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东北育才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68.03 KB
- 文档页数:6
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东北育才中学、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市第八中学、大连市二十四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一、选择题:共12题1.下列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的是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性质.对于A.,最小正周期为,故A正确;对于B.的最小正周期为,则的最小正周期为,故B错误;对于C.最小正周期为,故C错误;对于D.最小正周期为,故D错误;综上,故选A.2.已知变量与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则由该观测的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A. B.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线性回归方程.依题意,正相关可排除C.D,样本中心点在回归直线上,代入可得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3.利用系统抽样从含有45个个体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的样本,则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是A. B.C. D.与第几次被抽取有关【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种总体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可能性为,故选B.4.书架上有两本不同的数学书、一本语文书、一本英语书.从中选取2本,两本书中只有一本数学书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型.依题意,两本书中只有一本数学书的概率为,故选D.5.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则角大小为A. B. C.或 D.或【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根据正弦定理,即,得,由,则或,故选C.6.程序:;for;endprint(%io(2),S)以上程序是用来计算( )的值A. B.C. D.【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伪代码.,根据题意,S=1,第一次循环后S=3,i=2,第二次循环后,S=,i=3,……,第十次循环后,,i=11,退出循环,输出,故选D.7.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A.4B.5C.6D.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执行程序,n=1,第一次循环,a=8,n=2,判断为是,第二次循环,a=16,n=3,判断为是,a=24,n=4,判断为是,a=32,n=5,判断为是,a=40,n=6,判断为否,输出n=6,故选C.8.在上随机的取一个值,则使得关于的方程有实根的概率为A. B. C. D.【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几何概型. 关于的方程有实根,则,即或,又,则或,故所求概率为,故选A.9.在中,点在直线上,且,点在直线上,且.若,则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依题意,====,若,则,则,故选B.10.已知,,,,求A. B. C. D.【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公式.由,,则,,又,,,,根据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得== ,故选B.11.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得到函数的图象.若函数在区间上含有20个零点,则的最大值为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图像. 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再向下平移1个单位,,即,当得,或,即或,又函数在每个周期上有两个零点,若函数在区间上含有20个零点,则的最大值为,故选C.12.若锐角满足,则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及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依题意,由得,即,利用正弦定理得,利用余弦定理得,利用正弦定理得===得,即,又为锐角三角形,则,即,,故,即,得,故选C.二、填空题:共4题13.求值: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诱导公式.===,故填.14.某单位由老年教师27人,中年教师54人,青年教师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青年教师被抽取的人数是 .【答案】18【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依题意,根据分层抽样可得抽样比例为,则青年教师被抽取的人数是,故填.15.运行如图所示的框图,如果输出的,则输入的的取值范围为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程序框图及三角形性质.程序意图为或得或,综上,,故填. 16.将一副直角三角板拼成如图所示的四边形(其中,),若,则 .【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数量积.依题意,,,,==,故填.三、解答题:共6题17.已知,.(1)已知,求的值;(2)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答案】(1)已知,(2).令,解得,所以的单调递增区间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三角函数的单调性.(1)根据平面向量数量积求得然后除以“1”,再上下同除以,得关于的函数,代入,求得的值;(2)根据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求得,然后根据整体思想求得函数的单调增区间.18.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值在,没有小数分值.从年级600名同学中随机抽取50名同学了解期末数学考试成绩,他们成绩分布在分之间.以,,,,,分组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1)如规定分数在为优秀,根据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年级期末数学考试中取得优秀的学生人数;(2)在分数为的所抽取的样本同学中,再随机选取两人,求此2人分数均在的概率.【答案】(1)年级期末数学考试中的取得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为人.(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可知样本的50人中为4人,记为,为3人,记为.则所求事件的基本事件空间共有21个基本事件.所求的事件包含6个基本事件.则2人分数均在的概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古典概型. (1)年级期末数学考试中的取得优秀的学生人数大约为人. (2)由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可知样本的50人中为4人,先写出所以的基本事件,其中此2人分数均在的基本事件有6个,从而求得其概率.19.今年的西部决赛勇士和雷霆共进行了七场比赛,经历了残酷的“抢七”比赛,两队的当家球星库里和杜兰特七场比赛的每场比赛的得分如下表:(1)绘制两人得分的茎叶图;(2) 分析并比较两位球星的七场比赛的平均得分及得分的稳定程度.【答案】(1)如图(2)库里的平均得分分,方差.杜兰特的平均得分分,方差.∴,则这七场比赛库里的平均得分低于杜兰特,但库里的得分更稳定一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茎叶图. (1)根据表格补充完表格.(2)算出库里和杜兰特的平均得分和方差,可得这七场比赛库里的平均得分低于杜兰特,但库里的得分更稳定一些.20.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满足.(1)求角的大小;(2)若的周长为20,面积为,求,.【答案】(1),由正弦定理可得,∴,则.(2)∵,∴,又,∴,解得,∴,,解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及三角形面积公式. (1)根据正弦定理可求得,从而求得角A;(2)根据三角形面积,求得,结合周长,根据余弦定理求得边,根据求得,从而求得的值.21.已知,,,,..(1)若,求角;(2)若,求.【答案】(1)由向量夹角的余弦公式可得,解得,又因为,∴.(2)∵,,∴,∵,,∴.由,可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两角和与差的的三角公式. (1)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求得的值,从而求得角;(2)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公式求得,即,同理,求得,由,可得,从而求得的值.22.已知函数.(1)若对任意的,均有,求的取值范围;(2)若对任意的,均有,求的取值范围.【答案】(1),由,得.,当时,,要使恒成立,只需,解得.当时,,要使恒成立,只需,矛盾.综上的取值范围是.(2).,要使恒成立,只需,则,因为,,所以只需恒成立,则所求的的取值范围为.【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倍角公式、两角和与差的的正弦公式、三角函数值域. (1)利用二倍角公式和两角和与差的的正弦公式求得,由,得.,当时,,要使恒成立,只需,从而求得的取值范围. 当时,得出矛盾,舍去. (2) 要使恒成立,只需,则,只需恒成立,从而求得的取值范围.。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高一年级生物科试卷答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1.孟德尔做了如图所示的豌豆杂交实验,以下描述错误的是A.①和②的操作同时进行 B.①的操作是人工去雄C.②的操作是人工授粉 D.②的操作后要对雌蕊套袋2.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豌豆自交过程中产生的配子情况如下,正确的是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雌配子∶雄配子=1∶4C.AA∶aa=1∶1 D.A∶a=1∶13.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 F l显隐性之比为1∶0 B. F2显隐性之比为3∶1C. F2的遗传因子之比1∶2∶1 D.测交后代显隐性之比为1∶14.孟德尔的遗传规律不适用于细菌等单细胞生物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等单细胞生物A.遗传物质不是DNA B.遗传物质在染色体上C.一般进行无性生殖 D.无细胞核5.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
现有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 、Aa两种遗传因子组成,其比例为1∶2。
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1∶2 C.2∶1 D.3∶16.番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
