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性余氯、消毒液有效氯的快速检测
- 格式:docx
- 大小:15.95 KB
- 文档页数:2
余氯测定方法余氯是指水经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总余氯:包括HOCl,NH2Cl,NHCl2等。
化合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他氯胺类化合物。
游离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余氯可用邻联甲苯胺比色法、邻联甲苯胺-亚砷酸盐比色法、N,N-乙基对苯胺-硫酸亚铁胺容量法测定。
下面介绍较简单方便的邻联甲苯胺比色法,可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邻联甲苯胺比色法一、应用范围本法适用于测定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的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水中含有悬浮性物质时干扰测定,可用离心法去除。
干扰物质的最高允许含量如下:高铁:l;四价锰:l;亚硝酸盐: l。
本法最低检测浓度为l余氯。
二、原理在pH值小于的酸性溶液中,余氯与邻联甲苯胺反应,生成黄色的醌式化合物,用目视法进行比色定量:还可用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配制的永久性余氯标准溶液进行目视比色。
三、永久性余氯比色溶液的配制磷酸盐缓冲贮备溶液:将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和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置于105℃烘箱内2h,冷却后,分别称取和。
将此两种试剂共溶于纯水中,并稀释至1000ml。
至少静置4天,使其中胶状杂质凝聚沉淀,过滤。
磷酸盐缓冲溶液:吸取磷酸盐缓冲贮备溶液,加纯水稀释至1000ml。
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称取干燥的重铬酸钾(K2Cr2O 7)及铬酸钾(K2CrO4),溶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并定容至1000ml。
此溶液所产生的颜色相当于1mg/L余氯与邻联甲苯胺所产生的颜色。
~/L 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管的配制方法:按表21所列数量,吸取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分别注入50ml刻度具塞比色管中,用磷酸盐缓冲溶液稀释至50ml刻度。
避免日光照射,可保存6个月。
若水样余氯大于1mg/L,则需将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的量增加10倍,配成相当于10mg/L余氯的标准色,再适当稀释,即为所需的较浓余氯标准色列。
永久性余氯标准比色溶液的配制余氯,mg/L 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ml 余氯,mg/L 重铬酸钾-铬酸钾溶液,ml 四、试剂邻联甲苯胺溶液:称取二盐酸邻联甲苯胺〔(C6H3CH3NH3)2·2HCl〕,溶于500ml纯水中,在不停搅拌下将此溶液加至150ml浓盐酸与350ml 纯水的混合液中,盛于棕色瓶内,在室温下保存,可使用6个月。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有什么区别测定方法1、有效氯、活性氯:指含氯消毒剂中有氧化性的氯元素的质量分数,对于NaOCl和Ca(OCl)2指+1价Cl的质量分数。
通常用盐酸与之反应放出的Cl2来间接测定。
2、游离氯:Cl2单质。
3、总氯:化合物中Cl的质量分数。
4、余氯:自来水中残留的Cl2。
(自来水工业术语)用余氯试纸检测。
一、有效氯测定方法:A1 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c*v*0.035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二、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三、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四、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消毒液有效氯的快速测定方法一 有效氯试纸法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含氯洗消剂,包括二氧化氯的测试。
测定范围:10~300ppm 。
反应稳定时间达20分钟以上。
标准比色版为10、20、50、100、150、200、250、300ppm 。
2 使用方法揭去药片上的薄膜,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浸湿后取出,甩去多余水分,略等片刻,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色版对比确定有效氯含量。
当溶液浓度超出比色版范围时,可用不含氯的水等量稀释后再测定,得出的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方法二 测氯试纸法1 适用范围含氯消毒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
常用的品种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氯胺T 、氯化磷酸盐、二氯或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消毒液必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具有杀菌效果。
