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年、月、日》
- 格式:doc
- 大小:104.00 KB
- 文档页数:1
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一、三、五、七、八、十、十二月是大月,有31天;四、六、九、十一月是小月,有30天;二月平年有28天,闰年有29天。
2、全年天数: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3、判断平年、闰年:(A)年份能被4除尽而没有余数的是闰年,有余数的。
为平年;(B)整百整千的年份要能被400除尽才是闰年。
4、比年大的时间单位是世纪,1世纪=100年。
5、用24时计时法表示:(A)上午时间直接读出钟面上时间即可;(B)下午的时间在钟面上所指时间的基础上加上12小时。
6、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1小时=60分,1分=60秒,1刻=15分,一昼夜=24小时,1周=7天。
7、经过的天数的计算分为三种情况:(A)头尾都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B)头尾都不算:结束时间-开始时间-1(C)头尾算其一: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年月日》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社教科书第六册81-83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有关时间单位"年、月、日"的基础知识。
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能够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2、引导学生进行收集处理信息,观察比较,进行联想,提高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三、教学重难点闰年、平年的区分与计算及大月、小月的记忆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学辅助课件及某年天数统计表若干份2、学生课前收集不同年的年历、学具盒五、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教师展示课件:有个宝贝真希奇,身穿三百多件衣,每天都要脱一件,等到年底剩张皮),学生猜出是:日历。
数学西师大版三年级上册--《年月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善于规划的观念,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年、月、日的概念及关系。
2. 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3. 时间的单位换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年、月、日的概念及关系,时间的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年月日的计算方法,特别是闰年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挂图。
2. 学具:年历、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关于时间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年、月、日的概念及关系,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来历和特点。
3. 操练:让学生通过观察、讨论、计算等方式,掌握年月日的计算方法。
4. 应用:设计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梳理,强化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年: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的时间,365天或366天。
2. 月: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的时间,大约29.53天。
3. 日: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24小时。
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让学生填写年、月、日的关系。
2. 计算题:让学生计算不同年份的2月有多少天。
3. 应用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后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年月日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时间观念的培养,引导他们珍惜时间,善于规划。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理解年月日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珍惜时间、善于规划的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小学数学《年月日》教案(16篇)小学数学《年月日》教案 1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大月和小月,平年和闰年。
2.记住每个月和平年、闰年的天数,初步学会判断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在探索过程中,培养观察、对比、概括能力,促进数学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难点:重点:记住每个月的天数,了解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平年、闰年的判定方法。
