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培训(登高作业)
- 格式:ppt
- 大小:3.50 MB
- 文档页数:36
登高架设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的基本条件、安全技术培训(以下简称培训)大纲和安全技术考核(以下简称考核)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的培训和考核。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3608-2008高处作业分级GB2811-2007安全帽GB6095-2009安全带GB5725-2009安全网GB503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高处作业work at heights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m或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2登高架设作业climbing and erection operations在高处从事脚手架、跨越架架设或拆除的作业。
4.基本条件4.1年满18周岁,且不超过国家法定退休年龄。
4.2经社区或者县级以上医疗机构体检健康合格,并无妨碍从事高处作业的器质性心脏病、癫痫病、美尼尔氏症、眩晕症、癔病、震颤麻痹症、精神病、痴呆症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4.3初中(含)以上文化程度。
4.4在具有资质的特种作业培训机构参加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明。
4.5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的其他条件。
5.培训大纲5.1培训要求5.1.1应按照本标准的规定对登高架设作业人员进行培训和复审培训。
5.1.2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突出安全操作技能的培训。
5.1.3实际操作训练中,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5.1.4注重职业道德、安全意识、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的综合培养。
5.2培训内容5.2.1安全基本知识5.2.1.1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我国安全生产方针;2)高处作业相关的法律法规;3)高处作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4)高处作业安全管理;5)高处作业劳动保护用品及使用工具的安全知识。
登高作业安全生产培训材料1. 登高作业的定义登高作业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需要人员在高处进行工作的一种特殊作业形式。
这类作业通常需要人员站在梯子、脚手架或者其他高处设备上进行,涉及到高处的平衡、身体协调、重物的搬运等技能。
由于登高作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以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2. 登高作业的风险和危害登高作业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高处坠落风险登高作业的最大风险就是高处坠落。
如果作业人员没有正确使用安全防护设备,比如安全带、安全网等,一旦失去平衡或者不慎失足,就有可能发生坠落事故。
高处坠落事故往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甚至致命。
2.2 平衡能力不足登高作业需要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平衡能力,尤其是站在脚手架上进行作业时。
如果作业人员平衡能力不足,容易失去平衡导致摔倒或者坠落。
2.3 身体疲劳登高作业通常需要长时间站立或者进行重物搬运,对身体的耐力和力量要求较高。
如果作业人员身体疲劳,容易出现疏忽大意,增加发生事故的概率。
2.4 工具设备不安全登高作业需要使用一些工具设备,例如梯子、脚手架等。
如果这些工具设备没有经过维护或者损坏,就会存在使用不安全的风险。
另外,登高作业中需要使用的工具设备也需要作业人员熟练掌握,否则可能会造成事故。
3. 登高作业安全培训为了保障登高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需要进行登高作业安全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登高作业规程和手册安全培训中,首先要向作业人员介绍登高作业的规程和手册。
规程和手册中包含了关于登高作业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安全措施等内容,作业人员需要熟悉并遵守这些规程和手册。
3.2 安全设备使用方法安全设备是登高作业的重要保障措施,包括安全带、安全网等。
在培训中,要让作业人员熟悉这些安全设备的使用方法,了解安全设备对于登高作业安全的重要性,并指导他们正确使用这些设备。
3.3 平衡能力的培养登高作业中,平衡能力对于作业人员至关重要。
特殊工种登高作业培训班复习资料1、高处作业是指坠落高度在2m以上的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的级别可分为四级。
3、室外完全采用人工照明时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夜间高处作业。
4、在无立足点或无牢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的高处作业,称为悬空高处作业.5、一级高处作业的作业高度为2—5m 。
6、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准上岗操作。
7、按照规定,高处作用人员应每一年进行一次体检。
8、在进行临边作业时设置的防护栏杆高度应为1。
5m,并加挂安全立网。
9、在进行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横杆长度大于2.0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10、临边作业防护栏杆柱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深。
11、高处作业不准穿的鞋子是:硬底鞋。
12、当电压为1Kv~10Kv时,安全距离不应小于:6米13、发现有人触电时采取的措施是:使触电者尽快脱离电源14、防护栏杆上杆离地面高度为:1~1。
2米15、防护栏杆能够经受的外力值是:1000N16、高处作业局部照明的电源电压应不大于36V 。
17、在金属构架上高处作业的照明电源电压不大于12V18、边长为50~150㎝的洞口,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间距不得大于20㎝。
19、边长在150㎝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网。
20、下边沿至楼板或底面低于80㎝的窗台等竖向的洞口,如另一边落差大于2m,应加设1.2m 高的临时护栏。
21、洞口防护栏杆,通常采用钢管。
22、攀登作业时供人上下的踏板,其使用荷载规定为1100N 。
23、在建工程(包括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缘之间,必须保持安全距离。
当外电线路电压为10kV 时,应不小于6 m。
24、钢平台安装时,钢丝绳应采用专用的挂钩挂牢,采取其他方式时卡头的卡子不得少于3 个.25、钢平台安装时,建筑物锐角利口围系钢丝绳处应加衬软垫物,钢平台外口应略高于内口。
26、钢平台左右两侧必须装置固定的防护栏杆。