无论是消毒剂配制使用者,还是检查人员均需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检测。
2试纸性能反应范围:10~50000ppm 。
比色范围:10~20000ppm 。
反应颜色:淡黄→黄→橙→橙红→棕→褐色。
标准比色版为10、25、50、100、150、200、300、500、1000、2000ppm 。
3 使用方法测试时一手握试纸盒,拇指压住试纸于出口处,另一手拉出纸条,在楔状齿上割断,浸入消毒液后立即取出,与标准色版进行比色, 4 被测液浓度校正(调整)方法4.1 配制消毒液的浓度低于要求时,需补加药量按下式计算,配制后用试纸复测。
应加药量)现有浓度()要求浓度上限()已加入药量(克或毫升=⨯ppm ppm补加药量=应加药量–已加入药量 4.2配制浓度高于要求时,可用稀释法按下式加水调整:应调整体积)要求浓度(现有体积(毫升))现有浓度(=⨯ppm ppm补充加水量=应调整体积–现有体积。
4.3 应急情况下消毒剂原液或原粉含氯量百分数的快速测定:取粉剂1克或水剂10毫升溶于1000毫升水中,用试纸测试,按下式求出概量百分数有效氯百分含量样品稀释倍数)测试浓度(=⨯⨯1001000000ppm即粉剂测试结果除以10,水剂除以100即得含氯量百分数。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的区别及测定方法有效氯测定方法:A1 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c*v*0.035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2HI+HOCl = I2+HCl+H2O(或者2HI+Cl2 = 2HCl+I2)I2+2Na2S2O3 = 2NaI+Na2S4O6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二、仪器碘量瓶:250—300ml.三、试剂1.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游离余氯的检测方法游离余氯是水中的一种消毒剂,它可杀死水中的细菌、病毒、真菌和其他有害生物。
游离余氯也叫自由余氯,是指氯分子在水中的游离状态。
由于游离余氯的含量对于水的卫生安全至关重要,因此需要采用一些检测方法来检测水中的游离余氯含量。
以下是关于游离余氯的10种检测方法,并展开详细描述:1.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准确度高的检测游离余氯的方法。
这种方法基本上是将一些试剂添加到水中,通过比色观察游离余氯浓度的变化。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操作简单、费用低、时间短,缺点是在浊度高或者有色水质的情况下,检测结果可能不够准确。
2.电极法电极法是一种利用氯离子选择性电极对游离余氯的含量进行测定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检测精度高、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种水质。
3.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测定水中游离余氯含量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同时检测多种含氯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可靠,适合于检测大量水样。
4.紫外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定水中游离余氯对紫外线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稳定,适用范围广,适合检测各种水质。
5.融合磷酸铁法融合磷酸铁法是一种通过将样品与一定量的融合磷酸铁加热至熔点,然后用酸分析法测定铁含量来确定游离余氯的含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缺点是需要使用一些化学药品,可能会产生污染。
6.分光光度法分光光度法是一种通过测量水中游离余氯对可见光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快捷,适用于各种水质,但灵敏度较低。
7.滴定法滴定法是一种通过对水样进行滴定来测定游离余氯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直观、简单、经济实用,但精度较低,可能存在误差。
8.光度计法光度计法是通过测定游离余氯对比色剂的吸收强度来确定其含量的方法。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快速、准确、精密,适用于各种水质。
余氯检测方法
余氯是指在水中残留的游离态氯,它是一种常见的消毒剂,在水处理和供水系统中被广泛使用。
但是,余氯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对水中余氯进行定期检测。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余氯检测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余氯检测方法之一是DPD法。
这种方法利用二甲基对苯二胺(DPD)与余氯反应生成着色物质,然后通过比色计测定其浓度。
DPD法检测简单、快速,而且对余氯的浓度范围适用性广,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余氯检测方法是电化学法。
这种方法利用电化学传感器对水中的余氯进行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信号与余氯浓度成正比。
