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作业安全事故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563.00 KB
- 文档页数:12
登高摔伤案例分析原因及性质高处作业事故案例及事故原因分析一、高处作业事故案例①临边作业20xx年1月29日19:50时左右,由浙江歌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的方松街道天邻英华园期工地,一职工在浇筑2#人防地下车库汽车坡道外墙时,从5米左右高处坠落至基坑,外侧地面,经送松江区中心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浇筑墙体外侧没有搭设作业平台和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②临边作业20xx年12月10日11时左右,上海新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上海双扬装饰画有限公司生产厂房内,一职工站在2.2米左右高的移动平台上粉饰房顶时,不慎坠落至地面,经送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抢救无效于12月20日10时左右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脚手架周围没有安装防护栏;2.施工管理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安全措施不到位,冒险施工。
③临边作业未系安全带,三人坠落把命丧某年2月20日上午,某厂安装主厂房屋面板,5名工作班成员在高处作业均未系安全带,在推动钢板过程中,因两侧用力不均,其中一侧3人坠落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临边作业,未安装安全绳,及没有系安全带;2.未按规定先固定、再翻板的方法施工,而是采用平推钢板的方法。
3.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4.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④临边作业高处不系安全带工作人员把命丧某年6月12日上午,某厂2名作业人员周某和王某站在空气预热器上部钢结构上,在进行起重挂钩作业时,失去平衡同时跌落,周某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坠落后被悬挂在半空;王某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从标高24m坠落至5m的吹灰管道上,抢救无效死亡。
原因及存在问题:1.高处作业未将安全带挂在安全绳上;2.作业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不强,麻痹大意酿成事故;3.现场管理人员对工人作业点的安全检查不仔细,没有检查高处作业的安全保障措施是否到位。
电力企业高空作业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电力企业属于高危行业,而高空作业存在的风险性更大,现将自贡电业局近年来发生的高空作业人员坠落伤亡事故逐一进行分析。
案例一、电力综合服务队1995年7月21日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1事故名称:电力综合服务队“7.21”高空坠落人身伤亡事故2事故单位名称:电力综合服务队3事故发生时间:1995年7月21日15时01分4事故类别:人身死亡5事故伤亡情况:死亡1人6事故发生经过及原因(1)事故发生经过:110kV燕子山变电站主控室至35kV刀闸间已经锈蚀的金属天桥改建为混凝土天桥的工程由自贡电力综合服务队(集体企业)承建。
事故当天的工作是拆除10kV开关间屋顶至35kV I段刀闸间的金属天桥。
拆割前,服务队搭设了金属管脚手架。
15时许,高国宗(男,37岁,大集体职工,木瓦工,本工种工龄17年)在完成了自己的木工工作后,主动协助拆割天桥。
天桥割断后,高站于跨搭在金属管脚手架的跳板上,以金属管脚手架为支点,用钢钎撬拨天桥,企图使天桥脱离水泥支柱。
此时,天桥重量270公斤相对集中于金属管脚手架的左侧扣件上,该活动扣件的连接销子铆帽被强行拉脱,跳板随金属管脚手架的钢管倾坠,高从4、7米高处摔下,头部右侧着地。
现场人员立即将高送往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抢救,抢救无效,高于17时35分死亡。
(2)事故原因:1)操作方法不当,未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601条“禁止在脚手架上放置超过计算荷重物体“。
而工作人员却将其作为起重装置,将其作为受力支点。
2)脚手架搭设多处违反《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3.7条的规定,如: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过大,未加设剪刀撑、斜撑,操作为单板作业,且未对脚手板进行绑扎。
3)搭设脚手架应该使用十字扣件处,却使用了不能承受重力的活动扣件,且该扣件使用年久,严重磨损,已不合格。
4)工作人员未遵守《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第584条“在脚手架上工作高度超过1.5米时,必须使用安全带”和“上下层同时作业,工作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的规定。
高处坠落事故案例NO.1 高空焊接作业坠落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单位基建科副科长甲未用安全带,也未采取其他安全措施,便攀上屋架,替换焊工乙焊接车间屋架角钢与钢筋支撑。
工作1h后,辅助工丙下去取角钢料,由于无助手,甲便左手扶持待焊的钢筋,右手拿着焊钳,闭着眼睛操作。
甲先把一端点固上,然后左手把着只点固一端的钢筋探身向前去焊另一端。
甲刚一闭眼,左手把着的钢筋因点固不牢,支持不住人体重量突然脱焊,甲与钢筋一起从12.4m的屋架上跌落下来,当即死亡。
【事故原因】1.基建科副科长不是专业焊工。
2.事故发生时无监护人。
3.登高作业者未用安全带,也无其他安全设施。
【事故预防措施】1.非专业焊工不能从事焊割作业。
2.登高作业要设监护人。
