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受弯构件
- 格式:ppt
- 大小:4.67 MB
- 文档页数:62
《混凝⼟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_课堂笔记《混凝⼟结构设计原理》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承载⼒计算课堂笔记◆知识点掌握:受弯构件是⼟⽊⼯程中⽤得最普遍的构件。
与构件计算轴线垂直的截⾯称为正截⾯,受弯构件正截⾯承载⼒计算就是满⾜要求:M≤Mu。
这⾥M为受弯构件正截⾯的设计弯矩,Mu为受弯构件正截⾯受弯承载⼒,是由正截⾯上的材料所产⽣的抗⼒,其计算及应⽤是本章的中⼼问题。
◆主要内容受弯构件的⼀般构造要求受弯构件正截⾯承载⼒的试验研究受弯构件正截⾯承载⼒的计算理论单筋矩形戴⾯受弯承载⼒计算双筋矩形截⾯受弯承载⼒计算T形截⾯受弯承载⼒计算◆学习要求1.深⼊理解适筋梁的三个受⼒阶段,配筋率对梁正截⾯破坏形态的影响及正截⾯抗弯承载⼒的截⾯应⼒计算图形。
2.熟练掌握单筋矩形、双筋矩形和T形截⾯受弯构件正截⾯设计和复核的握法,包括适⽤条件的验算。
重点难点◆本章的重点:1.适筋梁的受⼒阶段,配筋率对正截⾯破坏形态的影响及正截⾯抗弯承载⼒的截⾯应⼒计算图形。
2.单筋矩形、双筋矩形和T形截⾯受弯构件正截⾯抗弯承载⼒的计算。
本章的难点:重点1也是本章的难点。
⼀、受弯构件的⼀般构造(⼀)受弯构件常见截⾯形式结构中常⽤的梁、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受弯构件的常见截⾯形式的有矩形、T形、⼯字形、箱形、预制板常见的有空⼼板、槽型板等;为施⼯⽅便和结构整体性,也可采⽤预制和现浇结合,形成叠合梁和叠合板。
(⼆)受弯构件的截⾯尺⼨为统⼀模板尺⼨,⽅便施⼯,宜按下述采⽤:截⾯宽度b=120, 150 , 180、200、220、250、300以上级差为50mm。
截⾯⾼度h=250, 300,…、750、800mm,每次级差为50mm,800mm以上级差为100mm。
板的厚度与使⽤要求有关,板厚以10mm为模数。
但板的厚度不应过⼩。
(三)受弯构件材料选择与⼀般构造1.受弯构件的混凝⼟等级2.受弯构件的混凝⼟保护层厚度纵向受⼒钢筋的外表⾯到截⾯边缘的最⼩垂直距离,称为混凝⼟保护层厚度,⽤c表⽰。
第 四 章第四章 受弯构件的计算原理§4-1 §4-2 §4-3 §4-4 §4-5 §4-6 概述 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 梁的扭转 梁的整体稳定 梁板件的局部稳定 梁腹板的屈曲后强度§4.1 概述受弯构件——承受横向荷载和弯矩构件,称之为梁(beam)。
梁——凡以弯曲为主要变形的杆件通常均称为梁。
《材料力学》受弯构件的形式:按截面形式分: 实腹式梁和格构式梁; 按制作方法分: 型钢梁和组合(截面)梁 按受力形式分: 单向弯曲梁与双向弯曲梁梁的计算内容强度 (屈曲后强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整体稳定 局部稳定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两类 刚度(挠度)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局部压应力 折算应力五项(三个方面)§4.2 受弯构件的强度和刚度4.2.1 弯曲强度 1.工作性能(1)弹性阶段VmaxMmaxσx xfy弹性阶段的最大弯矩:M xe = M y = f yWnxM xe = σWnxσx xM e = σ W nx(2)弹塑性阶段 分为M y = f yW nxaε max ≥ f y E和ε < f y E 两个区域。
(3)塑性工作阶段 弹性区消失,形成塑性铰 。
afyfyfyM p = f yW pnxσx xM x = σ W nx M y = f yW nxM p = f y (S1nx + S 2nx ) = f yW pnx式中:aS1nx、S2nxWpnx分别为中和轴以上、以下截面对中 和轴x轴的面积矩; 截面对中和轴的塑性模量。
afyfyfyM p = f yW pnx塑性弯矩 M p = f yWpnx 与弹性最大弯矩 M x = f yW nx 之比:γF=M Mxp xW = Wpnx nxγF只取决于截面几何形状而与材料的性质无关 的形状系数。
XY AwY对X轴 对Y轴γ F = 1 .07 ( A1 = Aw )A1Xγ F = 1 .52. 抗弯强度计算梁设计时只是有限制地利用截面的塑性,如工字形截面 塑性发展深度取a≤h/8。
第4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4.1 概述受弯构件是指截面上通常有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而轴力可以忽略不计的构件。
梁和板是典型的受弯构件。
它们是土木工程中数量最多、使用面最广的一类构件。
梁和板的区别在于:梁的截面高度一般大于其宽度,而板的截面高度则远小于其宽度。
受弯构件在荷载等因素的作用下,可能发生两种主要的破坏:一种是沿弯矩最大的截面破坏,另一种是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较大的截面破坏。
当受弯构件沿弯矩最大的截面破坏时,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垂直,称为沿正截面破坏;当受弯构件沿剪力最大或弯矩和剪力都较大的截面破坏时,破坏截面与构件的轴线斜交,称为沿斜截面破坏。
进行受弯构件设计时,既要保证构件不得沿正截面发生破坏,又要保证构件不得沿斜截面发生破坏,因此要进行正截面承载能力和斜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本章只讨论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能力计算。
结构和构件要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要求。
梁、板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就是从满足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出发的,即要求满足M≤M u(4—1) 式中的M是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弯矩设计值,它是由结构上的作用所产生的内力设计值,M u是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设计值,它是由正截面上材料所产生的抗力,这里的下角码u是指极限值。
4.2 梁、板的一般构造4.2.1 截面形状与尺寸1. 截面形状梁、板常用矩形、T形、I字形、槽形、空心板和倒L形梁等对称和不对称截面,如图4—1所示。
2. 梁、板的截面尺寸(1) 独立的简支梁的截面高度与其跨度的比值可为1/12左右,独立的悬臂梁的截面高度与其跨度的比值可为1/6左右。
矩形截面梁的高宽比/h b一般取 2.0~2.5;T形截面梁的/h b一般取为2.5~4.0(此处b为梁肋宽)。
为了统一模板尺寸,矩形截面的宽度或T形截面的肋宽b一般取为100、120、150、(180)、200、(220)、250和300mm,300mm以下的级差为50mm;括号中的数值仅用于木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