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学概论 崔介何 第五版 第 章 国民经济物流
- 格式:ppt
- 大小:251.00 KB
- 文档页数:24
《物流学概论》(崔介何)一、单项选择题1、人类认识物流的最早领域是()A.生产领域 B.流通领域C.供应领域 D.销售领域2、包装的最基本功能是()A.促进销售 B.保护商品C.便利流通 D.便于保管3、对灾区的救援、供应,对边远地区的紧急救助等任务,最好采用()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4、承担配送的准备工作或基础工作,将分散的或小批量的物品集中起来的工作是()A.集货 B.分货C.配货 D.配装5、最成熟、应用领域最广泛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条码技术 B.语音识别技术C.FRID技术 D.磁卡技术6、商品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时间、品种、数量等方面存在矛盾,可以解决的环节是()A.生产领域 B.消费领域C.运输环节 D.仓储环节7、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是()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C.第三方物流 D.买方物流8、绿色物流也可以称之为()A.第一方物流 B.第二方物流C.可持续发展物流 D.第三方物流9、下列适合食品冷链运输的物品是()A.保温杯 B.电热毯C.蔬菜 D.地板块10、物流金融产生的背景是()A.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B.运输管理的发展C.配送管理的发展 D.绿色物流的发展11、物流起源于()A.美国 B.日本C.英国 D.法国12、具有耐风化、不变形、耐热、耐酸、耐磨等优点,适合于各种液体物品的包装,如盛装强酸类液体的包装材料是()A.纸 B.木材C.陶瓷 D.金属13、可以解决物资生产与消费在地域上的差异性的矛盾,创造了商品的空间效用的物流环节是()A.仓储 B.包装C.运输 D.配送14、仓储可以()A.改变产品功能 B.改变产品性质C.增加产品使用价值 D.创造时间效用15、为了弥补生产过程中加工不足的问题,更有效地满足用户的需要,使产需双方更好地衔接,使这些加工活动成为物流过程的一部分的物流环节是()A.运输 B.流通加工C.配送 D.包装16、根据校验方式不同,可将条形码分为()A.定长条码和非定长条码 B.连续型条码和非连续型条码C.自校验型条码和非自校验型条码 D.维条码和二位条码17、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称为()A.废弃物物流 B.绿色物流C.回收物流 D.应急物流18、可能发生应急物流的情况是()A.产品质量不合格B.突发地震C.企业的废弃物处理 D.配送物品时出了差错19、绿色物流管理活动贯穿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体现了绿色物流的什么特性?()A.学科交叉性 B.多目标性C.多层次性 D.时域性20、物流企业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主要是在融资业务中对什么的监管?()A.包装物品 B.运输过程C.配送活动 D.质押物21、物流概念的确立阶段是()A.20世纪初至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7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80年代22、根据被包装物品特点进行专门设计、专门制造,只适合于某种专门物品的包装是()A.通用包装 B.专用包装C.工业包装 D.商业包装23、利用铁路、公路的干线,大型船舶的固定航线进行的长距离、大批量的运输方式,进行远距离空间位置转移的重要形式是()A.支线运输 B.干线运输C.城市运输 D.厂内运输24、静态仓储是指对仓库内物品的()A.存放 B.保管C.控制 D.提供使用25、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实施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加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是()A.仓储 B.配送C.运输 D.流通加工26、在流通领域中用于标识商品的全球通用的条码,商品在市场中自由流通并进入扫描商店的先决条件是()A.商品条码 B.物流单元条码C.储运单元条码 D.店内码27、在计算机硬件、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收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是()A.EDI B.EOSC.GPS D.GIS28、物流外包成为商业领域的一大趋势发生在()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29、选择一家或几家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对此进行决策带来的决策结果可能发生问题的风险称为()A.市场风险 B.管理风险C.信息风险 D.