3.登高作业一定要用标准的防坠落安全带、架设安全网等安全设施。
NO.2 擅自制作吊架,吊架脱开人坠落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某锅炉钢架班职工在某消防泵房内,5.6m高处的工字梁正安装手动3t小跑车。
班长周某3×4mm的接地线焊接成两个工字型吊架,下午周某又亲自爬到工字梁正焊吊架,然后铺上板子,站在上面将安装不合格的跑车取下,在地面测量后,又分两块往上拉,当拉到第二块时,吊架脱落,周(男,39岁)从4.8m高处坠落,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1.没有安全施工技术措施,也没有进行交底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2.周擅自用扁铁做工字型吊架,并亲自焊在梁上,同非焊工施焊,发生严重假焊,造成吊架脱落,高处作业又未系安全带,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事故预防措施】施工前必须制定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并进行交底,脚手架必须搭设牢固,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NO.3 高空作业吊篮不牢发生坠落事故【事故经过】08年元月8日上午11:00左右,某公司烧结厂长赵某安排班长孙某派职工张某和郭某在主机上给新安装的煤气管道刷漆,由于位置不好刷,张某、郭某二人就找了一个钢制的平板(约2米×1米左右),并从一头左右各焊了根长约20公分的圆管,将钢丝绳绕到上面,另一头从钢平台原有的中间的一个孔中穿过钢丝绳并固定柱,用主机上的电动葫芦吊住钢丝绳的中部,吊起钢板在上面刷,并由郭某从上料皮带通廊上部用一根胶管向北拽(因为电葫芦的最北端仍然离管道较远)。
一、事故概述2021年5月20日,某建筑工地在进行高空作业时,发生一起登高事故。
施工人员李某在未佩戴安全带的情况下,登高进行管道安装作业,不慎从高处坠落,导致其头部重伤,经抢救无效后死亡。
这起事故给施工方、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二、事故原因分析1. 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李某在登高作业前,未对现场进行充分的安全检查,且在作业过程中未佩戴安全带,违反了安全生产规定。
2. 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施工方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未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3. 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施工现场监管人员未能及时发现并制止李某的违规行为,导致事故发生。
4. 施工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事故发生时,李某所使用的登高设备存在老化、磨损等问题,未能确保其安全使用。
三、事故教训及预防措施1. 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施工方应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施工方应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措施得到有效落实。
3. 加强施工现场监管。
施工现场监管人员应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定,及时发现并制止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4. 定期检查和维护施工设备。
施工方应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可靠,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5. 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人员在登高作业前,必须穿戴好安全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作业,确保自身安全。
四、总结这起登高事故给施工方、受害者家庭以及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事故的发生警示我们,安全生产无小事,必须时刻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
施工方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加强安全管理,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生命安全。
同时,广大施工人员要增强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定,共同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公路工程高空作业安全事故案例话说在一个公路工程施工现场,有一段高架桥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当中。
这里有个叫小李的工人,他每天都要进行高空作业,在高高的桥墩上绑扎钢筋。
那天啊,天气有点闷热,小李就像往常一样,戴着安全帽,系着安全带就爬上了桥墩作业平台。
但是呢,他犯了一个大错。
这个安全带啊,他系得松松垮垮的,就像系了个摆设似的。
正当他全神贯注地绑扎钢筋的时候,突然一阵大风吹来。
这风可真是调皮捣蛋,一下子就把小李正在使用的工具吹掉了。
小李下意识地伸手去抓工具,这一伸手,身体重心就失衡了。
本来安全带系紧的话,还能把他拉住,可他那松垮的安全带,根本就没起到作用。
结果呢,小李就像个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直接从高高的桥墩上掉了下去。
下面的工友们都惊呆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小李已经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幸好下面有一些防护的沙堆,算是缓冲了一下,小李捡回了一条命,但也摔断了好几根骨头,在医院躺了好几个月呢。
