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正常活动度是多少
- 格式:docx
- 大小:16.66 KB
- 文档页数:3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一、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 前屈:70°-90°b 后伸:40°-45°c 前屈上举:150°-170°d 上举:160°-180°e 外展:80°-90°f 内收:20°-40°g 内旋:70°-90°h 外旋:40°-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 屈曲:135°-150°b 过度伸直:10°c 旋前:80°-90°d 旋后:80°-90°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 旋前(手掌向下):80°-90°b 旋后(手掌向上):80°-90°三、 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关节活动度:a 背伸:30°-60°b 掌屈:50°-60°c 桡侧倾斜:25°-30°d 尺侧倾斜:30°-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 外展:40°b 屈曲:掌拇关节20°-50°。
指间关节可达90°c 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 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b 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 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 前屈:35°-45°b 后伸:35°-45°c 左右侧屈:45°d 左右旋转:各60°-80°五、 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xx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xx0°-30°左右旋转0°-30°。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
常值
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0°,后伸:40°,前屈上举150°—70°B外展:80°-90°,内收:20°F0°,外展上举:180°
C外旋:45°-60 ° 内旋45°-70°,
D上举180°
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
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
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
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
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
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
E:腕关节强力掌屈:90°
F:背伸:90°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 :掌指关节屈曲:90。
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
C:远指关节屈曲:60°
D:掌指关节背伸:30°
E:拇指掌关节内收:45°
F:拇指掌关节外展:40°
髋关节活动范围:A :屈曲130°-140°
B:后伸0°10°
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
D:屈髋位、内旋30°-40 °外旋40°-45°。
人体正常关节活动度表上肢关节活动范围一、肩关节1.肩关节中立位为: 上臂自然下垂紧靠胸壁,屈肘90°且前臂指向前。
2.肩关节功能位为: 上臂外展60°-90°,前屈30°-45°,外旋15°-20°。
3.正常活动范围:前屈70°-90°前屈上举150°-170°后伸40°外展80°-90°外展上举180°内收20°-40°内旋45°-70°外旋45°-60°水平位内旋70°水平位外旋70°水平位前屈135°水平位后伸40°-50°上举160°-180°《研究生教材》170°-180°《实用骨科学》A.前屈后伸位;B.外展内收位;C.旋转位;D.上举位;E水平旋转位;F.水平屈伸位二、肘关节1.肘关节中立位为: 伸直0°。
2.肘关节功能位为: 肘关节屈曲80°-90°而前臂在旋前与旋后的中立位(左侧略旋后而右侧略旋,如两侧同时强直则应使一侧半屈曲约50°)。
3.正常活动范围:屈曲135°-150°伸直0°后伸或过伸5°-10°三、尺桡关节尺桡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旋前、旋后皆80°-90°。
四、腕关节1.腕关节中立位为: 通常以第三掌骨与前臂纵轴成一直线伸直0°。
2.腕关节功能位为: 腕关节背屈约30°而尺偏5°-10°(示指与前臂纵轴呈一直线)如执笔状。
3.正常活动范围:背屈35°-60°掌屈50°-60°强力背屈90°强力掌屈90°尺偏30°-40°桡偏25°-30°A.肘关节屈曲、后伸;B.尺桡关节旋前、旋后;C.腕关节桡偏、尺偏;D.腕关节掌屈、背伸;E.腕关节强力掌屈;F.背伸五、手1.手中立位为: 手指各节完全伸直0°。
说明:肩关节功能评定根据:疼痛(P)、ROM(R)、ADL(A)、肌力(M)和关节局部形体(F)等5方面进行综合评估,总分为100分,P:根据患者自觉疼痛和影响活动评分,总分30分;R:根据患侧肩关节ROM评分,总分25分;A:根据7项ADL评分,总分35分;M:根据Lovette分类法,徒手肌力检查肩关节5大肌群(前屈、后伸、旋、外旋和外展)的肌力进行综合评分,总分5分;F: 根据肩关节有无脱位、畸形、假关节形成及其程度进行评分,总分5分;然后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评测,分值越高,肩关节功能越好。
说明:髋关节功能等级和疗效评分:效果总评分疼痛评分-------------------------------优91-100 40 良76-90 ≥30尚可50-75 ≥20差≤49 ≤10Berg平衡量表基本使用说明在对患者进行评价时,要求给与示和说明。
当记录患者得分时,以每个项目完成情况的最低分为原则。
测试时仅需要一个助手、一块秒表、一根软尺、一个台阶和两把高度适中的椅子即可完成,应用非常简便。
