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统计图—三种统计图及其优缺点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21
5.2《统计图的选择》(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将以第一人称叙述《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5.2节。
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PPT、统计图的模板、彩笔等。
五、教学过程我将以一个实践情景引入,例如:“假设我们要统计班级同学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选择哪种统计图呢?”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接着,我会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并举例说明。
例如,条形图适合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对比,折线图适合展示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适合展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比例。
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选择一种统计图,展示你所在班级同学的男女比例。
答案:可以选择饼图,将男生和女生的数量分别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展示出男女比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看学生是否掌握了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拓展延伸,例如:“除了我们今天学习的统计图,还有哪些统计图可以使用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这些细节不仅是教学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我将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激发学生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
在这个环节,我需要确保情景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使他们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统计图的应用。
例如,我可以选择一个与学生兴趣爱好相关的统计主题,如“调查同学们最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并引发他们对统计图选择的好奇心。
二、统计图特点和适用场合的讲解在这个环节,我需要详细讲解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特点,以及它们各自适用的场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带来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第二节——统计图的选择。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围绕教材第五章第二节的统计图选择展开。
这一节主要介绍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并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难点则是如何让学生们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在实际问题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统计图的示例和一些实际问题,以及学生们常用的学习工具,如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条形统计图:直观展示数量多少折线统计图:展示数量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展示各部分占比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根据下面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数据: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
答案:条形统计图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中,学生们对不同类型的统计图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但在实际问题中如何灵活运用还需要加强。
拓展延伸:如果时间允许,可以让学生们自己找一个实际问题,尝试用不同的统计图进行展示,以此来加深他们对统计图的理解和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安排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
在选择统计图的类型时,我选择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这是因为它们是初中数学中常见的统计图类型,而且各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通过对比讲解,学生可以更清晰地理解每种统计图的优势和局限,从而更好地选择和应用。
教学目标和难点的设定是我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对于本节课,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能够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5.2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和掌握不同统计图(如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并能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数据展示。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培养数据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据的敏感性,激发学生利用统计方法分析现实问题的兴趣。
教学内容1. 统计图的分类介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
2. 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例如,条形图适合展示分类数据,折线图适合展示时间序列数据。
3. 如何根据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分析数据类型、数据量和展示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应能理解并应用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进行数据展示。
难点:如何指导学生根据数据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解释选择的原因。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统计图示例。
2. 学具:学生笔记本、彩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实际问题引入统计图的概念,例如展示不同城市的年降雨量数据,让学生思考如何更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
2. 新授:详细介绍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选择依据。
3. 实践操作:分组让学生根据提供的数据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并解释选择的原因。
4. 讨论与分享: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统计图选择和设计,全班讨论,比较不同选择的效果和适用性。
5. 总结与归纳:教师带领总结不同统计图的选择标准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 5.2 统计图的选择- 提纲:1. 统计图的分类2. 各类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3. 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4. 实例分析与讨论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个简单的调查,收集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2. 拓展作业:研究并报告其他类型的统计图(如散点图、雷达图等)的特点和应用。
课后反思本节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应用所学知识。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2《统计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统计图》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掌握制作方法,并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二. 学情分析面对刚进入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对统计图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够系统和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从基础入手,通过生动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统计图的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总结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数据分析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制作方法,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各类统计图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究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4.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展示各类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展示这些数据。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5.2 统计图的选择(一)|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教材第六章第二节,主要讲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选择。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 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的能力。
3. 通过对统计图的选择和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学生每人一本教材,每人一套统计图模板,彩色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展示的数据。
2. 新课讲解:讲解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况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 实例分析:分析教材中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4. 课堂练习:学生分组讨论,每组设计一个统计图,展示各自的设计思路。
六、板书设计1. 条形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2. 折线统计图: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七、作业设计数据:某班级男生20人,女生15人。