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表现型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 7/8或5/8 B. 9/16或5/16 C. 3/8或5/8 D. 3/87.下列有关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组合定律是孟德尔针对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及其解释直接归纳总结的,不适合多对相对性状B.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和组合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C.在形成配子时,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离是随机的,所以称为自由组合定律D.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基因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8.如果AaBbCcDdEe个体自交,那么雌雄个体的配子种类、后代表现型种类、基因型种类分别为多少A. 32、32、243 B. 32、32、32 C. 16、16、81 D. 16、16、169.向日葵种子粒大(B)对粒小(b)是显性,含油少(S)对含油多(s)是显性,某人用粒大油少和粒大油多的向日葵进行杂交,结果如上图所示。
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学校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8小题,每小题 4分 共 32分)1.如图所示,虚线 a 、b 、c 代表电场中的三条电场线,实线为一带负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 下通过该区域时的运动轨迹,P 、R 、Q 是这条轨迹上的三点,据此可知( )A. 带电粒子在 R 点的速度大于在 Q 点的速度B. 带电粒子在 P 点的电势能比在 Q 点的大C. 带电粒子在 R 点的动能与电势能之和比在 Q 点的小,比在 P 点的大D. 带电粒子在 R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Q 点的加速度2.如图所示,AB 为 圆弧轨道,BC 为水平直轨道,圆弧的半径为RB ,C的长度也是 R .一质量为 m 的物体,与两个轨道的动摩擦因数都为 μ,当它由轨道顶端 A 从静止下滑时,恰好运动到 C 处停止,那么物体在AB 段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A . µmgRB . mgRC .mgRD .(1﹣µ)mgR3.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
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 P 随时间 t的变化如图所示。
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 f 恒定不变。
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 v 随时间 t 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B .C .D .4.天文上曾出现几个行星与太阳在同一直线上的现象,假设地球和火星绕太阳的运动看作是匀 速圆周运动,周期分别是푇1和푇2,它们绕太阳运动的轨道基本上在同一平面上,若某时刻地球 和火星都在太阳的一侧,三者在一条直线上,那么再经过多长的时间,将再次出现这种现象( 已知地球离太阳较近,火星较远)( )푇1 + 푇2 푇12 + 푇2 푇1푇2 A.B. C. D. 2 2 푇1푇2 푇2 ― 푇1- 1 -5.如图所示,一个可以看作质点的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面由A B A点滑到B点,摩擦力做功为W1;若该物体从C点以一定的初速度沿两个斜面滑到D点,两斜面用光滑小圆弧连接,摩擦力做功为W 2;αβCD 已知该物体与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均相同,则( )A.W1>W2 B.W1=W2C.W1<W2 D.无法确定W1和W2的大小关系。
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 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描述,正确的是A.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万有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出的B. 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得出库仑定律,同时测出静电力常量C. 密立根提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并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D. 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答案】ABD【解析】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而万有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出的,选项A正确;库仑利用库仑扭秤得出库仑定律,同时测出静电力常量,选项B正确;法拉第提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密立根测出元电荷的电荷量,选项C错误;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选项D正确;故选ABD.2. 地球半径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距地面的高度为【答案】B【解析】设地球的质量为M,物体质量为m,物体距地面的高度为h。
根据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在地球表面有:h;联立解得:h=(-1)R,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睛:本题关键要知道重力与万有引力的关系,明确在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万有引力近似等于重力,知道重力加速度与高度的关系,并能用来分析实际问题.3. 下列四个电场中,a、b两点电场强度不同但电势相同的是A. 以正电荷为圆心的圆周上的两点B. 负点电荷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两点C. 与匀强电场电磁线垂直的直线上的两点D. 等量异种点电荷中垂线上的两点【答案】AD【解析】试题分析:A图中场强大小相等,方向不同,电势相等,B图中两点处场强大小不同,电势不同,C图中两点处场强和电势都相等,D图中两点电势相同,场强大小不同,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静电场。
4. 用比值定义物理量是物理学中一种常见的方法,下面是物理量都是用比值定义的,其中定义式正确的是A.【答案】AC【解析】电容C由本身的性质决定,与所带的电荷量及两端间的电势差无关。
2017-2018学年辽宁省高一数学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四个函数中,以π为最小正周期,且在区间),2(ππ上为减函数的是( )A.x y sin =B.x y sin 2=C.2cosxy = D.x y tan = 2.某初级中学领导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该校800名学生中抽50名学生做牙齿健康检查。
现将800名学生从1到800进行编号,求得间隔数k 80050==16,即每16人抽取一个人。
在1~16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如果抽到的是7,则从33~48这16个数中应取的数是( )A .39B . 40C .37D . 38 3.已知2)tan(-=-απ,则αα22cos 2sin 1-=( ) A .2 B .52 C .25D .3 4.设向量(cos 25,sin 25),(sin 20,cos 20)a b →→==,若()c a t b t R →→→=+∈,则2()c 的最小值为 A .2 B.1 C.22 D.215.函数()cos 22sin f x x x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 A . 3,1- B . 2,2- C. 33,2- D. 32,2- 6.下图为某算法的程序框图,则程序运行后输出的结果是( ).A .2B .1C .3D .4 7.已知31)6sin(=+απ,则)232cos(απ-的值等于( ) A .-59 B .-79 C .59D .798.一张方桌的图案如图所示,将一颗豆子随机地扔到桌面上,假设豆子不落在线上,下列事件的概率:(1)豆子落在红色区域概率为49; (2)豆子落在黄色区域概率为13;(3)豆子落在绿色区域概率为29; (4)豆子落在红色或绿色区域概率为13;(5)豆子落在黄色或绿色区域概率为49.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若函数R x x x x f ∈+=,cos 3sin )(ωω,又0)(,2)(=-=βαf f ,且βα-的最小值为43π,则正数ω的值是( ) A.31 B. 23 C.34 D.32. 10.设函数()sin+4f x x πωω=()(>0)与函数()cos(2)(||)2g x x πφφ=+≤的对称轴完全相同,则φ的值为 A .4π B .4π- C .2π D .2π-11. 在ABC ∆中,点P 是AB 上一点,且2133CP CA CB =+, Q 是BC 中点,AQ 与CP 交点为M ,又CP t CM =,则t 的值为( )A .21 B .32 C .54 D .4312. 在ABC ∆中,若23()5CA CB AB AB +⋅=,则tan tan AB的值( )A.4B.2 D. 第Ⅱ卷 (主观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 20分)13.已知,2.1cos cos ,4.0sin sin =+=+y x y x 则cos()x y -=14. 在2012~2013赛季NBA 季后赛中,当一个球队进行完7场比赛被淘汰后,某个篮球爱好者对该队的7场比赛得分情况进行统计,如下表:4为了对这个队的情况进行分析,此人设计计算σ的算法流程图如图所示(其中x 是这7场比赛的平均得分),输出的σ的值 = .15.在ABC ∆中,2cos 22A b c c +=(c b a ,,分别为角C B A ,,的对边),则cos 2A B+= 16.在ABC ∆中,①若A B >,则cos 2cos 2A B <;②tan tan tan 0A B C ++>,则ABC ∆是锐角三角形; ③若ABC ∆是锐角三角形,则cos sin A B <; ④若,2)tan 1)(tan 1(=++B A 则42ππ+=+k B A .以上命题的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题满分10分)甲有大小相同的两张卡片,标有数字2,3;乙有大小相同的卡片四张,分别标有1,2,3,4; (1)求乙随机抽取的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2)甲乙分别取出一张卡,比较数字,数字大者获胜,求乙获胜的概率。
2017-2018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5分)已知集合A={x|﹣2<x<4},B={x|y=lg(x﹣2)},则A∩(∁R B)=()A.(2,4)B.(﹣2,4)C.(﹣2,2)D.(﹣2,2]2.(5分)已知,则复数z=()A.1﹣3i B.﹣1﹣3i C.﹣1+3i D.1+3i3.(5分)用反证法证明“若x+y≤0则x≤0或y≤0”时,应假设()A.x>0或y>0B.x>0且y>0C.xy>0D.x+y<04.(5分)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是()A.a≥4B.a≤4C.a≥5D.a≤55.(5分)如果曲线y=x4﹣x在点P处的切线垂直于直线y=﹣x,那么点P的坐标为()A.(1,0)B.(0,﹣1)C.(0,1)D.(﹣1,0)6.(5分)在平面几何里有射影定理:设三角形ABC的两边AB⊥AC,D是A点在BC上的射影,则AB2=BD•BC.拓展到空间,在四面体A﹣BCD中,AD⊥面ABC,点O是A 在面BCD内的射影,且O在△BCD内,类比平面三角形射影定理,得出正确的结论是()A.S△ABC2=S△BCO•S△BCD B.S△ABD2=S△BOD•S△BOCC.S△ADC2=S△DOC•S△BOC D.S△BDC2=S△ABD•S△ABC7.(5分)下列说法:①设有一个回归方程y=3﹣5x,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增加5个单位;②线性回归直线必过必过点;③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从独立性检验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吸烟,那么他有99%的可能患肺病;其中错误的个数是()A.0B.1C.2D.38.(5分)函数y=2x﹣x2的图象大致是()A.B.C.D.9.