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背填筑及锥坡回填技术交底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4
桥涵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方法1、回填范围涵洞的台背回填范围:底部顺路线方向填土长度为距基础外缘2m;顶部顺路线方向填土长度为1。
0*涵高(H+0。
5)+2m;桥台台背回填:底部顺路线方向填土长度为距基础外缘2m;顶部顺路线方向填土长度为1.0*桥台高H+5m;宽度为全路幅,详见附图。
2、施工步骤及要求1)台背回填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满足《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台背回填应在盖板吊装、锚固安装完毕,且各部位混凝土强度均达到75%后进行;应在两侧平衡进行回填;并按设计宽度一次填足。
2)从承台(基础)底面起至路面结构层下,应分层填筑,每层松铺厚度不超过1 5㎝,为防止每层填筑厚度超厚和漏检,应在台背墙用油漆作上每层压实后的厚度记号并标明层次,以便施工易于控制,写明层数,每桥涵每层填筑后均拍照存档,建立管理档案.从而做到按层填筑,杜绝了为抢进度而两层甚至更多层一起填筑的毛病。
台背回填的压实度无论何种材料,从基底到顶面的压实度均≥96%。
3)回填前清除基坑内泥浆、杂物。
在回填压实施工中,使用压路机对称回填压实并保持结构物完好无损,对压路机压不到的地方采用小型机动夯具或经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其它方法压实;直到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为止.4)台背回填区域与路基衔接处必须挖台阶:高100㎝、宽100㎝.5)台背回填范围内的回填土采用天然砂砾,最大粒径不能大于5cm,压实度不小于96%。
台背回填土的虚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并严格控制含水量及碾压遍数,只有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通过最佳的碾压机具组合及合理的碾压遍数,才可获得最大的密实度.6)台背回填必须首先施工完支撑梁或桥(涵)底铺砌、围挡墙(或八字墙)并安装完梁板后方可进行。
围挡墙(或八字墙)设有锚碇板的桥梁,严格按锚碇板安装要求进行回填及压实。
回填时应用压路机紧靠台背横向压实,并注意压实过程中,需用木板等材料将梁与背墙间的空隙塞紧,避免由于土压力过大导致台身出现裂缝。
结构物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准备1、台背回填的材料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石灰剂量(生石灰质量/干土质量)不小于10%的石灰土,石灰应符合规范规定的三级灰以上(含三级)标准(以钙、镁含量测定指标为准)。
生石灰在使用前10天进行充分消解,消解后要保持一定的湿度,以免过于飞扬或过湿成团。
石灰用量计算可根据每吨灰的码方经验系数(2.2m3/吨)计算消石灰用量,石灰使用前进行过筛(筛孔1cm),以剔除未消解石灰块。
2、强度判定:通道与涵洞回填必须在基础、承台、支撑梁,涵身、台身等部位砼(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盖板安装固定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
二、施工工艺1、清理及压实工作:清除结构物两侧施工垃圾,并进行地表清理,基坑清理范围详见附图,清理完成后,对基底进行压实,压实深度范围为清理整平后地面以下30cm。
2、测量准备工作由测量人员放出台背回填轮廓线,并在台背上、立柱上、涵端墙上标注层数,(层数根据台背回填基底至上路床顶高程差计算)。
根据运输车辆装运方量计算出卸土面积,在台背回填基底用灰线画出方格。
3、台背填土顺线路方向 (柱式台以原地面和柱外侧交接处为准向外沿伸,通道桥以台身外侧与基础顶的交点为准向外沿伸,盖板涵、圆管涵以基础顶部外侧为准沿线路方向向外沿伸)沿伸2m,在台背与已填筑路基结合部按1:1开口放坡,并挖成宽度不小于1m 的台阶,高度按40~50cm控制,填筑前应至少预留一层台阶。
4、石灰土拌和:填料采用机械集中拌和作业。
机械集中拌和施工(1)选择合格的原材料厂家进料,确保材料符合规范要求。
(2)配备充足的施工人员和设备。
