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集团机器人码垛线维护保养培训手册客户版
- 格式:ppt
- 大小:13.15 MB
- 文档页数:37
MH-DM-1600系列高位码垛机操作培训手册永 创 包 装杭州永创机械有限公司 HANGZHOU YOUNGSUN MACHINERY CO.,LTD.MH-DM-1600码垛机操作培训手册一、码垛机操作规程1、开机前首先检查减压阀的气压(气压必须大于5公斤),给减压阀油雾器中加容器体积三分之二机油,然后给堆码机各个气缸导杆进行加油(必须每天加一次),然后打开电器箱内电源开关(电源是380伏三相电,注意安全),再到堆码机控制操作面板上按复位按扭约6秒中。
对堆码机进行系统复位,当堆码机的升降板链下降回到原位后,按启动开关开机。
2、 控制面板是对堆码机进行自动运行和转向计数,堆码层数,故障显示用.控制面板上有四个按扭和一个人机界面.2.1、启动按扭. 是对堆码机进行自动启动,转向区停止和堆码区停止故障再启动的开关.2.2、停止按扭.是停止堆码机整机的开关2.3、复位按扭.当堆码机自动运行发生停机故障时,是用来故障复位的(按下即可松手).当要进行对堆码机进行系统复位时,按下复位按扭持续约6秒钟,将使堆码机整个系统复位.2.4、急停按扭. 当机器运行出现紧急情况时.按下将堆码机全部停止.2.5、进箱急停. 关掉进箱急停可使进箱滚道全部停止2.6、转向急停. 当转向区.推排理箱.排储存区.层储存区及进箱处出现故障时,关掉转向急停可使其全部停止.而停止堆码区的正常工作.2.7、堆码急停 当堆码区发生故障时,关掉堆码急停,使堆码区停止工作.而转向区正常工作.转向区整个区域箱全部储存满时,转向区域会自动停止.2.8、人机界面2.8.1、自动画面. 是人机界面的主画面.用来监控堆码机显示故障.工作产量.启动堆码机自动工作.以及进入手动维修画面.控制监控画面.堆码层数设置画面。
2.8.2、手动画面. 自动工作中严禁用手动堆码将箱包堆入栈板上.且系统自动运行时.手动运行过的电机和气缸必须回到手动运行前的原位.反之,堆码机自动运行后会发生故障.危险。
纸箱码垛机器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成熟,一些重复性高、劳动强度大的操作,如纸箱码垛,已经实现了自动化。
纸箱码垛机器人作为一种自动化设备,能够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逐渐被广泛应用于不同行业中。
然而,为了确保生产安全和设备长期有效运行,机器人的安全操作和保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针对纸箱码垛机器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进行详细介绍。
一、机器人安全操作规程1.1 进入操作区域前的准备在进入机器人工作区域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佩戴好操作必需的防护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2.清除操作区内的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机器人工作的通畅;3.向机器人发出关闭或停机指令,确认机器人已安全停止工作。
1.2 机器人启动前的准备在准备启动机器人之前,需要对机器人进行以下检查:1.检查机器人的电源等线路是否连接正常;2.检查机器人的机械结构是否完好,如是否存在松动或损坏的部位;3.检查机器人的程序是否正确,是否已添加最新的安全措施等。
1.3 机器人工作中的安全操作规程1.禁止在机器人工作区内随意行走或停留;2.禁止在机器人工作区内使用火种等易燃物品;3.机器人不能与人员接触,如需要调整机器人,应先停机再进行调整;4.当机器人无法正常运转时,应立刻停机检查故障原因。
1.4 操作后的安全措施工作结束后,需要将机器人移动到指定的地点进行关闭或停机操作,并对设备进行以下检查:1.检查机器人剩余的工作量和状态是否正常;2.检查机器人是否存在损坏或松动的部位;3.将机器人的电源和控制按钮关闭,确认机器人已彻底停止运行,从而避免意外操作。
二、机器人保养规程2.1 机器人维护前的准备在机器人维护前,需要先进行以下准备:1.关闭机器人的电源和控制按钮;2.安装操作必需的防护器具,如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
