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纲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2020年成都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大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部为客观试题,题型均为单项选择题。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数量关系、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资料分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数量关系。
数据的分析、运算,解决数量关系的能力。
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
一、字、词准确含义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二、各类语句的准确表达方式的掌握与运用能力。
三、短文材料的概括能力,细节的理解与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部分:判断推理。
一、二维图形和空间关系准确识别及推理的能力。
二、概念和标准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推理、演绎、归纳等逻辑思维的综合运用能力。
第四部分:常识判断。
社会、历史、文学、天文、地理、军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能力。
第五部分:资料分析。
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加工能力。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全部为客观试题。
题型为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是非判断题三种。
考试内容主要包括:法律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应用文写作、经济与管理、公民道德建设、科技基础知识、四川省情、成都市情、时事政治等。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
一、法的一般原理、法的制定与实施。
二、宪法性法律、行政法、民法、刑法、社会法、经济法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
三、宪法性法律、行政法、民法、刑法、社会法、经济法等的法律关系、法律行为和适用范围等。
四、常见犯罪种类、特点与刑罚种类、裁量。
五、合同的订立、生效、履行、变更、终止和解除。
第二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观点。
第四部分:应用文写作。
一、应用文含义、特点、种类、作用、格式规范。
二、法定公文的分类、构成要素、写作要求以及常用公文的撰写。
三、公文处理的概念、基本任务、基本原则,收文、发文处理的程序和方法,办毕公文的处置。
2023年重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大纲在未来的2023年,重庆将举行一场重要的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这场测验将对参与者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评估,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在各个职业领域的适应能力和发展潜力。
本文将从测验的主要内容、意义和应用以及个人观点等方面展开讨论,希望能为您带来一些启发。
一、测验的主要内容2023年重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基本信息采集;二、通用能力测验;三、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四、兴趣爱好测验;五、心理素质评估等几个方面。
在基本信息采集环节,参与者需要填写个人的基本信息,并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
通用能力测验主要检测参与者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数理能力等基本能力。
专业职业能力测试则侧重于评估参与者在特定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兴趣爱好测验将帮助参与者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特点,以及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心理素质评估则是对参与者心理状态的全面评估,包括情绪管理、压力承受等方面。
二、意义和应用这场测验的意义和应用是多方面的。
参与者可以通过这场测验充分了解自己的职业发展潜力和方向,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
用人单位可以通过参与者的测验结果更准确地了解应聘者的职业能力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进行人才引进和培养。
另外,教育部门也可以通过测验结果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教育规划。
而对于社会调查研究机构来说,则可以通过测验结果更深入地了解当下和未来的就业市场需求和趋势,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对于这场测验,我个人认为它是一次有益的尝试。
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就业形势中,每个人都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的职业潜力和特点,以便更好地适应和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通过这场测验,参与者可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规划,并有利于用人单位更准确地了解应聘者的职业能力。
我也认为这场测验的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全面性和公正性,确保测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可信度。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3年重庆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大纲的全面评述,我们可以看到,这场测验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拔都具有重要意义。
选择题: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察的是应聘者的哪些能力?A. 学术研究能力B. 专业知识掌握程度C. 实际工作能力和职业潜力(正确答案)D. 特长技能展示在职业能力测验中,以下哪一项通常不是考察的重点?A. 沟通协调能力B. 团队协作能力C. 个人兴趣爱好(正确答案)D. 问题解决能力职业能力测验中的逻辑推理部分,主要考察应聘者的哪种能力?A. 记忆力B. 创造力C. 分析和推理能力(正确答案)D. 语言表达能力以下哪一项是职业能力测验中可能考察的软技能?A. 编程技术B. 财务管理知识C. 时间管理和组织能力(正确答案)D. 特定行业专业知识职业能力测验中的情景模拟题目,主要是为了评估应聘者的哪种能力?A. 学术理论水平B. 实际操作和应变能力(正确答案)C. 艺术审美能力D. 身体素质在职业能力测验的准备过程中,以下哪一项不是有效的备考策略?A. 熟悉考试大纲和题型(正确答案)B. 死记硬背专业知识C. 进行模拟练习和时间管理D. 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测验的结果通常被用作什么目的?A. 评定应聘者的学术成就B. 预测应聘者在未来工作中的表现(正确答案)C. 确定应聘者的兴趣爱好D. 衡量应聘者的家庭经济背景以下哪一项是职业能力测验中可能包含的题型?A. 开放式论述题B. 选择题(正确答案)C. 填空题D. 简答题(注:实际上职业能力测验可能包含多种题型,但选择题是常见的一种,因此作为正确答案)职业能力测验对于应聘者来说,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个方面?A. 展示个人特长B. 评估职业匹配度和潜力(正确答案)C. 证明学术成就D. 体现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
