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放任的美国
- 格式:ppt
- 大小:321.50 KB
- 文档页数:12
6.1 “自由放任”的美国【学习过程】预习案【知识梳理】一、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2)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的贫富悬殊。
(3)其他原因:20世纪20年代美国狂热的股票投机行为、过度信贷消费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和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加剧了各种矛盾。
2.爆发1929年10月,以纽约股票市场的大崩溃为先导的经济危机在美国首先爆发,随即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
3.特点: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强。
4.影响(1)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浪费了大量社会资源。
(2)激化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各种矛盾,使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空前挑战。
①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政治危机。
②资本主义各国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
二、美国胡佛政府的反危机措施及成效(杯水车薪)1.指导思想坚信资本主义制度的自行调节功能,继续奉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来源:Zx 2.具体措施(1)要求工商界和劳工组织自愿联合起来,共同维持生产和投资,稳定工资和物价;削减个人和公司所得税,以鼓励企业投资。
(2)1930年,大幅度提高关税。
结果导致其他国家纷纷高筑关税壁垒,加剧了世界性经济危机。
(3)1932年,为赢得连任,胡佛被迫采取整顿金融、紧急救济和扩大公共工程项目等措施,但依然实行通货紧缩政策,反对联邦政府进行救济。
3.结果:不仅没有克服危机,反而使危机进一步加剧。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栏三、危机对美国的影响(病入膏肓的经济)三:病入膏肓的经济(经济危机对美国的影响)1、金融危机冲击着美国的工业和农业。
工业生产持续下降,农业更是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2、金融危机和工业危机及农业危机交织在一起,全国经济陷入混乱境地,生产跌到1913年的水平。
3、失业工人猛增。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学法指导: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内容初中历史虽然讲过,但对原因的分析比较简单,本教材从全新的视角进行了阐述,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不难理解。
要结合一战前后的历史,整体把握该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格局的变化,为下面认识新政是时代的产物奠定基础。
新政是工业社会发展的要求。
经过两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原有的经济体制不适应新的生产力。
20年代的大发展只是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巨大发展的具体体现。
同时,要认识美国垄断资本对国家政权的影响,把握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根本目的,发现繁荣背后潜伏的危机,进而了解危机爆发的历史背景、特点和影响,辨证地认识资本主义周期性危机爆发在于其固有矛盾的存在。
基础知识:爆发:1929年10月特点:持续时间最长、范围最广、危害最烈、影响最深世界经济大危机影响:生产下降;农业破产;工人失业(激化了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及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根源: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危机的原因:经济自由放任主义;贫富悬殊;股票投机;“自由放任”的美国杯水车薪胡佛的政策:“自我治疗”,反对政府干预;提高关税;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发放贷款;扩大公共工程项目;实行通货紧缩,削减政府开支危机对美国的影响:金融业休克、工业持续下降、农业破产、失业剧增和外贸减少病入膏肓的经济人民生活饥寒交迫,社会混乱、动荡(全面危机)美国资本主义制度面临的危机:“崩溃”边缘同步练习:一、基础训练题(1)填空题1、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2、直接导致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矛盾是----------------------------。
3、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4、1929年美国发生的经济危机很快波及全世界,最重要的原因是---------------------------------。
《“自由放任”的美国》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第一中学夏琼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第六专题的第一课,也是下堂课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节课是理解这一专题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
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
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动荡不安。
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标志、特点和影响。
掌握胡佛反危机政策的特点及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体会经济危机爆发期间各色人等的心态,思考经济危机给人类所带来的危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经济危机期间,垄断资产阶级为了维持商品价格,把大量牛奶、咖啡倒入大海,把小麦、玉米当柴烧,等史实,认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三、教法学法:1、教学方法由于本课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丰富的感性材料,适合采用讲授法、图示法、历史情景设计法和讨论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能较全面的理解和把握本节课的内容。