2.2 机器人日常保养机器人日常保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定期对机械结构、电气、信号系统进行检查和调整;2.定期更换机器人润滑油、接触器、保险丝等易损件;3.定期对机器人所属区域进行清洁,保持设备处于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中。
全自动称重包装码垛机组的维护与检修探讨全自动称重包装码垛机组是现代化生产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物料的自动称重、包装和码垛,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随着机器设备的长期使用,必然会出现一些故障和损坏,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维护和检修两个方面探讨全自动称重包装码垛机组的相关内容。
一、维护1. 清洁维护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和污渍,长期不清洁会影响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定期清洁机器设备是十分必要的。
清洁维护的具体步骤包括:- 关闭设备电源,等待设备停止运行并且冷却后进行操作;- 使用专用的清洁剂和工具清洁机器外表面和内部零部件;- 注意清洁机器上的传感器和秤台,避免灰尘和杂物影响称重精度;- 定期更换滤网,避免灰尘堆积影响设备散热和通风;- 对设备周围的环境进行清洁,确保设备周围无障碍物。
2. 润滑维护机器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摩擦,定期润滑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
润滑维护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设备说明书,选择适合的润滑油和润滑脂进行润滑;- 对设备的传动链条、轴承、滑轨等部位进行定期润滑,避免摩擦损耗;- 对设备的电机和传动部件进行电机保护措施,确保设备运行时的安全性;- 定期检查设备的润滑系统,及时排除故障和补充润滑油。
3. 零部件更换机器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部分关键零部件会出现磨损和故障,需要及时更换。
零部件更换的具体步骤包括:- 根据设备说明书和维护手册,了解设备的关键零部件位置和更换周期;- 定期巡检设备各部位,发现磨损和故障部件及时更换;- 选用原厂零部件或者质量可靠的替代零部件,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
二、检修1. 故障诊断机器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故障,需要进行及时的故障诊断。
故障诊断的具体步骤包括:- 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及时关闭设备电源,避免继续运行造成更大的损坏;- 根据设备的故障现象和报警信号,初步诊断故障的位置和原因;- 使用专业的检测仪器和工具,对设备的各部件进行检测和测试,排除故障的可能性。
工业应用及维护保养手册第1章工业概述 (4)1.1 工业的发展历程 (4)1.2 工业的分类与特点 (4)1.3 工业的应用领域 (5)第2章工业关键技术 (5)2.1 本体设计 (5)2.1.1 结构设计 (5)2.1.2 材料选择 (6)2.1.3 传动系统设计 (6)2.1.4 伺服驱动系统 (6)2.2 传感器与执行器 (6)2.2.1 传感器 (6)2.2.2 执行器 (6)2.3 控制系统与算法 (6)2.3.1 控制系统 (6)2.3.2 控制算法 (7)第3章工业安装与调试 (7)3.1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7)3.1.1 基础设施检查 (7)3.1.2 设备验收 (7)3.1.3 技术资料准备 (7)3.1.4 人员培训 (7)3.2 本体的安装 (7)3.2.1 放置本体 (7)3.2.2 调整本体姿态 (8)3.2.3 确定运动范围 (8)3.3 控制系统与附件的安装 (8)3.3.1 控制系统安装 (8)3.3.2 附件安装 (8)3.3.3 电气接线 (8)3.4 调试与试运行 (8)3.4.1 调试 (8)3.4.2 控制系统调试 (8)3.4.3 联机调试 (8)3.4.4 试运行 (8)第4章工业编程与操作 (9)4.1 编程语言与编程方法 (9)4.1.1 示教编程 (9)4.1.2 文本编程 (9)4.1.3 图形编程 (9)4.2 常用指令与功能 (9)4.2.2 逻辑控制指令 (9)4.2.3 输入输出指令 (10)4.3 编程实例分析 (10)4.3.1 任务描述 (10)4.3.2 编程步骤 (10)4.4 操作与运行 (10)4.4.1 操作准备 (10)4.4.2 运行操作 (10)4.4.3 停机操作 (11)第5章工业应用案例分析 (11)5.1 汽车制造领域应用案例 (11)5.1.1 点焊 (11)5.1.2 喷涂 (11)5.1.3 装配 (11)5.2 电子电器领域应用案例 (11)5.2.1 SMT贴片 (11)5.2.2 焊接 (11)5.2.3 检测 (12)5.3 食品饮料领域应用案例 (12)5.3.1 分拣 (12)5.3.2 包装 (12)5.3.3 清洗 (12)5.4 医疗器械领域应用案例 (12)5.4.1 手术 (12)5.4.2 检查 (12)5.4.3 制药 (12)第6章工业维护与保养 (12)6.1 日常维护与检查 (12)6.1.1 日常检查 (12)6.1.2 日常维护 (13)6.2 定期保养与润滑 (13)6.2.1 定期保养内容 (13)6.2.2 润滑 (13)6.3 故障诊断与排除 (13)6.3.1 故障诊断 (13)6.3.2 故障排除 (14)6.4 备品备件管理 (14)6.4.1 备品备件清单 (14)6.4.2 备品备件管理 (14)第7章工业安全防护 (14)7.1 安全防护装置与设备 (14)7.1.1 物理防护装置 (14)7.1.2 感应防护装置 (14)7.2 安全标准与法规 (15)7.2.1 国家标准 (15)7.2.2 行业法规 (15)7.2.3 企业内部规定 (15)7.3 案例分析 (15)7.3.1 案例一:操作人员未按规程操作导致的伤害 (15)7.3.2 案例二:设备维护保养不到位导致的故障 (15)7.3.3 案例三:安全防护装置失效导致的伤亡 (15)7.4 安全生产管理与培训 (15)7.4.1 安全生产管理 (15)7.4.2 安全培训 (15)7.4.3 安全演练 (16)第8章工业功能优化 (16)8.1 功能指标 (16)8.1.1 位置精度:描述末端执行器在空间中的定位精度,通常用误差范围表示。
机器人操作点检保养指导书a1编制审核批准版本修改项目序号符号1234567123456123123123机械臂121234维护保养部位图示512部位编号点检频次责任岗位符号1每天操作者2每天操作者3每天操作者4每天操作者5每天操作者机器人6每天操作者7每天操作者8每天操作者9每天操作者滑台10每天操作者部位编号周期责任岗位符号1每班2每班3每班操作者/维修工43个月54个月编号161个月安全戴手套要戴眼镜穿保护鞋戴安全帽人机工程关键操作K技巧操作编号3按钮与指示灯完好各润滑点加注润滑油定期对电缆线、控制线防护、绝缘皮查看,无明显损坏每班清理软管束、连接体与焊枪连接牢固维修工操作者按钮与指示灯润滑点各按钮及指示灯功能正常,外观无损坏定期对导轨、转动轴承、空气润滑油杯、焊机加润滑油与导电油定期对焊机、机器人、控制柜等内部灰尘进行清理电缆焊接控制柜、现场控制柜等内部灰尘清理电缆线、控制线与防护查看机器人各轴及焊枪姿态是否在程序设定的起始位置。
在再启动或最初启动因异常情况停机的机器人时,需要非常小心。
启动前,请确认异常因素已经被完全排除,安全护栏内没人,急停按钮处于随时都可以按下的状态。
不同车型工件对应不同程序,焊接之前要确认工件与程序是否一致。
更换其它程序前要对上一个程序做的修改进行保存。
关闭驱动或伺服电源。
用新程序进行焊接时,要全程跟踪,防止问题发生。
方法及要点说明开启循环冷却水、压缩空气、焊机控制器、焊枪等附属设备。
查看设备状态及交接班记录,确认设备是否正常,并检查劳保穿戴。
开启系统控制柜主开关。
开机操作工装夹紧未到位,检测开关未感应到,程序中止关闭系统控制柜主电源。
关机操作设备名称设备编号负责人关闭焊接控制器、循环水、压缩空气等附属设备。