但是,具体到对每个动作评分时,则需要依据比较细致的评分标准进行,所以要求测试者能熟练掌握方可保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
1. 从坐位到站立位指令: 请站起来。
请不要使用你的手支撑。
(4)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而且独立、稳定;(3)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2)能不使用手支撑而站起;需用手支撑桌子保持稳定;(1)需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桌子最小的帮助或稳定);(0)需别人帮助或用手干支撑桌子站起和保持稳定(需要最大的帮助)2. 持续无支持站立指令: 请使用你的手支撑而站立二分钟。
(4)能安全地站立 2 分钟;(3)能扶持在监督下站立 2 分钟;(2)能持续无支持站立 30 秒;(1)需要支撑桌子站立 30 秒;(0)不能站立 30 秒3. 无支持坐位指令: 请双臂相抱保持坐位 2 分钟。
(4)能十分安全地坐 2 分钟(3)能在监督之下坐2 分钟(2)能坐 30 秒(1)能坐10 秒(0)不能在没有支持坐10 秒4. 从站立到坐指令: 请坐下。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 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转动躯干.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骨科基础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汇总临床上,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的测定是评定肌肉、骨骼、神经病损病人的基本步骤,是评定关节运动功能损害的范围与程度的指标之一。
其主要目的是确定是否有关节活动受限,发现影响关节活动的原因;确定关节活动受限的程度;确定适宜的治疗目标,判定可能康复的程度;为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方法提供客观依据;客观测量关节活动范围的进展情况,以评价康复治疗、训练的效果;为病人及治疗师提供动力,为科研提供客观资料等。
现将临床常用的相关数据作以下整理,如有不正之处,欢迎指正。
上肢关节活动范围一、肩关节1.肩关节中立位为: 上臂自然下垂紧靠胸壁,屈肘90°且前臂指向前。
2.肩关节功能位为: 上臂外展60°-90°,前屈30°-45°,外旋15°-20°。
3.正常活动范围:前屈70°-90°前屈上举150°-170°后伸40°外展80°-90°外展上举180°内收20°-40°内旋45°-70°外旋45°-60°水平位内旋70°水平位外旋70°水平位前屈135°水平位后伸40°-50°上举160°-180°《研究生教材》170°-180°《实用骨科学》A.前屈后伸位;B.外展内收位;C.旋转位;D.上举位;E水平旋转位;F.水平屈伸位二、肘关节1.肘关节中立位为: 伸直0°。
2.肘关节功能位为: 肘关节屈曲80°-90°而前臂在旋前与旋后的中立位(左侧略旋后而右侧略旋,如两侧同时强直则应使一侧半屈曲约50°)。
3.正常活动范围:屈曲135°-150°伸直0°后伸或过伸5°-10°三、尺桡关节尺桡关节正常活动范围:旋前、旋后皆80°-90°。
简述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及正常范围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测量对于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非常重要。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包括对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进行测量。
主动运动是指患者自己进行的运动,而被动运动是指医生或者治疗师辅助患者进行的运动。
通过测量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运动,可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肩关节的功能障碍。
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或者使用仪器进行测量。
以下是常用的肩关节活动度测量方法及其正常范围的参考内容:1. 通过直接观察患者的肩关节运动测量活动度:- 活动度测量的六个方向:前屈、后伸、内旋、外旋、上举和下举。
通过观察患者在这些方向上的活动范围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
- 正常范围参考值:- 前屈:大约160-180度。
- 后伸:大约40-60度。
- 内旋:大约70-90度。
- 外旋:大约90-120度。
- 上举:大约170-180度。
- 下举:大约40-60度。
2. 使用仪器进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 仪器测量肩关节的角度:通过测量患者肩关节的角度来确定肩关节的活动度。
- 常用的仪器包括肩关节角度仪和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仪。
这些仪器可以通过测量肩关节活动的角度来评估肩关节的活动度,并提供精确的数值结果。
- 正常范围参考值:视具体测量仪器而定,正常值的范围通常是依据大量已知正常个体的数据统计得出。
除了活动度测量,还可以进行肩关节的力量测试和稳定性测试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功能和健康状况。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结果通常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体质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进行活动度测量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参考文献:1. Neer CS, Francis KC, Marcove RC, Terzis JK. Treatment of displaced fractures of the surgical neck of the humeru 分析肩关节角度具体测量方法,提示了角度测量的重要性和正常范围。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 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 °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 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 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 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 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 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 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