还有一个事故,是在另一个公路工程的山区路段。
那里的地势险峻,工人要在半山腰进行高空作业来修建隧道口的一些附属结构。
有个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张,他自认为自己在高空作业这么多年,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
那天上工的时候,他就图个方便,没有仔细检查自己的登高设备。
他那个登高的梯子啊,有个脚已经有点损坏了,但是他没发现。
老张就这么爬上了梯子开始作业。
他在上面正干得起劲的时候,突然脚底下一滑。
为啥呢?原来那个损坏的梯子脚支撑不住了。
老张就“啊”的一声,整个人往后倒了下去。
这可是半山腰啊,要是掉下去那可不得了。
幸运的是,他旁边的工友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的衣服。
可老张这体重加上坠落的冲力,把工友也差点一起拽下去。
其他工友赶紧过来帮忙,七手八脚地才把老张拉了上来。
老张这一下也吓得不轻,从此之后,每次上工之前都仔仔细细地检查设备。
这两个案例告诉我们啊,在公路工程高空作业的时候,每一个小细节都不能放过。
安全帽要戴好,安全带要系紧,登高设备更是要仔仔细细地检查,可不能像小李和老张那样马虎大意,不然的话,这高空作业可就变成了高空“惊魂”啦。
“5.26”高处坠落事故案例一、事故来源关于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70016钻井队“5.26”高处坠落事故的处理决定。
二、事故经过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2008年5月26日16时02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第二勘探公司(简称塔二堪)70016钻井队在哈得22井进行二层平台指梁盖板拆除维修作业时,发生一起高处坠落事故,造成一人死亡。
三、事故分析处理(一)杨忠英,70016钻井队场地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对拆卸指梁盖板后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认识不够,违反操作规程和登高作业的相关规定,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因在事故中死亡,故不予追究责任。
(二)尤剑威,70016钻井队外钳工。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登高作业,安全意识淡薄,思想麻痹,带领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监督管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尤剑威进行内部处理。
(三)罗秋明,70016钻井队当班司钻。
未经培训取证从事司钻作业;作为当班班组负责人,没有认真履行安全管理职责,违反规定擅自安排场地工杨忠英从事登高作业,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严,存在违章指挥现象;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三违”现象处理不严,对施工场所存在的危险因素估计不足,没有按隐患“四定”原则进行隐患整改,对这起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70016钻井队对罗秋明进行内部处理。
(四)刘明刚,70016钻井队平台经理。
作为井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无安全资格证,没有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对钻井队的作业人员管理不严,监督不力,检查不够,未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作业人员安全培训教育不到位,对这起事故负有领导责任。
决定按照企业内部管理办法,由塔二勘对刘明刚进行内部处理。
(五)贾文杰,塔二勘质量安全环保部部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事故案例篇一: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事件经过:X年X月X日,X井生产X班作业人员XXX进行闸板检修作业未系安全带。
(2)违章分析:这是一起违章操作行为,上述违章行为中有两个不安全因素:一是操作人员高空作业未系安全带;二是高空作业无安全监护人。
(3)违反条款:川庆公司《行为安全规范手册》4.8中“作业人员(包括承包商)必须穿戴符合劳动保护要求的各类防护用品,才能进入作业现场从事相关作业”的规定。
篇二:201X高处坠落事故案例及事故预防安全培训(直观)在这次培训开始之前我问在座各位两个问题: 1、你知道一个人从三层楼房(约10米)高处坠落到地面需要多久时间吗? 2、预测一下人从三层楼房(约10米)高处坠落到硬地面生还几率是多少?一、建筑行业高处作业定义及特点二、高处坠落的危害及事故案例三、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高处作业最容易发生的事故是什么?高处作业最容易、最多发生的安全事故是高处坠落;建筑行业工伤伤亡事故数据统计% “没有想到的”意外,“命运”的安排。
漫漫求医路,心灵的折磨。
背上承重的医疗费用。
铁路施工涉及承台墩身施工、连续梁施工、箱梁架设施工,各个分项施工过程中绝大多数涉及到高处作业,高高处坠落的风险极高。
1、墩身钢筋绑扎施工 2、脚手架搭设与拆除施工(包括墩身内外脚手架)3、模板安装与拆除施工4、连续梁(支架、挂蓝)施工5、基坑、脚手架、墩身临边等施工6、箱梁提运架施工7、其他高度2米及2米以上的施工作业等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高处坠落事故多发原因高处坠落事故多发原因高处坠落事故多发原因 1、人的不安全行为:(1)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人作业者本身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癫痫病等妨碍高处作业的疾病或生理缺陷。