清理设备现场。
一开关机操作12内容王陶适用机型江苏金坛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设备操作、点检、维护保养指导书KUKA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A0控制柜控制柜开关焊接控制器压缩空气、循环水焊枪各轴是否在设定位置工装夹具及滑台现场操作面板符号说明:2三安全及异常处理1内部灰尘连接插头部位名称焊枪C、【设备保养作业标准】——记录文件《维护保养记录》焊渣清理水气管目视绑扎整齐,无磨损、泄漏,拖链的气管要求隔片固定好1连接螺母紧固装卸工件程序调整程序更换常见异常3保养方法/标准目视在0.4~0.6Mpa之间循环冷却水堵塞,焊枪温度报警、压缩空气压力不够,焊装压力报警、电极帽脱落漏水请确认在自动运转前无其他人员在安全护栏内。
码垛机器人操作培训手册(双抓手托盘库)青岛宝佳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安全与预防1、本机仅被下列人员操作:➢熟知基本职业安全和预防知识,且接受过本机操作培训的人员。
➢对用户手册中有关安全的章节及有关警告内容熟知的人员。
➢在定期安全检查中能依照相关安全条例工作的合格工作人员。
2、机器只能在符合下列条件下使用➢设备应保持平稳,不得有倾斜或不稳定的现象。
➢机器应在洁净和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工作。
➢机器的安装与调试须由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进行。
➢电源配线只能由专业电工进行操作。
➢电气结构应避免暴露在空气中。
➢熟知本机的操作规程。
3、操作前应注意的事项➢没有人在机器人的动作范围之内。
➢安全防护网已关闭,以及其他的防护装置已处于正确的工作状态。
否则不允许启动机器人。
➢空气压力在正常范围内。
➢机器人抓手的抓齿无松动现象。
➢请不要使用不合格的托盘。
➢机器人及前后配套设备没有异常,没有妨碍机器人运行的障碍物。
➢认真检查传动装置,各部螺丝是否紧固。
减速机是否有漏油现象。
➢检查皮带张紧度是否适当,连接是否良好,皮带有无跑偏现象。
➢电气装置是否正常。
主要是各光电开关是否正常。
➢各导向滚筒和驱动滚筒是否松动,滚筒上是否粘附杂物,如有应及时清理。
注意:严禁在皮带运行时清理。
4、运行中应注意的事项➢机器人运转时,请不要进入安全栅栏内。
➢机器人运转时,请不要用手触摸限位开关、光电开关等感应器,以免造成误动作。
➢机器人运转过程中如发生危险情况,请直接按下“紧急停止”按钮,紧急停止按钮在控制柜面板上、示教器上、机器人后部都有。
➢要在安全栅栏内(机器人动作领域内)进行专业,必须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再进入安全栅栏内(机器人动作领域内)。
➢必须接触电路电气部分,请先将总电源关闭。
➢设备运转部件,包括皮带轮、皮带、滚轮、链条、链轮、冷却风扇、气缸等,都具有潜在的危险。
➢运行中如发现皮带跑偏、打滑等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停机调整,不得勉强使用。
打滑时严禁往转轮和皮带间塞东西。
工业维护与保养操作指南第一章工业维护保养概述 (2)1.1 维护保养的意义 (2)1.2 维护保养的类别 (3)第二章工业维护保养制度 (3)2.1 维护保养制度的制定 (3)2.1.1 确定维护保养原则 (3)2.1.2 制定维护保养标准 (3)2.1.3 建立维护保养组织 (3)2.1.4 制定维护保养制度 (4)2.2 维护保养计划的实施 (4)2.2.1 编制维护保养计划 (4)2.2.2 执行维护保养计划 (4)2.2.3 监测设备运行状态 (4)2.2.4 定期评估维护保养效果 (4)2.2.5 建立维护保养档案 (4)第三章工业日常检查与维护 (4)3.1 日常检查项目 (4)3.2 日常维护操作 (5)第四章工业故障诊断与排除 (6)4.1 故障诊断方法 (6)4.2 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6)第五章工业机械部件维护与保养 (7)5.1 机械部件检查与更换 (7)5.1.1 检查周期与项目 (7)5.1.2 检查方法与标准 (7)5.1.3 