(5分)已知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y=f(x)满足f(2+x)=f(﹣x),且f(1)=2,则f (2018)+f(2019)的值为()A.﹣2B.0C.2D.410.(5分)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一起去问老师询问成语竞赛的成绩.老师说:你们四人中有2位优秀,2位良好,我现在给甲看乙、丙的成绩,给乙看丙的成绩,给丁看甲的成绩.看后甲对大家说:我还是不知道我的成绩.根据以上信息,则()A.乙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B.丁可以知道四人的成绩C.乙、丁可以知道对方的成绩D.乙、丁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11.(5分)已知x∈(0,),函数y=f(x)满足:tan xf(x)>f′(x)恒成立,其中f′(x)是f(x)的导函数,则下列不等式中成立的是()A.f()>f()B.2f(1)cos1<f()C.f()>f()D.f()<f()12.(5分)若曲线与直线y=kx﹣1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A.B.C.D.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5分)已知i是虚数单位,复数z满足,则|z|=.14.(5分)《聊斋志异》中有这样一首诗:“挑水砍柴不堪苦,请归但求穿墙术.得诀自诩无所阻,额上坟起终不悟.”在这里,我们称形如以下形式的等式具有“穿墙术”:2,•……则按照以上规律,若8具有“穿墙术”,则n=.15.(5分)已知函数f(x)=x2+x+m,若|f(x)|在区间[0,1]上单调,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16.(5分)如果函数f(x)在[a,b]上存在x1,x2(a<x1<x2<b)满足f′(x1)=,f′(x2)=,则称函数f(x)是[a,b]上的“双中值函数”,已知函数f(x)=x3﹣x2+a是[0,a]上“双中值函数”,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12分)2017年10月9日,教育部考试中心下发了《关于2018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在各科修订内容中明确提出,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鞍山市教育部门积极回应,编辑传统文化教材,在全是范围内开设书法课,经典诵读等课程.为了了解市民对开设传统文化课的态度,教育机构随机抽取了200位市民进行了解,发现支持开展的占75%,在抽取的男性市民120人中支持态度的为80人.(1)完成2×2列联表(2)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支持有关?附:K2=.18.(12分)已知a为实数,函数f(x)=x3+ax2+x+a,若f'(﹣1)=0.(1)求a的值.(2)求函数y=f(x)在上的极值.19.(12分)某二手交易市场对某型号的二手汽车的使用年数x(0<x≤10)与销售价格y (单位:万元/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对应数据:(I)试求y关于x的回归直线方程.(参考公式:,)(II)已知每辆该型号汽车的收购价格为ω=0.05x2﹣1.75x+17.2万元,根据(I)中所求的回归方程,预测x为何值时,销售一辆该型号汽车所获得的利润z最大?(利润=销售价格﹣收购价格)20.(12分)已知函数.(1)求函数f(x)的定义域和值域;(2)设(a'为实数),求F(x)在a<0时的最大值g(a).21.(12分)已知函数f(x)=lnx﹣ax(a∈R).(1)若曲线y=f(x)与直线x﹣y﹣1﹣=0相切,求实数a的值;(2)若函数y=f(x)有两个零点x1,x2,证明.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22.(10分)已知直线l过点P(2,1),倾斜角为135°,以原点O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长度单位与直角坐标系xoy的长度单位相同)建立极坐标系,圆C的方程为ρ=4cosθ,(1)分别写出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参数方程;(2)设圆C与直线l交于点A,B,求|P A|+|PB|.23.已知函数f(x)=|x+1|﹣|x﹣2|.(1)求不等式f(x)≥1的解集;(2)若不等式f(x)≥x2﹣x+m的解集非空,求m的取值范围.2017-2018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解答】解:B={x|x>2};∴∁R B={x|x≤2};∴A∩(∁R B)=(﹣2,2].故选:D.2.【解答】解:,∴=(1+i)(2+i)=1+3i.则复数z=1﹣3i.故选:A.3.【解答】解:用反证法证明“若x+y≤0则x≤0或y≤0”时,应先假设x>0且y>0.故选:B.4.【解答】解:命题“∀x∈[1,2],x2﹣a≤0”为真命题,可化为∀x∈[1,2],a≥x2,恒成立即只需a≥(x2)max=4,即“∀x∈[1,2],x2﹣a≤0”为真命题的充要条件为a≥4,而要找的一个充分不必要条件即为集合{a|a≥4}的真子集,由选择项可知C符合题意.故选:C.5.【解答】解:∵曲线y=x4﹣x在点P处的切线垂直于直线y=﹣x,直线y=﹣x的斜率为﹣,∴曲线y=x4﹣x在点P处的切线的斜率k=3,∵函数y=x4﹣x的导数为y′=4x3﹣1,设P(x0,y0),∴4﹣1=3,解得x0=1,∴y0=x04﹣x0=0,∴P(1,0).故选:A.6.【解答】解:由已知在平面几何中,若△ABC中,AB⊥AC,AE⊥BC,E是垂足,则AB2=BD•BC,我们可以类比这一性质,推理出:若三棱锥A﹣BCD中,AD⊥面ABC,AO⊥面BCD,O为垂足,则(S△ABC)2=S△BOC.S△BDC.故选:A.7.【解答】解:设有一个回归方程y=3﹣5x,变量x增加一个单位时,y平均减少5个单位,故①错误;线性回归直线必过过点,故②正确;在吸烟与患肺病这两个分类变量的计算中,从独立性检验知,有99%的把握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我们说某人吸烟,不是说他有99%的可能患肺病,故③错误.故选:C.8.【解答】解:分别画出函数f(x)=2x(红色曲线)和g(x)=x2(蓝色曲线)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x)与g(x)有3个交点,所以y=2x﹣x2=0,有3个解,即函数y=2x﹣x2的图象与x轴由三个交点,故排除B,C,当x=﹣3时,y=2﹣3﹣(﹣3)2<0,故排除D故选:A.9.【解答】解:根据题意,函数y=f(x)满足f(2+x)=f(﹣x),则f(x+4)=f[﹣(x+2)]=f(x),则函数的周期为4,又由f(x)为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则有f(0)=0,f(﹣1)=﹣f(1)=﹣2;则f(2018)=f(2+504×4)=f(2)=f(0)=0,f(2019)=f(3+504×4)=f(3)=f(﹣1)=﹣2;则f(2018)+f(2019)=0+(﹣2)=﹣2;故选:A.10.【解答】解:四人所知只有自己看到,老师所说及最后甲说话,甲不知自己的成绩→乙丙必有一优一良,(若为两优,甲会知道自己的成绩;若是两良,甲也会知道自己的成绩)→乙看到了丙的成绩,知自己的成绩→丁看到甲、丁也为一优一良,丁知自己的成绩,给甲看乙丙成绩,甲不知道自已的成绩,说明乙丙一优一良,假定乙丙都是优,则甲是良,假定乙丙都是良,则甲是优,那么甲就知道自已的成绩了.给乙看丙成绩,乙没有说不知道自已的成绩,假定丙是优,则乙是良,乙就知道自己成绩.给丁看甲成绩,因为甲不知道自己成绩,乙丙是一优一良,则甲丁也是一优一良,丁看到甲成绩,假定甲是优,则丁是良,丁肯定知道自已的成绩了故选:D.11.【解答】解:因x∈(0,),故tan xf(x)>f′(x)⇔sin xf(x)>f′(x)cos x⇔sin xf (x)﹣cos xf′(x)>0,令g(x)=cos xf(x),则g′(x)=cos xf′(x)﹣sin xf (x)<0,所以函数g(x)在(0,)为减函数,∴cos f()>cos f(),∴f()>f().故选:A.12.【解答】解:作出曲线y=的图象如图:直线y=kx﹣1过定点(0,﹣1),当k=0时,两个函数只有一个交点,不满足条件,当k<0时,两个函数有2个交点,满足条件,当k>0时,直线y=kx﹣1与y=在x>1相切时,两个函数只有一个交点,此时=kx﹣1,即kx2﹣(1+k)x+3=0,判别式△=(1+k)2﹣12k=0,解得k2﹣10k+1=0,k=5﹣2或k=5+2(舍去)综上满足条件的k的取值范围是(﹣∞,0)∪(0,5﹣2),故选:D.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解答】解:∵复数z满足,∴z=,化为4z=,即z=,∴|z|==.故答案为:.14.【解答】解:因为2==,3==,4==,==,则8===,故答案为63.15.【解答】解:因为f(x)=x2+x+m,且|f(x)|在区间[0,1]上单调,所以f(x)在[0,1]上满足f(0)•f(1)≥0,即m(1+1+m)≥0,解得:m≥0或m≤﹣2,故答案为:(﹣∞,﹣2]∪[0,+∞)16.【解答】解:由题意可知,∵f(x)=x3﹣x2+a,f′(x)=3x2﹣2x在区间[0,a]存在x1,x2(a<x1<x2<b),满足f′(x1)=f′(x2)==a2﹣a,∵f(x)=x3﹣x2+a,∴f′(x)=3x2﹣2x,∴方程3x2﹣2x=a2﹣a在区间(0,a)有两个不相等的解.令g(x)=3x2﹣2x﹣a2+a,(0<x<a)则,解得<a<1;.∴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故答案为:(,1).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答】解:(1)抽取的男性市民为120人,持支持态度的为200×75%=150人,男性公民中持支持态度的为80人,列出2×2列联表如下:(2)由表中数据,计算K2==≈11.11>10.828,所以有9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支持有关.18.【解答】解:(1)f'(x)=3x2+2ax+1,∴f'(﹣1)=4﹣2a=0得a=2.(2)由(1)知a=2∴f(x)=x3+2x2+x+2∴f'(x)=3x2+4x+1=(3x+1)(x+1)令f'(x)=0得x1=﹣1,当x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由上表可知f极大值(x)=f(﹣1)=2;.故函数y=f(x)在[﹣,1]上的极大值为2,极小值为.19.【解答】解:(I)由表中数据,计算=×(2+4+6+8+10)=6,=×(16+13+9.5+7+4.5)=10,(x i﹣)(y i﹣)=(﹣4)×6+(﹣2)×3+0×(﹣0.5)+2×(﹣3)+4×(﹣5.5)=﹣58.5;=(﹣4)2+(﹣2)2+02+22+42=40,由最小二乘法求得==﹣1.45,=﹣=10﹣(﹣1.45)×6=18.7,∴y关于x的回归直线方程为;(II)根据题意利润函数为z=(﹣1.45x+18.7)﹣(0.05x2﹣1.75x+17.2)=﹣0.05x2+0.3x+1.5,∴当时,利润z取得最大值.20.【解答】解:(1)由1+x≥0且1﹣x≥0,得﹣1≤x≤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1],又,由f(x)≥0,得,所以函数值域为.(2)因为=令,则,∴,由题意知g(a)即为函数,的最大值.注意到直线是抛物线的对称轴.因为a<0时,函数y=m(t),的图象是开口向下的抛物线的一段,①若,即,则;②若,即,则③若,即﹣,则g(a)=m(2)=a+2,综上有g(a)=.21.【解答】解:(1)由f(x)=lnx﹣ax,得,设切点横坐标为x0,依题意得,解得,即实数a的值为1.(2)不妨设0<x1<x2,由,得lnx2﹣lnx1=a(x2﹣x1),即,所以,令,则,设,则,即函数g(t)在(1,+∞)上递减,所以g(t)>g(1)=0,从而,即.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0分)22.【解答】解:(1)直线l过点P(2,1),倾斜角为135°,则:直线的方程为:y﹣1=(﹣1)(x﹣2),整理得:x+y﹣3=0.转化成参数方程成为:(t为参数).(2)圆C的方程为ρ=4cosθ,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4x,整理得:(x﹣2)2+y2=4,则:圆心(2,0)到直线x+y﹣3=0的距离d=.则:|P A|+|PB|=2=2.23.【解答】解:(1)∵f(x)=|x+1|﹣|x﹣2|=,f(x)≥1,∴当﹣1≤x≤2时,2x﹣1≥1,解得1≤x≤2;当x>2时,3≥1恒成立,故x>2;综上,不等式f(x)≥1的解集为{x|x≥1}.(2)原式等价于存在x∈R使得f(x)﹣x2+x≥m成立,即m≤[f(x)﹣x2+x]max,设g(x)=f(x)﹣x2+x.由(1)知,g(x)=,当x≤﹣1时,g(x)=﹣x2+x﹣3,其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x=>﹣1,∴g(x)≤g(﹣1)=﹣1﹣1﹣3=﹣5;当﹣1<x<2时,g(x)=﹣x2+3x﹣1,其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x=∈(﹣1,2),∴g(x)≤g()=﹣+﹣1=;当x≥2时,g(x)=﹣x2+x+3,其开口向下,对称轴方程为x=<2,∴g(x)≤g(2)=﹣4+2+3=1;综上,g(x)max=,∴m的取值范围为(﹣∞,].。