教学准备:不同年份的年历、自学感悟、制月历的表格教学设计过程:导入环节(师生谈话并出示地震和奥运会图片)同学们,刚刚过去的__年有许多日子让我们难以忘记。
还记得这是哪一天吗?这一天呢?(生述)刚才叙述时间时用到了比时、分、秒大的时间单位年、月、日。
关于年、月、日,你们知道什么?(生述)同学们说了许多,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这节课我们详细研究一下有关年、月、日的知识。
(板书:年月日)自学感悟环节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张年历,下面我们对它进行仔细观察并独立完成自学感悟表上提出的问题。
(生观察并独立完成)汇报: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生述师板书)预设:生:一年有12个月生:1、3、5、7、8、10、12月每个月有31天;4、6、9、11月每月有30天。
师:你观察的是哪一年的年历?生:__年的。
师:谁观察的不是__年的?(生举手)师:那你们发现哪些月有31天?哪些月有30天?和他说的是不是一样?生:一样。
(师随即介绍大月和小月)生:2月有28天生:2月有29天生:有些年2月有28天,有些年2月有29天(师介绍平年和闰年)生:一年有365天。
师:你是怎么列式的?生: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师:算出一年有365天的同学都是这样列式的吗?生:31乖7再加上30乖4再加28等于365天。
师:是不是每年都有365天?生:不是。
还有366天。
师:因为平年闰年2月天数不同,所以平年闰年全年的天数也不同。
年、月、日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涉及到的时间单位。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年、月、日的读写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运算。
首先,我们来学习年的知识点。
年是时间的最大单位,表示一年的时长。
我们通常用四位数表示一个年份,比如2024年。
年份的读法是按位数读,百位和千位为数字,十位和个位为后面两个数字,读的时候可以省略起始的"二"和"零"。
例如,2024年可以读作"二零二二年"或者简化为"二零二二"。
接下来,我们学习月的知识点。
月是时间的中等单位,表示一个月的时长。
我们通常用两位数表示一个月份,比如1月、2月等。
月份的读法是按位数读,十位和个位为数字,读的时候可以省略起始的"零"。
例如,1月可以读作"一月"或者简化为"一"。
在学习月份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年有几个月。
一年有12个月,按照顺序依次是1月、2月、3月......直到12月。
在读写月份时,可以通过顺序或者具体的数字来表示月份。
例如,"十月"或者"十月份"可以表示10月。
最后,我们学习日的知识点。
日是时间的最小单位,表示一天的时长。
我们通常用两位数表示一个日期,比如1日、2日等。
日期的读法是按位数读,十位和个位为数字,读的时候可以省略起始的"零"。
例如,1日可以读作"一日"或者简化为"一"。
在学习日期的同时,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个月有几天。
每个月的天数不同,通常有28、29、30和31天。
其中,2月最少,有28或者29天,其他月份通常有30或者31天。
在读写日期时,可以加上"号"或者"日"来表示。
例如,"一号"或者"一日"可以表示1日。
年月日教学设计年月日优秀教学设计(优秀6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以下是勤劳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6篇年月日教学设计的相关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年级《年月日》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独立探索中发现年月日的知识。
3、对学生进行爱国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养成教育。
教学重点:直到了解大小月份,并能说出每个月有几天,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并了解年月日之间的联系,并能运用已学知识制作月历卡。
教学用具:20xx年的年历卡、多媒体课件一、谈话引入: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一定经历了很多令你难忘的日子,这些日子对你来说一定非常有纪念意义,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也有许多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下面就有几幅图,请同学们说一说,这些都是什么日子?发生在什么时候?二、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观察以上四幅图,说一说这些的意义的日子发生在什么时间。
(自由发言,此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师:到现在为止。
你已经知道了哪些有意义的日子?这些有意义的日子用到了哪些时间单位?(学生举手回答)师板书:年、月、日2、我们以前还学过哪些关于时间的单位呢?(时、分、秒)和时、分、秒比起来,你觉得年、月、日表示的时间怎么样?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表示较长时间的单位:年、月、日(板书课题)三、探究新知:1、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自己搜集整理的几个问题:(多媒体出示)(1)关于年、月、日的规定。
(2)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3)每个月的天数。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过的信息:关于年、月、日的规定。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周是一年,月亮绕地球旋转一周是一个月,地球自转哟周是一日。
(师出示课件说明)年月日之间的关系。
