合唱形式表现。
大教堂中的宗教歌曲如圣歌和赞美诗风靡一时。
中世纪音乐注重宗教情感和音乐理论,在此时期形成的管风琴至今仍然被广泛使用。
文艺复兴音乐的发展文艺复兴时期音乐的发展象征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在此时期,音乐作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开始崭露头角。
欧洲的作曲家如贝多芬、巴赫和莫扎特等创作了一系列经典名曲。
管弦乐团的形成也使得音乐表演更加丰富多样。
浪漫主义音乐的发展19世纪的浪漫主义运动对音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浪漫主义音乐注重丰富的情感表达和个人创作。
作曲家如贝多芬和肖邦以及歌剧作曲家如威尔第和普契尼等人创作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浪漫主义音乐强调个人的表达,让音乐更加感性和富有情感。
现代音乐的发展20世纪以来,音乐进入了现代时代。
电子音乐的出现使得音乐制作和演奏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音乐与现代技术的结合使得音乐变得更加多样化和创新。
爵士乐、摇滚乐和流行音乐等各种音乐流派逐渐兴起,音乐的表达方式更加多样。
音乐对社会的影响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对社会的影响不可忽视。
音乐能够传递情感、传递思想和激发人们的创造力。
它也是文化交流和理解的桥梁。
音乐可以带给人们欢乐和快乐,也可以治愈伤痛和寂寞。
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音乐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激励人们追求自由和正义。
总结通过对音乐发展历程的回顾,我们可以看到音乐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和进步。
20世纪西方音乐及其发展
20世纪初,浪漫主义音乐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由此西方音乐大转折,跨步迈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时代。
20世纪的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体系迥然不同,不仅有所突破,还对固若金汤的作曲技法有所创新,审美视角、表情风格和作曲理念由此焕然一新。
一、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初步认识
以20世纪为分界线,之前的音乐特色更多的表现人民的愿望、生活色彩、思想感情、艺术手法和社会生活等方面。
作曲技法与创新上也无突破,比如古典主义时期音乐的作曲技法遵循的是理性为先,稳重而严肃、严谨和谐、曲风淳朴;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曲技法在很多时候还保留和继承着古典主义音乐的手法,注重来自民间的曲风素材并加以升华,但在整体上还是没有挣脱结构严谨的束缚。
然而,随着20世纪的到来,音乐在形成各种流派的同时,出现了形式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
作曲家们也百花齐放,为自己的独树一帜和新异技法而废寝忘食。
1909年8月是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随着勋伯格的第一首无调性作品《钢琴曲三首》创作定音,音乐正式迈入一个崭新的辉煌时代。
人们的耳朵也随之享受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音乐洗礼。
一个世纪的时间让人们应接不暇的是各种各样奇特怪异的
音响、技法、谱式、观点、理论与创新想法。
比如说电子音乐、表现主义音乐、计算机音乐、新古典主义音乐、偶然音乐、序列音乐等。
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让人惊异的新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是过去几百年音乐发展的必然走势。
经历每一个音乐巅峰时,总会适时出现新的音乐模式将其取代并把音乐发展延续下去。
从巴洛克时期到古典主义时期的过渡,然后发展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继而在浪漫主义的后期阶段当时固有的音乐形式、语言和风格都发展到了顶峰。
此时出现的音乐作品如斯克里亚宾的神秘和弦与德彪西模糊的调性,它们让当时的音乐创作出现了不和谐的音符,音响的效果更加丰满并复杂化,调性此时也面临着土崩瓦解。
这些就成为了新音乐即将诞生的明显预兆。
二、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两次高潮
不断标新立异的20世纪音乐发展中,经历过两次巅峰期。
20世纪一二十年代引发了第一次高潮,第一次世界大战让新的音乐创作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还是出现了像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这样让人惊艳的音乐作品。
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在1909年的第一首无调性钢琴作品之后3年里,又完成了《五首管弦乐曲》在伦敦进行首演,这是第一首用无调性技法完成的管弦乐作品。
它是进入现代音乐最早的流派,同印象主义形成了鲜明的对立,重点强调艺术家应具有自我体验与感受。
表现主义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使用了创新的音乐组织方法,逐步放弃了研究的调性
到无调性之间过渡的过程。
20世纪的20年代,新古典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他们将目标转移至巴洛克与文艺复兴时期,努力在复古过程中探寻新的突破,以便能够重回古典,不断摒弃主观性,通过客观冷静的现代手法表现均衡的古典主义形式。
20世纪的新民族主义作曲家将研究的方向转移至民间,他们试图在现代与传统之间寻求音乐的创新道路。