鞍山市重点名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联考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本题9分)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 .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C .加速度恒定的运动不可能是曲线运动 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A .曲线运动速度的方向时刻在变化着,所以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A 正确;B .速度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匀变速直线运动,B 错误;C .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但其加速度恒定不变,C 错误;D .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变加速直线运动,D 错误。
故选A 。
2.如图所示,a 为固定在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b 为沿地球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c 为地球同步卫星,关于a 、b 、c 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线速度的大小关系为v a < v b < v cB .周期关系为T a = T c > T bC .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 > a b > a cD .地球对a 、b 、c 的万有引力等于其各自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A .a 、c 运行的角速度相等,根据v=ωr 知,v a <v c .对于b 、c 卫星,根据万有引力提供了向心力,得22=r mM v G m r,可得,GM v r,知v c <v b .所以有v a <v c <v b .故A 错误.B .a 、c 转动的周期相等.根据2224mM G m r r T π=可得32r T GMπ=,知T c >T b ,所以有T a =T c >T b .故B 正确.C .a 、c 运行的角速度相等,根据a=ω2r ,知a c >a a .根据2mM G ma r =可得2GMa r =,知ab >ac .所以有a b >a c >a a .故C 错误.D .地球对b 、c 的万有引力等于其各自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而对于a ,地球对的万有引力和地面支持力的合力等于a 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故D 错误;3.如图所示,A 和B 两物块的接触面是水平的,A 与B 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粗糙斜面匀速下滑,在下滑过程中B 的受力个数为 ( )A .3个B .4个C .5个D .6个【答案】B 【解析】因为匀速下滑所以受力平衡,则A 受重力和支持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B 必须受斜面给的摩擦力)B 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还有A 对B 的压力共4个力,选B 4. (本题9分)下列有关静电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本质是产生了新的电子 B .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C .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有关 D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升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A. 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产生了新的电子,选项A 错误;B. 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选项B 正确;C. 电场力做功与移动电荷的路径无关,只与初末两态位置有关,选项C 错误;D. 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选项D 错误. 5.下列物理量中,用来描述做功快慢的是 A .功 B .动能 C .功率D .时间 【答案】C 【解析】 【详解】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A. 功,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动能,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功率,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 D. 时间,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数学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等于( )A. B. C. D.2.已知角的终边落在直线上,则的值为( )A. B. C. D.3.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 )A. B. C. D.4.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5.已知向量,,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为()A. B. C. 1 D.6.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A. -1B. 0C. 1D. 37.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8.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形状为()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9.甲、乙两位同学在高一年级的5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统计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比甲成绩稳定B. ,甲比乙成绩稳定C. ,乙比甲成绩稳定D. ,甲比乙成绩稳定10.某船开始看见灯塔时,灯塔在船南偏东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的方向航行后,看见灯塔在船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是()A. B. C. D.11.如图,在中,已知,,,,则()A. -45B. 13C. -13D. -3712.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周长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卡的相应位置上)13.已知点,向量,则点的坐标为__________14.已知,,则的值为__________15.某公司的班车在8:00,8:30发车,小明在7:50至8:30之间到达发车站乘坐班车,且到达发车站的时刻是随机的,则他等车时间不超过10分钟的概率是__________16.若平面向量两两所成的角相等,且,则等于____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已知向量,,满足.(Ⅰ)求的值;(Ⅱ)求向量与向量夹角的余弦值.18.已知.(Ⅰ)求的值;(Ⅱ)求的值.19.某校从参加高三模拟考试的学生中随机抽取60名学生,按其数学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组[90,100),[100,110),…,[140,150]后得到如下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Ⅰ)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Ⅱ)估计本次考试的数学平均成绩(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Ⅲ)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分数段为[110,130)的学生成绩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再从这6个样本中任取2人成绩,求至多有1人成绩在分数段[120,130)内的概率.20.设函数(,)的两个相邻的对称中心分别为,.(Ⅰ)求的解析式及其对称轴方程;(Ⅱ)利用五点法画出函数在上的简图.21.如图,是一块半径为1,圆心角为的扇形空地.现决定在此空地上修建一个矩形的花坛,其中动点在扇形的弧AB上,记.(Ⅰ)写出矩形的面积与角之间的函数关系式;(Ⅱ)当角取何值时,矩形的面积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面积.22.已知函数,其中,.(Ⅰ)求函数的单调递减区间;(Ⅱ)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向量与向量共线,求的面积.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等于( )A. B. C. D.【答案】A【解析】【分析】利用诱导公式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进行化简.【详解】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诱导公式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属基础题.2.已知角的终边落在直线上,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B【解析】【分析】由条件利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得的值.【详解】角的终边落在直线上,在直线上任意取一点,,则由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可得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属于基础题.3.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个体数为1003的总体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0的样本,在整个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为 ( )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统抽样方法的公平性即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分析题意,可得答案.【详解】根据题意,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相等的,即为,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系统抽样方法,注意抽样中的公平性即可.4.已知,则的值为 ( )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两边平方解得,由此可求的值【详解】由已知已知,两边平方得可得即即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二倍角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5.已知向量,,则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正射影的数量为()A. B. C. 1 D.【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关系进行化简,结合向量投影的定义进行求解即可.【详解】:∵向量∴∴向量在向量方向上的正射影为,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向量数量积的应用,利用向量投影的定义是解决本题的关键.6.