一年有12个月,有365或366天。
三年级数学年月日知识点(1)一年有12个月。
有31天的是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7个)。
有30天的是小月:4月、6月、9月、11月(4个)。
(2)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记大月的口诀:(1)要找大月你记住,7、8两月连着数,7月以前找单数,8月以后找双数。
(2)一、三、五、七、八、十、十二,三十一天永不差。
(3)一年中,7月和8月是连续的两个大月;在年历表上第一年的12月和第二年的1月也是连续的两个大月。
(4)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5)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
例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是星期三。
6月15日也是星期三,6月22日也是星期三,6月29日也是星期三。
(6)二月是28天的那一年是平年,二月有29天的那一年是闰年。
平年全年有365天,全年52个星期余1天【365÷7=52(星期)……1(天)】;闰年全年有366天,全年52个星期余2天。
【366÷7=52(星期)……2(天)】通常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公历年份数除以4没有余数的一般是闰年。
公历年份数是整百数的,必须除以400没有余数才是闰年。
(7)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个位是单数的为平年,个位是双数的用公历年份的后两位除以4,有余数的是平年,没有余数的是闰年。
比如:1925年是平年(25除以4有余数)1938年是平年(38除以4有余数)2016年是闰年(16除以4没有余数)1940年是闰年(40除以4没有余数)2009年是平年(09除以4有余数)后两位都是0的用前两位去除以4。
比如:2000年是闰年(20除以4没有余数)2100年是平年(21除以4有余数)(8)一年有4个季度。
第一季度是1月、2月、3月;第二季度是4月、5月、6月;第三季度是7月、8月、9月;第四季度是10月、11月、12月;平年第一季度有90天(31天+28天+31天=90天)闰年第一季度有91天(31天+29天+31天=91)第二季度有91天(30天+31天+30天=91天)第三季度有92天(31天+31天+30天=92天)第四季度有92天(31天+30天+31天=92天)平年的上半年有181天。
三年级上数学年月日知识点在三年级上学期的数学课程中,学生将会学习和掌握一些与年份、月份和日期相关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日常生活中时间的概念,还为他们在后续的学习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三年级上数学课程中的年、月和日相关知识点。
一、年份知识点1. 认识年份: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并读写当前年份以及过去几年和未来几年的年份。
他们将学会使用数字和中文字符表示年份,例如:2019年、2020年等。
2. 掌握年份的顺序:学生需要掌握年份的顺序,从过去到未来逐渐增加。
他们可以通过岁数的增加来帮助自己理解年份的增长。
3. 年份间的计算:学生需要学会计算年份之间的差距。
例如,计算两个特定年份之间的年数。
二、月份知识点1. 认识月份:学生需要学会认识并读写每个月份的名称。
他们将通过识别每个月份的名称来帮助自己理解时间的流逝。
2. 掌握月份的顺序:学生需要掌握月份的顺序,就像他们掌握年份的顺序一样。
他们将学会将每个月份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
3. 计算月份之间的差距:学生将学会计算一个特定月份与另一个月份之间的差距。
例如,计算从1月到7月的月份差距。
三、日期知识点1. 日期的认知:学生将会学习和认识日期的含义。
他们将会熟悉日期的表达方式,如21号、17号等,并能够读写和理解日期。
2. 日历的使用:学生将会学习使用日历,通过日历来查找特定日期,了解每个月份有多少天,并且能够正确地将日期标注在日历上。
3. 计算日期之间的差距:学生将学会计算一个特定日期与另一个日期之间的差距。
例如,计算从1号到15号的日期差距。
四、应用知识点在掌握了年、月和日的基本知识后,学生将会应用这些知识点进行一些实际的问题解决。
1. 了解节假日:学生将会学习和了解一些重要的节假日,如春节、元旦等。
他们将学会将特定的日期与相应的节假日联系起来。
2. 掌握生日概念:学生将学习和理解生日的概念,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日。
他们将学会使用日期和月份来表示和计算生日。
三年级上册《年、月、日》
毕运
定位:
科学,1年12个月怎样来的;
数学,讲年、月、日的关系。
1、告诉老师你的生日,听之后要让老师知道你几岁。
2、小结:一般说来,表示一个日期要用年、月、日三个时间单位。
3、1年=12个月,怎样证明?(观察日历,每年都有12个月)
4、平年1年=365天,闰年1年=366天,怎样证明?(计算)
一年中,31天,7个;30天,4个;2月,28天或29天。
5、如何让学生意识到要记忆大月、小月?(因为需要)
问题一:小明3月份平均每天看两页书,总共看了多少页?(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3月份有多少天,要知道有多少天就要明确3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问题二:2月份放寒假,每天做3道数学题,总共要做多少题?(首先判断2月份有几天,也就是要判断到底是平年还是闰年)
6、如何判断闰年?
出示连续12年年份,闰年用红色笔标出,学生会发现每4年里有一个闰年,发现判断闰年的方法。
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一闰。
12时计(记)时法,24时记时法
时段:凌晨、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
描述:时针走到7,分针走到12,是7点,记录方法:7时,或7:00
24时记时法:经过时间=终止时刻-起始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