答案:选择条形统计图,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学会了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但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统计图的选择原则仍有所困惑,因此在课后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辅导。
同时,可以布置一些拓展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需要重点关注的。
对于教学内容的阐述,我特别强调了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这是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与反思 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 5.2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内容:今天我将带领同学们学习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内容,具体是第五章第二节统计图的选择。
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包括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学会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信息。
教学目标:1. 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
2. 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判断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不同统计图的优缺点,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重点:掌握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的绘制方法和解读技巧。
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展示不同统计图的例子。
2. 分组讨论的卡片或表格。
3. 练习本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组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尝试解读,引起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什么样的统计图能够更好地展示这些数据呢?”二、讲解统计图的类型:1. 条形图:适用于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
2. 折线图:适用于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
3. 饼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
三、案例分析:1. 每组学生将会得到一组数据,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
2. 学生将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选择和理由。
四、实践练习:1. 学生将独立完成一些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 我会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2. 我会在黑板上绘制一个简洁的统计图,并标注出其特点和用途。
作业设计:1. 请学生选择一个熟悉的数据集,尝试使用不同的统计图来展示。
2. 让学生思考在不同的情况下,为什么选择某种统计图更好。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能够掌握不同统计图的选择方法,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统计图是我们解读和分析数据的重要工具,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更加重视并熟练运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每种统计图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5.2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1.让学生回顾已学过的三种统计图,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体会只有选择好合适的统计图,才能更直观、有效地描述数据,从而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知道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能力。
3.通过对三种统计图的认识和选择,使学生体会到统计和我们的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学重点: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能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难点:根据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什么统计图?它有什么特点?课件出示一幅扇形统计图。
让学生指出: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反映出各部分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师:你能举出生活中部分与总数的实例吗?(如蛋清和鸡蛋,鸡蛋是总量,蛋清是部分量。
)2.师:我们还学过哪些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出示一幅条形统计图和一幅折线统计图,引导学生说出它们各自的特点。
小结:看来,我们要根据实际问题,有选择地使用统计图。
二、激疑探究,反思构建师:在班里,你最听谁的?(老师)老师又是最听谁的?(校长)校长既要管你们,又要管老师,还要管学校的其他事务,真得很辛苦!下面,我们来变换一下角色,让你们来当当校长。
各位校长,如果要美化环境,应该怎么办?(种花种树…)(一)1.引发师:绿荫小学的校长也非常重视植树造林来美化环境。
他收集到如下的统计数据。
绿荫小学2007——2011年校园内树木总量情况统计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哪些信息?师:如果要把它画成统计图,你会建议校长画什么统计图呢?(学生可能建议:画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
)课件演示画图过程。
课件演示并讲述: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纵轴的每一格表示多少?折线统计图要先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顺次连接起来;条形统计图要画出各个直条。
5.2 《统计图的选择》(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统计与概率》的第二节《统计图的选择》。
在这一节中,我们将学习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各种统计图的基本特点,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
同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培养同学们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决策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难点:如何根据实际问题选择最合适的统计图,并能够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统计图的选择,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各种类型的统计图示例、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展示的例子,引发同学们对统计图选择的思考。
3.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理论知识后,我会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同学们根据题目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进行解释和分析。
4. 例题讲解:我会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通过stepstep 的方法,让同学们理解并掌握统计图的选择过程。
5. 小组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在选择统计图时的思考过程和方法。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会简洁明了地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各种统计图的名称、特点和适用场合。
七、作业设计题目1:某校六一班和六二班同学参加了数学、语文和英语三门学科的考试,每个班级参加了这三门学科的学生人数如下:请问,你认为哪个班级在这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上表现更好?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通过计算可以得知,六一班在这三门学科的平均成绩上表现更好,因为六一班的学生人数更接近于总人数的平均值。
题目2:某商场对部分顾客进行了调查,了解他们的购物喜好。
调查结果显示,喜欢服装的顾客占总人数的 40%,喜欢家电的顾客占30%,喜欢化妆品的顾客占 20%,剩下的 10% 没有特别说明喜好。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统计图的选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5.2《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统计图知识,对于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遇到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问题。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出最合适的统计图。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展示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统计图的选择方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图的选择。
2.新课导入:讲解选择统计图的方法,让学生明白如何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3.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解决问题。
4.交流分享: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选择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5.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确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大的统计图选择方法的框架,然后在里面列出选择统计图的步骤和方法。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践操作和交流分享来进行。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教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五章第二节内容,主题是“统计图的选择”。
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统计图,例如条形图、折线图和饼图,并学会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信息。