关节活动度检查标准
关节活动度检查标准是根据人体生理结构和运动机能确定的一
套标准化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人体关节的运动范围和灵活度。
1. 活动度分类:关节活动度分为主动活动度和被动活动度两种。
主动活动度是指由肌肉主动作用产生的运动范围,被动活动度是指在无肌肉力量作用下,医师或治疗师通过外力推动或牵引肢体所能达到的运动范围。
2. 检查方法:常用的关节活动度检查方法包括角度测量法、试验法、手掌法等。
在检查前应告知患者检查的目的和方法,并征得其同意。
3. 检查部位:关节活动度检查的部位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等。
4. 正常范围:不同部位的正常关节活动度范围不同,一般认为正常成人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度为前伸180度、后伸50度、内收60度、外展90度;肘关节的屈曲为145度、伸直为0度;膝关节的屈曲为135度、伸直为0度。
5. 异常表现:关节活动度异常表现包括关节僵硬、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等。
这些表现可能是关节疾病的信号,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治。
通过关节活动度检查标准的实施,可以及时发现关节运动功能障碍,提高诊治准确性,为患者制定合理的康复方案提供有力的依据。
- 1 -。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ﻩ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谢阅...。
WORD格式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专业资料整理。
肩关节外展的正常范围
肩关节外展是体育锻炼、骨骼系统操演、康复训练中非常常见的
动作,也是诊断功能和运动训练程序中重要的参考标准之一。
肩关节
外展是指将肩部推出套外,进入肩大纵肌拉伸范围内的动作,一般包
括上肢推展及水平肩部外展两种动作。
肩关节外展的参考范围是0~40度,也有0-90度的分级标准,正
常情况下,肩关节外展范围是0-90度,大于90度属于夸张的,其中
靠近0的一级是受损的,其中30-40度的范围则属于正常的参考范围,而超出此范围则属于受伤或锻炼增强过度而导致的受伤。
需要注意的是,肩关节的外展范围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值,它受外
界和自身的因素决定,比如执行特定动作对肩大纵肌的拉伸程度,健
康水平等,都直接影响肩关节可以外展到多少度。
此外,运动员和总
体受试者的年龄和性别也会影响参考范围,一般说来,肩关节外展的
正常范围是30-40度左右,超出这个范围均被认为是异常的。
肩关节外展是诊断一个人肩关节功能失常和参加肩部训练必不可
少的参照物,它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运动员和总体受试者的年龄和
性别,因此,只有在正确的情况下,才能准确地诊断肩关节功能,建
立合理的训练评估体系。
总之,掌握正确的肩关节外展参考范围是非
常有必要的,对于肩部功能的评估和训练起到很大的帮助。
人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一、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a 前屈:70°-90°b 后伸:40°-45°c 前屈上举:150°-170°d 上举:160°-180°e 外展:80°-90°f 内收:20°-40°g 内旋:70°-90°h 外旋:40°-50°二、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立位为前臂伸直。
a 屈曲:135°-150°b 过度伸直:10°c 旋前:80°-90°d 旋后:80°-90°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立位。
a 旋前(手掌向下):80°-90°b 旋后(手掌向上):80°-90°三、腕关节及手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立位为手与前臂成直线,手掌向下。
关节活动度:a 背伸:30°-60°b 掌屈:50°-60°c 桡侧倾斜:25°-30°d 尺侧倾斜:30°-40°拇指:中立位为拇指沿食指方向伸直。
a 外展:40°b 屈曲:掌拇关节20°-50°。
指间关节可达90°c 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手掌之程度d 内收:伸直位可与食指桡侧并贴手指关节中立位为手指伸直a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b 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 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四、颈椎活动范围中立位为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 前屈:35°-45°b 后伸:35°-45°c 左右侧屈:45°d 左右旋转:各60°-80°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立位不易确定a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呈弧形。