2017上海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大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上海2017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大纲一、考试科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科目分为《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和《综合应用能力》,全部采取闭卷考试方式。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试人员从事管理工作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等部分。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90分钟,满分为150分。
(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试人员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50分。
二、考试内容(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第一部分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综合管理基本素质,涉及国情、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科技等方面。
例题:甲单位招聘乙作为行政人员,下列哪一做法符合法律规定?A.甲单位在乙入职三个月后,与乙签订书面劳动合同B.甲单位与乙签订期限为两年的劳动合同,约定二个月试用期C.乙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五十D.在试用期内,甲单位将乙解聘,未向乙说明理由答案:B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人员准确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进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包括理解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概括材料主旨,把握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准确和得体地遣词用字、表达观点。
例题1:细节决定差异,但是,过早地______于细节,会使你迷失在不重要的事物中,所以首先要抓住基础,______细节。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纠结忽略 B.沉溺摒弃C.致力考虑 D.集中发现答案:A例题2:管理学作为实践性最强的一门学科,是出现在案例之后的。
只有具备真实性、典型性、多维性的案例,才能成为教学中研究讨论的优秀母本,由此而来的观点因为有扎实案例的支撑,也才具有生命力、说服力、参考价值。
选择题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考察的是:
A. 专业知识深度
B. 实际操作技能
C. 综合管理素质(正确答案)
D. 特定领域研究能力
下列哪项不属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A. 逻辑推理题
B. 片段阅读题
C. 语句衔接题
D. 数字推理题(正确答案)
判断推理部分主要测试的是考生的:
A. 数学运算能力
B. 图形识别速度
C. 逻辑推理能力(正确答案)
D. 文字写作能力
在资料分析部分,考生需要:
A. 自行搜集数据资料
B. 分析给定资料并解决问题(正确答案)
C. 记忆大量统计数据
D. 编写数据报告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中的常识判断部分,主要涵盖:
A. 高等数学原理
B. 专业领域知识
C. 基本法律常识与国情社情(正确答案)
D. 复杂科学实验
下列哪项技能不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重点考察的?
A. 信息处理能力
B. 问题解决能力
C. 创造性思维(正确答案,相对于其他选项,非直接重点)
D. 决策分析能力
数量关系部分主要测试考生:
A. 复杂的数学定理应用
B. 基本的数学运算和推理能力(正确答案)
C. 高等数学解题技巧
D. 经济数据分析
关于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考试形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全部为笔试
B. 通常为闭卷考试(正确答案)
C. 包含口试环节
D. 允许携带参考资料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时间安排通常是:
A. 不限时间,直到完成所有题目
B. 给予充足时间,允许反复检查
C. 有严格的时间限制,要求快速作答(正确答案)
D. 根据考生个人情况灵活调整时间。
浙江国企考纲一、笔试科目《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为客观题,考试时限为 60 分钟;《综合应用能力》为主观题,考试时限为 120 分钟。
两个科目满分均为 100 分。
二、笔试方式闭卷考试。
三、笔试内容(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测查应考人员从事事业单位工作的潜能。
测查内容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个部分。
1.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语言运用能力,其中包括准确识别、理解和运用字、词语;从语法、语气、语义等方面正确判断句子;概括归纳短文的中心、主旨;合理推断短文隐含的信息;准确理解比较复杂的观点或概念,准确判断和理解短文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等。
2.数量关系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基本数量关系的理解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对数字排列顺序或排列规律的判断识别能力等。
3.判断推理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客观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其7中包括对词语、图形、概念、短文等材料的理解、比较、判断、演绎、归纳、综合等。
4.资料分析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统计资料(包括文字、图形和表格等)进行正确理解、分析、计算、比较、处理的能力。
5.常识判断主要测查应考人员对政治、时事、国情、省情、法律、经济、科技、历史、人文等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二)《综合应用能力》主要测查应考人员的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综合能力等。
测查题型包括案例(材料)分析题、论述评价题、校阅改错题、材料作文题等。
每次考试从上述题型中组合选取。
四、作答要求考生在作答前,应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纸)上指定位置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 2B 铅笔将“准考证号”下面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一)《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应考人员必须用 2B 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题本上或其他位置的一律无效。
