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诊急性腹痛50例诊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262.53 KB
- 文档页数:2
急性腹痛56例临床诊治体会[摘要] 急性腹痛是急诊上的一种常见病症,急性腹痛具有变化多,发病比较急等特点.本文结合我院急诊门诊2010年56例急性腹痛的诊治的案例,进行诊治的具体情况的分析和说明,并针对该案例中所出现的误诊情况和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关键词] 急性腹痛;内科;诊治对于病人来说,疾病的到来都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在急诊方面,腹痛特别是急性腹痛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一种急诊。
在很多医院的急诊门诊,急性腹痛是一种比较常见和多发的病症。
一般而言,急性腹痛在临床上,呈现出发病比较急而且病症变化比较多的特点,这就需要在诊治方面,要及时的正确的判断并且,一旦诊断失误或者是治疗上不当,则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严重,甚至危及病人生病安全的事件发生。
所以,在临床上,对急性腹痛的诊治方面,需要医生要及时的识别病症,并加以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才能真正的为患者解除痛苦,达到治疗病症的目的。
1急性腹痛临床的案例资料说明在本案例中,主要采用的是2010年门诊上所遇到的临床案例来说明。
在本组案例中,共有急性腹痛的患者56例,年龄一般都是在15-70岁之间。
有次可见,在急性腹痛的年龄段方面,覆盖率的还是比较广的。
在这些患者的诊断方面,主要采用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实验室体检x线检查,以及ct等辅助检查手段等方式来对患者进行检查和诊断。
急性腹痛的具体的病症表现和诊断判断上也有所不同,其中属于内科系统的疾病者达到31例,急性胃肠炎18例,溃疡病7例,心肌梗死2例,腹型癫痫1例,尿毒症、胃癌及肺炎各1例;外科21例(37.5%),其中急性阑尾炎8例,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胆道蛔虫症6例,胃肠穿孔4例,急性胰腺炎1例,输尿管结石1例,肠梗阻1例;妇科4例(7.1%),其中宫外孕破裂3例,附件炎1例。
1.2急性腹痛的误诊情况由于急性腹痛的表现和变化都比较快和多,这使急性腹痛在具体的诊断上,可能会出现误诊的情况。
在本组患者的案例分析中,一个月内,总共56例患者,有48例都及时准确的进行了诊断和治疗,但是同时也有误诊的8例事件。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郑勇发表时间:2018-04-04T16:40:22.56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1期作者:郑勇1 吕晓洁2[导读] 将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与可的松联合,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1.青岛市城阳区惜福镇卫生院山东青岛 266106;2.青岛市城阳区夏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山东青岛 266106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方式。
方法:择选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患者13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7)。
头孢曲松于对照组治疗中应用,观察组则以此为基础,加用糖皮质激素与可的松,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
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治疗后的第1、2、3天,在疼痛消失率和明显好转率指标上,相比较对照组而言,均明显改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
结论:针对急性腹痛者,将头孢曲松联合、糖皮质激素与可的松联合,于其临床治疗中应用,可有效的促进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头孢曲松;急性腹痛;可的松所谓的急性腹痛,主要指患者自觉腹部突发性疼痛,腹腔内外器官病变是导致急性腹痛出现的主要原因,患者在腹痛的同时,也会伴随呕吐、恶心、盗汗等临床症状表现的出现。
导致急性腹痛发病的原因多种多样,如肠、胃穿孔、腹部器官发炎、中毒、脏器破裂及扭转以及代谢障碍等[1]。
所以,这为临床诊断增加了较大难度,一旦误诊,将会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该病发病后,疼痛往往持续而又剧烈,所以,应该在最短时间内,送至医院治疗。
在该研究中,笔者将就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方法展开探析,旨在探寻出适合患者使用的安全有效的诊治方法,降低患者痛苦感受。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选2016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腹痛患者134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67)和对照组(n=67)。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50例诊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的诊治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总结其临床症状与发病原因,并对相关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5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有32例为内科疾病(64%)、有13例为外科疾病(26%)、有4例为外科疾病(8%)、有1例为其他疾病(2%),所有患者均获得较好的诊治效果。