中油肇庆人字梯登高事故案例事故感想在中油肇庆人字梯登高事故案例中,我们看到了一起典型的登高作业安全事故。
对此,我们深感痛心,同时也为我们敲响了安全的警钟。
事故发生在2023年2月19日,当时一名员工在使用人字梯进行登高作业时,不幸发生摔落事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故原因经初步调查,主要是由于作业人员操作不当,未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以及个人防护措施不到位导致的。
事故的发生让我们再次认识到,登高作业安全不容忽视。
尽管人字梯是一种常见的登高工具,但若使用不当,却能成为危及生命的杀手。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教训:首先,加强安全教育。
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作业人员对安全规程的掌握不足。
因此,企业应当加大安全教育力度,确保每位员工都能熟知并遵守安全规程。
其次,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事故中,作业人员未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这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
登高作业时,一定要穿戴符合标准的安全帽、安全鞋、安全带等个人防护装备,确保自身安全。
再次,严格作业许可制度。
企业应建立健全作业许可制度,对登高作业进行严格审批,确保只有经过专业培训、具备一定技能的员工才能进行此类作业。
最后,加强现场安全监护。
事故发生时,现场缺乏有效的安全监护。
企业应配备足够的安全监护人员,对现场作业进行全程监督,确保作业安全。
为了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2.严格执行作业许可制度,严把作业安全关。
3.强化现场安全监护,确保作业过程安全。
4.加大安全投入,配备合格的安全防护设备。
5.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总之,登高作业安全事关员工生命安全和企业稳定发展。
只有切实提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管理,才能确保登高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施工登高车典型事故案例一、“失衡之祸”在一个城市的大型商业建筑外墙装修工程现场,有一辆登高车像个巨人一样矗立着。
那天,工人老王像往常一样爬上登高车的工作平台,准备对建筑的高层外墙进行一些修补工作。
这登高车有个小毛病,它的支撑脚其中一个有点磨损,但是大家都没太在意,觉得应该没啥大事儿。
老王呢,也没检查就上去了。
结果,当他把工具都搬到平台上,平台突然就往一边倾斜了。
就像一个跷跷板突然失去了平衡一样。
老王当时就懵了,手里的工具“哗啦啦”地往下掉。
他想抓住点什么,可是根本来不及。
那登高车的平台就像喝醉了酒的大汉,晃悠了几下,然后“轰”的一声倒了下来。
老王从平台上被甩了出去,还好下面有一些防护网和脚手架缓冲了一下,但还是受了重伤,腿骨折了,胳膊也擦破了好大一块皮。
这就是因为对登高车小小的故障不重视,最后酿成了大祸。
二、“大风的恶作剧”在海边的一个风力发电场建设项目中,施工队正用登高车安装风力发电机的一些小部件。
那一天,风有点大,不过施工队长看了看天,觉得还能继续干活儿。
登高车上的小李和小张两个人就这么上去了。
他们在上面正干着活呢,突然一阵狂风呼啸而过。
这风就像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猛地吹向登高车。
登高车就像一片小树叶一样被吹得东倒西歪。
小李和小张在工作平台上紧紧抓住扶手,脸色煞白。
可是风实在是太大了,登高车的固定装置根本就抵挡不住。
“嘎吱嘎吱”,登高车开始缓缓移动,最后直接被吹倒了。
幸运的是,他们离地面不是特别高,而且周围的沙地也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
但是两人还是被吓得不轻,身上也有不少擦伤和淤青。
这事儿告诉我们啊,在使用登高车的时候,一定要关注天气状况,风大的时候可不能冒险作业。
三、“超载的悲剧”有个住宅小区在进行楼顶修缮工程,施工队用登高车把建筑材料和工具都运到楼顶。
这登高车的工作平台上啊,堆满了瓦片、水泥和各种工具。
工人小赵还站在上面,准备一起上去。
负责操作登高车的老陈本来有点犹豫,觉得东西好像有点多了,但是想着就这么一趟,能省点事儿就省点事儿吧。
井下登高未戴保险带事故案例
案例:6月1日9时55分,某水电厂维护工区主任陈某安排工区工作人员谷某和孟某更换右岸发电机层厂房顶灯,由谷某担任工作负责人。
谷某开具了一张电气第二种工作票,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一栏内只写上了“注意人从高处掉落”的空洞交待,而未写明“必须使用安全带”的具体安全措施。
工作票签发人陈某匆匆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就签了字。
谷某和孟某将发电机层三盏壁灯换好后,就直接爬到了发电机顶
层开始处理顶灯。
在处理第一盏灯时,谷某坐在用角钢焊成的吊顶架上,将脚放在吊顶的石膏板上。
由于石膏板强度太弱,受力后断裂脱落,谷某一下失去重心,从6米多高的吊顶上掉落到发电机层,造成双手腕骨以上和左腿髌骨多处闭合性骨折。
事故原因:
1.安全教育力度不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高空作业时不使用安全带,违章冒险作业。
2.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注意事项(安全措施)一栏内仅填写了“注意人从高空掉落”的空洞交待,而未写明“必须使用安全带”的具体安全措施;工作票签发人未加认真审核,就签发了工作票。
安全意识也不强。
防范措施:
1.提高各级人员对习惯性违章危害性的认识,对违章行为的查处力度要加大,管理要严。
2.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
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要具体,工作许可人对工作票中所列安全措施要进行认真审核,并切实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