阅读右边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则输出s的值为( )A. -1B. 0C. 1D. 3【答案】B【解析】经过第一次循环得到不满足执行第二次循环得到不满足,执行第三次循环得到s=1,i=4,不满足,经过第四次循环得到满足判断框的条件执行“是”输出故选B.视频7.为了得到函数的图象,只需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A.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B.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C. 向左平移个单位长度D. 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答案】D【解析】【分析】由于函数,再根据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得出结论.【详解】由于函数,故把函数的图象上所有的点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即可得到函数的图象,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图象变换规律,属于中档题.8.设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的形状为()A. 锐角三角形B. 直角三角形C. 钝角三角形D. 不确定【答案】B【解析】【分析】由条件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求得,可得由此可得的形状.【详解】的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则由正弦定理可得,即,可得,故,故为直角三角形,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以及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诱导公式的应用,根据三角函数的值求角,属于中档题.9.甲、乙两位同学在高一年级的5次考试中,数学成绩统计如茎叶图所示,若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分别是,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乙比甲成绩稳定B. ,甲比乙成绩稳定C. ,乙比甲成绩稳定D. ,甲比乙成绩稳定【答案】C【解析】甲的平均成绩,甲的成绩的方差;乙的平均成绩,乙的成绩的方差.∴,乙比甲成绩稳定.故选C.10.某船开始看见灯塔时,灯塔在船南偏东方向,后来船沿南偏东的方向航行后,看见灯塔在船正西方向,则这时船与灯塔的距离是()A. B. C. D.【答案】D【解析】【分析】如图所示,设灯塔位于处,船开始的位置为,船行后处于,根据题意求出与的大小,在三角形中,利用正弦定理算出的长,可得该时刻船与灯塔的距离。
2018年辽宁省沈阳市东北育才双语学校高一生物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某种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哪种物质有其相同的运输方式A.H2O B.K C.甘油 D.脂肪酸参考答案:B2.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中的Fe、Ca、Zn、Cu属于微量元素B.占人体细胞鲜重最多的元素是CC.细胞中的C、H、O、N含量最多,其中C是最基本的元素D.元素与细胞的生命活动无关,化合物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参考答案:C3. 下列物质不属于脂质的是( )A .维生素 DB .胆固醇C .胰脂肪酶D .雄性激素参考答案:C4. 在下列所示的遗传系谱图中,不可能为伴性遗传的是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参考答案:B5.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半透膜 B.水通过细胞膜C.水通过原生质层 D.水通过细胞壁参考答案:D6. 沙漠里生长的植物细胞中,下列物质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A.蛋白质 B.脂肪 C.水 D.核酸参考答案:C7. (22分)某科研人员对玉米组织、小白鼠组织、T2噬菌体(一种病毒,含有蛋白质和另外一种物质)、乳酸菌等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忘记了贴标签,请你帮他判断:(1)含有水、DNA、RNA、糖原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
(2)含有染色体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3)含有水、DNA、RNA、蛋白质和细胞壁等成分或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4)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________;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的生物是________,它属于________生物。
(5)含有水、DNA、RNA、纤维素和蛋白质等成分的生物是________。
(6)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生物中都含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成分。
2017-2018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2.在距离地面高为H的桌面上,以速度v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设地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当小球运动到距离地面高为h的A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mv2+mghB.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mv2+mgHC.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mv2+mgH﹣mghD.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mv2+mgh3.质量为m的物体,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高度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D.重力对物体做功mgh4.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强处处为零的空间,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B.场强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相同C.场强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D.电势高的地方场强一定大5.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在自行车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D.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6.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在N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N点的动能D.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N点的电势能7.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不同发射速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使卫星绕地球运动,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1.2km/sB.要使卫星飞出太阳系,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6.7 km/sC.发射速度介于7.9km/s和11.2 km/s之间,卫星能绕太阳运动D.发射速度小于7.9km/s,卫星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8.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A.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上与B板错开一些,则θ不变C.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开关S断开,同时剪断细线,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9.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射入深度为d,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则()A.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B.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D.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为f(s+d)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这一匀加速直线运动能持续时间7.5 sB.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7.5 m/sC.当汽车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为0.5 m/s2D.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15 m/s11.如图所示,AB为等量同种点电荷间的连线,CB垂直于AB且∠CAB=30°,D为AC的中点,若已知D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C点的场强大小为()A.E B. E C. E D. E12.如图,质量相等的a、b 两物体,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长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D.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b的多二、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请将答案填写到相应的横线上.)13.物理学史填空,把对应的物理学家的名字填写在横线上.①德国天文学家用了20年的时间研究了第谷的行星观测记录后,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规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奠定了基础.②牛顿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是用扭秤实验测量出来的.③元电荷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得的.④首先提出了“电场”的概念,认为在电荷的周围存在着由它产生的电场,处在电场中的其他电荷受到的作用力就是这个电场给予的.⑤首先采用了一个简洁的方法描述电场,那就是画“电场线”.14.为了探究“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平衡摩擦力后,让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以下关于本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改变橡皮筋的长度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B.通过改变橡皮筋的条数来改变拉力做功的数值C.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平均速度D.通过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来测定小车加速过程中获得的最大速度15.