(3)、取土场内挖土,晾晒、运土(4)、机械整堆、码方(根据结构物的回填方量计算公式计算压实需求方确定每批灰土拌和量)(5)、推土机摊铺,摊铺厚度25cm为宜,拌和(粉碎后土块最大尺寸不大于15mm)。
(6)、根据计算方量和灰剂量确定布灰量(灰剂量理论按10%控制;实际施工中采用10%+1%=11%的灰剂量)。
技术交底书按0.6m控制。
三、施工工艺1、填料来源与选择锥坡填筑使用的填料分两部分:①片石:采用当地料场开采的石料,为质地坚硬的花岗岩,中部厚度不小于15cm,强度等级不低于MU30。
②掺水泥的级配碎石:锥坡填料与相邻桥路过渡段基床表层以下填料一致,级配料采用马宁石料场生产的级配碎石,运至级配碎石拌合站掺水泥和水拌制成级配碎石料,再采用15t自卸汽车运至填筑现场。
2、测量放线由测量人员放出锥坡坡脚线并用白灰在地面做出标记,桥台侧面采用红油漆画线标识,以便控制防水涂料涂刷范围及锥坡坡面位置。
地面处理及基坑回填:锥坡基底原地面覆盖种植土应挖除,植物根系、杂物等应清除干净,并不得有反坡。
清理后的基底应采用机械压实,压实后动态变形模量Evd≥30Mpa,两侧承台顶面以下基坑采用C20混凝土回填,承台顶面以上基坑回填与锥体填料。
基底原地面坡率大于1:5时,应按要求进行挖台阶处理。
防水涂料施工:桥台两侧及台前与锥体接触面位置需涂刷一层不小于2mm厚聚氨脂防水涂料(分两次涂刷),防水涂料干燥后方可进行锥体填筑。
桥台锥坡较高时,防水涂料可超高1m左右提前涂刷。
3、摊铺、整平按照桥路过渡段填筑压实工艺成果报告所确定的台背2m范围施工参数进行控制。
松铺厚度为20cm,人工铺料、平料,振动打夯机碾压密实。
摊铺时先摊铺边缘再中间,人工修整锥坡边缘,并拍实坡面。
4、碾压控制台背2m范围过渡段与桥台两侧锥体同步碾压。
碾压设备采用振动打夯机,夯实遍数:8遍。
地基系数每压实约60cm厚抽样检验2点;基床底层以下锥坡每压实层(20cm)抽样检验压实系数3点,与基床底层同高程范围的锥坡每压实层抽样检验压实系数和动态变形模量各3点。
台背2m范围内过渡段与锥坡项目不同,压实标准稍有不同,必须分开检测,过渡段检测按过渡段质量验收标准执行。
5、干砌石及坡面砌筑锥坡上部1.5m高采用片石码砌,码砌应咬合牢固,无松动、晃动现象,缝隙采用小石、碎石填塞密实。
实用文档台背回填施工技术交底一、主要施工工艺1、回填具备条件(1)对台背回填所使用的原材料应事前准备充足,填料质量应严格控制;(2)施工机械到场就位,并检查使用情况,检查有问题的机械不得使用;(3)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梁式桥的轻型桥台(薄墙式)的台背填土,应在梁体安装完成后进行;柱、肋式桥台台背填土,宜在盖梁施工前,柱、肋侧对称、平衡地进行。
2、主要施工工艺(1)基坑修整涵洞台背回填从基础底外边缘向外100cm按1:1.5的坡度与路基等高的范围内为台背回填区段,清除该区段基底松土或杂物,并进行拍照。
涵洞台背回填示意图(2)台背划格在每个结构物台背回填的左、中、右用油漆按15cm画好松浦厚度标志线,从下到上注明层数,施工过程中严格按此层厚控制施工。
(3)回填施工①、台背回填时,应在两涵台外侧对称回填,分层压实,填料粒径宜小于50mm,压实机具采用压路机等压实设备;同时配备小型冲击夯实设备,对大型设备碾压不到位地方进行压实,严禁人工夯实.②、结构物回填,每层最大松浦厚度不得大于20cm,从基底到顶面的压实度均不实用文档小于96%。
③、台背回填部分的路床与路堤路床同步填。
④、锥坡的回填和桥台背施工应同步进行,宽度一次性填足,保证压实整修后能达到设计宽度。
⑤、盖板涵和箱涵应在盖板安装或浇筑顶板后,在洞身两侧对称分层回填压实,涵顶回填在50cm内压路机时禁止开动振动,并禁止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⑥、圆管涵两侧压路机无法碾压部分的回填,应采用冲击夯压实。
(4)检测①、每层测量一次标高,宽度及其他检测项目层层报检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填筑.分层夯实时不使涵身和接缝有任何破坏和扰动。
②、石灰土每层应检测压实度,灰剂量,施工完毕后进行洒水覆盖养生不少于7天,填土的压实标准从填方基底或者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均为96%。
③、做好质量保证资料,按结构物单独存放。
(5)隐蔽工程拍照台背回填过程中,根据总监办要求,除常规检测资料外,要层层留有照片,每层每台分左右各留2张照片,施工队派专人负责拍照,回填过程中每天交技术员拷贝至技术质量部或并发送至项目技术质量部邮箱。
施工技术交底
工程项目高速公路改扩建工
程第XJ1标
工程部位台背回填交底人
