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范种类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法律规定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法律规范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一、按照法律规范的行为模式的不同,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1、授权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可以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以及可以要求他人为一定的行为或者不为一定的行为的法律规范。
2、义务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积极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3、禁止性规范禁止性规范,是规定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或者必须不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
禁止性规范也可以说是一种义务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与义务性规范的区别在于:义务性规范是设定作为义务,禁止性规范却是设定不作为义务。
二、按照法律规范强制性的程度,可以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1、强制性规范强制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所确定的权利和义务十分明确、肯定,不允许有任何方式的变更或违反的法律规范。
强制性规范表现为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两种形式,或者说义务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绝大部分都属于强制性规范。
2、任意性规范任意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允许法律关系的参加者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自行确定其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
三、按法律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和准用性规范1、确定性规范确定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直接而明确地规定了行为规则的内容,适用时无须再援用其他的法律规范来补充或说明的法律规范。
大多数法律规范是确定性规范。
2、委任性规范委任性规范,是指法律规范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授权由某一专门机构加以规定的法律规范。
3、准用性规范准用性规范,是没有明确规定行为规则内容,但明确指出可以援引其他的规则是本规则的内容得以明确。
四、按照法律规范所调整的行为是否可能发生在该规则之前,可以分为调整性规范和构成性规范1、调整性规范调整性规范,是对已经存在的各种行为方式进行评价,并通过设定权利和义务来调整相关行为的法律规范。
2、构成性规范构成性规范,是以规则的产生为基础而导致某些行为方式的出现,并对其加以调整的法律规范。
一、法律基础知识第一节、法律一般理论1、法的概念与特征——是指反映一定物质条件下的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和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赋予社会关系的主体相应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的总称。
(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
2、法的特征1.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2.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3.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4.规定权利和义务。
一、法律规范(一)法律规范的含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国家意志,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准则。
法律规范的种类1.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
1)授权性规范规定主体享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权利,肯定主体为实现其利益所必须的行为自由。
如宪法39: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民法通则98: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权。
2)义务性规范分为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①命令性规范,即规定主体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
如宪法56: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商标法:商标使用人应对其使用商标的商品质量负责。
②禁止性规范,规定主体的消极(不作为)义务。
即禁止主体为某种行为,以实现权利人的利益。
如“严禁刑讯逼供”。
(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
(法律法规)法律基础知识。
【例题·单选题】《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按照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分类,该法律规范属于( )。
A.义务性规范B.禁止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答案】A2.强行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例: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
”这属于什么样的规范?属于授权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3.确定性规范、委任性规范与准用性规范【练习题·单选题】我国《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全体股东的首次出资额不得低于注册资本的20%,也不得低于法定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的规定属于()。
法律规范: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由国家机关制定或认可,并有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的具体行为规范法律规范的种类:禁止性规范、义务性规范、授权性规范法的形式:是指法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即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律规范的各种表现形式,也被称为法的渊源。
我国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法规、地方规章、国际条约。
项目管理法律法规:是指在调整项目管理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综合性主要特征。
规范项目管理的法规有多样性)法人: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法人应当具备的条件:1、依法成立2、有必要的财产或者经费3、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4、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代理是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的、其民事责任由被代理人承担的法律行为。