用如图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频率为50赫兹的交流电源,质量为m=1kg的重锤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锤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痕进行测量和分析,据此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已按实验要求正确地选出纸带进行测量,量得连续三点A、B、C到第一个点的距离如图2所示.(1)选取纸带时,要求打出的第1、2两点间距约为2mm,其理由是重物的运动可视为运动;(2)选定验证从O点到B点机械能守恒.打点计时器打下计数点B时的动能为J;重锤打下B点时减少的重力势能为J.(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9.80m/s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3)多次实验发现△E p总大于△E k,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回答两条具体原因).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共36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定理、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答案中必须写出结果.无解题步骤不得分.)16.已知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自转周期为T,万有引力常量为G,求:(1)近地轨道处的重力加速度g;(2)第一宇宙速度v;(3)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r.17.如图,地面上有一个竖直的光滑轨道,由一段斜的直轨道和与之相切的圆形轨道平滑连接而成,圆形轨道的半径为R,A、B分别为其最高点和最低点,物块初始位置离地面的高度为h.一质量为m的小物块从斜轨道上某处由静止开始下滑,然后沿圆形轨道运动,轨道的总质量是7mg.(g为重力加速度)(1)若h=3R,小物块滑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2)要求物块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使轨道离开地面(F N≠0),求物块初始位置离地面的高度h的取值范围.18.一个机器的某部件简化图如图所示,在XOY平面内的第Ⅱ和第Ⅲ象限存在着两个大小不同,方向相反的有界匀强电场,AB和Y轴为其左右边界,两边界距离为2L,第Ⅱ象限场强方向竖直向下,大小设为E2,第Ⅲ象限场强方向竖直向上,大小设为E1.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粒子经加速电压U加速后,由AB边界上距X轴L处的M点平行X轴射入电场,经电场偏转后,从Y轴上的P点垂直Y轴射出,P点坐标为(0,).m、q、U、L为已知量,粒子重力不计,求:(1)E1和E2各多大?(2)带电粒子在第Ⅱ象限的电场中运动的时间.(3)若在O点固定一点电荷(与y轴绝缘,不影响偏转电场),粒子从P点垂直Y轴射出后恰好做匀速圆周运动,问:该点电荷的电性是什么?带多少电量?(已知静电力常量为k)2017-2018学年辽宁省鞍山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错选不得分,漏选得2分.)1.关于向心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向心力不改变做圆周运动物体速度的大小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等于向心力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一定是所受的合外力充当向心力考点:向心力;匀速圆周运动.分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故又称向心力;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合力不总是指向圆心,故合力不一定等于向心力.解答:A、向心力总是指向圆心,而速度总是沿着切线方向,故向心力一定垂直于速度,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而A正确;B、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方向不断变化,是变力,故B错误;C、物体做变速圆周运动时,合力不总是指向圆心,故合力不一定等于向心力,故C错误;D、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力总是指向圆心,大小不变,故又称向心力,因而D正确;故选AD.点评:向心力的方向不断变化,一定是变力;变速圆周运动的合外力不一定指向圆心,只有当合力指向圆心时,合力才完全充当向心力!2.在距离地面高为H的桌面上,以速度v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如图所示,设地面处物体重力势能为零,空气阻力不计,那么,当小球运动到距离地面高为h的A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mv2+mghB.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mv2+mgHC.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mv2+mgH﹣mghD.物体在A点的动能为mv2+mgh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物体抛出后,只受重力,机械能守恒,即动能和重力势能之和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求得A点的能量.解答:解:不计空气阻力,物体的机械能守恒.以地面为零势能参考平面,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物体在A点的机械能为:E A=mgH+;物体在A点的动能:E kA+mgh=E A;解得:E kA=mg(H﹣h)+;故BC正确;故选:BC点评:本题关键求出几个特殊点的机械能后,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各个点的机械能.3.质量为m的物体,以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高度h,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mgh B.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C.物体的动能增加mgh D.重力对物体做功mgh考点:功能关系.分析:由功的公式可求得重力做的功,由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可知重力势能的改变量.由动能定理可求得物体的动能改变量;由功能关系可求机械能的变化.解答:解:AD、物体下落高度为h,重力做正功,大小为mgh,则重力势能减少mgh,故A、D错误.B、因物体的加速度为g,说明物体受阻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g﹣f=ma;解得阻力大小:f=mg,阻力做功为:W f=﹣mgh,由功能关系可知,物体的机械能减少mgh,故B错误.C、由动能定理可得动能的增加量为:△E k=W G+W f=mg,故C正确.故选:C.点评:由于部分同学没弄明白功和能的关系,导致在解答中出现问题;应注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改变量,而合力的功等于动能的改变量,阻力的功消耗机械能.4.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场强处处为零的空间,电势也一定处处为零B.场强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也一定相同C.场强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D.电势高的地方场强一定大考点:电场强度;电势.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则电场强度与电势没有直接关系.电场强度为零,电势不一定为零.电势为零,电场强度也不一定为零.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不一定高.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但场强不一定减小.解答:解:A、电势为零,是人为选择的,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电势不一定为零.故A 错误.B、场强处处相同的区域内,电势不一定为零,比如:匀强电场,电场强度处处相等,而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故B错误.C、等势面电势处处相等,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不做功,是因电场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相互垂直,因此场强的方向总是跟等势面垂直.故C正确.D、电场线密处,电场强度大,而沿着电场线的方向,电势总是逐渐降低的,电势高的地方场强不一定大,故D错误.故选C点评:电场强度和电势这两个概念非常抽象,可借助电场线可以形象直观表示电场这两方面的特性:电场线疏密表示电场强度的相对大小,切线方向表示电场强度的方向,电场线的方向反映电势的高低.5.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半径不一样,它们的边缘有三个点A、B、C,如图所示.在自行车正常骑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B、C两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D.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考点:线速度、角速度和周期、转速.专题:匀速圆周运动专题.分析:根据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ω2r知,线速度大小不变,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反比,角速度不变,向心加速度与半径成正比.解答:解:A、AB两点在传送带上,所以两点的线速度相等,故A正确;B、两点属于同轴转动,故角速度相等,故B正确;C、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知,A、B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反比,故C错误;D、由向心加速度的公式a=ω2r知,B、C两点的向心加速度与其半径成正比,故D正确.故选:ABD.点评:本题考查灵活选择物理规律的能力.对于圆周运动,公式较多,要根据不同的条件灵活选择公式.6.图中的实线表示电场线,虚线表示只受电场力作用的带正电粒子的运动轨迹,粒子先经过M点,再经过N点,可以判定()A.M点的电势大于N点的电势B.粒子在M点的加速度大于在N点的加速度C.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N点的动能D.粒子在M点的电势能小于N点的电势能考点:电场线;电势.分析: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判断电势的高低.由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大小,确定电场力的大小.根据电场力做功正负分析动能和电势能的变化.解答:解:A、根据顺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可知,M点的电势高于N点的电势.故A 正确.B、M点处的电场线较疏,而N点处电场线较密,则M点处的电场强度较小,粒子在M点所受的电场力也较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在M点的加速度小,故B错误.CD、由电场力方向应指向轨迹的内侧得知,粒子所受电场力方向大致斜向左下方,对粒子做正功,其电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则知粒子在M点的动能小于在N点的动能,在M点的电势能大于在N点的电势能,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电场中轨迹问题,关键要根据轨迹的弯曲方向判断出粒子所受的电场力方向,再抓住电场线的物理意义判断场强、电势等的大小.7.地面上发射人造卫星,不同发射速度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使卫星绕地球运动,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1.2km/sB.