工程概述
为了减小路基在构造物两侧产生不均匀沉降,减轻桥头跳车,提高高速公路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对桥头路基和地基进行了处理。
对结构物两侧路基掺6%石灰进行填筑,设置过渡段,过渡段长n*H+B(H为桥台或涵洞高度,B为过渡段底宽,衔接段纵向坡度为1:n)。
其中对于中桥、大桥,n=2,B=4m;对小桥、通道及涵洞,n=1.5,B=2m。
桥涵台背填料每层填筑厚度不大于20cm,过渡段范围内的路基压实度≥96%。
台背路基必须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且要求从填方基底或涵洞顶部至路床顶面压实度均达到96%。
桥头地基处理设计图
单位:cm
进度
计划
人员安排现场负责人:安全负责人:施工队负责人:
质量标准一、基本要求
①台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腐殖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硅藻土和冻土块。
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及生活垃圾。
②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③台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方可进行填土。
④台背填土的长度,不得小于规范规定,即台身顶面处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m,底面不小于2m;拱桥台背填土长度不应小于台高的3-4倍。
二、外观鉴定
①填土表面平整,边线直顺。
②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三、检查项目。
陇海线徐州至连云港东段电气化改造工程桥涵缺口填土作业指导书编制:复核:中铁十局四公司徐连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部年月日台背回填技术交底一、施工前的准备1、基坑处理:(1)桥台锥坡地基清除杂草、淤泥及松软土层(经软基处理过的地基除外)。
(2)未经软基处理过的桥台锥坡地基在回填混合料前,要进行填前碾压,压实度标准与邻近的土方路基相同。
(3)立柱、涵洞、通道基础要彻底挖出施工时临时填筑的松软土。
(4)经排水后,若基坑含水量较大时,可填筑0.3-0.5米厚的碎石垫层(按变更设计程序申报),经夯实后再填混合料。
2、回填土每层松铺厚度30cm,为便于施工掌握,应在桩柱或台背相应位置划线(用墨斗弹线),标出每层的松铺厚度。
三、混合料掺拌要求1、选择经平整压实并具有足够面积的路基,做为拌和场地。
2、将92%的土,5%的消石灰,3%的水泥至下而上依次摊铺在拌和场上。
3、用道路专用拌和机将混合料拌和均匀,并控制好含水量(最底层含水量较大的可考虑使用干料)。
4、每次掺拌的数量,根据水泥初凝前用完的原则酌情控制。
5、缺口的填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填料应用渗水土,填料粒径不应大于150mm。
施工前应按规定对填料进行抽样试验,符合规定后方可用于填筑施工。
6、缺口填土必须待桥砌体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填筑,桥台锥体与台后缺口应同时填筑。
7、台背填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竣工后行车的舒适与安全,严格控制分层厚度和密实度,设专人负责监督检查,检查频率每50m2检查1个点,不足50m2时至少检验1个点,每点都要求合格,宜采用小型机械压实;回填土的分层厚度宜为0.2m。
桥台的填土压实度标准,从填方基底至路床顶面均匀为95%。
四、压实机械使用原则:凡压路机能够展开作业的场合必须使用压路机机械作业,否则必须用夯实机械击实到规定的压实度。
五、有关标准规定:1、压实标准:96%以上。
2、宽度:梯形下口宽度,距基础、桩柱2.5m(锥坡外侧按施工放样宽度)。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K1570+640盖板涵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基础回填工作已经完毕。
二、人员组织机构施工负责人:试验负责人:质检负责人:三、设备配备:CA25振动压路机一台,T-60推土机一台,小型机具一台及相应挖掘装载运输设备。