电化学法检测灵敏度高,对水样处理要求较低,因此在现场实时监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还有一种余氯检测方法是光度法。
光度法利用余氯与试剂发生化学反应后,产生一定的吸光度变化,通过光度计测定吸光度值,从而确定余氯浓度。
光度法检测简单、快速,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余氯检测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如
比色法、光散射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特点,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要求。
在选择余氯检测方法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如检测要求、样品性质、检测场合等,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余氯检测。
总的来说,余氯检测是水质监测中的重要内容,合理选择余氯
检测方法对于保障水质安全、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在实际操作中,
需要严格按照检测方法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介绍的余氯检测方法能够对您有所帮助,谢谢
阅读!。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的测定方法有效氯测定方法:A1 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 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c*v*0.035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2HI+HOCl = I2+HCl+H2O(或者2HI+Cl2 = 2HCl+I2)I2+2Na2S2O3 = 2NaI+Na2S4O6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二、仪器碘量瓶:250—300ml.三、试剂1.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余氯检测方法余氯是指在水中残留的未与有机物或无机物反应形成化合物的游离氯。
在水处理和消毒过程中,余氯的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确保水质安全,保护人们的健康。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余氯检测方法。
首先,最常用的余氯检测方法之一是DPD法。
DPD法是指使用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作为指示剂,在碱性条件下,游离氯和亚氯酸盐与DPD反应生成有色产物,然后通过比色计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吸光度来确定余氯的浓度。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广泛应用于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等场合。
其次,还有一种常见的余氯检测方法是电化学法。
电化学法是利用电极在特定条件下对余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然后通过测定电极的电位变化来确定余氯的浓度。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适用于在线监测和实时控制。
此外,还有一种余氯检测方法是使用光度法。
光度法是利用余氯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来确定其浓度,通常使用分光光度计进行测定。
这种方法操作简便,适用于现场快速检测,但对水样的透明度和色度要求较高。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余氯检测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荧光法等,它们各有特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余氯检测。
在进行余氯检测时,需要注意一些常见的操作技巧。
首先,应根据水样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结果不准确。
其次,应注意保持仪器的干净和良好状态,定期校准和维护仪器,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最后,应注意对水样进行充分的混合和搅拌,确保样品的均匀性,避免出现局部浓度差异导致检测结果偏差。
总之,余氯检测是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严格操作规程对于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至关重要。
希望本文介绍的余氯检测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够重视水质安全,共同保护环境,保障健康。
有效氯活性氯游离氯总氯余氯的区别及测定方法有效氯测定方法:A1 碘量法原理洗涤剂中有效氯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起氧化作用,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碘,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有效氯含量。