储存风险30、一般情况下,没有金融机构参与的物流金融模式主要存在于哪种模式中?()A.质押模式 B.权利质押C.垫付货款模式 D.流动货物质押31、我国物流“热”开始升温是在()A.20世纪70年代 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 D.21世纪32、不进行专门设计制造,而根据标准系列尺寸制造的包装称为()A.通用包装 B.专用包装C.大包装 D.小包装33、与干线相接的分支线路上的运输,路程较短,运输量相对较小的运输类型是()A.干线运输 B.支线运输C.国际运输 D.厂内运输34、仓储最基本的任务是()A.物资储存 B.物品维护C.库存控制 D.流通加工35、内地的一些制成品,如时装、洋娃娃玩具、轻工纺织产品、工艺美术品等,在深圳地区进行简单装潢加工,改变产品的外观,使产品售价提高 20%以上。
《物流学概论》讲义第一章物流概述第一节商流与物流一、流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一)流通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二)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三)流通是国民经济现代化的支柱二、流通的内容(一)商流(二)物流(三)信息流与资金流三、商流与物流的关系(一)商流与物流的统一(二)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商流与物流分离的表现形式(一)结算程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二)购销方式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三)期货市场形成引起的商流与物流的分离(四)电子商务环境下商流与物流的分离第二节物流的概念一、物流概念的起源二、“物流”称谓的由来三、物流的定义(一)历史上的物流定义(二)对物流的通俗说明(三)物流概念的以后四、物流活动的构成包装活动;装卸搬运活动;运输活动;储存活动;流通加工活动;配送活动;物流信息活动第三节物流的性质和作用一、物流的性质(一)物流的生产属性1.物流是社会再生产中的必要环节2.物流活动同样具备生产力的三要素,即劳动力、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二)物流的社会属性(三)物流的服务性二、现代物流的要紧特点(五)目标系统化;(六)手段现代化;(七)组织网络化;(八)经营市场化;三、物流的地位与作用(一)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是连接国民经济各个部分的纽带(二)物流是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是实现商品流通的物质基础(三)物流是实现商品价值和使用价值的条件(四)物流是决定国民经济生产规模和产业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五)物流是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四、有关物流定位的几种学说(一)“第三利润源”说(二)“物流冰山”说1.物流成本所涉及的领域广2.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环节多3.物流成本所涉及的科目杂第四节现代物流理念一、物流是市场的延伸理念二、“军事后勤”与物流服务理念三、物流价值与利润理念四、物流系统化理念五、精益物流理念六、物流一体化理念七、联盟与合作理念——物流企业、第三方物流、物流外包、全球化物流八、绿色物流理念第二章物流的分类与形式第一节物流的分类方法一、传统物流和现代物流二、自营物流、外购物流、第三方物流三、企业物流、行业物流、社会物流四、其他分类第二节企业物流一、供应物流(一)供应物流的概念(二)供应物流的结构——采购、供应、库存治理、仓储治理二、生产物流(一)生产物流的概念(二)生产物流的类型三、销售物流(一)销售物流的概念四、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一)回收物流与废弃物流的概念(二)回收与废弃物流的意义1.回收物流是社会物资大循环的组成部分2.回收与废弃物流合理化的经济意义3.回收与废弃物流的社会意义(三)回收与废弃物流的技术特点1.小型化专用化的装运设备2.简单的储存包装要求3.多样化的流通加工4.低成本的要求第三节行业物流一、汽车物流(一)汽车物流的涵义——即指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物流配送——作用,工作内容(二)汽车物流的分类(三)汽车物流的特点——技术复杂性;服务专业性;高度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性二、家电物流(一)家电物流的专门性1.家电物流的季节性明显2.家电物流的库存周转率低3.家电物流对网络的要求比较高(二)家电物流模式1.海尔模式——自营物流模式——以订单信息流为中心,全球供应链资源网、全球配送资源网和运算机信息网2.安得模式——物流子公司模式——2001年从美的剥离出来3.安泰达模式——合资物流公司模式——由多家知名家电企业和仓储运输企业联手成立4.伊莱克斯模式——外包模式三、零售物流(一)零售物流的含义——零售商对商品从供给地到消费者移动的实际流程进行的打算、执行与操纵(二)零售物流的特点1.