四、材料储备:台背回填采用向阳峪河内砂砾,选择级配良好,含泥量小的料源。
五、台背回填施工方案1、施工准备,台背回填由专人负责,组建有经验的施工队伍,配备CA25型振动压路机及小型振动夯等设备以满足施工要求。
所有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必须采用经过监理工程师批准的能够充分压实的材料,填筑材料选用内摩擦角大于38度的透水性填料,并且有一定的级配,不得含有腐殖土、树根、草泥或其它有机物质。
2、填筑范围的开挖,原地面以下部分的台背回填必须开挖台阶形式,台阶宽度为0.5米,台阶的密实度必须在90%以上,地面以上部分的台背回填必须与结合部的路基同步进行,原路基填筑末端未留出自然台阶的,必须将其削坡至1:3以上,再开挖台阶施工。
台背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顶部为距翼墙尾端不小于台高加2米,底部距基础内缘不小于2米。
3、施工放线,台墙背面用黑或朱砂划上层厚刻度线,每15厘米一层,自基础顶向上标注层数。
4、填筑厚度每层为15厘米。
桥台背后填土与锥坡填土同时进行,涵洞缺口填土,采用在两侧对称均匀分层回填压实。
回填材料含水量保持均匀,对称填土标高基本保持相等,每层处在一个水平面上。
5、每层压实后必须进行检测,压实度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层的填筑,确保台背坟实度达到95%以上。
基坑压实度达到90%以上。
6、为保证回填质量及减少工后沉降,在比较开阔的地方采用大型压实机具,但背墙附近必须静压。
在临近构造物旁无法有大型振动压路机的须采用平板夯、振动冲击夯等小型压实机具分层夯压密实。
含水量达不到要求时,碾压要洒适量的水以保证压实。
7、需回填的基坑应及时排水。
若无法排尽基坑积水时,则采用级配好的砂砾回填,并在水中分层铺筑,直到回填进展到该处的水全部被回填的砂砾材料所掩盖并达到能充分压实的程度时,再进行充分夯实。
桥台锥体护坡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苏桥特大桥桥台锥体顶设1。
5m高干砌片石锥,锥顶底部至平台段护坡设35cm厚M10浆砌片石护坡,下设10cm厚碎石垫层。
在顶帽下地面高度上设0.8m~1m宽,0。
5m厚的M10浆砌片石平台,下设10cm厚碎石垫层。
平台以下至垂裙段护坡结构同平台以上。
台尾左侧设检查梯,检查台阶上至平台,横桥向宽1m、顺桥向宽0.8m。
锥体基础采用M10浆砌片石垂裙,垂裙高0.7m,宽0。
6m,垂裙为背仰式挡土墙。
锥体护坡横桥向坡度为1:1.5、顺桥向坡度为1:1。
二、施工工期安排桥台锥坡防护工程计划于2013年3月15日开始施工,根据工期要求,计划完工日期为2012年4月20日.三、机具配备1.施工人员(1)桥台锥体护坡施工严格按照架子队模式组织施工,主要管理人员如下。
表5—1桥台锥体护坡施工主要管理人员表2.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为满足施工要求,本工程配备主要机械设备如下:表5—3 主要配备的施工机械设备表四、施工工艺4。
1施工程序刷坡→泄水管预埋→基础施工→平台及平台以下施工→平台以上至锥转弯半径、会车点位置等,满足桥台锥坡防护施工需要。
(3)砂浆原材料和石料已经进场,并且通过实验和报验合格。
(4)施工场地已完成临时排水系统及临时电力线路。
(5)施工前应先清刷坡面浮土,填补坑凹,使坡面大体平整。
4.3.3材料准备(1)砂浆锥坡防护工程采用M10的砂浆,原材料要求如下:①水泥:桥台锥坡防护施工用水泥采用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陕西尧柏特种水泥有限公司蒲城分公司P。
O42。
5),每500t为一批,不足500t 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
水泥进场须提供出厂合格证及编号.水泥的技术标准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4.3-1的规定。
表4。
3-1 水泥技术标准及检验方法②细骨料:细骨料选定的是临潼新丰新源砂场生产的Ⅱ区中砂,含泥量为1.6%,进场后直接存储在混凝土拌合站骨料仓内,分已检和待检分别储存。
连续进场的同料源、同品种、同规格的细骨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每批抽样试验一次,其中有机物含量每3个月检验一次.含泥量和泥块含量不满足要求时应清除出场内,不得使用。
