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小说人物形象
- 格式:ppt
- 大小:608.00 KB
- 文档页数:22
解题指导——“三结合一深入”1.锁定场合,结合具体情境小说塑造人物形象,往往把人物置于一个特定的场合,通过人物在这个场合中的表现来展示人物的思想性格,人物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制于这个场合。
如《林黛玉进贾府》里对于同一个问题——女孩子读书,林黛玉前后的回答就不一样。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因为林黛玉刚进贾府不知道老祖宗对女孩读书的看法,林黛玉就说了实话;后来知道了,就说了假话,由此可以看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小心、敏感,当然还有她的聪慧。
锁定了相关场合,从“人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就能准确理解人物此时的心理了。
2.整体感知,结合上下文小说中对人物的心理(或心情)描写自有作者的一番苦心,更是具有一种画龙点睛之妙。
因此,在解读文本时必须结合上下文,整体感知。
全面了解事情发生的背景、事情的发展和结局,掌握具体人物的心理在全文描写中所处的地位,从而更好地剖析人物心理描写的别具匠心。
从“人物在整个事件中产生了怎样的心理或表现”这个角度去理解。
3.抓关键词,结合外部表情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往往通过人物外在的表情动作来显现。
因而我们在分析人物心理时,还必须抓住关键词语,借助人物的神态、动作和语言的描写来分析理解人物的心理(或心情)。
《祝福》中祥林嫂见到“我”后“那没有神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表现出她见到了希望。
4.深入文本,换位思考替小说中的人物想想,此时此刻,他做了什么?他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说,这样想?是在什么情况下做的?答题时你就是一位心理分析大师,要做好对小说人物内心的具体分析工作。
同时还要充分估计到人物内心活动的复杂性和情感的丰富性。
因为命题者的“题材”都涉及人物复杂内心活动这一方面。
【命题角度二】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提问方式——怎样确定是整体概括或分析人物形象(性格)题?题干示例(高考全国卷Ⅱ)请结合二姐等人看有声电影的经过,简要分析小说所揭示的市民面对新奇事物的具体心态。
(高考全国卷Ⅱ)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024届高三复习小说考题探究(9):形象类题(人物形象塑造方法)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2019·全国Ⅱ卷《小步舞》)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②(2019·全国Ⅰ卷《理水》)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塑造人物的基本方法(2)答题角度①第一步,定手法。
根据某种手法的特点,结合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情况,确定小说人物描写采用的手法。
②第二步,引内容。
引入小说人物描写的具体内容,作为分析的对象。
③第三步,析效果。
指出运用这种手法所达到的艺术效果。
二、真题实践1.(2019·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小步舞[法]莫泊桑大灾大难不会让我悲伤。
我目睹过战争,人类的残酷暴行令我们发出恐惧和愤怒的呐喊,但绝不会令我们像看到某些让人感伤的小事那样背上起鸡皮疙瘩。
有那么两三件事至今清晰地呈现在我眼前,它们像针扎似的,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又细又长的创伤。
我就跟您讲讲其中的一件吧。
那时我还年轻,有点多愁善感,不太喜欢喧闹。
我最喜爱的享受之一,就是早上独自一人在卢森堡公园的苗圃里散步。
这是一座似乎被人遗忘的上个世纪的花园,一座像老妇人的温柔微笑一样依然美丽的花园。
绿篱隔出一条条狭窄、规整的小径,显得非常幽静。
在这迷人的小树林里,有一个角落完全被蜜蜂占据。
它们的小窝坐落在木板上,朝着太阳打开顶针般大的小门。
走在小路上,随时都能看到嗡嗡叫的金黄色的蜜蜂,它们是这片和平地带真正的主人,清幽小径上真正的漫步者。
我不久就发现,经常到这里来的不只我一人。
我有时也会迎面遇上一个小老头儿。
他穿一双带银扣的皮鞋、一条带遮门襟的短套裤和一件棕褐色的长礼服,戴一顶长绒毛宽檐的怪诞的灰礼帽,想必是太古年代的古董。
202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中小说(散文)中的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一、人物性格(1)人物性格通过动作、语言等来体现的人物的内在特征。
(2)理解和概括人物性格,可从:对人、事和自己的态度、意志、情绪、理智这四个方向思考。
1、对人、事和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真诚善良、友好谦恭、善解人意、体贴、富有爱心、慈爱宽厚、严厉苛刻、欺软怕硬对事情:知错能改、胆小怕事、不拘小节、有骨气、追求平等、向往自由、节俭对自己: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珍爱自己、宽容忍让、通情达理、纯真质朴、天真可爱、朝气蓬勃、懂事能干、幽默风趣、自尊自爱、诚实或虚伪、勤劳朴实2、意志:坚韧、自强、果断、坚强、沉着冷静、从容镇定、有主见、倔强、沉稳果断、自信、善于变通、特立独行、永不服输、乐于挑战、勇敢、自立3、情绪:热情、冲动、冷漠、开朗、狂放不羁、温柔沉静、隐忍内敛、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彬彬有礼、富有情趣、耿直偏激、谦逊或骄傲、个性张扬、心直口快4、理智:聪明、富有智慧、聪慧通达、灵巧、愚蠢、聪明伶俐、大智若愚、心灵手巧、足智多谋、目光敏锐、睿智大气、精明强干。
反面词语(不好的性格):胆小怯懦、逆来顺受、妥协退让、敏感自闭、固步自封、妄自菲薄、固执、吝啬、冷漠自私、粗鲁莽撞、饶舌多事、横行霸道、狂妄自大、孤傲自负、刚愎自用、奸诈多疑、老气横秋、消极悲观、自卑、圆滑世故、尖酸刻薄、利欲熏心、唯利是图、争强好胜等等(3)答题模板分点列举式。