代理的特征:1、代理人必须在代理权限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2、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代理行为3、代理人在被代理人的授权范围内独立地表现自己的意志4、被代理人对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
代理的种类:委托代理、法定代理、指定代理无权代理: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而以他人名义进行民事活动。
无权代理的情况:1.没有代理权而为代理行为。
2.超越代理权限为代理行为。
3.代理权终止为代理行为。
委托代理:基于被代理人对于代理人的委托授权行为而产生的代理。
委托代理关系的终止:1.代理期间届满或代理事项完成2.被代理人取消资格或代理人辞去委托。
3. 代理人死亡或代理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
4.作为被代理人会代理人法人终止。
指定代理:根据人民法院或有关单位的指定而产生的代理指点代理关系的终止:1.被代理人取得或恢复民事行为能力。
2.被代理人或代理人的死亡。
3.指定代理关系的人民法院和有关单位撤销指定。
4.监护关系消灭。
财产所有权:财产的所有人依法对其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所有权具有绝对性。
所有权是最全面、最充分的物权、其他物权只能享有所有权中的部分权能。
黄洁洵版:2016 CPA经济法第一单元(1-4章)经典考题研析与拓展一、法律规范的种类【考题1·单选题】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下列法律规范中,与“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同一规范类型的是()。
(2015年)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B.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C.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D.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答案】B【解析】(1)“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这一法律规范授予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权利,属于授权性规范;选项B授予股东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亦属于授权性规范。
(2)选项CD:“不得……”、“应当……”,属于义务性规范。
(3)选项A:是对《反垄断法》的适用范围作出确定的说明——境内垄断行为直接适用本法(而非“准用”),属于确定性规范。
【拓展·多选题】“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确定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答案】BC【解析】该规定禁止人们未经许可擅自发布行情,属于义务性规范;同时,禁止的内容明确,不允许变动和伸缩,属于确定性规范。
二、法律关系主体(一)法律关系主体的种类【考题2·单选题】下列关于法律关系主体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2015年)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同时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B.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不包括外国人C.分公司具有法人地位D.法律关系主体既包括权利人,也包括义务人【答案】D【解析】(1)选项A:法律关系主体,必须具备权利能力,但不一定具备行为能力;例如,3岁的小孩,具备权利能力但无民事行为能力,其仍可作为法律关系主体。
(2)选项B:作为法律关系主体的自然人,既包括本国公民,也包括居住在一国境内或在境内活动的外国公民和无国籍人。
第一编法律概论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本章考情2019年2018年2017年卷1卷2卷1卷2卷1卷2单选题2题2分2题2分2题2分1题1分1题1分1题1分多选题--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1题1.5分案例分析题------合计2题2分2题2分3题3.5分2题2.5分2题2.5分2题2.5分本章为非重点章节,复习难度不大。
近几年本章对于识记型内容的考核在不断增加,因此考生要加强对此的记忆,同时要建立对关键概念的理解。
本章脉络知识点详解第一部分法律基本概念考点1 法的特征★【学习提示】本考点只出过一次考题,建议对一些名词有印象即可,无需背诵。
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苏苏提示】法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而不是统治阶级中个别人或个别集团的意志。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苏苏提示】法具有国家强制性并不意味着法律规范的实施都是依靠国家强制而实现,也不等于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一力量。
法律的实施主要依赖于社会主体的自觉遵守和执行。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例题•单选题】(2017年)关于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等同于法律条文B.法律条文的内容除法律规范外,还包括法律原则等法要素C.法律规范是法律条文的表现形式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一一对应【答案】B【解析】选项AC:法律规范不同于法律条文,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
选项D:法律规范与法律条文不是一一对应的。
二、法律规范的分类标准分类特点示例按为主体提供行为模式的方式授权性规范可以、有权、享有……权利普通合伙人可以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性规范命令性应当、必须债务人将合同的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禁止性不得、禁止公司成立后,股东不得抽逃出资按是否允许当事人进行自主调整及按自己的意愿设定权利和义务强行性规范不允许任意变动或伸缩义务性规范属于强行性规范任意性规范允许自行确定权利义务授权性规范属于任意性规范按确定性程度确定性规范内容完备董事任期由公司章程规定,但每届任期不得超过三年非确定性规范委任性由有关国家机关加以确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准用性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各项法律规范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区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等词汇,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
下面将从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定义和特点出发,详细解释它们之间的区别。
一、法律1.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国家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是国家行使主权的产物。
1.2 法律的特点: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约束力,是国家的最高法律规范。