(二)《综合应用能力》应考人员必须用黑色墨水笔在专用答题纸指定题号的指定位置内作答,用铅笔作答或在非指定位置内作答的一律无效。
新津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笔试)提纲《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属于心理测量中的潜能测试,主要测评应试者是否具备与报考职位相适应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质。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全部为客观性试题,每小题的分值从0.8-1.2分不等。
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10分钟为准备时间,80分钟为答题时间。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内容结构有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数量关系测验。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测查。
第二部分为语言理解与表达。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包括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四种题型。
第三部分为判断推理。
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包括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
第四部分为常识判断。
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的知识面并考察应试者对常见的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引起的后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常识判断试题取材范围广泛,要求对原因或结果进行分析,因此应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对完成这部分试题十分重要。
第五部分为资料分析。
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图表和文字资料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观察、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公共基础知识》《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
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法律基础知识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大纲一、考试简介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是为了选拔具备优秀行政职业能力的人才而设立的一项考试。
该考试旨在测试考生在行政工作中所需的各种能力,包括组织与协调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与应变能力等。
二、考试科目及内容1. 组织与协调能力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组织规划能力:考察考生对任务的组织与安排能力,以及在一定时间内合理分配资源的能力。
- 协调沟通能力:考察考生在团队合作中协调与沟通的能力,包括处理冲突、协商合作等能力。
- 人员管理能力:考察考生对人员组织与管理的能力,包括人员招聘、培训、激励等能力。
- 项目管理能力:考察考生对项目计划、执行、监督与评估的能力。
2. 沟通与表达能力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口头表达能力:考察考生在沟通中的口头表达能力,包括清晰表达意思、有效传递信息等能力。
- 书面表达能力:考察考生在书面沟通中的表达能力,包括用语准确、条理清晰等能力。
- 利益相关方管理:考察考生在与各种利益相关方进行沟通时的处理能力,包括倾听、回应、协商等能力。
3. 解决问题能力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分析问题能力:考察考生对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包括找出问题的根源、确定解决路径等能力。
- 判断决策能力:考察考生在面临问题时作出决策的能力,包括权衡利弊、制定行动计划等能力。
- 创新解决能力:考察考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包括思维灵活、富有创造力等能力。
4. 创新与应变能力该部分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创新思维能力:考察考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包括开拓思路、寻找新鲜解决方案等能力。
- 应变能力:考察考生在面对变革与挑战时的应对能力,包括适应变化、灵活调整等能力。
- 风险管理能力:考察考生识别与处理风险的能力,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等能力。
三、参考书目参加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的考生可以参考以下书目进行复习:- 《行政管理学》- 《组织行为学》- 《沟通学》- 《决策分析》- 《创新思维》- 《变革管理》四、考试形式与要求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试为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西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笔试(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大纲一、公共基础知识(一)事业单位概况1、事业单位的概念和分类2、事业单位人事制度3、事业单位改革(二)政治基础知识1、马克思主义哲学2、毛泽东思想概论3、邓小平理论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科学发展观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7、时事政治(2009年3月2010年3月国内外大事)(三)法律基础知识1、法理学2、宪法3、行政法常识4、刑法常识5、民法、经济法和商法常识(四)公文写作与处理1、公文概述2、常用公文的写作3、公文处理(五)职业道德1、职业道德概述2、职业道德修养3、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公民道德建设(六)科技基础知识1、科学技术概述2、信息科学技术3、空间技术4、航空航天技术5、现代生物技术6、新材料技术7、新能源技术8、激光技术9、纳米技术(七)国情、省情和市情1、国土、人口和国力2、陕西省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3、西安市的自然状况、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二、职业能力测验(一)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技能,主要涉及数字和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二)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形、表格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数据性、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考试内容
以下是 6 条关于职业能力倾向测试考试内容:
1. 哇塞,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很重要呢!就像你在跟朋友聊天,要能快速理解他的意思还能清楚表达自己的想法呀。
比如读一篇文章,然后准确说出主要观点,你说这是不是很考验人呀?