A2 试剂A2.1 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A2.2 2mol/L硫酸溶液。
A2.3 10%碘化钾溶液。
A2.4 0.5%淀粉溶液。
A3 操作方法称取含氯消毒剂1.00g,用蒸馏水溶解后,转入250mL容量瓶中,向容量瓶加蒸馏水至刻度、混匀,向碘量瓶中加2mol/L硫酸10mL,10%碘化钾溶液10mL,混匀的消毒液5mL溶液即出现棕色,盖上盖并混匀后加蒸馏水于碘量瓶缘,用0.0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游离碘,边滴边摇匀,待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0.5%淀粉溶液10滴(溶液立即变蓝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记录所用硫代硫酸钠的总量,重复3次取平均值计算。
A4 计算:根据硫代硫酸钠的用量,计算有效氯含量,亦即1mol/L硫代硫酸钠1mL相当于0.0355g有效氯,因此可按下式计算有效氯含量:c*v*0.035有效氯含量(%)=——————*100%w式中:c——为硫代硫酸钠的摩尔浓度;v——消耗代硫酸钠的体积,ml;W——碘量瓶中含消毒剂的量,g。
游离氯与总氯测定方法:CL17氯分析仪能够基于所加入试剂分别对游离氯或总氯进行测定。
然而,CL17不能同时测定这两项参数。
活性氯测定方法:使用活性氯试条。
余氯测定方法:一、方法原理余氯在酸性溶液内与碘化钾作用,释放出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 = 2CH3COOK+2HI2HI+HOCl = I2+HCl+H2O(或者2HI+Cl2 = 2HCl+I2)I2+2Na2S2O3 = 2NaI+Na2S4O6本法测定值为总余氯,包括HOCl,OCl~,NH2Cl和NHCl2等。
二、仪器碘量瓶:250—300ml.三、试剂1.碘化钾(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水中余氯和总氯的快速检测1 国家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以氯气或游离氯制剂进行消毒时,与水的接触时间应大于30分钟,出厂水中游离性余氯的限值不得大于4mg/L,余量不应低于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应低于L。
生活饮用水以氯胺进行消毒时,与水的接触时间应大于12021,出厂水中一氯胺〔总氯〕的限值不得大于3mg/L,余量不应低于L。
管网末梢水中余量不应低于L。
人工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应保持在~L。
人工泳池浸脚消毒池水中游离性余氯应保持在5~10mg/L。
2 操作方法余氯的测定:将比色片插入到比色皿宽池前面的槽内,窄池和宽池中全部加满水样至刻度线处,向窄池中参加一粒试剂,盖上盖,上下摇动使试剂溶解后,3 分钟内从正面观察,用镂空框条找出与比色片上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色阶,该色阶上的读数即为水样中游离余氯的含量mg/L。
假设读数超出L,如浸脚消毒池水,可取1mL水到窄池中,用纯洁水稀释到10mL刻度线,读数乘以10〔稀释倍数〕后得到结果。
总氯的测定:在余氯测定完成后,翻开比色皿盖子,向显色池〔窄池〕中参加两钥匙的碘化钾试剂,摇动使试剂溶解,2分钟内再次与比色片比对,其读数即为总氯含量。
总氯含量减去游离性余氯含量,可得到结合氯含量。
3 注意消毒液浓度过高时测试液不显色,应将样品稀释后再测定,并将读数结果乘以稀释倍数即可。
本方法为现场快速检测方法,精确定量应以国标法为准。
4 参数与配置检出限:L;线性范围:~mg/L;余氯速测盒根本配置:比色皿、比色片、观测用镂空板各1个,余氯药片2瓶〔2021测定用量〕。
余氯与总氯速测盒根本配置:比色皿、比色片、观测用镂空板各1 个,余氯药片、碘化钾试剂各1瓶〔100次测定用量〕,药勺1个。
5 储藏:试剂于阴凉枯燥处保存,有效期24个月。
消毒液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检测检测意义:含氯消毒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消毒剂。
常用的品种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次氯酸钠、氯胺T 、氯化磷酸盐、二氯或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消毒剂必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消毒一定的时间才具有杀菌效果。
无论是消毒剂配制使用者,还是检查人员均需定时和不定时地进行检测。
试纸一、使用说明方法编号:CDC-7027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各种含氯洗消剂中有效氯浓度的快速测试。
范围:10~300ppm 。
2 使用方法:揭去药片上的薄膜,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浸湿后取出,甩去多余水分,略等片刻,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色版对比确定有效氯含量。
当溶液浓度超出比色版范围时,可用纯净水稀释后再测定,得出的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3 备注: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要求,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 、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物品用结净水清洗后使用。