要使卫星飞出太阳系,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6.7 km/sC.发射速度介于7.9km/s和11.2 km/s之间,卫星能绕太阳运动D.发射速度小于7.9km/s,卫星能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专题:人造卫星问题.分析: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沿地球表面运动时的速度,半径越大运行速度越小,故第一宇宙速度是人造地球卫星最大的运行速度;当卫星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二宇宙速度时卫星脱离地球的吸引而进入绕太阳运行的轨道;当物体的速度大于等于第三宇宙速度速度16.7km/m时物体将脱离太阳的束缚成为一颗人造地球恒星.解答:解:A、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7.9km/s,要使卫星绕地球运动,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7.9km/s,不能达到11.2km/s,11.2km/s是第二宇宙速度,若卫星的发射速度达到11.2km/s,将挣脱地球的束缚脱离地球,故A错误.B、16.7km/m是第三宇宙速度速度,要使卫星飞出太阳系,发射速度至少要达到16.7 km/s,故B正确.C、发射速度介于7.9km/s和11.2 km/s之间,卫星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故C错误.D、发射速度小于7.9km/s,卫星不能发射成功,故D错误.故选:B.点评:中学阶段涉及到三个宇宙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指物体紧贴地球表面作圆周运动的速度(也是人造地球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大小为7.9km/s;第二宇宙速度为是指物体完全摆脱地球引力束缚,飞离地球的所需要的最小初始速度,大小为11.2km/s;第三宇宙速度是指在地球上发射的物体摆脱太阳引力束缚,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小初始速度,其大小为16.7km/s;其中第一宇宙速度要能推导,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要能记住.8.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B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开关S,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图所示,则()A.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B.保持开关S闭合,带正电的A板向上与B板错开一些,则θ不变C.开关S断开,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则θ增大D.开关S断开,同时剪断细线,小球将做自由落体运动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小球受重力、拉力、电场力三个力处于平衡状态,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解答:解:A、保持开关S闭合,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不变,带正电的A板向B板靠近,极板间距离减小,电场强度E增大,小球所受的电场力变大,θ增大.故A正确;B、开关闭合,错开A板时,正对距离不变,电压不变;则电场强度不变;小球受力不变;故夹角不变;故B正确;C、断开开关S,电容器所带的电量不变,C=,E=.知d变化,E不变,电场力不变,θ不变.故C错误;D、开关断开,剪断细线后,小球受重力和电场力的作用,将沿绳子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故选:AB点评:解决电容器的动态分析问题关键抓住不变量.若电容器与电源断开,电量保持不变;若电容器始终与电源相连,电容器两端间的电势差保持不变.9.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中,子弹受到的平均阻力为f,射入深度为d,此过程中木块位移为s,则()A.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B.木块增加的动能为fsC.子弹动能的减少等于木块动能的增加D.子弹、木块系统总机械能的损失为f(s+d)考点:功能关系.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得出子弹损失的动能和木块获得的动能,根据阻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等于系统获得的内能,求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解答:解:A、对子弹运用动能定理得,﹣f(s+d)=△E k子弹.故子弹损失的动能为f(s+d),故A错误;B、对木块运用动能定理得,fs=△E k木块.则木块获得的动能为fs.故B正确;C、子弹减少的动能转化为木块增加的动能和系统增加的内能,故子弹动能的减少大于木块动能的增加.故C错误;D、子弹、木块系统损失的机械能转化为系统的内能,损失的机械能为:fd,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动能定理,知道合力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以及知道摩擦力与相对路程的乘积等于系统产生的热量.10.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30kW,质量为2000kg,汽车在水平路面上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若汽车从静止开始保持1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A.这一匀加速直线运动能持续时间7.5 sB.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7.5 m/sC.当汽车速度为10 m/s时的加速度为0.5 m/s2D.汽车在路面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是15 m/s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专题:功率的计算专题.分析:(1)当汽车达到最大速度时,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汽车的牵引力和阻力大小相等,由P=Fv=fv m可以求得最大速度.(2)首先要求出速度为10m/s时汽车的牵引力的大小,再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此时加速度的大小.(3)当匀加速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牵引力,再求出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有运动学公式求的时间.解答:解:A、汽车的牵引力为F﹣f=ma,F=f+ma=0.1×2000×10+2000×1N=4000N,达到额定功率时的速度为v===7.5m/s,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at可知,匀加速的时间:t===7.5s,故A正确;B、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速度最大为:v=====15m/s,故B 错误,D正确;C、10m/s时牵引力为:F===3000N,产生的加速度为:a===0.5m/s2,故C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机车启动的两种方式,即恒定加速度启动和恒定功率启动.要求同学们能对两种启动方式进行动态分析,能画出动态过程的方框图,公式p=Fv,p指实际功率,F 表示牵引力,v表示瞬时速度.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机车达到最大速度.11.如图所示,AB为等量同种点电荷间的连线,CB垂直于AB且∠CAB=30°,D为AC的中点,若已知D点的场强大小为E,则C点的场强大小为()A.E B. E C. E D. E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结合矢量合成法则,依据C′点的场强大小为E,可知,点电荷A、B在C′的电场强度大小,从而分别确定两点电荷在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最后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几何关系可知,D到A、B两点间距等于AC的一半,也等于BC,根据点电荷电场强度的方向可知,两点电荷在D的电场强度方向夹角为120°,由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E=,可知,它们在D点的电场强度大小相等,即为E;那么A点电荷在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则B点电荷在C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E,方向如图所示,根据力的合成法则,结合余弦定理,则有C点的场强大小为E C=E;故选:C点评:考查点电荷电场强度公式的应用,理解电场强度矢量性,掌握几何关系的运用,注意求得A、B点电荷在C′的电场强度大小与方向是解题的关键,也是解题的突破口,同时注意余弦定理的内容.12.如图,质量相等的a、b 两物体,从斜面上的同一位置A由静止下滑,经B点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后停下.不计经过B点时的能量损失,用传感器采集到它们的速度﹣时间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比b的大B.a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比b的长C.a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比b的大D.a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比b的多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由图象可知,物体在斜面上做匀加速运动,在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v﹣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整个运动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可以对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去判断.解答:解:A.由乙图图象斜率可知a做加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比b做加速时的加速度大,故A正确;B.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是匀减速运动,a从t1时刻开始,b从t2时刻开始.由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可知,a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比b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运动的位移大,故B正确;。