登高架设作业第一章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一、知识点归纳1.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施工单位应当向作业人员提供安全防护用具和安全防护服装,并书面告知危险岗位的操作规程和违章操作的危害。
2.特级高处作业是指作业高度在30m以上的作业。
3.高处作业不准穿的鞋子是皮鞋。
4.从事脚手架支搭作业的人员必须年满18周岁。
5.安全帽标准中规定的塑料安全帽的使用期限不超过二年半。
6.下列丙纶材料不适合做水平安全网材料。
7.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为6年,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8.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力和义务的协议。
9.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指平均温度低于5cC。
10.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容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11.高处作业的基础高度是指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的的垂直水平面的柱形空间内的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最高差。
12.高处作业高度是指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的最大值。
13.登高板又称踏板,是用来攀登电杆的工具。
14.使用频繁的绳,要经常做外观检查,发现异常时,应立即更换新绳。
15.普通安全帽质量应不超过430g。
16.水平安全绳仅作为高处作业人员行走时保持重心平衡的扶绳,严禁作为安全带悬挂点、钩挂点使用。
17.安全网包括安全平网和安全立网。
18.安全绳的破坏负荷低于15kN时,该批安全绳应报废或更换相应部件。
19.安全帽使用时,帽壳不能有破损。
20.安全绳使用前,应该将自锁器压入主绳试拉。
21.安全带上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掉。
更换新绳时要注意加绳套。
22.安全防护栏杆应能承受可能的突然冲击,防止人员、物料坠落。
23.速差自控器的水平活动应该控制存以垂直线为中心半径的1.5m范围内。
24.安全绳有效长度不应大于2.0m。
25.梯子应该能承受工作人员携带工具攀登时的三分之一重量。
26.遇有六级以上强风、浓雾等恶劣气候,不得进行露天高处架设作业。
日期:contents•登高作业概述•登高设备与工具目录•登高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事故案例分析与预防登高作业概述01登高作业是指在高处进行的作业,其高度通常超过地面2米以上。
定义按作业方式可分为脚手架作业、悬空作业、吊篮作业等;按作业环境可分为室内作业、室外作业等。
分类国家制定了《安全生产法》、《高处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对登高作业的安全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
法规涉及登高作业的安全标准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等,这些标准详细规定了登高作业的安全要求、操作方法、设备设施等。
标准企业和员工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自觉遵守登高作业的安全规定。
安全意识企业应定期组织登高作业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安全培训企业应建立登高作业安全检查制度,定期对登高作业现场、设备设施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安全检查企业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登高作业安全宣传,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良好氛围。
安全宣传登高作业安全文化登高设备与工具02类型与结构常见的脚手架类型包括钢管脚手架、铝合金脚手架等,其结构一般由立杆、横杆、斜杆、脚轮等组成。
定义与用途脚手架是登高作业中常用的设备,用于提供稳定的工作平台,便于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
安全操作要点使用脚手架时,需注意检查设备的完整性和稳定性,确保承载能力满足要求,同时工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并遵循规定的搭设和使用程序。
脚手架吊篮是一种用于登高作业的悬挂式工作平台,适用于建筑物外墙清洗、维修等作业。
定义与用途吊篮一般分为电动吊篮和手动吊篮两种,由悬挂机构、篮体、提升机构、安全锁等组成。
类型与结构使用吊篮前需进行设备检查,确保各项部件完好;作业时工作人员需佩戴安全带,并严格遵守吊篮使用规程,确保工作平台稳定不摇晃。
安全操作要点吊篮登高车定义与用途01登高车是一种移动设备,用于工作人员进行高空作业,如电力维修、路灯更换等。
登高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目的规范操作、杜绝违章,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生产。
2.该岗位存在主要危险因素:高处坠落。
3.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年满18周岁,经体检检查合格后方可从事登高作业。
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瘸病,精神和其他不适登高作业的,禁止登高作业。
(2)距地面2米以上作业视为登高作业,登高2~5m为一级高度,5~15m为二级高度,15~30m为三级高度,30m以上为特级高度。
(3)防护用品要穿戴整齐,不准穿硬底光滑的鞋。
在没有安全网,系好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将安全带系在坚固的建筑结构件上或金属结构架上,不系在活动的物件上。
(4)登高前,施工负责人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教育。
(5)检查所有的登高工具和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6)靠近电源(低压)线路作业前,应先联系停电,确认停电后方可进行作业,并应设施绝缘挡板。
作业者最少离开电线2m以外,禁止在高压线下作业。
(7)登高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脚手架上,不准打闹。
工作完毕应及时将部件、材料清理干净,上下大型套件时,采用可靠的起吊机具。
(8)超过3m长的铺板不准同时站两人同时操作。
(9)使用梯子时,必须先检查梯子是否坚固,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立梯坡度以60°为宜。
梯底宽不低于50cm,并应有防滑装置。
梯顶无搭勾,梯脚不能稳固时,须有人扶梯。
人字梯拉绳必须牢固。
4.应急措施(1)发生事故后,首先确定有无再次发生事故的危险。
危险排除后,全力抢险。
现场情况允许时,应当做好现场救助;(2)根据情况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条件方便可直接用车送医院抢救、治疗。
(3)根据情况对受伤、昏迷人员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进行止血包扎以待专业医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