结论: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具有复杂的致病原因,医院必须给予全面充分的临床诊断,从病因入手展开治疗,方可保证患者治愈康复,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内科急诊;急性腹痛;诊治体会【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06-02急性腹痛属于急诊内科中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且危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患者很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然而急性腹痛只属患者主诉症状,且发病原因复杂,需医护人员做好诊治工作,判断具体疾病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1]。
今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探讨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患者就诊时均有急性腹痛症状。
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17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43.2±3.5)岁。
腹痛位置包括脐周围疼痛、中下腹部疼痛、脐中部及中上腹部疼痛、右上腹部疼痛、右下腹部疼痛。
疼痛性质主要包括绞痛、刀割样疼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疼痛。
其他症状主要有呕吐、腹泻、发热、胸闷、下肢水肿、尿频等。
临床检查体征包括反射通、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叩诊移动性浊音。
1.2 诊治方法患者入院后询问其病情,包括腹痛发作频率、相关病史、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部位等。
给予患者常规体检,包括血糖检测、电解质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与尿常规,若情况必要则给予急诊胃镜、腹腔穿刺、CT、病理检查与X线腹部透视等。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韩美杰急性腹痛是急诊内科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是指患者自觉腹部骤发性疼痛,多难以忍受;其发病急、进展速度快,病情重,且发病因素复杂,即有腹内病变引起的腹部疼痛,也可能是腹外脏器或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症状性腹部疼痛。
因而在临床诊断时误诊率及漏诊率均较高。
急性腹痛症状主诉占急诊内科就诊人数 20% 以上;其可能由内科、外科及妇科等多种疾病诱发,有报道认为内科疾病所致急性腹痛占总数 50% 以上。
本次研究对本院内科收治的共 65例急性腹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腹痛患者共65 例,其中男性 44 例,女性 21 例,年龄 14 ~ 67 岁,平均年龄为 42 岁。
1.2 诊断方法询问病史,年龄、职业等,并全面体格检查;完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X 线、超声、心电图、胃镜检查等。
2 结果2.1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病因构成分析65 例患者中,内科疾病患者 36 例(55.4%),其中急性肠胃炎 14 例,溃疡病 10例,慢性胃炎 7 例,心肌梗死 2 例,细菌性痢疾 2 例,胃癌 1例;外科疾病患者 27 例(41.5),其中急性阑尾炎 11 例,急性胆囊炎7 例,急性胰腺炎 3 例,泌尿系结石 4 例,肠梗阻 2 例;妇科疾病患者2 例(30.7%),其中急性盆腔炎 1 例,宫外孕破裂 1 例。
正确诊断率为92.3%(60/65),误诊率为 76.9%(5/65)。
其中内科疾病误诊率为27.7%(1/36),外科疾病误诊率为 11.1%(3/27),妇科疾病误诊率为 50%(1/2)。
2.2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临床误诊率分析全部65例患者中5例出现误诊,其中急性阑尾炎2例,心肌梗死1例,急性阑尾炎 2 例,宫外孕破裂 1 例。
3 讨论急性腹痛是临床急诊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如不及时处理可导致病情迅速恶化,临床病死率 2.5 ~ 5%。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目的:探讨分析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治方法以及治疗效果。
方法: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腹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应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对照组仅应用抗生素治疗。
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
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因内科系统疾病引起的腹痛占了一半以上,主要为胃溃疡、急性胃肠炎等胃肠道疾病;其次为急性阑尾炎等外科疾病。
