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学习交流
7
• 透视名词术语
(1)画面:假设的透视图形产生的透明平面; (2)视点:画者眼睛的位置; (3)视距:眼睛与假设透明平面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4)视高:画者眼睛的高低程度; (5)视线:画者眼睛视线达到景物的连线; (6)视域:或称视野、视圈,画者看到景物时的空间范围; (7)视锥:视域近小远大的圆锥体形状; (8)视平线:与画者眼睛所处高度平行的水平线;
(12)距点:由视点到主点的距离称为视距,如果将视距分别标在主点两侧的视平线 上,所得两点,就称距点;
(13)余点:视平线上除主点和距点外,其余的消失点,即各成角变线的灭点;
(14)灭点:在视平线上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低远高线的灭点;
(15)地点:在视平线下方,主点、距点或余点的垂直线上是近高远低的灭点。
•
特点:表现范围广,纵深感强,适合
表现庄重、严肃的室内空间或建筑物,缺点
比较呆板,与真实效果有一定的距离。
PPT学习交流Leabharlann 17平行透视的画法
一点透视作图原理: 建筑师法,也称视线法,利用建筑物与视点的连线与画面相交的迹 点,再通过已知的数据点结合灭点求出透视图。
PPT学习交流
18
平行透视的画法
• 室内一点透视求作方法有两种简易的求作方式:网格 法,(量线法)(2种),足线法(视线法).
三、视平线(视高) 视平线的高低变化会对透视画面产生巨大影响。
四、心点 心点位于视平线上,可以任意移动(不能超出画面之外)一般取点画
面1/3 处。
PPT学习交流
12
• 透视规律
五、视点/视角 确定视点,其实就是确定视距。视角范围在60°左右。 视点越远,透视变形越小,透视展示的内容越多; 视点越近,透视变形越大,透视展示的内容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