1.3 法律的制定:法律由国家的立法机关制定,如国家人大及其常委会。
二、法规2.1 法规的定义:法规是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机关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2.2 法规的特点:是国家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属于次级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
2.3 法规的种类:包括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等。
三、规章3.1 规章的定义:规章是地方性法规,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
3.2 规章的特点:是地方性法规,适用于特定的地区或单位,具有普遍约束力。
3.3 规章的制定:规章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如地方政府及其部门。
四、规定4.1 规定的定义:规定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4.2 规定的特点:是具体的规范性文件,适用于特定的单位或个人,具有约束力。
4.3 规定的种类:包括规程、细则、办法等。
五、区别5.1 法律是国家制定的最高法律规范,具有普遍约束力;法规是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机关制定的次级法律规范;规章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规定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制定的具有约束力的规范。
5.2 法律的制定主体是国家的立法机关,法规的制定主体是国务院及其各部委机关,规章的制定主体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规定的制定主体是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
5.3 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效力低于法律,但都具有一定的约束力,需要遵守和执行。
通过以上对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定义和特点的详细解释,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更好地遵守和应用相关法律法规,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刑法规范的种类摘要:所谓刑法规范中不能存在授权性规范和禁⽌性规范的观点是错误的,但刑法规范也并⾮都是禁⽌性规范。
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禁⽌性规范都只能是针对法官的⾏为⽽⾮社会⼤众的⾏为⽽⾔的,这是由刑法规范是以裁判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特点所决定的。
我国准⽤性刑法规范存在参照的规范性⽂件不统⼀和参照的规范性⽂件的级别太低等问题。
我国的委任性刑法规范只能做⾮犯罪化和轻刑化规定,否则会与罪刑法定原则相冲突。
关键词:刑法规范;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准⽤性刑法规范研究刑法规范的种类,有助于揭⽰刑法规范的多样性,深化对刑法规范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可以通过具体分析各类刑法规范的作⽤、特点,从⽽为科学设计刑法规范、优化刑法规范体系、提⾼刑事⽴法⽔平提供理论指导。
在法理学中,对法律规范的分类多种多样,笔者认为,就刑法规范⽽⾔,最有意义的分类有两种:⼀是按照为主体提供的⾏为模式的不同⽅式,将刑法规范分为授权性刑法规范、禁⽌性刑法规范和义务性刑法规范;⼆是按照刑法规范中是否直接规定了某裁判内容,将刑法规范分为确定性刑法规范、委任性刑法规范和准⽤性刑法规范。
下⾯对此进⾏具体分析。
⼀、授权性刑法规范、禁⽌性刑法规范和义务性刑法规范(⼀)授权性刑法规范授权性规范是指规定主体享有做出或不做出某种⾏为的权利的规范。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因此,总体⽽⾔,刑法是⼀种惩罚法,⽬的是禁⽌⼈们做出危害社会的⾏为。
那么,刑法规范中是否存在授权性规范呢?有学者认为,刑法规范都是命令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即规定主体必须为⼀定⾏为的法律规范,因此,没有授权性规范[1] (p331)。
该学者之所以主张刑法规范都是命令性规范,其理由是:从犯罪⼈的⾓度讲,只要⾏为构成犯罪,那么犯罪⼈就应当依照刑法规范所设定的罪刑罪责承担刑事责任。
换句话说,在⾏为构成犯罪的前提下,应当以⼀定的⾏为实现相应的罪刑规范(排除禁⽌性规范的属性),同时应当实施该罪刑规范,这也是不以犯罪⼈意志为转移的(排除授权性规范的属性)。
法理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法理学中的“法”通常指的是:A. 法律条文B. 法律制度C. 法律规范D. 法律体系答案:C2. 法律效力的来源是什么?A. 国家强制力B. 社会公认C. 道德约束D. 个人信仰答案:B3. 法律解释的目的在于:A. 增加法律条文B. 消除法律条文的模糊性C. 改变法律条文D. 创造新的法律答案:B4. 以下哪项不是法律原则?A. 公平原则B. 正义原则C. 效率原则D. 法律至上原则答案:C5. 法律推理中,演绎推理的特点是:A. 从一般到特殊B. 从特殊到一般C. 从特殊到特殊D. 从一般到一般答案:A6. 法律规范的构成要素包括:A. 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B. 法律规则和法律概念C. 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D. 法律规则、法律原则和法律概念答案:D7. 法律关系中的主体包括:A. 国家机关和公民B. 国家机关和法人C. 公民和法人D. 国家机关、公民和法人答案:D8. 法律效力的终止通常基于:A. 法律的修改B. 法律的废止C. 法律的解释D. 法律的适用答案:B9. 法律冲突的解决原则是:A. 上位法优于下位法B.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C. 新法优于旧法D. 所有上述原则答案:D10. 法律解释的方法包括:A. 文义解释和目的解释B. 历史解释和比较解释C. 系统解释和目的解释D. 所有上述方法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法律效力的特点包括:A. 普遍性B. 强制性C. 稳定性D. 灵活性答案:ABC2. 法律规范的类型包括:A. 授权性规范B. 义务性规范C. 禁止性规范D. 任意性规范答案:ABCD3. 法律推理的种类包括:A. 演绎推理B. 归纳推理C. 类比推理D. 辩证推理答案:ABCD4. 法律解释的类型包括:A. 字面解释B. 历史解释C. 比较解释D. 目的解释答案:ABCD5. 法律效力的根据包括:A. 法律的制定程序B. 法律的内容C. 法律的适用范围D. 法律的实施效果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法律规范仅指具体的法律条文。
1、法学的概念:法学是以法律现实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2、法理学概念:是以整个法律现象的共同发展规律和共同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3、法的产生:(1)根源: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组织(2)标志:a、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会普遍承认的形式,并得到国家强制力的保证,从而使法这种新的行为规则具有物质后盾b、出现权利和义务的划分c、出现专门解决纠纷的机构(3)产生背景1、法产生的社会经济、政治根源:生产力的提高,促进私有财产的发展,从而出现了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
随着私有财产和阶级的产生,解决争端的方式逐步演变为强者对弱者、富人对穷人、有权者对共有财产的赤裸裸的、野蛮的占有、掠夺;通过第三方的调解这种自愿解决争端的形式也为由第三方强制解决的方式——审判或仲裁所补充。