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4.48%,高于对照组的65.52%,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标签: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急性腹痛急性腹痛是一种常见于急诊内科的重要急症,具有致病因素复杂、发病迅速、进展速度快、病情重等特点。
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腹痛、腹肌紧张、腹泻、剧烈呕吐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该病在患病初期难以正确诊断,若出现误诊或治疗方法不当,则会危及患者生命,故对该病的诊断十分重要[1]。
本研究将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8例急性腹痛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效果明显,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16例急性腹痛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58例,其中男36例,女22例;年龄18~65岁,平均(48.31±7.26)岁。
对照组58例,其中男35例,女23例;年龄20~62岁,平均(49.08±6.64)岁。
两组于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诊断方法所有患者接诊后,均先询问既往病史以及手术史,寻找腹痛部位、疼痛程度和性质,进行体检、生化检查和血尿常规检查。
参照病情选择X 线片、腹部B超、心电图等检查,若需要可行阴道后穹隆以及腹腔穿刺等有创诊断检查。
之后综合分析检查结果并作出正确的诊断。
急腹症患者的急诊内科治疗体会目的探讨急诊内科接诊急腹症患者的注意事项及治疗经验体会。
方法对我院急诊内科自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4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疾病种类,诊疗经过。
并在此基础上总结此类患者的接诊治疗经验教训。
结果患者疾病分布类型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有显著差异。
非消化系统病变急腹症患者误诊漏诊率显著高于消化系统病变患者。
早期使用镇痛剂急救患者其误诊漏诊比例更高。
结论对于急腹症患者,应结合患者自身年龄、性别、病史等情况,综合考虑其病变可能性予以治疗。
不应盲目镇痛或仅局限于消化道病变治疗。
标签:急腹症;急诊内科;诊断治疗急腹症是急诊内科的常见疾病类型。
具有起病急,病程进展快,常导致危重状态出现等特点。
为探讨急诊内科治疗急腹症的注意事项,笔者总结了近4年来相关病例并将结果总结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7月~2014年7月,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急腹症患者421例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性252例,女性169例。
患者年龄16~78岁。
其中消化道梗阻97例,穿孔30例,急性胃肠炎134例,阑尾炎/腹膜炎27例,胰腺炎9例,胆道系统疾病54例,泌尿系统疾病10例,心血管系统疾病26例,妇科系统疾病34例。
1.2方法所有患者接诊后,首先与患者家属或患者本人沟通患者既往病史,症状发展诱因。
评估患者病情,并予以急诊X线,B超,CT及抽血检测。
根据患者发病背景及急诊辅助检测结果,对患者病情进行初步诊断。
首先评估是否存在外科急诊手术情况,对于可能需要手术患者及时请急诊外科会诊共同决定治疗意见。
对于暂无外科治疗指针患者,采取对症与对应治疗结合方式进行,并联系相关科室做好转诊衔接工作。
1.3评估标准为评估急腹症患者的接诊规律及经验,笔者对接诊的所有患者,按照年龄、性别、病情类型分别分类总结,结果如下文所示。
2结果2.1不同年龄、性别急腹症患者病种分析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其疾病分布存在一定規律,见表1。
急诊内科急性腹痛的诊疗体会发表时间:2016-02-23T09:36:47.99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作者:苗积国毛丽君[导读]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 由此表明,对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使用糖皮质激素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今后临床中推广应用。
苗积国毛丽君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 266700急性腹痛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在短时间内出现腹部剧烈疼痛。
该病发病急,病情急骤、变化快,若不及时治疗将会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
该病的主要治疗措施有嘱患者卧位,采取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抗生素在治疗急性腹痛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
近年来研究发现,在传统治疗急性腹痛的方法中联合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能够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但是对此观点学界尚未达成一致意见。
