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活动度
- 格式:ppt
- 大小:694.00 KB
- 文档页数:11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 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工作日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正常⼈体关节活动度和测量⽰意图⼈体关节正常活动范围⼀、肩关节上臂下垂为中⽴位。
关节活动度a 前屈:70°-90°b 后伸:40°-45°c 前屈上举:150°-170°d 上举:160°-180°e 外展:80°-90°f 内收:20°-40°g 内旋:70°-90°h 外旋:40°-50°⼆、肘关节与尺桡关节活动范围肘关节中⽴位为前臂伸直。
a 屈曲:135°-150°b 过度伸直:10°c 旋前:80°-90°d 旋后:80°-90°尺桡关节拇指在上为中⽴位。
a 旋前(⼿掌向下):80°-90°b 旋后(⼿掌向上):80°-90°三、腕关节及⼿部各关节范围腕关节中⽴位为⼿与前臂成直线,⼿掌向下。
关节活动度:a 背伸:30°-60°b 掌屈:50°-60°c 桡侧倾斜:25°-30°d 尺侧倾斜:30°-40°拇指:中⽴位为拇指沿⾷指⽅向伸直。
a 外展:40°b 屈曲:掌拇关节20°-50°。
指间关节可达90°c 对掌:不易量出度数,注意拇指横越⼿掌之程度d 内收:伸直位可与⾷指桡侧并贴⼿指关节中⽴位为⼿指伸直a 掌指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b 近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90°c 远侧指间关节:伸为0°,屈可达60°-90°四、颈椎活动范围中⽴位为⾯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a 前屈:35°-45°b 后伸:35°-45°c 左右侧屈:45°d 左右旋转:各60°-80°五、腰椎活动范围腰部中⽴位不易确定a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腰呈弧形。
1、颈部活动度中立位: 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2、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 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 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3、肩关节活动度屈曲: 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 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 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内旋: 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事故伤害损失⼯作⽇标准》”为准)⼀、颈部活动度中⽴位:⾯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腰部活动度腰椎中⽴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腰椎呈弧形,⼀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盆横径所成⾓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侧⽅⽤⼿⼼朝下。
测量⽅法:⽮状⾯。
避免连带动作:⼸背。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关节侧⽅肩峰下⽅。
固定臂平⾏于躯⼲腋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两侧且⼿⼼朝下。
测量⽅法:⽮状⾯。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关节侧⽅肩峰下⽅。
固定臂平⾏于躯⼲腋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体两侧。
测量⽅法:前⾯观(必须向外侧最⼤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向侧⽅运动。
转动躯⼲。
量⾓器:轴⼼位于肩关节前⾯,并与肩峰成⼀直线。
固定臂平⾏于躯⼲中线。
活动臂平⾏于肱⾻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且⼿⼼向下:前臂垂直于地⾯。
测量⽅法:横断⾯。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度。
量⾓器:轴⼼通过肱⾻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
活动臂平⾏于前臂中⼼。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90°;肘关节屈曲90°且⼿⼼向下,前臂垂直于地⾯。
测量⽅法:横断⾯。
避免连带动作:⼸臂,旋转躯⼲,改变肩、肘关节⾓度。
量⾓器:轴⼼通过肱⾻的垂直轴。
人体各关节活动度正常值肩关节活动范围:A 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 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 °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 30°—40 °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 °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 20°-30°跖屈40°-50°ﻩ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谢阅...。
