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库开发模式 傍河取水开发模式 井渠结合开发模式 排供结合开发模式 引泉模式
第二节 地下水取水构筑物分类
取水构筑物
1.管 井 2.大口井 3.复合井 4.辐射井
5.渗 渠
6.坎儿井
管井主要由井室、井壁管、过滤器及沉砂管构成,见图6-3。当有几 个含水层且各层水头相差不大时,可用多层过滤器管井,见图6-3(b)。
土坝
坝体: 维持土坝的稳定。 防渗设备:减小坝体和坝基的渗透水量,要求用
透水性小的土料或其他不透水材料筑成。
排水设备:尽量排出已渗入坝身的渗水,增强背水坡
的稳定,可采用透水性大的材料,如砂、 砾石、卵石和块石等。
护坡: 防止波浪、冰凌、温度变化、雨水径流等
的破坏,一般采用块石护坡。
2.泄水建筑物
分类:
按其转轴的立卧
卧式离心泵和立式离心泵
其轴上叶轮数目多少 单级和多级
水流进入叶轮的方式 单侧进水和双侧进水
1-滤网和底阀;2-进水管;3-90°弯头;4—偏心异径接头;5-真空表;6-离心泵;7-压力表; 8-渐扩接头;9-逆止阀;10-阀门;11-出水管;12-45°弯头;13-拍门;14-平衡锤
※组成:由拦河坝(闸)、进水闸、冲沙闸及防洪 堤等建筑物组成
某有坝渠首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3.提水引水
河 流
溢流坝 冲 沙
引 渠
闸
进 水 闸
就是利用机电提水设备(水 泵)等,将水位较低水体中 的水提到较高处,满足引水 需要。
正面引水、侧面排沙工程示意图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及 工程
第一节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正是由于地下水具有种种用途,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通过各种地 下水工程,进行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利用,进而引发一系列的环境问题。