简述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及正常范围肩关节是人体上肢最灵活的关节之一,它的活动度测量是评估肩关节功能和某些疾病情况的重要手段。
下面将从活动度测量的目的、方法以及正常范围等方面对肩关节活动度测量进行简述。
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目的主要是评估肩关节的稳定性、活动度和功能障碍,帮助医生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
常见的测量项目包括肩关节内外旋、屈曲伸展、前后屈曲活动度等。
测量肩关节活动度通常采用测量仪器和特定的测量方法。
测量仪器可以选择通用的关节活动度测量器、角度测量器或者显微镜。
测量方法包括主动作动和被动作动两种,主动作动是指被测者自身通过肌肉力量进行活动,被动作动是由医生或治疗师通过外力的作用来帮助被测者完成活动。
测量时需要保证测量环境安静、光线充足,并且被测者的姿势正确,例如保持身体直立、关节处于自然位置等。
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正常范围是根据年龄、性别和体格等因素而有所差异的。
通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各项活动度正常范围如下:1. 内外旋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内外旋活动度分别为70至90度。
被测者的上臂应与体正交时,手掌可向内旋70至90度,向外旋90度以上。
2. 前屈活动度:肩关节的前屈活动度通常为170至180度。
被测者应平举上臂,手臂能够从后方完全伸展至前方,手指尖能够接触到前方或锁骨。
3. 后屈活动度:肩关节的后屈活动度通常为50至60度。
被测者应将手臂从前方向后伸展,直至背部,被测者间可以贴紧背部。
4. 屈曲和伸展活动度:正常情况下,肩关节的屈曲和伸展活动度分别为180度。
被测者的上臂应平伸在身体两侧,手臂可向前屈曲和向后伸展至与身体平行。
以上是肩关节活动度测量的一些参考内容,肩关节的活动度测量对于评估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和测量方法的不同,正常范围可能会有一定差异,因此在具体的测量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若对肩关节活动度测量不确定或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意见。
各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之所以说是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而没有说是正常值,是因为关节活动度在个体之间差异太大,很难统一出所谓的正常值,就是去查书本,每本书上写的数据也都不太一样,有的会相差二三十度。
所以把这些数据列出来仅供参考,真要想知道自己的关节活动度是否恢复正常了,最简单但是最准确的方法就是和自己没有伤病的另外一侧肢体比较。
如果和健康的一侧达到一样的角度,自然就是恢复正常了。
任何书籍啊数据啊都是很多人的平均值,不一定适合自己,但自己的胳膊腿跟了自己这么多年,关节活动度的数值肯定是最适合自己的。
肩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前屈:就是前平举,最大可以举到完全竖直,大约是70-90°。
后伸:胳膊贴着身体两侧向后抬的动作就是后伸,大约有40°。
外展:侧平举就是外展,大约80-90°。
但是外展最大的角度也可以到胳膊完全竖直,手臂贴着耳朵,也就是180°。
这是因为有肩带整体参与运动的缘故,盂肱关节(狭义的肩关节)外展只有大约90°。
内收:伸直胳膊,手去摸对侧的腿的动作,就是肩关节的内收。
大约20-40°内旋:胳膊加紧在身体两侧,肘关节弯成90°,小臂向里转,手能摸到肚子,就是内旋最大角度。
大约70-90°。
外旋:和内旋相反方向的动作就是外旋。
大约40-50°。
肘关节活动度的参考值:屈曲:屈曲就是弯胳膊。
大约135-150°。
一般胳膊弯过来,手指可以轻松地搭在肩上,肘关节的屈曲就到位了。
伸展:就是伸直胳膊,呈一条直线的时候,就是0°。
很多人存在过伸,就是比0°再伸直一些,叫做过伸,大约10-15°。
胳膊夹紧贴在身体两侧,肘弯成90°,手握拳竖起大拇指,大拇指正好指向上,就是0°位。
旋前:就是旋转小臂让手心向下,大概80-90°。
旋后:和旋前相反方向旋转,让手心向上就是旋后,大约80-90°。
肩关节正常活动度是多少
体育活动或体育项目都是从帮助人体更健康的角度出
发的,人体的各个关节和相应肌肉群都是需要合理运动的,适度的拉伸肌肉和关节都是有适度的缓解人体疲劳的作用,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由于对自己身体控制力不好而造成锻炼过后身体不适,所以对于身体各个关节的正常活动度,以下是有关肩关节的正常活动度。
肩关节包括由肩胛骨、锁骨和肱骨通过韧带、关节囊
和肌肉相互连接而形成的四个关节:肩肱关节、肩锁关节、胸锁关节和肩胛胸壁关节。
肩部关节的运动比较复杂。
各关节即有单独运动,又有相互之间的协同运动。
而肩肱关节是人体中活动范围最大,最灵活的关节。
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立位。
关节活动度
a 前屈:70°-90°
b 后伸:40°-45°
c 前屈上举:150°-170°
d 上举:160°-180°
e 外展:80°-90°
f 内收:20°-40°
g 内旋:70°-90°
h 外旋:40°-50
肩关节最常见的病痛有。
肩关节响、疼痛、肩周炎(五十肩)还有半脱位、脱位等疾病。
以肩周炎为例介绍锻炼方法。
肩关节的炎症以肩周炎多见。
肩关节爱动却不喜欢“乱动”,如没做预热便频繁地绕肩就可能损伤关节。
锻炼肩关节适宜进行前屈、外展、后伸运动,配合呼吸有节奏地伸展,每次5分钟,早中晚各两次。
如果已经出现肩关节活动受限的朋友,可以面对墙壁,伸出患侧上肢,用手由下向上做“爬墙”的动作,每次做到最大限度时在原地停留1~2分钟,久而久之,可以改善肩关节的活动度。
拿肩通经络解痉挛:坐、站位均可做,用一侧手掌心,按于对侧的肩髃穴(肩前部),以食,中,无名,小指,同掌根作相对用力,拿捏前指下的肌肉组织,并做有节律的一紧一松拿捏,用力由轻到重,逐步深透,边拿捏、边向内移动,直拿到颈下部,反复拿捏数十次,使整个肩部都拿捏到,以能耐受、舒适为佳。
因为人们现在的生活环境的改善,一般都会在闲暇时间使用很多电子类产品,这些产品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也会对肩关节和颈椎等部位造成损伤,在做一些辅助的保健操时,不要在没有热身就开始活动,注意安全活动的关节度,保证在正常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