试纸二、使用说明方法编号:CDC-70281 适用范围:本方法可用于含氯消毒剂中有效氯含量的快速测试,也可用于过氧化物如过氧化氢(双氧水)、过氧乙酸含量的快速测定。
测试范围10~2000ppm (mg/L )。
2 操作步骤:用左手持试纸盒,右手拉出试纸2~4cm 长,在楔状齿上割断,将试纸浸入样液中沾湿后立即取出,3~30秒内与对照色卡比对,找出与试纸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色阶,色阶上标示的含量即为样液中有效氯或双氧水的含量。
在100 ppm 以下时,双氧水与含氯消毒剂的显色状况相同,当双氧水的含量大于100ppm 时,显色呈条带状且靠近于干试纸一端,见图像。
3 备注: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要求,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 、浸泡5分钟以上,消毒物品用结净水清洗后使用。
包装盒与比色卡 有效氯显色图 双氧水显色图消毒液消毒对象、有效氯浓度和消毒时间参考表 消毒对象或目的有效氯浓度(ppm) 消毒时间 (分) 水果、蔬菜、皮肤冲洗、游泳池脚垫10~25 10~15 (禽蛋、水鲜、儿童尿布、口罩、居室喷洒、宠物洗浴25~50 15~20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游泳池水游离余氯的测定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游泳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
然而,在游泳池的水质安全方面,游离余氯的测定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游离余氯是游泳池中用于消毒的氯化剂残留在水中形成的副产品,其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游泳者的健康和舒适感。
因此,准确测定游泳池水中游离余氯的含量对于保障游泳池水质安全至关重要。
游泳池水中的游离余氯含量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测定。
以下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测定方法:1. 比色法:比色法是一种简单且常用的测定游离余氯的方法。
它利用游离余氯与3,5-二溴对苯磺酸钠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深蓝色物质进行比色测定。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大量样品的分析。
然而,该方法对试剂的品质要求较高,且对其他化合物的干扰较大。
2. 电极法:电极法是一种精确测定游离余氯的方法。
它利用电极与游离余氯之间的电化学反应来测定游离余氯的含量。
该方法具有测定结果准确、操作简单的优点,常用于实验室等专业场合。
然而,该方法仪器设备复杂,不适合大规模应用。
3. 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准确测定游离余氯的方法。
它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来分离和定量游离余氯。
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的优点,适用于各类游泳池水样品的测定。
然而,该方法设备昂贵,操作繁琐,需要一定的实验室技术支持。
以上介绍了几种常用的测定游离余氯的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
在实际应用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除了测定方法的选择外,对游泳池水中游离余氯含量的监测也是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定期进行游泳池水质抽查,监测游离余氯含量的变化趋势,有助于及时发现水质异常,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此外,游泳池管理者也要关注游泳者对游泳池水质量的感知。
通过加强游泳池水中游离余氯的测定和调节,可以提高游泳者的满意度和体验感。
综上所述,游泳池水游离余氯的测定是保障游泳池水质安全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测定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residual chlorine 水中投氯,经一定时间接触后,在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余氯可分为化合性余氯(指水中氯与氨的化合物,有NH2Cl、NHCl2及NHCl3三种,以NHCl2较稳定,杀菌效果好),又叫结合性余氯;游离性余氯(指水中的OC1+、HOCl、Cl2等,杀菌速度快,杀菌力强,但消失快),又叫自由性余氯;总余氯即化合性余氯与游离性余氯之和。
自来水出水余氯指得是游离性余氯余氯标准在加氯消毒的管网生活饮用水中,加氯消毒30分钟后,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05mg/L;人工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标准值为0.3~0.5mg/L;用含氯洗消剂消毒后的食(饮)具表面游离性余氯的含量应小于0.3mg/L。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余氯的测定:0.03mg/L~2.50mg/L。
测定方法余氯是指水与氯族消毒剂接触一定时间后,余留在水中的氯。
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游离性余氯和化合性余氯。
2.游离性余氯:包括HOCl及OCl-等。
