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鹤龙湖_北京颐和原着别墅项目_广告推广策略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5.36 MB
- 文档页数:127
撰文:王十二红鹤广告2008-2010年度最佳文案别册内文三百年封藏,六十年酝酿,一场中国家族盛会封藏三百年的大理想一、“三山五园”最后一园殷富百余载的“康乾之治”,为中国文明史上最具盛名的盛世之一,作为寄托帝王兴怀之志的皇家园林,亦在此一时期,迎来一轮新的巅峰,筑基自金章宗修建“八大水院”以来的京西贵地,康熙、雍正,先后于此营造畅春园、圆明园,至乾隆时,“三山五园”中的最后一座——清漪园(即今颐和园)倾15年之力大功告竣。
历史沧桑流转,光阴华丽变幻,几度更迭往复,颐和园——这一穿越数百年而仅存的爱新觉罗家族花园,已成为其家族世代优雅与荣耀的唯一见证。
1998年11月,“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的颐和园,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附:乾隆《御制万寿山清漪园记》上水之源“福寿图”北京西郊,群峰叠翠,泉泽遍野,山环水抱,藏风蓄气,景观之优美华北罕见,自古即被视为风水宝地,而成为皇家大兴行宫林苑的首善之地。
以万寿山与昆明为主体的颐和园,更是北京山水的源头,她上接西山“龙脉”,自此溯太行、秦岭,即昆仑“祖山”。
同时,颐和园布局不但尽显皇权气势,亦暗合一幅“福寿图”,这应归功于皇家建筑家族“样式雷”第七代雷廷昌“桃山水泊,仙蝠捧寿”的巧思。
通过卫星照片可见,万寿山佛香阁两侧的建筑设计如一只展翅蝙蝠,蝠同“福”,寓意多福。
自万寿山俯瞰,昆明湖状如寿桃,十七孔桥则为一只长长的龟颈,寓意长寿。
寿桃的“歪嘴”,偏向东南方向的长河闸口。
寿桃的梗蒂,是颐和园西北角西宫门外的引水河道。
最为称奇的是,斜贯湖面的狭长的西堤,构成了桃体上的沟痕。
二、爱新觉罗氏的“家国理想”儒家所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可谓千余年来中国人的最高理想,无数志士仁人,倾其毕生精力与智慧于此。
但是在封建体制内,能融“修齐治平于一炉”的真是凤毛麟角,不过唐李、宋赵、元孛儿只斤、明朱、清爱新觉罗这几个王朝中的少数有作为的皇族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