(1)以列表的方法,帮助学生归纳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2)尽量援引一些具有历史细节意义的数据表格、漫画、图片、日记以至广告词等资料,让学生描述大萧条的后果以及胡佛应对危机措施的失败。
老师在关键处揭示“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已经不能发挥其经济调节作用”的结论,从而帮助学生完整地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3)利用大萧条的教学材料,联系专题五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讨论世界经济危机发生的原因,初步形成经济常识和承受灾难的教育。
2、教学手段:多媒体3、学法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观察、思辨以及合作探究法,依据相关情境和材料解决相关问题。
《一“自由放任”的美国》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19世纪上半叶,美国政府实施的土地政策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最著名的法案是:A. 《宅地法》B. 《解放黑奴宣言》C. 《国家工业复兴法》D. 《关税法》2、20世纪初,美国实行“自由放任”政策的主要原因是:A. 政府财政困难B. 强化联邦权力C. 应对经济危机D. 相信市场自我调节能力3、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以下哪项措施不是美国当时为解决这些问题所采取的?A. 实施反托拉斯法B. 推行“罗斯福新政”C.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 加强劳工权益保护4、题干: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进入了“镀金时代”。
这一时期的特点不包括以下哪项?A. 经济迅速发展B. 垄断组织形成C. 社会贫富分化加剧D. 工业革命完成5、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美国,哪位历史人物被广泛认为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倡导者和实践者?A、林肯B、罗斯福C、克林顿D、纳马克6、下列哪一项是“自由放任”政策下美国经济所面临的主要问题?A、经济稳定增长B、高效率的市场运转C、工会的蓬勃发展D、频繁的经济危机7、19世纪末,美国出现了一系列限制垄断和保护中小企业的立法,以下哪项不是当时美国政府采取的措施?A. 人民党提出“trust buster”政策B. 美国国会通过《谢尔曼反托拉斯法》C. 举行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大型公共工程D. 依据宪法对某些行业实行控制与监管8、关于19世纪末美国经济中的“自由放任”政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该政策主张完全废除政府干预,实现纯粹的自由竞争B. 该政策导致了美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工业化的完成C. 该政策使得美国铁路产业高度集中,形成了一些大垄断企业D. 该政策加剧了贫富差距,导致社会矛盾尖锐9、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什么?A. 农业技术革命B. 第二次工业革命C. 海外市场的扩张D. 政府的大规模干预 10、下列哪一项不是美国进步运动期间的主要改革目标?A. 改善城市贫民的生活条件B. 加强对大企业的监管C. 扩大总统权力D. 推动妇女参政权11、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工业发展迅速,但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自由放任”的美国》教学设计与反思一、课程目标: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繁荣的原因及其与美国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的关系;②认识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必然性和深刻影响;③认识自由市场经济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失败2.过程与方法:①利用反映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图片、图画等生动再现当时情景;②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展开互动式讨论;③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经济危机对美国和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打击||,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对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的繁荣和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影响的学习和分析||,明确科技创新、有利的国内国际环境与正确的经济政策是经济发展和繁荣的重要保证;②能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与其自身矛盾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1、20c20’s美国经济繁荣背后的隐患||。
2、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
四、教学难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根源、影响||。
五、教学方法:启发式问题教学法多媒体直观教学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28年||,胡佛在竞选美国第31任总统时说:“今天||,我们美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接近于最终战胜贫困||。
”并且为美国人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生活前景||,可是不久他就获得了“饥饿总统”的绰号||,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因为美国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大危机是怎样爆发的?有何特点?胡佛政府是如何应对危机的?结果怎样?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多媒体展示课题)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一、“自由放任”的美国新课讲授:师:首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教材第一子目(展示标题)(一)世界经济大危机:(板书)1.领域、特点:(板书)师:1929年经济危机首先从什么领域开始?有何特点?生:金融领域股票市场开始特点:①来势特别猛(繁荣的背后潜伏着危机)②波及范围特别广(美国开始资本主义世界连锁反应||,蔓延到殖民地附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