为进一步探讨糖皮质激素(本研究选用临床上较常用的地塞米松为代表)在治疗内科急性腹痛中的临床疗效,我院对80例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 2015年1月期间急诊内科收治的以急性腹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患者80例纳入到本研究之中。
80例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血、尿常规检查及其它各项生化指标检测等。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
使两组患者在性别、既往史、年龄、当前腹痛情况、及其他方面均没有明显的差异,两组之间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入院后嘱患者平卧位,并给予控制饮食及胃肠减压、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等治疗措施。
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每日两次。
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头孢曲松和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静脉滴注治疗,每日两次。
统计两组患者经治疗1天、2天、3天后的腹痛消失情况,及经过3天治疗后的有效情况。
1.3疗效评定标准患者治疗1天后腹痛消失为显效;治疗2天后腹痛消失为有效;治疗3天后腹痛仍未消失为无效。
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摘要】目的对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展开分析,探寻内科门诊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过程中的最佳切入点和思维模式,对诊疗程序予以完善和优化。
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总结本次研究对象在门诊诊治以及在院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资料。
从中寻求普通内科门诊急性腹痛的诊治过程中的最佳切入点和思维模式,对诊疗程序予以完善和优化,提高诊疗效果。
结果?经诊断发现,62例为急慢性胃炎,27例为消化性溃疡,24例为急性肠胃炎,17例为急性阑尾炎,1例为胆结石并急性胆囊炎,14例为泌尿系统结石,11例为胃肠痉挛,4例尿路感染,急性胰腺炎、急性盆腔炎、过敏睦紫癜、急性心肌梗死、带状疱疹、胸膜炎、异位妊娠.急性肠梗阻均为2例,1例肺炎。
结果对急性腹痛患者进行诊治时,内科门诊医师细致问诊、严格查体,遵循宁精勿滥、宜少勿多的辅助檀查手段,展开多学科会诊,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做到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关键词】内科门诊急性腹痛诊治【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168-02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急性腹痛的及时合理处置极为重要。
急性腹痛病人常以内科普通门诊为就诊科室。
为探寻内科普通门诊急性腹痛的诊治过程中的最佳切入点和思维模式,对诊疗程序予以完善和优化,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在院就诊的急性腹痛病人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普通内科门诊急性腹痛的诊治展开分析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情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期间在院就诊的急性腹痛病人192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06例,女86例,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为(47.5±1.22)岁;130例为已婚,62例未婚。
1.2 方法收集整理并分析总结本次研究对象在门诊诊治以及在院治疗过程中的病情资料。
具体操作为:对本次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职业、婚否、起病诱因,既往病史、发病性质、部位、程度、伴随症状、放射痛、演变过程、体格检查以及治疗反应等资料进行详细记录,并详细录入辅助的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患者在门诊就诊时的首次诊断、会诊后的诊断、经治疗后所得最终诊断。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50例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8-06-20T14:29:10.900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15期作者:周海波周莹(通讯作者)
[导读] 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具有复杂的致病原因,医院必须给予全面充分的临床诊断,从病因入手展开治疗。
(1武汉市汉口医院湖北武汉 420000)(2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湖北武汉 420000)
【摘要】目的:探讨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的诊治体会。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总结其临床症状与发病原因,并对相关诊断效果进行分析。
结果:5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有32例为内科疾病(64%)、有13例为外科疾病(26%)、有4例为外科疾病(8%)、有1例为其他疾病(2%),所有患者均获得较好的诊治效果。