最早的民族音乐创始人之一的巴托克不断吸取和借鉴民间的音乐,经过不断尝试最终确定了自己的音乐创作风格。
1913年《春之祭》这个由斯特拉文斯基作曲的舞剧在巴黎进行演出。
到了三四十年代,西方音乐到处充斥着新古典主义的气息,它已成为此时音乐发展的主流。
第二次顶峰期在五六十年代,这时的音乐发展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影响,又增加了各种流派的实验音乐。
噪音音乐在一二十年代已经销声匿迹,但在此时却又卷土重来。
在新的技法条件下,派生出了空间音乐、具体音乐,还有偶然音乐、直觉音乐、电子音乐、概念音乐等。
也许这些新事物不是让广大听众所欣赏和接受,但这些音乐倡导的全新的音乐理念确实是值得我们推崇的。
这种音乐革新、这种再创造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改变我们的观念去接受崭新的音乐形式与作曲技法,让我们不再用简单的习惯来评判一切。
三、20世纪西方音乐新作曲技法的发展变化
(一)调式音阶的颠覆创新
再强的真理也需要实践的证明,作曲家经历无数实践之后,终于将目光转向了民间音乐、民间调式,以此作为实践并创作的新素材。
如吉卜赛大音阶、东方音阶等。
对中古式加上现代化的作曲技法并加以创新的音乐形式,也成为某些作曲家的新宠,以至这种形式在音乐领域的地位不断攀升。
这样的创新形式让大小调体系在音乐中的地位发生了改变,不再是主宰。
作曲家巧妙融合两个调式,使其成为一体,这种创新理念是颠覆性的。
(二)节拍节奏的个性创新
节奏在传统意义上的终结,预示着它更加自由化、复杂化和不规则化。
这样就意味着个性化的塑造和独特风格的激发达到了最大化。
如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巴托克的《野蛮的快板》,这些新型音乐作品呈现出了不规则的最强音,其中包括复合节奏和交替节拍的手法运用。
这些都体现出了作曲家超越自我,彰显个性的不羁思想,这也是让他们在20世纪音乐领域中独占鳌头的主要因素。
(三)新的现代和弦音的产生
现代和弦与传统和弦的结构原则有共同之处。
高叠和弦就是在和弦音中注入新形式的和弦音,让其具有了现代气息。
同时,作曲家也可时常自我创造和弦来融合到自己的作品中,加以渲染。
如作品《普罗米修斯》的作者斯克里亚宾所用的神秘和弦,《彼得鲁什卡》是斯特拉文斯基的作品,两大和弦融合成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现代意义感强的新型和弦。
(四)模糊调性的展现
有一部分作品,它的调性模糊或在某一部作品中呈现出不止一个调性,中心音的缺失,甚至听起来没有连续的音。
如勋伯格的十二音体系、梅西安的序列音乐等。
四、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变化的总体特征20世纪音乐的技法和形式五彩斑斓。
它的总体特征有以下几点。
1.旋律。
传统的音乐是流畅、起伏自然、有规律的。
20世纪的音乐线条却是有很多大跳进,乐句的划分没有规律,而且前后乐句也不互相呼应,甚至会使用其他的音响来代替旋律的部分。
2.和声。
打破以三废为基础的和弦结构,频繁地使用二、四、五度使之出现不和谐音响,甚至没有了和声的概念,不和谐和声也不需要解决。
和旋功能被减弱到了最低限度。
(转第页)(接第页)
3.调性。
以勋伯格的无调性和十二音音乐发展成序列音乐为例,这个时候的音乐调性不再明确,有的时候虽然有中心音,却把十二音作为同等重要的音来对待,甚至可以一起出现。
无大小调,转调也不需要过渡了,音与音之间也不再是连贯。
4.节奏。
20世纪音乐的节奏变化多端、非常自由,由各种节奏组合在一起,并且频繁地变换节拍。
小节线在这个时期被解放出来,乐曲中甚至不会出现小节线。
换句话说,20世纪的音乐是在自由中寻找不寻常的节奏。
5.曲式。
传统的曲式原则仍然很重要,有时也会采用传统的三段式。
但段落划分模糊不清。
有一些乐谱看起来很规则,但听起来确实模糊不容易被辨认也不规则。
也很少有2,4,8的方正结构形式出现。
6.配器。
传统的音乐是把各种乐器优化地组合在一起。
现代音乐会强调个别乐器,并且会使用极端音域,甚至使用噪音,以突出管乐打击乐成为主要乐器。
20世纪音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是一个开拓和探索的世纪,20世纪音乐的发展已经向多元化的方向迈进,对新音乐语言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道路,至今仍在进行当中。
五、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总体概述
20世纪以来,西方音乐发展在原来多元化的基础上更加顺风顺水。
作曲家们在这个时期结合传统音乐,利用过去累积的经验与表现手法进行再次创新。
其实在整个20世纪西方音乐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像想象的那样受欢迎,反而这时人们怀念的却是20世纪之前的音乐。
这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作曲家们不再深入研究人们真正的音乐需求,甚至故意忽略听众的意见与心声。
此时的作曲者们考虑更多的是自己的感受和审美,创作自己认为美的音乐。
但也因为如此,在那个时代涌现出了个性迥异、勇于创新的一批批新式音乐,所以虽然如此,20世纪西方音乐的百花齐放是不容置疑的。
20世纪初期,因为浪漫主义的盛行发展将感情的宣泄充分
进行发挥,并且达到了极致,经历数百年发展的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音乐已经面临着结束的现状,西方音乐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音乐迅速突破了过去以传统音乐为代表的规则体系,对于原有的固定作曲方式逐渐进行了否定,具备了创新的审美角度、作曲的理念以及表演风格的音乐诞生了。
这一特有音乐风格的出现并非是一个偶然现象,它的出现紧密联系着西方20世纪的历史背景。
总而言之,20世纪西方音乐的发展无疑是令人惊艳咋舌、不可思议的。
可以说它是人类历史上最石破天惊的一个时代里程碑。
从两次世界大战到经济危机,从独裁统治到科学技术的飞速腾跃,种种因素成就了西方音乐,也多少会给它造成一些影响,也就因为这样,让人们感觉到这个时代的伟大和不可思议,同时也留给人们许多问号。
20世纪西方音乐的成就与影响力,它的大破大立、推陈出新是以往的时代无法比拟和突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