更换周期与标准 (8)5.2 机械部件润滑与清洁 (8)5.2.1 润滑 (8)5.2.2 清洁 (8)第六章工业电气部件维护与保养 (8)6.1 电气部件检查与更换 (8)6.1.1 检查周期与内容 (8)6.1.2 更换流程 (9)6.2 电气部件故障处理 (9)6.2.1 故障分类 (9)6.2.2 故障处理方法 (9)第七章工业传感器维护与保养 (10)7.1 传感器检查与更换 (10)7.1.1 检查频率与内容 (10)7.1.2 更换方法 (10)7.2 传感器故障诊断与处理 (10)7.2.1 故障诊断 (10)7.2.2 故障处理 (11)第八章工业控制系统维护与保养 (11)8.1 控制系统检查与维护 (11)8.1.1 检查频率与要求 (11)8.1.2 检查内容 (11)8.1.3 维护措施 (11)8.2 控制系统软件升级与优化 (12)8.2.1 软件升级的目的 (12)8.2.2 软件升级流程 (12)8.2.3 软件优化措施 (12)第九章工业安全防护与环保 (12)9.1 安全防护措施 (12)9.1.1 遵守操作规程 (12)9.1.2 安全防护装置 (13)9.1.3 定期检查与维护 (13)9.2 环保要求与实施 (13)9.2.1 环保意识培养 (13)9.2.2 环保设施配置 (13)9.2.3 环保措施实施 (13)第十章工业维护保养培训与提高 (14)10.1 培训内容与方法 (14)10.1.1 培训内容 (14)10.1.2 培训方法 (14)10.2 提高维护保养效率与质量 (14)10.2.1 完善维护保养制度 (14)10.2.2 提高人员素质 (15)10.2.3 优化维护保养流程 (15)10.2.4 落实预防性维护 (15)第一章工业维护保养概述1.1 维护保养的意义工业作为现代制造业的关键设备,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
高位码垛机码垛机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1. 规范操作流程1.1 前置准备在进行操作前,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已经连接和设置。
具体步骤如下:1.检查码垛机的电源是否与电路板连接。
2.确认码垛机是否已经连接到起升与传输设备。
3.检查码垛机上方是否有任何障碍物或者残留物。
4.检查刹车装置是否设置正确。
1.2 操作流程1.讲堆垛板准备好,设定码垛机的参数。
2.操作人员应该保证码垛机在运行中配合人员的指挥操作。
3.码垛机开始运行前,要确定码垛机是否安全,机械部件是否正常,包装物料是否按照堆垛规格叠放。
4.码垛机运行时,运行人员应该保持观察码垛机的状态。
5.在码垛机停止前,必须确认码垛机已经进入空载状态。
6.操作员将码垛机关闭并且维护码垛机时,必须按照工厂的保养规程进行。
2. 操作中应注意的问题2.1 保持机器运行之前的状态在进行操作前要确认机器运行之前的状态,尤其是当机器发生故障需要停止后,保持机器运行前的状态可以保证故障能够更快速地解决。
2.2 避免物料的粘连码垛机一般是用来存放各种包装物品的,当包装不作相应的处理时,很可能导致物料的粘连,增加设备的故障率,导致设备操作失灵,大大影响到后续生产。
2.3 确保并检查设备的防护设备码垛机需要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确保人员安全。
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对设备的防护装置进行检查确认。
2.4 确认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技能操作人员需要在经过相应的培训并获得相关证书后,方可进行相应的操作。
需要确认操作人员具备操作技能及操作方法。
3. 码垛机保养规程3.1 日常维护1.定期检查电线、连线、传输带、交流风扇、传感器等,必要时进行调整、紧固、更换。
2.定期加油或润滑。
3.2 定期检查1.定期对码垛机进行全面的清洁。
2.定期检查码垛机的传动件、连接处、传输带、传感器和位置编码器等机械部件是否损坏,如果损坏及时更换。
3.定期对电源、保险丝、接线端子进行检修。
4.检查机械臂是否存在磨损或老化现象,及时进行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