结论: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具有复杂的致病原因,医院必须给予全面充分的临床诊断,从病因入手展开治疗,方可保证患者治愈康复,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关键词】内科急诊;急性腹痛;诊治体会
【中图分类号】R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5-0106-02 急性腹痛属于急诊内科中常见疾病,该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且危重,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患者很可能发展成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然而急性腹痛只属患者主诉症状,且发病原因复杂,需医护人员做好诊治工作,判断具体疾病并作出相应的治疗措施[1]。
今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探讨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我院内科收治的急诊急性腹痛患者50例,患者就诊时均有急性腹痛症状。
男29例,女21例,年龄为17岁至78岁,平均年龄为(43.2±3.5)岁。
腹痛位置包括脐周围疼痛、中下腹部疼痛、脐中部及中上腹部疼痛、右上腹部疼痛、右下腹部疼痛。
疼痛性质主要包括绞痛、刀割样疼痛、持续性疼痛、阵发性疼痛。
其他症状主要有呕吐、腹泻、发热、胸闷、下肢水肿、尿频等。
临床检查体征包括反射通、压痛、腹肌紧张等腹膜刺激征、肠鸣音亢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叩诊移动性浊音。
1.2 诊治方法
患者入院后询问其病情,包括腹痛发作频率、相关病史、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部位等。
给予患者常规体检,包括血糖检测、电解质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与尿常规,若情况必要则给予急诊胃镜、腹腔穿刺、CT、病理检查与X线腹部透视等。
如果不是消化系统疾病,则及时与其他科室会诊,若诊断原因仍不明确,则给予全身检查。
若急性腹痛症状严重,则给予各类止痛药,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嘱咐患者平卧位,给予补液、消炎、止痛,纠正患者水电解质紊乱,并为患者胃肠减压。
除常规治疗外,可给予患者头孢曲松氯化钠溶液静滴。
2.结果
2.1 急性腹痛疾病类型
50例急性腹痛患者中有32例为内科疾病(64%)、有13例为外科疾病(26%)、有4例为外科疾病(8%)、有1例为其他疾病(2%)。
外科疾病主要是腹膜炎和消化道穿孔、胆道结石、急性胰腺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泌尿系统结石,内科疾病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肠痉挛、消化性溃疡、急性肠胃炎、急性胃炎,妇科疾病主要是附件炎及盆腔炎、宫外妊娠破裂、痛经等。
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腹痛属于临床常见急诊疾病,不仅发病急,而且病因复杂,患者病情进展较快,如果不及时给予准确的诊断,患者很可能会因为疾病治疗贻误为恶化甚至死亡。
因此做好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病因研究与诊断分析非常具有必要性[2]。
在本次研究中,内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的患者例数为32例,约占总例数的64%,患者多为急性胃炎与急性肠胃炎。
外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患者例数为13例,主要是泌尿系统结石、急性阑尾炎与肠梗阻等。
妇科疾病导致急性腹痛患者例数为4例,主要是附件炎与盆腔炎。
因此在临床诊断过程中,需要首先确定是否为胃肠道疾病与腹腔外疾病,如此能够有效的缩短诊断时间,确保患者尽早获得救治。
在诊断过程中,医生要考虑多发疾病与常见疾病的情况,给予患者全身检查进行明确诊断,然后再考虑是否属于妇产科疾病以及普通外科疾病。
由于急性腹痛患者以急诊内科为首诊科室,诊断结果是否准确与迅速关乎着患者治疗的效果。
在诊断时,要全面掌握患者资料,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
另外腹腔外系统所致急性腹痛比较少见,很容易出现漏诊与误诊情况,所以在询问病史上要对腹腔外系统引起急性腹痛考虑在内[3]。
此外老年患者机体功能较弱,恢复效果不足,疼痛阈值较高,所以这对高龄患者必须要先维持生命体征,包括消炎止痛、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补液、胃肠减压等,以防在诊断过程中导致患者病情恶化甚至危及生命安全。
在临床诊断中,医务人员要做好牵涉痛、神经反射性疼痛等进行区别,以防在诊断过程中出现误诊与漏诊情况[4]。
综上所述,内科急诊急性腹痛患者具有复杂的致病原因,医院必须给予全面充分的临床诊断,从病因入手展开治疗,方可保证患者治愈康复,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参考文献】
[1]杜建平.急诊内科对100例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0):149.
[2]张绍华.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6(02):145-146.
[3]林维茂,魏小林.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当代医学,2013,19(29):97-98.
[4]陈文震.急诊内科急性腹痛患者的诊治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1):1618-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