表格编号项目名称及编码桩号分项工程名称工程量交底人被交底人桥(涵)台背回填技术交底内容:一、施工准备1、施工人员准备成立桥(涵)台背回填专业作业队伍,明确相应责任人和职责范围,对工程质量层层严格把关。
2、施工技术准备熟悉相关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使所有作业人员都明确每道工序的操作要点和工艺流程。
3、施工机械准备配备专用的成套设备,包括挖掘机、压路机、推土机、小型夯实机具等。
由于作业场地狭小,压路机建议采用16T-22T振动压路机为宜。
4、填料准备根据构造物所需的填筑量,分一次或多次在需填筑的构造物附件预先平整的场地上提前备料,回填材料须经过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施工现场准备①现场设臵安全警戒线和安全警示牌,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
②施工现场架设施工用电所需电缆设施并做好施工用电安全工作。
③填料运输通道保持畅通,保证填料供应满足回填要求。
④在桥(涵)台背墙面上明显位臵(左、中、右)用油漆标明分层记以及层数编号。
⑤台背回填前必须完成盖板安装及支撑梁施工且支撑梁强度满足规范要求。
二、施工流程三、施工要点1、台(涵)隐蔽工程验收回填前需进行隐蔽工程的验收,重点检查涵管接头的处理、沉降缝的处理、基坑积水、防水层涂刷及淤泥清除等相关隐蔽工程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台背回填施工。
2、回填范围由测量人员定出台背填土的边界线,并在设计基础上加宽50cm,以保证边坡的压实。
桥(涵)台填土的每侧长度均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未规定时,应不小于墙身填土高度的1~2倍,桥(涵)台背回填土应顺路线方向,自台身起,其填土长度在顶面应不小于桥台高度加2米,底面不应小于2米。
锥坡土应与台背填土同时进行,并应按设计宽度一次填筑,回填应确保和路基压实区域相衔接。
3、基底处理桥(涵)台背回填区域清理时应将回填范围内的地基表土、杂物、松软土体、腐殖土等全部清理出基坑回填范围,确保回填区域表面平整,并做好基坑防排水工作。
基础顶面以下可以回填路基相同填料或普通土,压实度不得小于94%,构造物基础顶面以上及锥坡回填压实度均不得小于96%。
台背回填技术交底桥涵台背回填技术底一、工程概况本标段为东昌高速公路a2标,停靠站桩号为k4+000-k10+900,其中存有大桥5座,中桥2座,匝道现浇桥2座;涵洞地下通道31道。
桥涵台腰填埋就是个特定的分项工程,因此强化台腰填埋质量监控,就是确保工程质量,防治桥涵台腰下陷,避免桥头跳车的关键确保措施。
须要展开台腰填埋的涵洞存有31个,桥梁台腰存有18个。
为了确保桥涵台腰填埋的质量,并且根据设计建议,我标段使用的就是山碴土或天然砂砾混合料做为台腰填料。
二、拟投入的机械组合及人员配置1、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配备表中序号姓名1周干2、刘松根3、黄志3、王宁4周星低5、汪伟才6、程礼海7、张志武8、机械操作方式人员2、主要机械布局表中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123456压路机推土机夏利车汽车挖掘机铲车蛙式打夯机20tpc220龙工lg850hw60性能较好较好较好较好较好数量附注112111厦工20t较好岗位路基施工负责人试验技术负责人试验员测量工程师测量技术员质检工程师安全员施工员数量111111118附注三、施工工艺1、桥涵台背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工作测量放样原地面处置、去除不适用于材料、硬基处置等填前压实分层摊铺围垦分层碾压、打牢分层检测压实度报验核对中间交工证书(合格则展开下道工序)填筑试验参数2、施工方法2.1、测量放样:根据工程量及施工图纸排序出来填埋的尺寸,然后放样出来填埋砂砾的围垦范围。
用红白油漆在墙腰两侧及中间显著处按标尺刻度内要15cm画下红白相间的横向刻度线,长度分别为15cm,由底至顶顺序而上时,并标示出整米数,易于围垦时分层掌控和检查。
2.2、桥台回填料为天然砂砾混合料,砂砾填筑范围:顺路线方向的长度(规定为自台身背面起),底部距台身背部不小于3m(考虑到压路机能进入台背碾压),分界面坡率不陡于1:2,填筑顶面长度为2h+3m(h为台背回填高度);桥台搭板范围砂砾填筑至搭板底部以下20cm处,便于铺筑20cm路面级配碎石底基层,其余范围砂砾直接填筑至路床顶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