××的性格特点:特点1+分析;特点2+分析;特点3+分析。
(4)真题链接2016全国一卷高考真题《战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①大方热情、机智幽默,懂得及时化解生活矛盾。
②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战争和不幸都不能阻止她对美好生活和爱情的追求。
③善良真诚、理性克制,有责任感,关心母亲,思念儿子,真诚待“我”。
二、人物形象(1)人物形象=人物性格+人物身份(2)答题模板综合表述式。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人物形象知识清单(速记) 01概括形象类知识储备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主要要素。
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塑造典型的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表现一定的主题。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特征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特征和内在特征。
外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外貌、职业、生活习惯等,内在特征指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精神品质等。
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征要从两点入手:一是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和气质等,因为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二是结合小说对人物语言、外貌、行动和心理的直接描写,以及对环境、与他人的关系等的间接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1. 运用各种描写手法来塑造人物形象2. 借助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来表现人物小说中人物的身份,所拥有的社会地位,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直接决定了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他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 是封建礼教的坚决捍卫者,他思想僵化,反对新党,反对一切变革。
已经是民国时代了,而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封建时代。
对于祥林嫂,他起初只是因为她是寡妇,觉得很不吉利罢了,但还能容忍;后来祥林嫂改嫁回来,他实在无法容忍,因为在他的封建伦理观念里,改嫁是女子最大的罪恶,他害怕玷污了祖先。
正是这种歧视,才彻底地毁灭了祥林嫂想要活下去的希望,她被扫地出门,悲惨而死,还要被骂一句“谬种”。
3. 借助情节来展现人物的形象(性格)特征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人物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必须从情节入手。
4. 把人物置于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展现小说中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
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理解人物,更不可能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作者塑造一个人物,都是把他当成特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
小说人物形象类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你让我顺水漂流(鄂温克)乌热尔图三十五岁那年,我当了营地的“新玛楞”①。
这是营地里的男人和女人闭着眼摸到我头上的。
你看我能干些什么?大家无非是因为林子越来越糟了,让我挑头为猎手们找一找像样的猎场,隔上那么几天,还要为驯鹿群选一块苔藓铺地的好牧场,这样的事你要翻来覆去不停地琢磨。
过去这可不是一件难事,现在你要糟心了。
林子再也不属于你了,她就像嫁出去的姑娘,她的模样还有她的心一下子全变了,变得叫你再也不敢认她了。
当了“新玛楞”的头一夜,耳朵里听到的是卡道布老爹嘿嘿嘿的笑声,他笑的声音挺长,一遍又一遍,那笑声真像一桶凉水灌进我的耳朵里。
我觉得这是他特意笑给我听的,当时觉得浑身冷飕飕的,心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那一夜我根本就没合眼。
第二天早上我可有点慌了,营地里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就等你拿出一个主意来。
这片林子确实待得太久了,驯鹿的蹄子把草皮和树根都踩烂了,应该换个新营地了,可下一个营地选在哪条河边?那儿的牧场怎么样?驯鹿喜欢的苔藓多不多?这些你都要装在心里,最后亮出你的主意大家才会服气。
幸好那天早上我和卡道布老爹走了个碰面,他还像往常那样,恶狠狠地瞪着我,一声不吭地走过去了。
他从我身边走过的时候,我听到一阵咬牙声。
这已经不再让你奇怪了,奇怪的是他走了几步远,我的耳朵听到了一个声音,那声音说,我知道你想往玛日奇搬,是的,你是想往玛日奇搬。
我知道那条小河不错,是不错,这你也知道。
我转过身,瞧着卡道布老爹的背影,他好像并没说什么,可那声音是从他的脊背透过来的,那确实是他的声音。
别提玛日奇了,真让人难受。
我们在玛日奇河边扎下了营地,把驯鹿群撒在方圆五十里左右的一片林子里,让它们自己去觅食。
到了一个新营地,大家手头的活儿都不少,你忙你的,我忙我的,过了几天才想起应该拢一拢驯鹿了。
第二天,我起了个大早,在心里许了个愿,不拢回鹿群绝不回来。
这天我走了整整有一百里,看到一片糟透了的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