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规模效益明显2.订货批量小,订货频率高3.商品种类多,运输和储存的形式多样4.流通加工的地位较高5.逆向物流比较普遍四、农产品物流(一)农产品物流的概念——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以实现农产品的保值增值为目的,以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作业为手段的一种行业物流形式(三)农产品物流的特点——源头的分散性;资产的专用性;加工的增值性;对通道的依靠性五、快递(一)快递的概念(二)快递的分类——门或桌/机场——门或桌/门或桌——专差(三)快递的特点——经济适应性;快捷安全性;高科技性;服务性六、军事物流(一)军事物流的概念——是指军事物资经由采购、运输、包装、加工、储存、配送等环节,最终抵达用户部队被消耗使用的整个运动过程(二)军事物流的特点1.军事物流系统的复杂性2.国防仓库地位的专门性3.军事物资的专用性4.军事物流系统的指令性5.军事物流任务的突发性6.军事物流的保密性、安全性和危险性第四节社会物流一、地区物流——是指在特定地区内进行的物流活动——以提高本地区企业物流活动的效率和增进本地区居民的福利为目的——在这两个目标之间寻求平稳——物流中心的规划是地区物流系统规划的重中之重——要考虑本地区物流经营的环境因素,当地物流企业的有关资源状况二、国内物流——单个企业缺乏整体观念、全局观念,也没有能力组织公用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没有能力制定和贯彻基础性的技术政策和行业标准(一)我国煤炭资源的分布与物流——晋煤外运、山东两淮徐州煤炭、六盘水的煤炭(二)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与物流——石油流向、成品油流向、石油运输方式、成品油的运输三、国际物流(一)国际物流的含义——指跨过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物流活动【GB】——“4D”壁垒:Distance,Demand,Diversity,Document(二)国际物流的特点1.物流环境存在专门大差异2.国际物流必须有国际化的信息系统作支撑3.国际物流对标准化的要求较高(三)国际物流的进展趋势——服务化趋势、信息化趋势、智能化趋势、环保化趋势第二篇物流的差不多功能要素第三章包装第一节现代包装概述一、包装的起源与进展二、包装的功能1.防止物资的破旧变形2.防止物资发生化学变化3.防止有害生物对物资的阻碍4.防止异物混入、污物污染、丢失、散失(二)方便功能——方便物资的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三)销售功能三、包装的分类(一)按照功能的不同,包装可分为商业包装和工业包装两个大类(二)按照层次的不同,包装可分为个包装、中包装、外包装(三)按照容器质地的不同,包装可分为硬包装、半硬包装和软包装(四)按照使用范畴的不同,包装可分为专用包装和通用包装(五)按照使用次数的不同,包装可分为一次用包装、多次用包装和周转用包装(六)包装的其他分类方法1.按运输方式不同,包装可分为铁路物资包装、卡车物资包装、船舶物资包装、航空物资包装及零担包装和集合包装等等。
《物流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编号:0500001082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学时:42适用专业:物流管理(专升本) 学分:2.5一、课程的性质、任务该课程的性质是专业必修课。
该课程主要以物流管理为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内容是从事物流管理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正确把握物流的基本概念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方法,对物流科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并为进一步深入学习物流科学理论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物流与商流的关系;掌握物流活动的构成;理解物流的形式和作用;了解中国物流现代化进程。
2.掌握物流管理的涵义、发展阶段;掌握物流费用的涵义、种类;了解物流管理组织和战略管理。
3.掌握企业物流的三个阶段、企业物流合理化措施;掌握城市物流的概念、特征,了解城市物流中心的含义、作用及设置的原则;了解国民经济物流与生产布局的关系及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物流的措施;掌握国际物流中的通关。
4.掌握包装的功能、现代包装的分类、现代包装的材料;掌握包装标志和标记;掌握现代包装技术和包装机械;掌握集合化与集合包装的含义、集装箱的国际定义、尺寸;掌握托盘的概念、分类。
了解其他集装化形式。
5.掌握装卸搬运的方法;掌握装卸搬运机械的种类、技术参数;了解自动导引搬运车的原理;掌握装卸作业合理化措施;掌握集装箱装卸搬运的方式、岸边集装箱装卸桥的技术指标。
6.掌握仓库的分类、自有仓库与公共仓库的优缺点;理解仓库储存业务受理程序;理解仓库布局技术、物资检验技术、物资堆码苫垫技术;了解现代仓储技术;了解现代物流中心。
7.了解现代运输方式的产程和发展、运输生产的特征;掌握现代运输方式的种类及各种类的技术经济特征;掌握综合运输体系。