二、教学目标1. 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2. 学会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3. 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含各种类型的统计图示例;2. 练习题,包含不同类型的统计图题目;3. 彩色粉笔,用于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我会以一次学校的运动会为例,展示不同项目的获奖情况。
让学生观察并尝试分析这些数据。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统计图来展示之前提到的运动会数据。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
4. 分享与反馈:每个小组将展示他们的统计图,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
其他小组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
5. 随堂练习:我会给出几个不同数据的统计图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统计图的类型条形图折线图饼图2. 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条形图:适合展示不同类别的数据对比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饼图:适合展示各部分数据占总数据的比例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可以选择条形图来展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以及他们喜欢的体育项目。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是否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用途,以及他们是否能够根据数据类型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对于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统计图,展示他们感兴趣的数据,并解释为什么选择这种统计图。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案,第五章第二节《统计图的选择》。
一、教学内容我们将会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数据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展示数据。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适用场景。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难点是让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我已经准备好了PPT和一些统计图的示例,以及学生们需要画的统计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我会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入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们理解统计图的作用。
然后,我会分别展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并讲解它们的特点。
接着,我会让学生们自己尝试画出一些统计图,并解释他们选择这种统计图的原因。
我会让学生们互相展示和评价彼此的统计图,并给出改进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我会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板书在黑板上,方便学生们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请根据下面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并解释你的选择。
数据:某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
答案:我会选择条形统计图来展示这个数据,因为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晰地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觉得学生们对统计图的理解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但是,我发现有些学生在画统计图的时候还是有些困难,我在课后可以考虑给他们更多的指导。
我还可以拓展延伸一下,教学生们如何解读统计图,让他们能够从统计图中获取更多的信息。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这些重点细节中,我特别强调了统计图的选择。
这是因为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至关重要。
条形统计图适合展示不同类别的数量,折线统计图能够反映数据的趋势变化,而扇形统计图则能清晰地展示各部分在整体中的占比。
学霸笔记—北师大版2021-2022学年北师大版数学六班级上册同步重难点讲练第五单元数据处理5.2 统计图的选择教学目标学问目标:能读懂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从中猎取有效信息,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力量目标:了解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能依据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直观、有效的表示信息。
情感目标:让同学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情愿合作与沟通。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教学难点:运用三种统计图的特点与作用。
【重点剖析1】学问点:统计图的选择-三种统计图的特点要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统计,首先要把握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特点,再依据不同的特点结合实际状况在反复实践中加强对比,这样才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典例分析1】(2021·福田)卫健委要绘制一张能反映接种“新冠”疫苗与新增“新冠”病例人数变化的统计图,最好选用()。
A.条形统计图B.复式条形统计图C.复式折线统计图D.扇形统计图【答案】 C【完整解答】解:卫健委要绘制一张能反映接种“新冠”疫苗与新增“新冠”病例人数变化的统计图,最好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故答案为:C。
【思路引导】由于要表示新增疫苗与病例人数的增减变化状况,所以要选择复式折线统计图。
假如只表示人数,就选择条形统计图;假如表示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率,要选择扇形统计图。
【典例分析2】(2021·十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个。
①老师想要表示期末考试成果中优秀、良好、及格的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最为合适。
②在一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③把11本书放进3个抽屉里,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5本书。
A. 1B. 2C. 3【答案】 A【完整解答】解:①老师想要表示期末考试成果中优秀、良好、及格的人数与班级总人数的关系,选择扇形统计图最为合适。
此说法正确;②在一个整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
下面是我根据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5.2节《统计图的选择》所准备的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及用途。
二、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2. 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选择统计图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为学生提供一份关于班级学生身高情况的统计数据,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统计图来展示这些数据。
2.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根据数据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例如,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
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进行展示。
数据包括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年龄等信息。
4. 合作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选择的统计图及原因,互相交流心得,提高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各种统计图的名称、特点及适用场景。
例如: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直观反映各分类数据的多少。
折线统计图:适用于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直观反映数据的增减变化。
扇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各部分数据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直观反映各部分数据的相对大小。
七、作业设计数据:某班级学生身高分布情况(单位:cm)140150的 20人150160的 30人160170的 25人2. 答案:可以选择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进行展示。
选择条形统计图的原因: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展示不同身高段学生的人数,便于比较各身高段学生的分布情况。
选择扇形统计图的原因:扇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身高段学生在整体中的占比情况,便于观察各身高段学生的比例。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5.2 统计图的选择》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5.2 统计图的选择》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够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不同统计图的优势,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统计图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还需要通过实例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难点:培养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讨论,掌握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实例。
2.准备学生分组讨论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统计图的选择。
2.呈现(10分钟)呈现不同类型的统计图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总结出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提供一个统计数据,要求学生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给定的数据。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如何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表示数据?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统计图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