2. 逻辑推理能力那可是必不可少的哟!这不就像解一道谜题嘛,得通过一个个线索找出正确答案。
就像玩密室逃脱,要根据各种迹象来推断出门的密码,是不是超级有趣又刺激呀?
3. 数字运算能力也不能小瞧哇!就好比在超市购物算价格,你得又快又准才行呢。
想想看,要是算个账都慢吞吞的或算错了,那多尴尬呀!
4. 空间想象能力也很神奇哟!这就像是你在脑海里构建一个立体模型,得把各个面都想得清清楚楚。
比如试着想象一下怎么把一堆积木拼成特定的形状,是不是挺有挑战性的呀?
5. 动手能力可别忽视呀!就像搭积木一样,你得实际动手去做才能知道自己行不行。
比如要组装一个小家具,动手能力强的人一下就搞定啦,你能做到吗?
6. 注意力和集中力也超级关键咧!就像在玩游戏冲关的时候,稍不注意就失败啦!例如考试的时候,得专注于题目不能分心呀,不然怎么能取得好成绩呢,对不对呀?
我的观点结论:职业能力倾向测试的这些考试内容真的都很重要,每一项都能反映出我们在不同方面的能力,对我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有很大的帮助呢!。
附件3: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属于心理测量中的潜能测试,主要测评应试者是否具备与报考职位相适应的能力倾向和个性特质。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总分100分,全部为客观性试题,每小题的分值从0.8-1.2分不等。
考试时间为90分钟,其中10分钟为准备时间,80分钟为答题时间。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的内容结构有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数量关系测验。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从数字推理和数学运算两个角度测查。
第二部分为语言理解与表达。
这一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
包括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句表达和阅读理解四种题型。
第三部分为判断推理。
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的逻辑推理判断能力。
包括事件排序、图形推理、演绎推理和定义判断四种题型。
第四部分为常识判断。
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的知识面并考察应试者对常见的现象或事物产生的原因、引起的后果等进行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
常识判断试题取材范围广泛,要求对原因或结果进行分析,因此应试者平时的知识积累对完成这部分试题十分重要。
第五部分为资料分析。
这一部分测查应试者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转换与综合分析的能力。
要求应试者在阅读理解图表和文字资料
的基础上,通过直接观察、指标换算、分析、比较或综合判断等过程,作出符合资料实际情况的结论来。
《教育基础知识》
《教育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教育学基础知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和教育法规三个部分。
考试所占比例约为:教育学基础知识40%,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40%,教育法规20%。
第一部分:教育学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主要有:教育学概论、教育与人的发展、教育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的、教育内容、教育途径、学校以及教师与学生。
1.教育学概论包括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教育的起源、发展、本质和基本规律,教育劳动的特点及教育思想的历史演进。
2.教育与人的发展包括人的发展的理论构建基础、人的身心发展及其规律、人的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教育与社会发展包括现代教育的功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以及未来社会的发展与教育等。
4.教育目的包括我国和国外的教育目的。
5.教育内容包括我国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内容的科学规范。
6.教育途径包括教学过程、教学环境、综合实践活动等八方面内容。
7.学校包括学校的教育制度。
8.教师与学生包括教师的职业、角色、特点、心理品质、威信、基本素质,教师职业专业化,教师教育,学生和班主任。
第二部分: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
主要包括:教育心理学概论、学习心理、品德心理、教学心理和差异心理的基本知识。
1.心理学概论包括心理学与教育的结合、教育心理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和教育心理学发展简况。
2.学习心理包括学习概论、学习动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等八方面内容。
3.品德心理包括品德形成的心理学理论、品德形成过程的心理成分、学生品德培养的心理分析、优秀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育、品德不良学生的心理特点与矫正五方面内容。
4.教学心理包括课堂教学概述、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
5.差异心理包括智力差异、人格差异。
第三部分:教育法规。
主要包括:教育法概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教育法概论包括教育法及教育法的基本涵义、教育法的体系和教育法律的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