WORD格式肩关节活动范围:A前屈:70°—90°,后伸:40°,前屈上举150°—170°B外展:80°—90°,内收:20°—40°,外展上举:180°C外旋:45°-60°内旋45°-70°,D上举180°E水平外或者内旋转70°F水平前屈135°水平后伸45-50°肘,尺桡,腕关节活动范围:A:肘关节屈曲:135-150°肘关节后伸:10°B:尺桡关节旋前或旋后:80-90°C:腕关节桡偏:25°-30°腕关节尺偏:30°-40°D:腕关节掌屈:50°-60°腕关节背伸:35°-60°E:腕关节强力掌屈:90°F:背伸:90°手指关节活动范围:A:掌指关节屈曲:90°B:近节指间关节屈曲:90°C:远指关节屈曲:60°D:掌指关节背伸:30°E:拇指掌关节内收:45°F:拇指掌关节外展:40°髋关节活动范围:A:屈曲130°-140°B:后伸0°-10°C:伸髋位、内旋40°-50°外旋30°-40°D:屈髋位、内旋30°-40°外旋40°-45°E:外展30°-45°内收20°-30°膝踝关节活动范围:A:膝关节屈曲130°-140°伸展5°-10°B:踝关节背屈20°-30°跖屈40°-50°足和足趾活动范围:A:外翻30°-35°内翻0°-30°B:外展0°-25°内收0°-25°C:趾跖关节屈曲30°-40°伸展40°-50°颈椎活动范围:A:前屈35°-45°后伸35°-45°B:左/右侧屈曲45°C:左/右侧旋转60°-80°胸腰椎活动范围:A:前屈和活动范围90°B:左右侧屈0°-30°C:左右旋转0°-30°专业资料整理。
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肩关节活动度评定量表(Shoulder Range of Motion Assessment Scale)的示例:
评定结果可以根据被评定者的实际活动度进行记录,标记在相应的格子中。
正常范围的数值是根据一般健康人群的平均活动度范围来确定的,如果被评定者的活动度超出或低于正常范围,可以在评定结果栏中标注具体数值或进行相应的描述。
请注意,这只是一个示例,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具体关节和评定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扩展。
同时,专业医疗人员在评定关节活动度时会采用更精确和细致的评估工具和方法,以确保评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肩关节前屈关节活动度的评定介绍肩关节前屈是肩关节的一种基本活动方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肩关节前屈关节活动度的评定是评估肩关节运动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评定肩关节前屈关节活动度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的病情、提供治疗方案并进行康复训练。
评定方法观察法观察法是一种直接观察患者在肩关节前屈活动时的活动度,通常通过肉眼观察来评估。
观察法具有简单、快捷的优点,但是在评估精度和可靠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 步骤: 1. 让患者放松肩背,双手自然下垂。
2. 观察患者双臂向前伸展过程中肩关节活动度的变化。
3. 比较两侧肩关节的前屈活动度,评估患侧与健侧的差异。
测量法测量法是通过使用工具或设备来准确测量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方法。
测量法在评估精度和可靠性方面较观察法更具优势。
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测量器和测量角度仪。
#### 测量器法测量器法是使用测量器来测量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方法。
常用的测量器包括活动度测量器、胸尺和墙壁测量器等。
##### 活动度测量器活动度测量器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工具。
它由一个可固定在水平位置的标尺和一个可旋转的测量杆组成。
患者将手臂伸直向前屈,医生用活动度测量器沿着肩关节前臂侧面贴合测量,读取测量杆上的数值即可得到前屈角度。
##### 胸尺法胸尺法是通过测量胸廓前屈程度来评估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方法。
它主要用于评估肩关节功能障碍的患者。
胸尺放置在患者胸廓前面,当患者前屈时,胸尺可以记录胸廓的前屈程度。
##### 墙壁测量器法墙壁测量器法是通过测量患者手臂前屈时与墙壁的距离来评估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方法。
患者将手臂伸直向前屈,同时触碰墙壁,医生用测量尺量取手指与墙壁的距离,即可得到前屈活动度。
#### 测量角度仪法测量角度仪是通过测量关节运动轴与测量基准之间的夹角来评估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方法。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门的测量角度仪来进行测量。
##### Goniometer法 Goniometer法是一种常用的测量肩关节前屈活动度的方法。
关节活动度测量图解(数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为准)一、颈部活动度中立位:面向前,眼平视,下颌内收。
颈部活动度为:前屈35°-45°;后伸35°-45°;左右侧屈各45°:左右旋转各60°-80°。
二、腰部活动度腰椎中立位不易确定。
前屈:测量数值不易准确,患者直立,向前弯腰,正常时中指尖可达足面,腰椎呈弧形,一般称之为90°。
后伸:30°。
侧屈:左右各30°。
侧旋:固定骨盆后脊柱左右旋转的程度,应依据旋转后两肩连线与骨盆横径所成角度计算。
正常为30°。
三、肩关节活动度屈曲:开始位置:仰卧位;臂位于躯干侧方用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背。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伸展:开始位置:俯卧位;臂位于躯干两侧且手心朝下。
测量方法:矢状面。
避免连带动作:肩抬离台面。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关节侧方肩峰下方。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腋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外展:开始位置:仰卧位,上肢放在身体两侧。
测量方法:前面观(必须向外侧最大限度地旋转肩关节。
避免连带动作:躯干向侧方运动。
转动躯干。
量角器:轴心位于肩关节前面,并与肩峰成一直线。
固定臂平行于躯干中线。
活动臂平行于肱骨中线。
内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伸展肩关节。
旋转躯干。
改变肩肘关节初始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
固定臂垂直于地面。
活动臂平行于前臂中心。
外旋:开始位置:仰卧位;臂外展至90°;肘关节屈曲90°且手心向下,前臂垂直于地面。
测量方法:横断面。
避免连带动作:弓臂,旋转躯干,改变肩、肘关节角度。
量角器:轴心通过肱骨的垂直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