2、法产生的社会组织根源:在氏族组织解体的过程中,氏族首领的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氏族首领的权力变成了一种压制性的权力。
3、法产生的社会文化根源:在原始公社解体的过程中,社会分工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也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和文化的变化。
4、习惯、习惯法、成文法:5、法的外部特征:A、法律是一种行为规则(规范)B、法律这种规范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C、法律规范是通过规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与义务来确认、保护和发展一定摄于关系的D、法律规范是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规范6、法的阶级本质: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主观)(1)法是一种意识形态。
属于思想范畴,是人的意志,不是社会关系,是立法者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规定的行为规则,是一定意志的体现。
(2)法体现的不是全社会意志而是“统治”阶级意志。
(3)法反映统治“阶级”共同意志,而非其中个别人、个别集团的任性,但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通过统治阶级内部和外部的斗争。
(4)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
2、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由统治阶级物质生活条件决定(客观)法的物质根源、物质制约性。
法律规范的分类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机关制定并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范。
根据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法律规范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法律规范分类。
一、宪法规范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是最高的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权力机构和职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
宪法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其他法律和行政法规都不能与宪法相抵触。
二、民法规范民法是调整个人之间日常生活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包括了物权、合同权、债权、人身权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民法对于个人的权利和责任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以保护个人的合法权益。
三、刑法规范刑法是调整人们违反社会公共秩序和危害社会安全的法律规范。
它规定了各类犯罪行为的性质、构成要件、刑罚种类等内容,以维护社会的公共秩序和安全。
刑法具有惩治犯罪、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目的。
四、行政法规范行政法是规范行政机关行为的法律规范。
行政法规范了行政机关的组织结构、权力运行、行政程序、行政行为等内容。
它旨在规范行政机关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五、行政法规规范行政法规是由行政机关制定的对广大公众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般性规范。
行政法规具有行政法律的性质,但其权力来源于法律,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行政法规具体规定了行政机关的权力和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的权利和义务。
六、司法法规范司法法规是规范司法机关行为的法律规范。
它包括了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等内容,规定了司法机关的组织结构和程序、裁判的主体资格和程序等。
司法法规在司法实践中起着重要的指导和保障作用。
七、国际法规范国际法是调整国际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规范了国家间的权利与义务、领土争端、国际刑事犯罪等内容。
国际法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回避性,对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八、社会法规范社会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它包括了劳动法、社会保障法、国家福利法等内容,旨在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以上是法律规范的一些常见分类,不同的法律规范对应着不同的法律领域和法律对象。
第一章法律基础知识
知识点1 法律规范的种类
授权性规范
1、法律规范按内容不同
命令性规范
义务性规范
禁止性规范
2
确定性规范
3、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
委任性规范
非确定性规范
准用性规范
1、按规范的内容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
(1)授权性规范是授予人们“可以”做出某种行为,或者要求别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2)命令性规范是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义务的法律规范,即“必须怎样”、“应当怎样”等。
(3)禁止性规范是“禁止”人们作出一定行为的法律规范,即“不能”、“不得”、“不准”等。
2、按法律规范对人们行为规定或限定的范围或者程度不同,法律规范可分为强制性规范和任意性规范。
3、按照规范内容的确定性程度不同,可以把法律规范分为:
(1)确定性规范:无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2)非确定性规范:无具体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4、委任性规范:内容不明确,概况性提示,相应机关相应处理。
5、准用性规范:没规定具体行为模式,可以援引或参照其他相关内容。
例子:下列法律都属于哪些类别?
1、《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
”此规定属于委任性规范。
2、《合同法》第148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电力合同,参照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此规定属于准用性规范。
3、婚姻法中要求结婚的男女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登记。
4、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例题:
1、单选:资不抵债的民办学校的清算,参照适用《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 准用性规范
B.义务性规范
C.禁止性规范
D.确定性规范
答案:A
确定性规范:无须援引或参照其他规范。
该规范在表达上没有使用义务性规范的典型用语“须”。
也没有使用禁止性规范的典型用语“不得”
2、多选:根据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关于该法律规范性质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
A、该法律规范属于义务性规范
B、该法律规范属于禁止性规范
C、该法律规范属于授权性规范
D、该法律规范属于强制性规范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