8.掌握流通加工的含义、原因、地位;掌握流通加工形式的分类;了解流通加工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网络化。
9.掌握配送的概念、以及配送与其他物流活动的关系;掌握配送的类型;掌握配送中心的定义、种类;10.掌握物流信息的含义、特点、种类;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特点、开发的步骤;了解物流信息系统的内容、作用;11.掌握废旧物资的产生来源、种类及价值分析;掌握废旧物资物流的概念、形式、特征;掌握废旧包装的回收与利用;掌握废弃物的概念、种类、特点及处理方式;了解城市汽车货物运输对环境的影响。
第一章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系统: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大环境里由所需位移的物资和包装设备、搬运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3.二律背反:一种活动的高成本,会因另一种物流活动成本的降低或效益的提高而抵消的相互作用关系4.精益物流:消除物流过程中的无效和不增值作业,用尽量少的投入满足客户需求,实现客户利益最大价值,并获得高效率、高效益的物流5.一体化物流服务:根据客户需求所实施的多功能、全过程的物流服务6.物流企业:从事物流基本功能范围内的物流业务设计及系统运作,具有与自身业务相适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行独立核算,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经济组织7.物流服务:物流企业或是企业的物流部门从处理客户订货开始,直至商品送客户过程中,为满足客户要求,有效的完成商品供应、减轻客户物流作业负荷所进行的全部活动。
8.物流联盟:两个或以上的经济组织为实现特定的物流目标而采取的长期联盟与合作9.第三方物流:独立于供需双方,为客户提供专项或全面的物流系统设计或系统运营的物流服务系统10.物流外包:企业将其部分或全部物流业务合同内交由合作企业完成的物流运作模式11.供应链: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所形成的网链结构12.供应链管理:对供应链设计的全部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13.包装:为流通过程中保护商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取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等的总体名称。
也指为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容器、材料和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等的操作活动14.装卸: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载入或卸出运输工具的作业过程15.搬运:在同一场所内,对物品进行空间移动的作业过程16.运输:用专业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
物流学概论第五版崔介何题库名词解释题1.物流2.精益物流3.一体化物流服务4.物流联盟5.物流企业6.第三方物流7.物流外包8.供应链9.供应链管理10.包装11.装卸12.搬运13.配送14.物流信息15.商流问答题1何为物理的自然属性?结合物流(GB/T18354一2006)概念,谈谈如何认识物流的自然属性?2何为物流的社会属性?结合物流(CLM)概念,谈谈如何认识物流的冲?3.请举例说明为什么“物流是市场的延伸"?4.现代物流强调“联盟与合作”,请举例说明“联盟与合作”的理念与运作。
5.请简述物流活动的构成。
6.请举例阐述与商流的关系。
7.按照物流活动的空间范围,物流是如何分类的?8.按照企业中物流作用的不同,物流是如何分类的?9.在进行课外阅读后,请谈谈你对物流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10.何为区域物流?区域物流的含义包括哪些内容?11.请阐述区域物流发展的必然性。
12.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有哪些?请说明各种发展模式的运作特征。
13.区域物流规划一般有哪三个层次?请给予说明。
14.谈谈区域物流规划的程序。
15.请阐述城市物流的特征。
16.以一般城市而言,城市物流系统的主要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17.请谈谈城市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层次结构。
18.城市配送中心有哪些不同的分类方式?19.经济带具有哪些特点?20.谈谈你对《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的发展要求的体会21.谈谈《珠江一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的经济带的空间布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