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科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满分48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关于静电场的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是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运动轨迹B.电场线的切线方向是点电荷只在电场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方向C.如果电场线是直线,那么在同一条电场线上各处场强相同,电势不等D.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的电荷,其动能可能减少2.2014年l2月31日,搭载“风云二号”08星的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08星的某一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周期为T0,如图所示.则()A.“风云二号”08星的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B.“风云二号”08星在A→B→C的过程中,速率逐渐变大C.“风云二号”08星在A→B过程所用的时间小于T0/4D.“风云二号”08星在B→C→D的过程中所用的时间等于T0/23.如图所示,小球从高处下落到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上,那么小球从接触弹簧开始到将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弹簧保持竖直),下列关于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B.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C.小球的重力势能先增大后减小D.机械能总和先增大后减小4.(多选)如图所示,平行板电容器与直流电源连接,下极板接地.静电计所带电荷量很少,可被忽略.一带负电油滴被固定于电容器中的P点.现将平行板电容器的下极板竖直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A.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将变小B.静电计指针张角变小C.带电油滴的电势能将减少D.若先将上极板与电源正极的导线断开,再将下极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带电油滴所受电场力不变5.某同学在研究电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得到电子由a点运动到b点的轨迹(图中实线所示),图中未标明方向的一组虚线可能是电场线,也可能是等差等势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图中虚线是电场线,则电子在b点动能较大B.如果图中虚线是等势线,则电子在b点动能较小C.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线,a点的场强都大于b点的场强D.不论图中虚线是电场线还是等势线,a点的电势都高于b点的电势6.真空中相距为3a的两个点电荷M、N,分别固定于x轴上x1=0 和x2=3a的两点上,在它们连线上各点场强E随x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 点电荷M、N一定为异种电荷B. 点电荷M、N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之比为4:1C. x =2a处的电势一定为零D. 把一个负电荷沿x轴从x1=0移至x2=3a的过程中,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7.(多选)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在0~6 s内其速度与时间的图象和该拉力的功率与时间的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6 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36 mB.0~6 s内拉力做的功为70 JC.合外力在0~6 s内做的功大于0~2s内做的功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5/3N(不计粒子相互作用力及重力),其轨迹如图所示,其中b恰好飞出电场,由此可以断定()①在b飞离电场的同时,a刚好打在负极板上②b和c同时飞离电场③进入电场时,c的速度最大,a的速度最小④动能的增量相比,c的最小,a和b的一样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0.科学家预测银河系中所有行星的数量大概在2万亿-3万亿之间.日前在银河系发现一颗类地行星,半径是地球半径的两倍,质量是地球质量的三倍.卫星a、b分别绕地球、类地行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它们距中心天体表面的高度均等于地球的半径.则卫星a、b的()A.线速度之比为1:3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角速度之比为3:2C .周期之比为22:3D .加速度之比为4:3 11. (多选)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光滑金属细圆环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带孔小球穿于环上,同时有一长为R 的细绳一端系于球上,另一端系于圆环最低点,绳上的最大拉力为2mg.当圆环以角速度ω绕竖直直径转动时,发现小球受到3个力的作用.则ω可能为( ) A .R g 31 B .R g23C .Rg 5 D .R g 712. (多选)如图所示,带正电的小球Q 固定在倾角为θ的光滑固定绝缘细杆下端,让另一穿在杆上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正电的小球M 从A 点由静止释放,M 到达B 点时速度恰好为零.若A 、B 间距为L ,C 是AB 的中点,两小球都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从A 点至B 点的过程中,M 的机械能守恒 B .在B 点M 受到的库仑力大小是mgsin θC .在从A 点至C 点和从C 点至B 点的过程中,前一过程M 的电势能的增加量较小D .在Q 产生的电场中,B 、A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BA mgLsin U q=第II 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本题共2小题,满分14分;将所做的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13.(6分)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做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减小实验误差,长木板应水平放置B .通过增加橡皮筋的条数可以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成整数倍增加C .小车在橡皮筋拉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橡皮筋恢复原长后小车做匀速运动D .应选择纸带上点距均匀的一段计算小车的速度从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8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质量为m1、m2的物块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研究纸带上的点迹,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的频率为50Hz,m1=50克, m2=150克,重力加速度g=9.8 m/s2 (所有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在纸带上打下计数点5时的速度v5= m/s;(2)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ΔE k= J,系统势能的减少量ΔE p= J. (3)关于此实验,有以下建议:A.绳的质量要轻些.B.绳子越长越好.C.两个物块的质量之差要尽可能小.D.尽量保证物块只沿竖直方向运动,不要摇晃.以上建议对提高实验准确度有作用的是(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填入所选项前的字母)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38分;解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答题时要写出完整的数字和单位;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过程不完整的不能得满分)15.(8分)如图所示,真空中带电量分别为+3Q和-Q的点电荷(左正右负)间距为4L,A 为其连线中点,点B在连线上,距A为L.已知若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带电量为q的点电荷在距其r远处激发电场的电势φ=kq/r,k是静电力常量. 求:(1)A点场强大小;(2)B点电势.16.(14分)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R,有一距星球表面高度h=R处的卫星,绕该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测得其周期T=2π.(1)求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2)若在该星球表面有一如图所示的装置,其中AB部分为一长为L=10m并以v=3.2m/s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BCD部分为一半径为r=1.0m竖直放置的光滑半圆形轨道,直径BD恰好竖直,并与传送带相切于B点.现将一质量为m=1.0kg的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左端A点上,已知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 . 求:①质点从A到B经历的时间t;②质点到达D点时受轨道作用力的大小F.17.(16分)如图(a)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金属板AB间的距离d=0.1m,板长L=0.3m,在金属板的左端竖直放置一带有小孔的挡板,小孔恰好位于AB板的正中间,距金属板右端x=0.5m处竖直放置一足够大的荧光屏,现在AB板间加如图(b)所示的方波形电压,已知U0=1.0×102V,在挡板的左侧,有大量带正电的相同粒子以平行于金属板方向的速度持续射向挡板,粒子的质量m=1.0×10-7kg,电荷量q=1.0×10-2C,速度大小均为v0=1.0×104m/s,带电粒子的重力不计,则:(1)求粒子从进入电场到打中荧光屏所经历的时间;(2)求在t=0时刻进入的粒子飞出电场时垂直于极板方向的位移大小,及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3)若撤去挡板,求由正极板边缘、且从t=1×10-5s时刻进入电场的粒子打到荧光屏上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2015-2016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年级物理科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参考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4分,满分48分.每题所给的选项中,有一个或多个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部分选对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1.D2.C3.B4.ACD 5C 6B 7BD 8AC 9D10B 11BC 12CD二.实验(本题共2小题,满分14分;将所做的答案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不涂卡.)13.(6分)(1)BD …(4分)(2)橡皮筋做的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2分.意思对即可)14.(8分)(1)2.40 m/s.…(2分)(2)0.576 J, 0.588 J.…(各2分)(3)AD(2分)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满分38分;解题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重要的物理规律,答题时要写出完整的数字和单位;只有结果而没有过程的不能得分,过程不完整的不能得满分)15.(8分)(1)kQ/L2(2)0 (各4分)16.(14分)(1)卫星的牛顿第二定律…2分 g的表达式…1分 g=1.6 m/s2…1分(2)①加速度a=μg=0.8m/s2…1分判断出先匀加速后匀速…1分第一个时间t1=4s…1分第二个时间t2=1.125s…1分 t=5.125s…1分②“机械能”守恒或动能定理得速度…3分最高点牛顿第二定律得压力=2.24N…2分17.(16分)(1)t=8×10-5s …2分(2)y1=0.02m…2分 y2=0.015m…2分所以y=0.035m…1分;速度v2=1×103m/s …2分正切值=1/10…1分(3)求出在电场中的y1'=0.005×3=0.015m…3分场外y2'=0.05m…1分结果y'=0.065-0.05=0.015 m…2分(因为要减去d/2,否则扣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