3.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NCl3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
余氯的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也可防止水受到再污染。
但如果余氯量超标,可能会加重水中酚和其它有机物产生的味和臭,还有可能生成氯仿等有"三致"作用的有机氯代物。
测定水中余氯含量和存在状态,对做好饮水消毒工作和保证水卫生学安全极为重要。
余氯的测定方法很多。
本公司目前采用下述三种测定法:一、便携式DPD余氯测定仪(Pocket Colorimeter Chlorine,Hach Company)1. 应用范围⑴.本法适用于分别测定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废水及海水的游离余氯、总余氯及化合性余氯。
⑵.水样有色或浑浊,可作空白调零以抵消其影响。
⑶.本法最高检测浓度为4.5mg/l有效氯。
2.原理水样中不含碘化物离子时,游离性有效氯立即与DPD试剂反应产生红色,加入碘离子则起催化作用,使化合氯也与试剂反应显色。
1 余氯余氯是指水经过加氯消毒,接触一定时间后,水中所余留的有效氯.其作用是保证持续杀菌,以防止水受到再污染.余氯有三种形式:1.总余氯:包括HOCl、OCl—和NHCl2等。
2.化合性余氯:包括NH2Cl、NHCl2及其它氯胺类化合物.3.游离性余氯:括HOCl及OCl—等.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规定集中式给水出厂水的游离性余氯含量不低于0。
3 mg/L,管网末梢水不得低于0。
05 mg/L。
余氯的测定常采用下述两种方法,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和3,3,,5,5,—四甲基联苯胺比色法,前者可测定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余氯,后者可分别测定总余氯及游离余氯。
1。
2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1。
2。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分光光度法测生活饮用水及水源水的游离余氯。
本法适用于经氯化消毒后的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中游离余氯和各种形态的化合性余氯的测定。
本法最低检测质量为0。
1 µg,若取10mL水样测定,则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0.01mg/L.高浓度的一氯胺对游离余氯的测定有干扰,可用亚砷酸盐或硫代乙酰胺控制反应以除去干扰。
氧化锰的干扰可通过做水样空白扣除。
铬酸盐的干扰可用硫代乙酰胺排除。
1。
2.2 原理DPD与水中游离余氯迅速反应而产生红色。
在碘化物催化下,一氯胺也能与DPD反应显色.在加入DPD试剂前加入碘化物时,一部分三氯胺与游离余氯一起显色,通过变换试剂的加入顺序可测得三氯胺的浓度。
本法可用高锰酸钾溶液配制永久性标准液.1.2.3试剂1.2。
3。
1 碘化钾晶体。
1。
2.3。
2 碘化钾溶液(5 g/L):称取0。
50g碘化钾(KI),溶于新煮沸放冷的纯水中,并稀释至100mL,储存于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溶液变黄应弃去重配。
1。
2。
3.3 磷酸盐缓冲溶液(pH=6.5):称取24 g无水磷酸氢二钠(Na2HPO4),46g无水磷酸二氢钾(KH2PO4),0。
游离性余氯、消毒液有效氯的快速检测
[检测原理] 在加氯消毒的管网生活饮用水中,加氯消毒30min后,水中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3mg/L。
管网末梢水巾游离性余氯的含量不应低于0.05mg/L。
人工游泳池水中游离性余氯的标准值为
0.3~0.5mg/L。
用含氯消毒剂消毒后的食(饮)具表面游离性余氯的含量
应小于0.3mg/L。
[操作办法] (1)生活饮用水、人工泳池水的测定将水样挺直加入到显色池(窄池)和参比池(宽池)中至左侧刻度线,再向显色池(窄池)中加入一片试剂,将比色片插入参比池前的槽内,盖上盖,上下摇动使试剂片溶解后,1~5min从正面观看,找出与显色池中水的色彩相同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表示每升测试水样中游离性余氯的质量(mg)。
(2)食(饮)具表面游离性余氯的测定取消毒后的食(饮)具碗、盘、碟、口杯、酒杯等,用蒸馏水100mL分次(2~3次)冲洗内表面;匙(不包括匙柄)、筷下段置入100mL蒸馏水中,充分震荡20次,制成样液。
将样液加入显色池(窄池)和参比池(宽池)中至左侧刻度线,以下操作及读取结果与“生活饮用水、人工泳池水的测定”相同。
注:详细操作可见仪器用法解释书。
2.消毒液有效氯的迅速检测(SFDA办法HX002) (1)有效氯试纸法 [原理] 本办法适用于各种含氯消毒剂,包括的测试。
测定范围:10~300mg/kg。
反应稳定时光达20min以上。
标准比色板为10、20、50、100、150、200、250、300mg/kg。
[操作办法] 揭去药
片上的薄膜,将试纸插入待测液中浸湿后取出,甩去多余水分,稍等
片刻,待试纸显色稳定后,与标准色板对照确定有效氯含量。
当溶液
浓度超出比色板范围时,可用不含氯的水等量稀释后再测定,得出的
结果乘上稀释倍数即可。
(2)测氯试纸法 [原理] 含氯消毒剂是目前
应用最广泛的消剂。
常用的品种有漂白粉、漂白粉精、、氯胺T、氯
化磷酸盐、或三氯异氰尿酸钠等。
消毒液必需达到一定的浓度才具有
杀菌效果。
无论是消毒剂配制用法者,还是检查人员均需定时和不定
时地举行检测。
试纸的反应范围:10~50000mg/kg。
比色范围:
10-20000mg/kg。
反应色彩:浅黄→黄一橙→橙红→棕→褐色。
标准比
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